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姐兒看著那滿屋的聘禮你一言我一句的與她娘白氏在那裏頑笑。
白氏道:甚被子撈開與人家看,那被窩裏的事情也是旁人看得的?蔡姐兒道:咱說的是自己的日子哩,如是過的好了,做女子的見人就說自己的夫君對自己如何如何的好,自己又是如何體麵,在夫家婆疼公敬的,那旁人見了必然要眼紅,害你的人自然就多了,不如裹好被子在被窩裏自己偷著樂強些,白氏道:這是正理,誰說不是哩。
蔡姐兒又道:若是又過的不好的媳婦子,逢人便說自己的漢子不敬重疼惜她,吃不飽穿不暖的,在夫家那婆婆簡直不把她當人看,怨天罵地的,隻好在屋子裏當個怨婦了,那外人見了不為不同情與你,反倒要看不起你說你是掃把星活該,和你屋的婆婆站在一起來看你笑話哩,不如還是把自己的被兒捂嚴實了,把這口氣兒咽下去,從此不說那怨天怨地的話,自己做出一副高氣兒的樣子與漢子看看,那婦人家缺了男子照樣過活哩。
白氏聽了與蔡姐兒道:我兒嫁出去劉府這些年,好似變了一個人,苦了我兒了,蔡姐兒道:娘,這是福,不是苦,沒有他劉樂天咱到現在為止不懂這人間心酸,人隻有過了這世間的情關,後麵再有甚事咱隻是當看看而已,必定活出自己的樣兒來,不叫男子鉗製住自己的性兒。
白氏道:我兒這些說的都對,這是後麵的事情,隻是現在這聘禮怎麽說?蔡姐兒道:這必然是咱不同意的,娘與咱迴絕了就是,又甚不好說的?他蕭家未必然要強娶不成?不必想甚對策迴絕他,隻是簡單就好,這是你情我願的事情,直接拒了就是了,下次他再來,娘如是不好說,就由女兒來說也成,白氏道:等著他來了在說哩。
已是秧苗下了田的日子了,今年的春暖來的早,那地裏的蜀苗兒,黑豆苗,菜苗都長的青綠綠的,沒有受那蟲災,凍災,旱災,農戶們看著心裏喜滋滋的,披上的野菜也出來了,樹上的錢榆都開始出青了,華陽的百姓基本就沒餓肚子的人了。
翠雲山上的義士,銀員外門上,蔡姐兒家也都陸續的停止發麵,施粥了,那百姓感念蔡家的功勞,都圍著蔡家送母雞,大鵝,那苦百姓們,手裏拿了個洋瓷碗兒,裏麵裝些紅棗,炒米,花生與蔡家送來,蔡狄抵死不要,說道:都是不容易的百姓,哪能要你們的,好容易活過來,給這些作甚?咱蔡家府小人少的,哪裏用的上,哪裏放的下這些,快些拿迴去,不然可惜了咱這場好事了。
內種有個老倌牽了頭小羊羔來,佝了背,穿的補巴零丁的衣裳,看著甚是善良,樸實,說是要送與蔡姐兒一家,蔡狄原就是個老好人,對劉知縣那種壞的流膿鑿骨的人都要伸一伸援手,何況是見著這般樸實的人。
看著那牽羊的老倌甚是不忍心,與那老倌道:牽羊的老倌你把這羊羔兒拿來是送我不成?那老倌兒二話不說就要與蔡狄下跪,蔡狄連忙把那老倌扶起來。
那老倌兒道:不是你家咱家七八口人都要餓死了哩,趕著這春兒俺家種上了春苗,看著這天,今歲必定是個豐年,咱也是不愁了,問人借了幾兩銀子去城裏特意買了兩隻小羊羔,一隻咱放在了屋裏,一直特牽來報答你蔡員外哩,那蔡狄聽了老倌的話心裏酸酸的,又要流淚了,說道:咱家不缺你這個小羊羔,坡上還有幾十隻哩,老倌到:咱知道,蔡老爺一家洪福齊天,定是吃穿不完的,這隻小羊羔是老漢我一點心意,大老爺且莫嫌棄。
蔡狄與那老倌道:你這兩隻羔羊是幾兩銀子買的啊?老倌兒道:那賣羊的牙子開口就要五六兩銀子,咱老兒又不是不知那行情,與他再那裏費了幾時唇舌,講好一兩四百錢一隻,兩隻不到三兩銀子,咱再那羊群中挑了兩隻品相頂好的肥羊羔哩,蔡狄道:你這羊羔來的好,咱都是成了年的羊兒了,正好還缺兩隻羊羔,唿了小廝過來,讓拿二十兩銀子過來。
那小廝拿了十兩一個的銀元寶兩錠,蔡狄道:這是二十兩你拿去,這羊羔就當咱買你的,那老倌道:蔡老爺這是作甚?明是咱送你的,為何反倒拿了這麽些銀子要來買咱的?蔡狄道:你這一年才得幾兩銀子,咱要了你這隻羊羔不是吃了你家七八人的口糧哩,你哪裏掙錢與人還去?那老倌道:幾年咱多種了十幾畝的地哩,咱還有兩個兒子,你別看咱佝僂了背,做起活來可是見風似的快,一些還的起的。
蔡狄道:這大的年歲了,還要在那地裏做事,無論如何要叫那老倌收了那二十倆銀子,否則即刻就要做了那黑臉的樣兒來與那老倌看了,那老倌怎的也想不到自己花了不到三兩的錢,蔡家送一隻小羊羔,反到得了這麽些錢,感謝蔡狄個不住。
第二天又把另一隻羊羔不論如何要叫蔡狄收了,牽了那隻小羊羔生怕蔡狄又要與他錢,或是不要他的羊羔,老遠就與蔡狄道:蔡老爺你昨兒買咱的羊羔還有一隻沒拿來哩,老漢這就與你放在此處了,不等蔡狄留住說幾句話,一溜煙的走了。
白氏看了那羊羔道:昨日一隻羊羔,今日咱又來一隻,咱家的養兒坡上不是還有幾十隻哩,買來作甚?昨日那拿銀子的小小廝道:這羊羔是咱老爺花二十兩買的哩,還說這羊羔來的好,他正要吃著羊羔肉哩,白氏聽了道:你這老不死的沒得又是去做那大善事了哩,與那劉知縣成年的吃喝,他可是記住你半分了,不為記不住,還要說那爛心窩子的話,這羊羔敢是你要吃哩?
蔡狄聽了白氏念叨他,與那小廝道:長舌的婦人,不像個帶把兒的,白氏道:你倒是個帶把兒的,做好事也要分個好賴,看個清楚,爛心肝的壞人你也幫,好人你也幫,如是助了那惡人,你不是連那惡人都不如了哩,蔡狄道:不是人人都是劉知縣哩,那老倌兒看著著實可憐,咱不說吃羊羔,他心裏怎的過意的去?白氏道:你看這廝,成沒救了,給了別人銀子,還要考慮人家心裏過的去不?
蔡姐兒聽了道:趕明兒咱與爹爹去畫張象可行?蔡狄道:畫像做甚?前年那老夫子不是才與咱畫過哩,蔡姐兒道:畫了象好叫匠人按著咱爹爹的麵兒塑做泥菩薩在廟裏去供著哩,隻要有人來求,咱爹爹保證有求必應哩,蔡狄道:沒大沒小,開起你爹爹的頑笑來哩,說的白氏與那小小廝了嗬嗬的笑。
那銀員外家門上大抵也是如此,送東送西的,銀月術道:咱是個做教官的人,吃喝皆在這育人上麵,這東西咱絕是不要的,隻是但凡你家有個考上秀才的儒生,萬望往咱這裏送就是了,眾人也就此做了罷了,千恩萬謝的感謝銀員外一家人,銀員外道:咱一人哪裏又這份功勞?用手指了指那告示上說道:都是這些善人的意舉哩。
所以就又有首詩單表這百姓的淳樸與善良了,那刁鑽古怪的戮民必定也不在少數,但大多數的再古怪刁鑽的百姓也是為願一口飽飯而已,隻要上麵有點好的善政都是感激不盡的,不會與你官商來爭搶甚?何必要把百姓看的如毒蛇檮杌那般可恨?要與這百姓來搶飯碗吃?有道是聖人曰:
伐冰之家不蓄牛羊,這又是何必呢?
詩曰:百姓歌
皇權中心萬民為基,水可載舟亦能覆舟!
嗤嗤稱善諄諄而行,心無蟲虺補實至極!
半碗鬻湯換來羔兒,一粒細米報得詣門!
千秋萬代兆民是主,嗚唿!百姓國家之心!
初夏來臨,那劉樂天要以為巡杭大人不來的時候,偏偏又來了。
所以這做官的時日都挑的好,華陽去年鬧吃人的時節,他偏偏被驢蹄子絆住了一般,是萬萬不肯來的,那巡杭姓王名斌善,是十幾年前的進士出生,本來是潮州的知府,由於依附了趙丞相為首的一幹人等,從知府一路做到了四品的鴻臚寺少卿,由趙丞相保薦做了這次的巡杭侍斂。
一路斂財如過江的蝗蟲一般,寸草不生,本來是那華陽縣鬧哪災荒的時日就該到了,聽見探子說那華陽鬧的兇,先該改道去了別的縣了,怕要擔責,又怕荷包裏的銀子出血,還拍那饑荒時候的刁民。
見情況好轉這才來從新來過的,這華陽縣是大縣,劉知縣又是大貪,既是大貪對那百姓自然就如豬狗一般,趁這次饑荒倒是可以做點文章,要他個千把兩的,如是說這劉知縣是表裏如一的貪,這王巡杭自是不同的一番景象,外麵做出一副清清正正的樣兒來,走到一處定要視察田陌,商衢,各司政部門,問問百姓此地的政策如何,賦稅嚴不嚴苛,待百姓如親親之民一般。
那當地的縣官,知府些一時摸不住這王巡杭的底,以為他真是一個頂大的清官,也不說使銀子與他,一切鋪派都是從簡,他倒是自有自己一派要銀子的手段,所謂這貪官皆是,各貪與各貪那是不一樣的,人各有誌放在這貪官惡臭蟲身上自然也就處處不同了。
這王斌善王巡杭事先派了快馬去告知劉知縣說差不多後日他就要來了,劉知縣還如做夢一般與劉樂天再衙門中院裏練一套十禽戲,學那蛤蟆呱呱的在那亂叫,抬起個腚放了幾個大大的響屁,一陣舒坦坐在那高背椅上呷起清茶來。
放下了茶杯與劉樂天道:我兒別看為父這般身軀,平日裏還是留意這養體之道的,這套十禽戲我兒也學起來,為父都五十多上下的年紀了,身子還是這般的健朗得虧了這套戲哩,你以後也別幹看著了,咱父子兩來個猴虎稱王的體勢。
劉樂天道:爹這套戲怕是與哪個道士學來的哩,咱以前看過聖清潭的鄧道士練過,可不是你那樣練的,你這學起來我看著隻是不像,咱是當把戲看看,覺得怪好笑哩,咱還是不與你學,劉知縣道:快別說道士些的,當今的不喜歡,咱隻說與和尚尼姑學的哩,劉樂天道:若是與尼姑學,咱知撿好看的學,像那靜心庵的寶禪姑子,長的比爹剛學的蛤蟆都不如,咱看著隻是做吐,哪裏還與她學哩。
兩人正說著,師爺鳴一聲拿了個信兒過來讓劉知縣看,劉知縣道:誰的?看清來送的是何人?鳴一聲道:看著像驛站的快馬,說是給了門子就走了,也不打個招唿甚的,看著氣派的緊,怕是哪位大官的,劉知縣道:該死的,既然看著氣派怎的不叫人進來坐坐,送他點茶水錢也是好的,平白的把人打發走了,也不送點銀子,這怎麽說?
劉知縣拆開了緘封,裏麵是藍邊的簽紙,劉知縣還沒讀完就出了一身的汗,劉樂天見狀忙把那信兒從劉知縣手裏奪過來看,隻見那信上寫道:啻奉天子之命,肅查各縣之愆,金牌侍斂在身,三年一行照覆盆之冤,清政惡政隻在撥開雲天,下麵又用小字一行寫到:與癸卯日臨道貴縣,定不負皇命之恩!
劉樂天讀完的信件道:這說的不清不楚的,爹你冒甚汗?後日誰要來?劉知縣因還沒讀完就被劉樂天搶去了,聽見說的是後日即時又是汗水之流,師爺鳴一聲把那信兒從頭到尾的讀了一遍,說道:哥兒,這迴真是巡杭大人要來了,就在後日,劉樂天道:哪裏有一字說了是巡杭大人,未必然咱眼是瞎的不成?
師爺道:哥兒你看這寫的是金牌侍斂在身哩,不是巡杭還有誰?隻是苦了還不知這位老爺是當今的誰?這三年一次的巡檢,次次都是秘秘的,不到來你這縣哪裏知道是誰,老爺你也別當心,咱水來土淹,兵來將當,你是的了唐太師照拂的,咱不怕。
劉樂天道:這巡杭大人故意整咱的,你明說來就是了,寫的不甚清楚,好叫人去猜不成?上次咱把華陽整的那般齊整他不來,這次隻得兩天不到了,哪裏還來的急?
這十禽戲也不練了,家人裏裏外外的打整了一番,家裏也叫曹氏吩咐下人整理好,怕是那巡杭的官要來自家看看。
到了後日卯時二刻的時候,劉知縣穿好了明淨的鸂鶒補服,一雙玄色厚底盤雲長靴,頭頂丹朱雀翎帽,劉樂天一身明紫玉花長袍,頭戴長纓巾,腳穿黑石棉?鞋,兩人再那裏站立端行的等起,其餘衙門一幹人等,都換了平素的流子衣裳,穿的倒是像個人樣,眾人按著雁班次序一樣站著,頭弄的低低的,都還是想見見這京裏來的巡杭。
等了辰時的時候劉樂天見那巡杭大人還不來,站立不穩起來,與劉知縣說道:還要人活不?再這裏杵著多時了怎的還不見他來,不是有要頑咱哩,劉知縣道:我兒,暫且先忍耐一番,為父也是站不住了,可這事關乎咱全家,咬咬牙穩住。
巳時一刻的時候,那王巡杭才坐了馬車過來,為了標榜他的清潔,隻帶了兩個侍從,坐的還不如劉樂天出行時節的大馬車,穿的就是平常的素服,那兩人侍從是他做少卿的自己人,一個喚做是少長,另一個喚做是少重。
少重與少長扶了王巡杭下馬車,但見:
用眼看估摸也是五十歲上下,臉上一道濃眉,三角眼,鼻梁倒是幹淨看著,就是下麵長了一張豁口的嘴,下巴後縮活像個馬王爺,穿一件家常青布長襖,錦棉緞子闊褲,腳上一雙大船鞋,低了眉眼,手拿金牌走了進來。
劉樂天見那王巡杭怎的不穿官服就這樣來了?沒有一點巡杭大人的氣勢,他心裏那巡杭必定是頭戴金沙帽,身穿大蟒袍,腰戴紫金玉的大人物一般的,身旁兩個侍從也如尋常家童一樣,沒點氣勢,還不如那被煮吃的胡八三。
劉知縣帶頭與眾人和王巡杭下跪磕頭,王巡杭親嚴的道:本官是便服出行,行這大禮作甚,做父母官的已是勞累一方了,這些虛禮就不用行見了,快些起來,又說道:這虛禮是不用行,隻是天子的書,與天子的物還是按例要與你們檢驗一番的,這年頭說句不中聽的話,連皇帝也是有人冒充的,更別說咱區區的巡杭了,檢查一番總是好的。
喚少重道:與我拿了當今的玉珽出來,又少長道:與我拿了當今的書出來給知縣大人讀讀,與劉知縣道:我本是少卿今朝有人保舉的了這個尊職,劉知縣的名喚本官早有耳聞的,大大的個好官,你就叫我王巡杭別見外,本官做官是最親民,最親下的,無甚官威,是個好說話的官,劉知縣聽了道:卑職哪裏敢?若說著做官親民那是盤古開天地的第一大好官,難怪巡杭大人,比卑職看著年輕許多,就坐上這天子身邊的近身使臣了,卑職就是再倒轉個十世也是不極巡杭大人萬分的。
那劉知縣見王巡杭如此好說話,以為是個好伺候的主,變也就不是那甚怕起來,與王巡杭舉薦到一旁的劉樂天,說是卑職的犬子,把劉樂天花團一般的誇了個遍,王巡杭心道劉知縣沒個眼色也不請進去吃茶,再一旁說個不停,還要舉薦他兒子,便不耐煩起來。
白氏道:甚被子撈開與人家看,那被窩裏的事情也是旁人看得的?蔡姐兒道:咱說的是自己的日子哩,如是過的好了,做女子的見人就說自己的夫君對自己如何如何的好,自己又是如何體麵,在夫家婆疼公敬的,那旁人見了必然要眼紅,害你的人自然就多了,不如裹好被子在被窩裏自己偷著樂強些,白氏道:這是正理,誰說不是哩。
蔡姐兒又道:若是又過的不好的媳婦子,逢人便說自己的漢子不敬重疼惜她,吃不飽穿不暖的,在夫家那婆婆簡直不把她當人看,怨天罵地的,隻好在屋子裏當個怨婦了,那外人見了不為不同情與你,反倒要看不起你說你是掃把星活該,和你屋的婆婆站在一起來看你笑話哩,不如還是把自己的被兒捂嚴實了,把這口氣兒咽下去,從此不說那怨天怨地的話,自己做出一副高氣兒的樣子與漢子看看,那婦人家缺了男子照樣過活哩。
白氏聽了與蔡姐兒道:我兒嫁出去劉府這些年,好似變了一個人,苦了我兒了,蔡姐兒道:娘,這是福,不是苦,沒有他劉樂天咱到現在為止不懂這人間心酸,人隻有過了這世間的情關,後麵再有甚事咱隻是當看看而已,必定活出自己的樣兒來,不叫男子鉗製住自己的性兒。
白氏道:我兒這些說的都對,這是後麵的事情,隻是現在這聘禮怎麽說?蔡姐兒道:這必然是咱不同意的,娘與咱迴絕了就是,又甚不好說的?他蕭家未必然要強娶不成?不必想甚對策迴絕他,隻是簡單就好,這是你情我願的事情,直接拒了就是了,下次他再來,娘如是不好說,就由女兒來說也成,白氏道:等著他來了在說哩。
已是秧苗下了田的日子了,今年的春暖來的早,那地裏的蜀苗兒,黑豆苗,菜苗都長的青綠綠的,沒有受那蟲災,凍災,旱災,農戶們看著心裏喜滋滋的,披上的野菜也出來了,樹上的錢榆都開始出青了,華陽的百姓基本就沒餓肚子的人了。
翠雲山上的義士,銀員外門上,蔡姐兒家也都陸續的停止發麵,施粥了,那百姓感念蔡家的功勞,都圍著蔡家送母雞,大鵝,那苦百姓們,手裏拿了個洋瓷碗兒,裏麵裝些紅棗,炒米,花生與蔡家送來,蔡狄抵死不要,說道:都是不容易的百姓,哪能要你們的,好容易活過來,給這些作甚?咱蔡家府小人少的,哪裏用的上,哪裏放的下這些,快些拿迴去,不然可惜了咱這場好事了。
內種有個老倌牽了頭小羊羔來,佝了背,穿的補巴零丁的衣裳,看著甚是善良,樸實,說是要送與蔡姐兒一家,蔡狄原就是個老好人,對劉知縣那種壞的流膿鑿骨的人都要伸一伸援手,何況是見著這般樸實的人。
看著那牽羊的老倌甚是不忍心,與那老倌道:牽羊的老倌你把這羊羔兒拿來是送我不成?那老倌兒二話不說就要與蔡狄下跪,蔡狄連忙把那老倌扶起來。
那老倌兒道:不是你家咱家七八口人都要餓死了哩,趕著這春兒俺家種上了春苗,看著這天,今歲必定是個豐年,咱也是不愁了,問人借了幾兩銀子去城裏特意買了兩隻小羊羔,一隻咱放在了屋裏,一直特牽來報答你蔡員外哩,那蔡狄聽了老倌的話心裏酸酸的,又要流淚了,說道:咱家不缺你這個小羊羔,坡上還有幾十隻哩,老倌到:咱知道,蔡老爺一家洪福齊天,定是吃穿不完的,這隻小羊羔是老漢我一點心意,大老爺且莫嫌棄。
蔡狄與那老倌道:你這兩隻羔羊是幾兩銀子買的啊?老倌兒道:那賣羊的牙子開口就要五六兩銀子,咱老兒又不是不知那行情,與他再那裏費了幾時唇舌,講好一兩四百錢一隻,兩隻不到三兩銀子,咱再那羊群中挑了兩隻品相頂好的肥羊羔哩,蔡狄道:你這羊羔來的好,咱都是成了年的羊兒了,正好還缺兩隻羊羔,唿了小廝過來,讓拿二十兩銀子過來。
那小廝拿了十兩一個的銀元寶兩錠,蔡狄道:這是二十兩你拿去,這羊羔就當咱買你的,那老倌道:蔡老爺這是作甚?明是咱送你的,為何反倒拿了這麽些銀子要來買咱的?蔡狄道:你這一年才得幾兩銀子,咱要了你這隻羊羔不是吃了你家七八人的口糧哩,你哪裏掙錢與人還去?那老倌道:幾年咱多種了十幾畝的地哩,咱還有兩個兒子,你別看咱佝僂了背,做起活來可是見風似的快,一些還的起的。
蔡狄道:這大的年歲了,還要在那地裏做事,無論如何要叫那老倌收了那二十倆銀子,否則即刻就要做了那黑臉的樣兒來與那老倌看了,那老倌怎的也想不到自己花了不到三兩的錢,蔡家送一隻小羊羔,反到得了這麽些錢,感謝蔡狄個不住。
第二天又把另一隻羊羔不論如何要叫蔡狄收了,牽了那隻小羊羔生怕蔡狄又要與他錢,或是不要他的羊羔,老遠就與蔡狄道:蔡老爺你昨兒買咱的羊羔還有一隻沒拿來哩,老漢這就與你放在此處了,不等蔡狄留住說幾句話,一溜煙的走了。
白氏看了那羊羔道:昨日一隻羊羔,今日咱又來一隻,咱家的養兒坡上不是還有幾十隻哩,買來作甚?昨日那拿銀子的小小廝道:這羊羔是咱老爺花二十兩買的哩,還說這羊羔來的好,他正要吃著羊羔肉哩,白氏聽了道:你這老不死的沒得又是去做那大善事了哩,與那劉知縣成年的吃喝,他可是記住你半分了,不為記不住,還要說那爛心窩子的話,這羊羔敢是你要吃哩?
蔡狄聽了白氏念叨他,與那小廝道:長舌的婦人,不像個帶把兒的,白氏道:你倒是個帶把兒的,做好事也要分個好賴,看個清楚,爛心肝的壞人你也幫,好人你也幫,如是助了那惡人,你不是連那惡人都不如了哩,蔡狄道:不是人人都是劉知縣哩,那老倌兒看著著實可憐,咱不說吃羊羔,他心裏怎的過意的去?白氏道:你看這廝,成沒救了,給了別人銀子,還要考慮人家心裏過的去不?
蔡姐兒聽了道:趕明兒咱與爹爹去畫張象可行?蔡狄道:畫像做甚?前年那老夫子不是才與咱畫過哩,蔡姐兒道:畫了象好叫匠人按著咱爹爹的麵兒塑做泥菩薩在廟裏去供著哩,隻要有人來求,咱爹爹保證有求必應哩,蔡狄道:沒大沒小,開起你爹爹的頑笑來哩,說的白氏與那小小廝了嗬嗬的笑。
那銀員外家門上大抵也是如此,送東送西的,銀月術道:咱是個做教官的人,吃喝皆在這育人上麵,這東西咱絕是不要的,隻是但凡你家有個考上秀才的儒生,萬望往咱這裏送就是了,眾人也就此做了罷了,千恩萬謝的感謝銀員外一家人,銀員外道:咱一人哪裏又這份功勞?用手指了指那告示上說道:都是這些善人的意舉哩。
所以就又有首詩單表這百姓的淳樸與善良了,那刁鑽古怪的戮民必定也不在少數,但大多數的再古怪刁鑽的百姓也是為願一口飽飯而已,隻要上麵有點好的善政都是感激不盡的,不會與你官商來爭搶甚?何必要把百姓看的如毒蛇檮杌那般可恨?要與這百姓來搶飯碗吃?有道是聖人曰:
伐冰之家不蓄牛羊,這又是何必呢?
詩曰:百姓歌
皇權中心萬民為基,水可載舟亦能覆舟!
嗤嗤稱善諄諄而行,心無蟲虺補實至極!
半碗鬻湯換來羔兒,一粒細米報得詣門!
千秋萬代兆民是主,嗚唿!百姓國家之心!
初夏來臨,那劉樂天要以為巡杭大人不來的時候,偏偏又來了。
所以這做官的時日都挑的好,華陽去年鬧吃人的時節,他偏偏被驢蹄子絆住了一般,是萬萬不肯來的,那巡杭姓王名斌善,是十幾年前的進士出生,本來是潮州的知府,由於依附了趙丞相為首的一幹人等,從知府一路做到了四品的鴻臚寺少卿,由趙丞相保薦做了這次的巡杭侍斂。
一路斂財如過江的蝗蟲一般,寸草不生,本來是那華陽縣鬧哪災荒的時日就該到了,聽見探子說那華陽鬧的兇,先該改道去了別的縣了,怕要擔責,又怕荷包裏的銀子出血,還拍那饑荒時候的刁民。
見情況好轉這才來從新來過的,這華陽縣是大縣,劉知縣又是大貪,既是大貪對那百姓自然就如豬狗一般,趁這次饑荒倒是可以做點文章,要他個千把兩的,如是說這劉知縣是表裏如一的貪,這王巡杭自是不同的一番景象,外麵做出一副清清正正的樣兒來,走到一處定要視察田陌,商衢,各司政部門,問問百姓此地的政策如何,賦稅嚴不嚴苛,待百姓如親親之民一般。
那當地的縣官,知府些一時摸不住這王巡杭的底,以為他真是一個頂大的清官,也不說使銀子與他,一切鋪派都是從簡,他倒是自有自己一派要銀子的手段,所謂這貪官皆是,各貪與各貪那是不一樣的,人各有誌放在這貪官惡臭蟲身上自然也就處處不同了。
這王斌善王巡杭事先派了快馬去告知劉知縣說差不多後日他就要來了,劉知縣還如做夢一般與劉樂天再衙門中院裏練一套十禽戲,學那蛤蟆呱呱的在那亂叫,抬起個腚放了幾個大大的響屁,一陣舒坦坐在那高背椅上呷起清茶來。
放下了茶杯與劉樂天道:我兒別看為父這般身軀,平日裏還是留意這養體之道的,這套十禽戲我兒也學起來,為父都五十多上下的年紀了,身子還是這般的健朗得虧了這套戲哩,你以後也別幹看著了,咱父子兩來個猴虎稱王的體勢。
劉樂天道:爹這套戲怕是與哪個道士學來的哩,咱以前看過聖清潭的鄧道士練過,可不是你那樣練的,你這學起來我看著隻是不像,咱是當把戲看看,覺得怪好笑哩,咱還是不與你學,劉知縣道:快別說道士些的,當今的不喜歡,咱隻說與和尚尼姑學的哩,劉樂天道:若是與尼姑學,咱知撿好看的學,像那靜心庵的寶禪姑子,長的比爹剛學的蛤蟆都不如,咱看著隻是做吐,哪裏還與她學哩。
兩人正說著,師爺鳴一聲拿了個信兒過來讓劉知縣看,劉知縣道:誰的?看清來送的是何人?鳴一聲道:看著像驛站的快馬,說是給了門子就走了,也不打個招唿甚的,看著氣派的緊,怕是哪位大官的,劉知縣道:該死的,既然看著氣派怎的不叫人進來坐坐,送他點茶水錢也是好的,平白的把人打發走了,也不送點銀子,這怎麽說?
劉知縣拆開了緘封,裏麵是藍邊的簽紙,劉知縣還沒讀完就出了一身的汗,劉樂天見狀忙把那信兒從劉知縣手裏奪過來看,隻見那信上寫道:啻奉天子之命,肅查各縣之愆,金牌侍斂在身,三年一行照覆盆之冤,清政惡政隻在撥開雲天,下麵又用小字一行寫到:與癸卯日臨道貴縣,定不負皇命之恩!
劉樂天讀完的信件道:這說的不清不楚的,爹你冒甚汗?後日誰要來?劉知縣因還沒讀完就被劉樂天搶去了,聽見說的是後日即時又是汗水之流,師爺鳴一聲把那信兒從頭到尾的讀了一遍,說道:哥兒,這迴真是巡杭大人要來了,就在後日,劉樂天道:哪裏有一字說了是巡杭大人,未必然咱眼是瞎的不成?
師爺道:哥兒你看這寫的是金牌侍斂在身哩,不是巡杭還有誰?隻是苦了還不知這位老爺是當今的誰?這三年一次的巡檢,次次都是秘秘的,不到來你這縣哪裏知道是誰,老爺你也別當心,咱水來土淹,兵來將當,你是的了唐太師照拂的,咱不怕。
劉樂天道:這巡杭大人故意整咱的,你明說來就是了,寫的不甚清楚,好叫人去猜不成?上次咱把華陽整的那般齊整他不來,這次隻得兩天不到了,哪裏還來的急?
這十禽戲也不練了,家人裏裏外外的打整了一番,家裏也叫曹氏吩咐下人整理好,怕是那巡杭的官要來自家看看。
到了後日卯時二刻的時候,劉知縣穿好了明淨的鸂鶒補服,一雙玄色厚底盤雲長靴,頭頂丹朱雀翎帽,劉樂天一身明紫玉花長袍,頭戴長纓巾,腳穿黑石棉?鞋,兩人再那裏站立端行的等起,其餘衙門一幹人等,都換了平素的流子衣裳,穿的倒是像個人樣,眾人按著雁班次序一樣站著,頭弄的低低的,都還是想見見這京裏來的巡杭。
等了辰時的時候劉樂天見那巡杭大人還不來,站立不穩起來,與劉知縣說道:還要人活不?再這裏杵著多時了怎的還不見他來,不是有要頑咱哩,劉知縣道:我兒,暫且先忍耐一番,為父也是站不住了,可這事關乎咱全家,咬咬牙穩住。
巳時一刻的時候,那王巡杭才坐了馬車過來,為了標榜他的清潔,隻帶了兩個侍從,坐的還不如劉樂天出行時節的大馬車,穿的就是平常的素服,那兩人侍從是他做少卿的自己人,一個喚做是少長,另一個喚做是少重。
少重與少長扶了王巡杭下馬車,但見:
用眼看估摸也是五十歲上下,臉上一道濃眉,三角眼,鼻梁倒是幹淨看著,就是下麵長了一張豁口的嘴,下巴後縮活像個馬王爺,穿一件家常青布長襖,錦棉緞子闊褲,腳上一雙大船鞋,低了眉眼,手拿金牌走了進來。
劉樂天見那王巡杭怎的不穿官服就這樣來了?沒有一點巡杭大人的氣勢,他心裏那巡杭必定是頭戴金沙帽,身穿大蟒袍,腰戴紫金玉的大人物一般的,身旁兩個侍從也如尋常家童一樣,沒點氣勢,還不如那被煮吃的胡八三。
劉知縣帶頭與眾人和王巡杭下跪磕頭,王巡杭親嚴的道:本官是便服出行,行這大禮作甚,做父母官的已是勞累一方了,這些虛禮就不用行見了,快些起來,又說道:這虛禮是不用行,隻是天子的書,與天子的物還是按例要與你們檢驗一番的,這年頭說句不中聽的話,連皇帝也是有人冒充的,更別說咱區區的巡杭了,檢查一番總是好的。
喚少重道:與我拿了當今的玉珽出來,又少長道:與我拿了當今的書出來給知縣大人讀讀,與劉知縣道:我本是少卿今朝有人保舉的了這個尊職,劉知縣的名喚本官早有耳聞的,大大的個好官,你就叫我王巡杭別見外,本官做官是最親民,最親下的,無甚官威,是個好說話的官,劉知縣聽了道:卑職哪裏敢?若說著做官親民那是盤古開天地的第一大好官,難怪巡杭大人,比卑職看著年輕許多,就坐上這天子身邊的近身使臣了,卑職就是再倒轉個十世也是不極巡杭大人萬分的。
那劉知縣見王巡杭如此好說話,以為是個好伺候的主,變也就不是那甚怕起來,與王巡杭舉薦到一旁的劉樂天,說是卑職的犬子,把劉樂天花團一般的誇了個遍,王巡杭心道劉知縣沒個眼色也不請進去吃茶,再一旁說個不停,還要舉薦他兒子,便不耐煩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