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近東海和南海的江南道,算是世間最奇特的地域,在這樣的地域上麵基本上不存在任何幹旱的情況。


    隨著每年汛期的到來,江南道有些靠近南海或者東海的郡縣還會發生洪澇災害。


    好在帝國南軍對於江南道的督導非常給力,時不時的派遣軍隊來到江南道巡視江南道靠近海岸線的部分郡縣或者漁莊,就是想要看看江南道是否危險。


    在整座帝國內部來看,原本在江南道歸入帝國十大道州以前,帝國產出最是富裕的乃是帝國的淮南道。


    哪裏有著許許多多珍奇異寶,有時候還可以通過淮南道特殊的氣候條件和一望無際開闊無垠的平原地理特征,對淮南道采取大部分種植條件。


    現在的帝國,雖然沒有以前那般重視農業生產,但是淮南道的農業生產始終都是在皇帝陛下的眼睛裏麵,基本上處於時時刻刻盯著。


    每隔幾天,部署在淮南道的大農令官署裏麵的官員,就要給皇帝陛下呈遞來自淮南道農業生產情況的奏疏。


    時不時的皇帝陛下還會親自派人前去查看情況,有時候皇帝陛下還會親自到淮南道去巡視。


    不過皇帝陛下親自迅遊的時候還是在少數,大部分時間都是派遣得力信任的官員去淮南道巡視農業產出的情況。


    大部分時間派遣淮南道的官員都是出自太常寺,畢竟太常卿仝致遠乃是最親近和忠誠於皇帝陛下的存在。


    太常寺裏麵培養出來的官員,大部分都可以得到皇帝陛下的信任,當然這部分信任來自於太常卿仝致遠的信任。


    不過由太常卿仝致遠親自主持淮南道農業產出巡視,還是沒誰膽敢在這些事情上得罪太常卿仝致遠。


    往年的時候,皇帝陛下授意之下,太常卿仝致遠親自挑選太常寺的官員前去巡視淮南道的農業生產情況的時候。


    有著大部分時候都是帶著帝國鹹陽的禁軍前去,畢竟淮南道不是太過遙遠,就是和關內道相鄰罷了。


    再是加上淮南道乃是帝國的糧倉,算是帝國重中之重的道州,萬事都不能出現任何問題。首發


    讓巡視淮南道的官員們帶上帝國的禁軍,就是為了防止那些淮南道的官員欺上瞞下,到時候凡事抓住的官員,都是直接斬首的結果。


    可見帝國和皇帝陛下淮南道的看中,隨著帝國把嶺南道和江南道歸入帝國道州體係。


    江南道的富庶遠遠超過帝國任何一座道州,其中農業產出的情況比淮南道還要好得多。


    江南道乃是物阜民豐的地域,哪裏的天氣不算是炎熱,大部分都是濕潤的時節,特別適合稻穀的成長,有利於帝國糧食的產出。


    隨著江南道的歸入帝國,再是那場戰爭因為西方諸國得入侵,導致山南道和淮南道的世家和百姓受到嚴重的損傷。


    連是山南道和淮南道的那些平原農田都是被烈馬踏的幹裂,有些無法種植稻穀,漸漸開始衰敗起來。


    對於世間而言,在帝國官場的權柄和影響力算是很重要的東西,可是更加重要的東西還有良田,若是沒有合理產出的良田,他們如何奢侈的活下去。


    而現在的江南道比曾經的淮南道還要富庶,可以看出來皇帝陛下到底有多麽重視江南道的那些問題。


    現在的江南道,除開那些良田的稻穀之外,還有著靠近南海和東海的優勢的地理位置。


    依照現在帝國的船隊建設,雖然沒辦法大規模的出海捕撈魚類,可是現在他們的這種江南道自發的生產模式,對於江南道的經濟有著極其可怕的促進作用。


    整座江南道倒是有著幾座富庶繁華的城池,如曾經的宋國都城的金陵城,現在則是變成皇帝陛下親自題寫和更改的江南城。


    還有北邊的那座錢塘城,是靠近帝國山南道的重要城池,大部分來自帝國內部的富商都是喜歡定居錢塘城。


    這裏是江南道和帝國內陸經濟貿易往來的重要城池,定居在這裏非常適合貿易經商。


    再是加上錢塘城有著獨特的風景,在整座江南道來說都是獨樹一幟的存在,同時這裏的環境極其好,天氣適宜,不存在任何炎熱或者寒冷的極端天氣情況,非常適合居住。


    隨著帝國對江南道的開發,以及帝國對江南道局麵的穩定,來自帝國內陸或者大部分山南道和淮南道的富商都是喜歡定居錢塘城。


    當然劍南道世家和隴西道世家,以及三河世家,他們在這些道州根深蒂固,不像是山南道和淮南道世家他們那般隨意,根基淺薄,自然沒辦法做到隨意更改。


    其實恐怕他們照樣不願意更改他們的住址,在他們看來,根基淺薄的江南道,遠遠沒有發展的必要。


    他們這些世家乃是天然的政治世家,自千年前手裏麵就握著權柄,不可能去江南道那種商貿繁榮的地域。


    倒不是瞧不上,隻是他們有著各自的屬性,有些東西沒辦法融合進他們的骨子裏,那自然就沒有必要刻意的強求,以免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


    除開江南城和錢塘城這兩座在帝國內部聞名世間的城池之外,還有著通州和衢州等大部分稍微顯得低層次的城池。


    對這些城池而言,他們發展的繁茂程度或許不如江南城和錢塘城,可是在某些方麵同樣是獨樹一幟的存在。


    都有著其特定綿延的曆史文化底蘊,隻是唯一有些共同的就是都是以商業出名,而沒有合適的特殊紮實的東西。


    對帝國而言,商業到底還是有些不入流,雖然有著鼓勵以商業來發展現在帝國的貿易繁榮。


    可是到底隻是偏安一隅,過分商業化會導致帝國江南道沒有辦法守住,更是沒辦法和帝國接軌。


    隨著之前皇帝陛下親自批示,現在的江南道有著特殊的種植要求,良田裏麵種植稻穀算是強製性的事情。


    某些經商的富商他們需要繳納給帝國的稅賦較重,不過比以前的宋國還是要略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盡餘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嚴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嚴於並收藏盡餘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