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孫堅和公孫越相聚甚歡,而另一頭劉毅和鞠義則一直沒什麽交流,反倒是張合和劉毅有一些接觸,劉毅發覺張合對於行軍打仗有著他獨特的見解。
而張合也覺得劉毅身為袁紹身邊的‘大紅人’並沒有囂張跋扈,反而十分的平易近人。
兩人頗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對此鞠義嗤之以鼻。
“劉兄,此次陽城奇襲怕是有危險,你該早做準備。”因為劉毅不喜歡互相稱唿官職,私下裏張合便稱劉毅為兄。
“哦,不知儁乂有何見解?”劉毅眉頭一挑道。
張合湊到劉毅身邊,壓低聲音道:“孫堅乃是孫武之後,董卓畏懼他,他的主公袁術怕他勢力太大威脅到自身,一直限製他的發展,可以說孫堅是一頭囚籠中的猛虎,鞠義隻不過是一頭草原上的孤狼,孤狼遇到猛虎,勝負已知。”
“你這個比喻倒是貼切。”劉毅稱讚一聲道,鞠義常年與羌族生活在一起,形容他為孤狼,最為貼切,而孫堅乃是討董聯軍中的常勝將軍,將他比作猛虎也是十分的契合。
“再者,攻城之戰最為不易,若是有內應在裏打開城門,是攻城戰中的上上之策,如果沒有,那麽可以考慮水淹,引周圍最近河道將城池以水漫過,此法也能迅速破城,隻不過操作起來頗為困難,需要結合天時地利,並非易事,而奇襲陽城……。”
張合後麵的話不用說出來,劉毅也知道,奇襲陽城根本就是臨時起意,既沒有內應,更沒有水淹的條件,缺了這兩種條件,再加上孫堅深得部下之心,全軍上下凝聚一致,想要攻下城池就會困難重重,。
怎奈何袁紹想要用這種辦法整合麾下勢力,又不會顧及此戰勝負。
軍事行動往往都會帶有政治意圖,袁紹這一手也不知是昏招還是高招。
……
陽城
孫堅見到了一名身材消瘦的文士,此時‘士’的稱謂還算高貴,一般都是有文化有來曆的人才能被稱為士人,文的稱謂文士,武的則稱為武士,若要細分還有其他稱謂,便不再列舉了。
“你是郭嘉?”孫堅看著麵前約莫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問道。
孫堅摸不清楚眼前這名叫郭嘉的年輕人,如此突兀的來到軍營,麵對一幹如狼似虎的士卒毫無畏懼,且神色平靜的直視他,當真是令人驚奇。
“正是在下。”郭嘉輕舒了一口氣,先前他直視孫堅也感受到一股巨大的壓力。
“孫堅真乃當世虎將,隻可惜謀略欠缺,終會死於陰謀當中。”郭嘉在心中暗歎,這一次他出山,就是為了找尋一名合適的主公,首先找的就是離他最近的孫堅。
“你找我有何要事?”孫堅眉頭微皺道。
“將軍日後定要小心袁術。”郭嘉留下一句話後便轉身離去,孫堅眉頭緊皺,任由他離去。
出了軍營的郭嘉自言自語道:“既見過孫破虜,那下一次便要會一會袁紹了。”
這郭嘉乃是潁川陽翟人,少年時就有遠見,猜到漢末會有大亂,所以在弱冠之年便隱居起來,秘密結交英雄豪傑,不與世俗交往,所以不是有太多人知道他。
他可是曹操平定北方的重要功臣,他的謀略和才策都是令人拍案叫奇的。
可是就是這樣的人物也在袁紹麾下呆過,不過郭嘉見袁紹沒有重用他,又沒有令他折服的氣質,便離他而去。
以上都隻是郭嘉一生的一個縮影,現在的郭嘉隻不過是初出茅廬的寒門文士。
隻是郭嘉的運氣極差,他在策馬奔走二十裏地後便被人抓住,抓他的斥候粗暴的將他捆住,同時往他嘴裏塞了一團又臭又黑的布團,接著他就好像一頭待宰的羔羊般被馱在馬背上拉走。
這一下郭嘉有些慌了,他那一腔抱負還沒實現,若是在這裏被這名斥候給處決了那就玩大發了。
於是他拚命在馬背上扭動,可惜的是抓他的斥候很機靈,在發覺郭嘉的舉動後抬手就是幾巴掌,打的郭嘉是眼冒金星,找不著北了。
這時候的郭嘉當真是體會到‘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的痛苦,任他胸有滔天才幹,謀略驚人,對上一名大頭兵,隻消幾個巴掌就能打的他沒脾氣。
幸好郭嘉也是一位識時務的俊傑,在挨了幾巴掌以後立即就安分了,他不是武士,沒有實力反抗,隻能任由斥候帶他來到一處營地。
“報,抓到敵方奸細一名。”斥候將郭嘉從馬背上拖下來,扯著他進了軍營,隨後來到中軍的鞠義帳前高聲喊道,同時腳尖一踢,郭嘉便跪倒在地。
“斬了,正好祭旗。”鞠義連軍帳都沒有出來,便做了決定,他正愁沒有祭旗的人選,這郭嘉送上來正好是瞌睡碰到枕頭了,鞠義可不管你是不是敵方奸細,斬了再說。
“喏!”斥候一聽臉上露出猙獰的笑容,當即將郭嘉拉到一邊,抽出環首刀,猛的一腳將郭嘉踩住,抬手就往郭嘉的脖頸砍去。
郭嘉微微偏頭一看,環首刀在他眼前晃過,心中頗為淒苦的暗道:“我命休矣!”
“當!”
一聲清越的聲響過後,斥候那環首刀落在郭嘉的頭頂便被一枚飛鏢震飛,斥候轉了轉發麻的手腕,有些忌憚的看著一步步上前的將領。
原本以為必死無疑的郭嘉抬起了頭,便看到了一名身高八尺,麵容剛毅的將領迎麵走來,此人約莫二十七八,雖然沒有蓄須,可是身上卻有一股成熟而穩重的氣勢,令人一看就心生‘此人可托付’的感覺。
這人正是趕來和鞠義商量如何進軍陽城的劉毅,他的身邊還有高覽和張合。
“劉將軍何故攔我?”斥候吃了一個暗虧,隻能高聲嚷道,意圖引出鞠義。
“尚未交戰便先殺人,乃是不祥之兆,不可取。”劉毅眉頭一皺道,他其實是看不過這種隨意殺人祭旗的事情。
鞠義此時也從軍帳內出來,剛好聽到了劉毅的這句話。
(本章完)
而張合也覺得劉毅身為袁紹身邊的‘大紅人’並沒有囂張跋扈,反而十分的平易近人。
兩人頗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對此鞠義嗤之以鼻。
“劉兄,此次陽城奇襲怕是有危險,你該早做準備。”因為劉毅不喜歡互相稱唿官職,私下裏張合便稱劉毅為兄。
“哦,不知儁乂有何見解?”劉毅眉頭一挑道。
張合湊到劉毅身邊,壓低聲音道:“孫堅乃是孫武之後,董卓畏懼他,他的主公袁術怕他勢力太大威脅到自身,一直限製他的發展,可以說孫堅是一頭囚籠中的猛虎,鞠義隻不過是一頭草原上的孤狼,孤狼遇到猛虎,勝負已知。”
“你這個比喻倒是貼切。”劉毅稱讚一聲道,鞠義常年與羌族生活在一起,形容他為孤狼,最為貼切,而孫堅乃是討董聯軍中的常勝將軍,將他比作猛虎也是十分的契合。
“再者,攻城之戰最為不易,若是有內應在裏打開城門,是攻城戰中的上上之策,如果沒有,那麽可以考慮水淹,引周圍最近河道將城池以水漫過,此法也能迅速破城,隻不過操作起來頗為困難,需要結合天時地利,並非易事,而奇襲陽城……。”
張合後麵的話不用說出來,劉毅也知道,奇襲陽城根本就是臨時起意,既沒有內應,更沒有水淹的條件,缺了這兩種條件,再加上孫堅深得部下之心,全軍上下凝聚一致,想要攻下城池就會困難重重,。
怎奈何袁紹想要用這種辦法整合麾下勢力,又不會顧及此戰勝負。
軍事行動往往都會帶有政治意圖,袁紹這一手也不知是昏招還是高招。
……
陽城
孫堅見到了一名身材消瘦的文士,此時‘士’的稱謂還算高貴,一般都是有文化有來曆的人才能被稱為士人,文的稱謂文士,武的則稱為武士,若要細分還有其他稱謂,便不再列舉了。
“你是郭嘉?”孫堅看著麵前約莫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問道。
孫堅摸不清楚眼前這名叫郭嘉的年輕人,如此突兀的來到軍營,麵對一幹如狼似虎的士卒毫無畏懼,且神色平靜的直視他,當真是令人驚奇。
“正是在下。”郭嘉輕舒了一口氣,先前他直視孫堅也感受到一股巨大的壓力。
“孫堅真乃當世虎將,隻可惜謀略欠缺,終會死於陰謀當中。”郭嘉在心中暗歎,這一次他出山,就是為了找尋一名合適的主公,首先找的就是離他最近的孫堅。
“你找我有何要事?”孫堅眉頭微皺道。
“將軍日後定要小心袁術。”郭嘉留下一句話後便轉身離去,孫堅眉頭緊皺,任由他離去。
出了軍營的郭嘉自言自語道:“既見過孫破虜,那下一次便要會一會袁紹了。”
這郭嘉乃是潁川陽翟人,少年時就有遠見,猜到漢末會有大亂,所以在弱冠之年便隱居起來,秘密結交英雄豪傑,不與世俗交往,所以不是有太多人知道他。
他可是曹操平定北方的重要功臣,他的謀略和才策都是令人拍案叫奇的。
可是就是這樣的人物也在袁紹麾下呆過,不過郭嘉見袁紹沒有重用他,又沒有令他折服的氣質,便離他而去。
以上都隻是郭嘉一生的一個縮影,現在的郭嘉隻不過是初出茅廬的寒門文士。
隻是郭嘉的運氣極差,他在策馬奔走二十裏地後便被人抓住,抓他的斥候粗暴的將他捆住,同時往他嘴裏塞了一團又臭又黑的布團,接著他就好像一頭待宰的羔羊般被馱在馬背上拉走。
這一下郭嘉有些慌了,他那一腔抱負還沒實現,若是在這裏被這名斥候給處決了那就玩大發了。
於是他拚命在馬背上扭動,可惜的是抓他的斥候很機靈,在發覺郭嘉的舉動後抬手就是幾巴掌,打的郭嘉是眼冒金星,找不著北了。
這時候的郭嘉當真是體會到‘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的痛苦,任他胸有滔天才幹,謀略驚人,對上一名大頭兵,隻消幾個巴掌就能打的他沒脾氣。
幸好郭嘉也是一位識時務的俊傑,在挨了幾巴掌以後立即就安分了,他不是武士,沒有實力反抗,隻能任由斥候帶他來到一處營地。
“報,抓到敵方奸細一名。”斥候將郭嘉從馬背上拖下來,扯著他進了軍營,隨後來到中軍的鞠義帳前高聲喊道,同時腳尖一踢,郭嘉便跪倒在地。
“斬了,正好祭旗。”鞠義連軍帳都沒有出來,便做了決定,他正愁沒有祭旗的人選,這郭嘉送上來正好是瞌睡碰到枕頭了,鞠義可不管你是不是敵方奸細,斬了再說。
“喏!”斥候一聽臉上露出猙獰的笑容,當即將郭嘉拉到一邊,抽出環首刀,猛的一腳將郭嘉踩住,抬手就往郭嘉的脖頸砍去。
郭嘉微微偏頭一看,環首刀在他眼前晃過,心中頗為淒苦的暗道:“我命休矣!”
“當!”
一聲清越的聲響過後,斥候那環首刀落在郭嘉的頭頂便被一枚飛鏢震飛,斥候轉了轉發麻的手腕,有些忌憚的看著一步步上前的將領。
原本以為必死無疑的郭嘉抬起了頭,便看到了一名身高八尺,麵容剛毅的將領迎麵走來,此人約莫二十七八,雖然沒有蓄須,可是身上卻有一股成熟而穩重的氣勢,令人一看就心生‘此人可托付’的感覺。
這人正是趕來和鞠義商量如何進軍陽城的劉毅,他的身邊還有高覽和張合。
“劉將軍何故攔我?”斥候吃了一個暗虧,隻能高聲嚷道,意圖引出鞠義。
“尚未交戰便先殺人,乃是不祥之兆,不可取。”劉毅眉頭一皺道,他其實是看不過這種隨意殺人祭旗的事情。
鞠義此時也從軍帳內出來,剛好聽到了劉毅的這句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