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去的時候,劉毅把先前用剩下來的連弩悉數留給趙雲,這一次能從易京突圍馬鈞設計的連弩也功不可沒。
因為最後公孫瓚追上來的時候,差點就被趙雲的一波連弩射殺,這才阻了一會兒時間,給了趙雲逃走的機會。
即便如此,形勢也是十分的嚴峻,如果這時候公孫瓚聯合袁紹攻打劉毅的根據地薊城。
一旦薊城失守,在幽州根基不深的劉毅將沒有立足之地。
“哎,看似風光無限,實則危機四伏,真當是如履薄冰般的生活。”劉毅仰天長嘯,同時眼中卻露出如鷹隼般的精光。“可是我劉毅前半生在世界各地同各國軍隊精英交手未曾敗過,組建血手傭兵團,打敗的恐怖組織無數,獵殺政治精英,顛覆小國政權,雖有起有落,何曾氣餒過?”
劉毅暗自攥緊了拳頭,旁邊的白波新軍一臉驚訝的看著劉毅。
舒泄了心中鬱悶後,劉毅便開始思考下一步該如何應對。
兩天後,劉毅秘密迴城。
此時的郭嘉已經擬好了一份計策,就等著劉毅迴來做決定了。
“此計一旦實施,公孫瓚將在幽州失去人心。”郭嘉的眼中閃過一絲陰狠。
劉毅將郭嘉的計劃粗略的掃了一遍,隨後深吸了一口氣道:“就按奉孝你的辦法來,此次務必將公孫瓚的底氣全部打散,同時也能將城中那些歸心於劉虞的人收攏過來。”
“好,那頭兒你在家裏呆著休息幾天,且看我將這事情安排好。”郭嘉拍胸脯說道。
“你小子別陰溝裏翻船,我讓餘羽弄幾個人貼身跟著你。”劉毅笑罵一聲道,語氣裏的關切卻是令郭嘉感動不已。
“頭兒你放心,你的‘十全大補酒’還沒弄出來,我還要好好活著等著喝呢。”郭嘉輕笑一聲道:“何興強那個夯貨,天天抱著你給他的次品酒喝個不停,我就看不慣他那熊樣。”
“得,那酒出來後,多給你半斤。”劉毅‘慷慨’的說道。
郭嘉聽完之後大翻白眼。
幾日後,關於劉毅戰敗身亡的消息就在薊城中散播開來。
薊城內有頭有臉的人都去甄家打探消息,張氏雖然嘴上說有關於劉毅的事情都是謠言,可是眾人還是在她‘悲傷’的表情中看出端倪。
一時間薊城大亂,眾人都惶惶不安,因為又有消息說公孫瓚已經集結人馬在攻打薊城的路上了,而且傳聞他若破城便會屠城以泄心頭之恨。
這一下,薊城中的百姓也開始慌了。
與此同時,劉毅的首席謀士郭嘉偕同別駕從事去了劉虞現居的府邸。
於是乎,眾人好像找到了主心骨,先前被郭嘉控製的劉虞麾下將士也恢複了自由,劉虞又重新開始入主州牧府。
重新招募士卒,準備應對公孫瓚,劉虞做得是有條不紊,同時他也十分的興奮,對於劉毅,劉虞的感情很複雜。
他既感激劉毅幫他打敗公孫瓚,卻有暗惱劉毅奪了幽州。
這會兒劉毅一死,劉虞心中隱隱的有著一絲快感。
“待我擒住公孫瓚,幽州就此太平無事。”劉虞在心裏似乎已經看到幽州的一片光明前景。
又是幾日,公孫瓚果然率兵前來。
隻不過此時的公孫瓚精神萎靡,看上去有些狼狽不堪的樣子。
不知情的劉虞還以為公孫瓚本就如此,唯獨郭嘉看到公孫瓚的模樣後,暗自點頭。
“你們記住,隻須將首惡公孫瓚殺死即可,不可多傷他人性命。”臨戰鬥前,劉虞又開始‘聖母’心發作,下了一道讓麾下士卒無語的命令。
這一道命令讓身為劉虞麾下將領的閻柔、鮮於輔等人也是相當無奈。
郭嘉則是麵無表情的站在一旁,在他的身邊有幾名身穿小鎧的侍衛跟隨,這是劉毅安排的貼身保鏢。
閻柔和鮮於輔現在有些後悔了,他們覺得劉虞還不如老實呆在府邸裏做個清閑的皇室宗正呢。
軍令如山,兩人隻能硬著頭皮帶兵出城迎戰。
公孫瓚一看到閻柔和鮮於輔,當即楞了一下,隨後露出一抹狂喜的表情。
“天助我也,劉毅小兒真的死了。”公孫瓚猶如枯木逢春般重新煥發了活力,他帶著麾下士卒興奮的衝向劉虞臨時拚湊的士卒。
兩相交接,公孫瓚的士卒雖然疲憊不堪,卻是久經沙場的老兵。
而劉虞因為害怕劉毅留下來的士卒會對他構成威脅,不但不啟用他們,反而將張合和白波新軍調到遠離薊城的地方。
同時劉虞臨時招募了一批新兵,雖然人數不少,可是這批人沒有經過訓練,不用說上戰場戰鬥了,就連簡單的排個陣型都做不到。
老兵對上沒有經驗的新手菜鳥,結果可想而知。
一觸即潰,閻柔和鮮於輔也羞於這一戰績,兩人差點沒抹脖子自殺,若不是左右親兵勸著,兩人都橫屍沙場了。
公孫瓚並沒有將精力放在這些新兵身上,而是氣勢如虹的闖入城中,將想要跑路的劉虞抓了起來。
“哈哈,劉虞老匹夫,你想不到會有今日吧?”公孫瓚趾高氣揚的對劉虞說道。“若是你能乖乖的順從我的心意,本將軍還能饒你一條性命,否則的話……哼。”
“公孫逆賊,竟然敢如此猖狂。”劉虞張嘴便罵。
公孫瓚聽到劉虞罵他,當即便拔出腰間佩劍,上前一步就揪著劉虞的頭發,同時拿劍往劉虞的脖子上一割。
唿哧!唿哧!
劉虞的脖頸瞬間就發出恐怖的漏氣聲,公孫瓚再用劍用力一拉,便將他的頭顱割了下來。
原本公孫瓚還想留著劉虞,他也知道劉虞在幽州的影響力和在朝中的威望,可是這些日子在易京窩著,剛打了一場勝仗卻被趙雲糾纏了好幾日,弄得他疲憊不堪。
這一切都將公孫瓚的耐心耗盡,同時他心中的無明業火也熊熊燃起,就在劉虞還嘴罵他時爆發了。
“將劉虞老匹夫的頭掛在城牆上示眾,告知城中的人,若有和本將軍作對者,就是如此下場。”公孫瓚將還滴血的頭顱交給左右吩咐道。
(本章完)
因為最後公孫瓚追上來的時候,差點就被趙雲的一波連弩射殺,這才阻了一會兒時間,給了趙雲逃走的機會。
即便如此,形勢也是十分的嚴峻,如果這時候公孫瓚聯合袁紹攻打劉毅的根據地薊城。
一旦薊城失守,在幽州根基不深的劉毅將沒有立足之地。
“哎,看似風光無限,實則危機四伏,真當是如履薄冰般的生活。”劉毅仰天長嘯,同時眼中卻露出如鷹隼般的精光。“可是我劉毅前半生在世界各地同各國軍隊精英交手未曾敗過,組建血手傭兵團,打敗的恐怖組織無數,獵殺政治精英,顛覆小國政權,雖有起有落,何曾氣餒過?”
劉毅暗自攥緊了拳頭,旁邊的白波新軍一臉驚訝的看著劉毅。
舒泄了心中鬱悶後,劉毅便開始思考下一步該如何應對。
兩天後,劉毅秘密迴城。
此時的郭嘉已經擬好了一份計策,就等著劉毅迴來做決定了。
“此計一旦實施,公孫瓚將在幽州失去人心。”郭嘉的眼中閃過一絲陰狠。
劉毅將郭嘉的計劃粗略的掃了一遍,隨後深吸了一口氣道:“就按奉孝你的辦法來,此次務必將公孫瓚的底氣全部打散,同時也能將城中那些歸心於劉虞的人收攏過來。”
“好,那頭兒你在家裏呆著休息幾天,且看我將這事情安排好。”郭嘉拍胸脯說道。
“你小子別陰溝裏翻船,我讓餘羽弄幾個人貼身跟著你。”劉毅笑罵一聲道,語氣裏的關切卻是令郭嘉感動不已。
“頭兒你放心,你的‘十全大補酒’還沒弄出來,我還要好好活著等著喝呢。”郭嘉輕笑一聲道:“何興強那個夯貨,天天抱著你給他的次品酒喝個不停,我就看不慣他那熊樣。”
“得,那酒出來後,多給你半斤。”劉毅‘慷慨’的說道。
郭嘉聽完之後大翻白眼。
幾日後,關於劉毅戰敗身亡的消息就在薊城中散播開來。
薊城內有頭有臉的人都去甄家打探消息,張氏雖然嘴上說有關於劉毅的事情都是謠言,可是眾人還是在她‘悲傷’的表情中看出端倪。
一時間薊城大亂,眾人都惶惶不安,因為又有消息說公孫瓚已經集結人馬在攻打薊城的路上了,而且傳聞他若破城便會屠城以泄心頭之恨。
這一下,薊城中的百姓也開始慌了。
與此同時,劉毅的首席謀士郭嘉偕同別駕從事去了劉虞現居的府邸。
於是乎,眾人好像找到了主心骨,先前被郭嘉控製的劉虞麾下將士也恢複了自由,劉虞又重新開始入主州牧府。
重新招募士卒,準備應對公孫瓚,劉虞做得是有條不紊,同時他也十分的興奮,對於劉毅,劉虞的感情很複雜。
他既感激劉毅幫他打敗公孫瓚,卻有暗惱劉毅奪了幽州。
這會兒劉毅一死,劉虞心中隱隱的有著一絲快感。
“待我擒住公孫瓚,幽州就此太平無事。”劉虞在心裏似乎已經看到幽州的一片光明前景。
又是幾日,公孫瓚果然率兵前來。
隻不過此時的公孫瓚精神萎靡,看上去有些狼狽不堪的樣子。
不知情的劉虞還以為公孫瓚本就如此,唯獨郭嘉看到公孫瓚的模樣後,暗自點頭。
“你們記住,隻須將首惡公孫瓚殺死即可,不可多傷他人性命。”臨戰鬥前,劉虞又開始‘聖母’心發作,下了一道讓麾下士卒無語的命令。
這一道命令讓身為劉虞麾下將領的閻柔、鮮於輔等人也是相當無奈。
郭嘉則是麵無表情的站在一旁,在他的身邊有幾名身穿小鎧的侍衛跟隨,這是劉毅安排的貼身保鏢。
閻柔和鮮於輔現在有些後悔了,他們覺得劉虞還不如老實呆在府邸裏做個清閑的皇室宗正呢。
軍令如山,兩人隻能硬著頭皮帶兵出城迎戰。
公孫瓚一看到閻柔和鮮於輔,當即楞了一下,隨後露出一抹狂喜的表情。
“天助我也,劉毅小兒真的死了。”公孫瓚猶如枯木逢春般重新煥發了活力,他帶著麾下士卒興奮的衝向劉虞臨時拚湊的士卒。
兩相交接,公孫瓚的士卒雖然疲憊不堪,卻是久經沙場的老兵。
而劉虞因為害怕劉毅留下來的士卒會對他構成威脅,不但不啟用他們,反而將張合和白波新軍調到遠離薊城的地方。
同時劉虞臨時招募了一批新兵,雖然人數不少,可是這批人沒有經過訓練,不用說上戰場戰鬥了,就連簡單的排個陣型都做不到。
老兵對上沒有經驗的新手菜鳥,結果可想而知。
一觸即潰,閻柔和鮮於輔也羞於這一戰績,兩人差點沒抹脖子自殺,若不是左右親兵勸著,兩人都橫屍沙場了。
公孫瓚並沒有將精力放在這些新兵身上,而是氣勢如虹的闖入城中,將想要跑路的劉虞抓了起來。
“哈哈,劉虞老匹夫,你想不到會有今日吧?”公孫瓚趾高氣揚的對劉虞說道。“若是你能乖乖的順從我的心意,本將軍還能饒你一條性命,否則的話……哼。”
“公孫逆賊,竟然敢如此猖狂。”劉虞張嘴便罵。
公孫瓚聽到劉虞罵他,當即便拔出腰間佩劍,上前一步就揪著劉虞的頭發,同時拿劍往劉虞的脖子上一割。
唿哧!唿哧!
劉虞的脖頸瞬間就發出恐怖的漏氣聲,公孫瓚再用劍用力一拉,便將他的頭顱割了下來。
原本公孫瓚還想留著劉虞,他也知道劉虞在幽州的影響力和在朝中的威望,可是這些日子在易京窩著,剛打了一場勝仗卻被趙雲糾纏了好幾日,弄得他疲憊不堪。
這一切都將公孫瓚的耐心耗盡,同時他心中的無明業火也熊熊燃起,就在劉虞還嘴罵他時爆發了。
“將劉虞老匹夫的頭掛在城牆上示眾,告知城中的人,若有和本將軍作對者,就是如此下場。”公孫瓚將還滴血的頭顱交給左右吩咐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