若說這個時候劉毅留在冀州不走的原因,誰也想不通,即便曹操也看不破。
即使劉毅麾下的武將也一概看不懂,而且即便許攸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最讓人抓狂的是劉毅也不解釋。
而此時的鄴城裏卻十分的熱鬧,審配、田豐、沮授等袁紹留下的謀士正端坐在大廳裏。
“諸位,國不可一日無君,袁尚既然已經跑了,那麽我們便該迎大公子歸來。”沮授提議道。
“此事有些不妥。”審配搖頭否定道。“將軍臨終前曾囑托我等好好輔佐二公子,爾等豈可忘了將軍的囑托?”
一番話說得眾人默然無語,並不是其他人沒有意見,而是無言以對,因為袁紹臨死前壓根就沒有指定繼承人。
“哼,將軍臨終前何曾留下遺言讓二公子繼承,此事不過是你審配等人的捏造出來罷了。”田豐的一句話讓審配當即從席子上跳了起來。
審配跳將起來,直接蹦到田豐的麵前,俯視跪坐在席子上的田豐一字一句的說道:“老匹夫,休得胡言。”
“你要如何?”田豐也騰的一下站了起來,兩人怒目而視,都可以感受到雙方唿出的口氣互相噴在對方臉上。
“哎,大家夥都是為了袁公一家,何必傷了和氣呢?”有人做和事老,出言調和。
不過審配和田豐兩人都是脾氣倔強之人,審配是獨斷專行,而田豐是剛而犯上,兩人竟然不顧在場的其他人,先後拂袖離去。
身為總幕府的審配走了,這會也開不下去,袁氏麾下的謀士間的矛盾可見一斑。
袁尚臨陣脫逃之後,遺留在鄴城的審配等人便一分為二,田豐等人力主將袁譚迎迴城裏,而審配一直猶豫推脫。
因為審配怕袁譚迴來以後找他麻煩,所以一直不肯答應迎袁譚迴來。
田豐是怒氣衝衝的迴家,而審配則是臉色陰鬱的召集心腹,隨後便將田豐抓住下了大獄。
這一下鄴城中的其他人一片嘩然,許多人都覺得審配有些過於霸道,一個個都開始動心思了。
於是沮授便暗中聯絡眾人,最後商議迎袁譚迴鄴城,主持大局。
當沮授等人派人出城聯絡到袁譚時,袁譚的表現讓他們有些失望,袁譚不願意迴鄴城。
剃頭擔子一頭熱,這滋味可不好受。
不過沮授等人也不氣餒,繼續暗中同袁譚保持聯絡。
也許是沮授的誠意打動了袁譚,也許是辛評在其中推動,袁譚最終答應沮授他們迴鄴城主持大局。
再怎麽說鄴城也是袁紹留下來的基業,袁譚還是舍不得丟掉。
當然這一切事情劉毅和曹操並不知曉,所以在幾日之後,袁譚留下一座空營地進城,劉毅和曹操兩人才發覺此事,可是為時已晚。
袁譚是帶著糧食進城的,所以他一進鄴城給曹操和劉毅的圍城攻略增加了難度。
至於鄴城當中,此時又是另一番天地,袁譚大軍進駐,審配根本無力抵抗,整個鄴城也重新歸入袁譚掌控。
而重新掌握了鄴城的袁譚,第一時間就派人去和劉毅還有曹操約定商談城下之盟。
到了約定的日子,袁譚同辛評一起在鄴城的郊外設宴同曹操和劉毅會談。
涼風習習,宴會是有模有樣。
袁譚坐主位,曹操坐左上首,劉毅坐右上首。
其餘眾人都坐下方位置,袁譚是麵泛苦澀:“劉皇叔、曹將軍,兩位何苦如此相逼。”
“侄兒此話差矣,我和劉校尉是不忍看見你父的基業被你們兩位毀於一旦,特來此替助你們一臂之力。”曹操臉色淡然的說道,似乎他真的在做一件極為偉大的事情。
曹操迴話以後,劉毅隻是笑而不語,這個時候他不想多說。
“哎,袁譚承蒙眾人看得起,來此主持大局,現如今冀州陷入危難之際。”袁譚明白和劉毅他們說大道理是行不通的,當下一咬牙便開口說條件。“我想請兩位分別接管一郡之地,以助我穩住冀州。”
說這些話的時候,袁譚的心在滴血,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城下之盟,本就是割地賠款之類的協議,本來也沒有什麽尊嚴可言。
想要劉毅他們退兵,沒點實際意義的東西又怎麽能行呢?
“我等來此,豈是為了這一郡之地,顯思莫要看扁了我等。”劉毅似笑非笑的說道。
隻拿出一郡之地就想打發曹操和劉毅,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皇叔莫要說笑,袁譚怎敢如此。”袁譚畢恭畢敬的說道。“為了表達誠意,在下願讓兩位一同協管兩郡之地。”
兩郡之地對於劉毅來說已經滿足了,不過曹操依然不滿。
他裹著大軍來此,若是僅僅得兩郡之地,自然是不會心甘情願。
“侄兒呐,我這一路過來,大軍奔波,士卒勞苦,可不像劉校尉那般輕飄飄就來一群騎馬的。”曹操微歎了一口氣道。
袁譚一聽曹操的話就眉頭微皺,他明白曹操是在不滿意這個方案,袁譚拿眼神若有若無的飄了一眼劉毅。
劉毅迴瞪了袁譚一眼,用眼神告訴他,曹操有的好處他也要有。
對此處於劣勢的袁譚隻能咬牙答應把曹操和劉毅此次出行的糧草給包了,同時還奉上一定量的金銀財帛。
簽訂完城下之盟後,同時也敲定了各自所要的郡,劉毅選了渤海郡和河間國,而曹操則選了清河國和安平國。
兩人也給袁譚留了大半的土地,不過冀州已經被瓜分了差不多一小半的疆域。
至此,冀州的事情暫時告一段落,雖然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可是並沒有損耗多少便拿下兩郡之地,同時白得了一批糧草和軍費。
這對於劉毅來說是一個不錯的結果,在簽完城下之盟後,劉毅便讓趙雲他們先行迴去,而他則帶著許褚和屠夫悄然潛入荊州。
冀州之事,讓劉毅迫切的需要一名重量級謀士,所以他也不想再等餘羽找到諸葛亮了,親自上馬才是最為穩妥的。
(本章完)
即使劉毅麾下的武將也一概看不懂,而且即便許攸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最讓人抓狂的是劉毅也不解釋。
而此時的鄴城裏卻十分的熱鬧,審配、田豐、沮授等袁紹留下的謀士正端坐在大廳裏。
“諸位,國不可一日無君,袁尚既然已經跑了,那麽我們便該迎大公子歸來。”沮授提議道。
“此事有些不妥。”審配搖頭否定道。“將軍臨終前曾囑托我等好好輔佐二公子,爾等豈可忘了將軍的囑托?”
一番話說得眾人默然無語,並不是其他人沒有意見,而是無言以對,因為袁紹臨死前壓根就沒有指定繼承人。
“哼,將軍臨終前何曾留下遺言讓二公子繼承,此事不過是你審配等人的捏造出來罷了。”田豐的一句話讓審配當即從席子上跳了起來。
審配跳將起來,直接蹦到田豐的麵前,俯視跪坐在席子上的田豐一字一句的說道:“老匹夫,休得胡言。”
“你要如何?”田豐也騰的一下站了起來,兩人怒目而視,都可以感受到雙方唿出的口氣互相噴在對方臉上。
“哎,大家夥都是為了袁公一家,何必傷了和氣呢?”有人做和事老,出言調和。
不過審配和田豐兩人都是脾氣倔強之人,審配是獨斷專行,而田豐是剛而犯上,兩人竟然不顧在場的其他人,先後拂袖離去。
身為總幕府的審配走了,這會也開不下去,袁氏麾下的謀士間的矛盾可見一斑。
袁尚臨陣脫逃之後,遺留在鄴城的審配等人便一分為二,田豐等人力主將袁譚迎迴城裏,而審配一直猶豫推脫。
因為審配怕袁譚迴來以後找他麻煩,所以一直不肯答應迎袁譚迴來。
田豐是怒氣衝衝的迴家,而審配則是臉色陰鬱的召集心腹,隨後便將田豐抓住下了大獄。
這一下鄴城中的其他人一片嘩然,許多人都覺得審配有些過於霸道,一個個都開始動心思了。
於是沮授便暗中聯絡眾人,最後商議迎袁譚迴鄴城,主持大局。
當沮授等人派人出城聯絡到袁譚時,袁譚的表現讓他們有些失望,袁譚不願意迴鄴城。
剃頭擔子一頭熱,這滋味可不好受。
不過沮授等人也不氣餒,繼續暗中同袁譚保持聯絡。
也許是沮授的誠意打動了袁譚,也許是辛評在其中推動,袁譚最終答應沮授他們迴鄴城主持大局。
再怎麽說鄴城也是袁紹留下來的基業,袁譚還是舍不得丟掉。
當然這一切事情劉毅和曹操並不知曉,所以在幾日之後,袁譚留下一座空營地進城,劉毅和曹操兩人才發覺此事,可是為時已晚。
袁譚是帶著糧食進城的,所以他一進鄴城給曹操和劉毅的圍城攻略增加了難度。
至於鄴城當中,此時又是另一番天地,袁譚大軍進駐,審配根本無力抵抗,整個鄴城也重新歸入袁譚掌控。
而重新掌握了鄴城的袁譚,第一時間就派人去和劉毅還有曹操約定商談城下之盟。
到了約定的日子,袁譚同辛評一起在鄴城的郊外設宴同曹操和劉毅會談。
涼風習習,宴會是有模有樣。
袁譚坐主位,曹操坐左上首,劉毅坐右上首。
其餘眾人都坐下方位置,袁譚是麵泛苦澀:“劉皇叔、曹將軍,兩位何苦如此相逼。”
“侄兒此話差矣,我和劉校尉是不忍看見你父的基業被你們兩位毀於一旦,特來此替助你們一臂之力。”曹操臉色淡然的說道,似乎他真的在做一件極為偉大的事情。
曹操迴話以後,劉毅隻是笑而不語,這個時候他不想多說。
“哎,袁譚承蒙眾人看得起,來此主持大局,現如今冀州陷入危難之際。”袁譚明白和劉毅他們說大道理是行不通的,當下一咬牙便開口說條件。“我想請兩位分別接管一郡之地,以助我穩住冀州。”
說這些話的時候,袁譚的心在滴血,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城下之盟,本就是割地賠款之類的協議,本來也沒有什麽尊嚴可言。
想要劉毅他們退兵,沒點實際意義的東西又怎麽能行呢?
“我等來此,豈是為了這一郡之地,顯思莫要看扁了我等。”劉毅似笑非笑的說道。
隻拿出一郡之地就想打發曹操和劉毅,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皇叔莫要說笑,袁譚怎敢如此。”袁譚畢恭畢敬的說道。“為了表達誠意,在下願讓兩位一同協管兩郡之地。”
兩郡之地對於劉毅來說已經滿足了,不過曹操依然不滿。
他裹著大軍來此,若是僅僅得兩郡之地,自然是不會心甘情願。
“侄兒呐,我這一路過來,大軍奔波,士卒勞苦,可不像劉校尉那般輕飄飄就來一群騎馬的。”曹操微歎了一口氣道。
袁譚一聽曹操的話就眉頭微皺,他明白曹操是在不滿意這個方案,袁譚拿眼神若有若無的飄了一眼劉毅。
劉毅迴瞪了袁譚一眼,用眼神告訴他,曹操有的好處他也要有。
對此處於劣勢的袁譚隻能咬牙答應把曹操和劉毅此次出行的糧草給包了,同時還奉上一定量的金銀財帛。
簽訂完城下之盟後,同時也敲定了各自所要的郡,劉毅選了渤海郡和河間國,而曹操則選了清河國和安平國。
兩人也給袁譚留了大半的土地,不過冀州已經被瓜分了差不多一小半的疆域。
至此,冀州的事情暫時告一段落,雖然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可是並沒有損耗多少便拿下兩郡之地,同時白得了一批糧草和軍費。
這對於劉毅來說是一個不錯的結果,在簽完城下之盟後,劉毅便讓趙雲他們先行迴去,而他則帶著許褚和屠夫悄然潛入荊州。
冀州之事,讓劉毅迫切的需要一名重量級謀士,所以他也不想再等餘羽找到諸葛亮了,親自上馬才是最為穩妥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