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朝堂上麵的事情根本說不清楚,同樣那些官員的真實想法更是難以捉摸。
雖然世間傳言簡在帝心,都知道皇帝陛下的心思最是難以揣摩清楚。
但是在某些方麵來說,朝堂官員的心思恐怕要比皇帝陛下的心思還要難以捉摸。
現在朝堂官員都是盯著禦史台的位置,某些官員則是看著那幾道空置的九卿官署。
都想著推自家的人上位,坐在那些九卿位置上,然後讓自家在朝堂上麵的話語權更加重。
但是他們卻是沒有想到為什麽九卿位置可以空閑這些年,皇帝陛下始終都沒有補上。
帝國照常如以前那般運轉,沒有出現任何問題,至於那些被空置的九卿官署的權柄,則是被進一步集中起來。
中央集權的事情,曆朝曆代不是沒有幹過,昔年,世祖皇帝登上帝位,就開始過大規模的中央集權。
同樣在桃源的庇護之下,世祖皇帝的集權辦法很是暢通無阻,那時候方是施展世祖皇帝想法理念的時候。
隻有全國政令通達,上行下效都是最好的東西,百姓們都可以看到皇帝陛下頒布的旨意帶來的好處,自然而然皇帝的權力更加集中。
不過世祖皇帝能夠做到的事情,經過曆朝皇帝的綿延,有些可以做到,有些卻是沒有辦法。
不過先帝乃是明君,在位二十幾年都是在鋪墊某些東西,當今皇帝陛下繼位之後,就開始做著和當年世祖皇帝相似的事情。
朝堂官員卻是始終都不明白,還以為眼前有著無窮無盡的利益糾葛,隻想著朝那道漩渦裏麵去。
有時候,利益真的可以打動人心,使得那些本就羸弱不堪的思維瞬間坍塌,完全變成利益的追逐者。
禦史台自幾年前禦史大夫被處死之後,禦史台便是處於空置的樣子。
又是半年前,大部分朝臣直接威逼利誘禦史台成為他們呈遞奏疏到勤政殿的工具。
一下子,三公官署之一的禦史台,漸漸淪落下來,看著連是九卿官署都沒有比較。
而這段時間之內的禦史台職責,直接被皇帝陛下劃歸到太常寺,由太常卿仝致遠執掌。
畢竟在先帝時期,仝致遠就可以幫著先帝在勤政殿處理政務,到了當今皇帝陛下的事情,仝致遠自由出入勤政殿。
有時候某些奏疏先是到達太常寺,太常卿看過可以批閱就是批閱,沒辦法批閱或是要皇帝陛下親自看的,再是送到勤政殿來。
雖然中途可能出現某些事情,但是卻可以看出皇帝陛下對於太常卿仝致遠這位兩朝帝師的信任。
連是帝國大大小小的事務都完全交給太常卿仝致遠主持,勤政殿這等軍機政務存放的地方,仝致遠可以自由出入。
不僅僅是代表著皇帝陛下對太常卿仝致遠的信任,同時還代表著集權的手段。
把禦史台的權力突然集中在太常寺,而原先太常寺的職能仍在,勢必造成長期得融合。
等到後麵去,本來以前皇帝陛下需要執掌的兩家官署的權力,現在隻需要執掌一家官署即可以獲得。
這樣的辦法,能盡可能的讓皇帝陛下手中的權力更加集中,同樣做到更加靈活。
幾家官署的權力集中到一家官署,以前要協調配合,現在隻需要下達政令,自然那一家官署便可以充分而靈活的安排完成。
正是有著這樣的因素存在,昔年,世祖皇帝方能完成那些豐功偉業,成為帝國曆史上不可或缺的存在。
集權代表著靈活,不需要朝野的協調配合,不需要強調精兵簡政的辦法。
隻是當年世祖皇帝前期集權,後麵因為種種原因又是導致冗官製度的出現。
好在當時權利沒有下放,始終出於集權的模樣,這樣方是能支持前麵的動作。
哪怕是後麵集權潰散,那些權利分散都是自都城鹹陽三公九卿的官署之內。
還有少部分權力到了軍方,允許軍方的高層可以自由運動軍隊的作用。
經過變遷,集權又分權,分權又集權,輾轉到了先帝時期,再次產生集權的想法,更是下定決心清理帝國官場,廢除冗官製度。
不過冗官製度上麵坐著太多屍位素餐的存在,想要以雷霆之勢鏟除,實在是有些困難。
隻能徐徐圖之,而在清除冗官製度的同時,不可避免的要對官署的集權。
因而有了九卿官署空缺的情況,後來又是有了三公官署空缺的情況。
在合適的時候,皇帝陛下已經把官署裏麵的權力適當的分出去,漸漸那些官署成為空殼子。
比如九卿之一的衛尉,是由現在的禁軍統領秋然兼任帝國九卿的衛尉。
由秋然兼任,又是禁軍統領,自然沒必要出現衛尉府,沒有衛尉府則是九卿的衛尉顯得名存實亡。
表麵上有著衛尉存在,其實那都是麵子上麵的腦袋罷了,何況秋然是以禁軍統領兼任衛尉,他的主要職位乃是禁軍統領。
給外麵的朝臣看看而已,至少現在朝堂上有著衛尉存在,即便是兼任,那也是有的。
如同軍部和太尉府,兩者的職權有著重疊的存在,而軍部乃是太尉府不存在時期的特殊產物,是為了彌補太尉府的空缺。
現在太尉出現,自然而然,項信以軍部尚書兼任太尉,擺明麵上的是主職是軍部尚書。
可以說在項信坐鎮軍部和太尉府時期,兩者必然開始慢慢融合,到時候或許沒有太尉府這樣的三公官署。
畢竟項信乃是軍部尚書的主職,再是兼任太尉府太尉,別看太尉權柄更高。
但是他的主要職位是軍部尚書,來日皇帝陛下讓他卸任,都是先卸任兼任的太尉。
不可避免,在項信時期,太尉府和軍部要融合,且漸漸以軍部為主。
隻是現在太尉府無人,軍部人員密集,附和冗官製度的需求,選擇人少的太尉府。
再是剪裁軍部官員,慢慢融合部分軍部官員入太尉府,既是完成兩府融合,又是清理冗官,真是一舉兩得。
雖然世間傳言簡在帝心,都知道皇帝陛下的心思最是難以揣摩清楚。
但是在某些方麵來說,朝堂官員的心思恐怕要比皇帝陛下的心思還要難以捉摸。
現在朝堂官員都是盯著禦史台的位置,某些官員則是看著那幾道空置的九卿官署。
都想著推自家的人上位,坐在那些九卿位置上,然後讓自家在朝堂上麵的話語權更加重。
但是他們卻是沒有想到為什麽九卿位置可以空閑這些年,皇帝陛下始終都沒有補上。
帝國照常如以前那般運轉,沒有出現任何問題,至於那些被空置的九卿官署的權柄,則是被進一步集中起來。
中央集權的事情,曆朝曆代不是沒有幹過,昔年,世祖皇帝登上帝位,就開始過大規模的中央集權。
同樣在桃源的庇護之下,世祖皇帝的集權辦法很是暢通無阻,那時候方是施展世祖皇帝想法理念的時候。
隻有全國政令通達,上行下效都是最好的東西,百姓們都可以看到皇帝陛下頒布的旨意帶來的好處,自然而然皇帝的權力更加集中。
不過世祖皇帝能夠做到的事情,經過曆朝皇帝的綿延,有些可以做到,有些卻是沒有辦法。
不過先帝乃是明君,在位二十幾年都是在鋪墊某些東西,當今皇帝陛下繼位之後,就開始做著和當年世祖皇帝相似的事情。
朝堂官員卻是始終都不明白,還以為眼前有著無窮無盡的利益糾葛,隻想著朝那道漩渦裏麵去。
有時候,利益真的可以打動人心,使得那些本就羸弱不堪的思維瞬間坍塌,完全變成利益的追逐者。
禦史台自幾年前禦史大夫被處死之後,禦史台便是處於空置的樣子。
又是半年前,大部分朝臣直接威逼利誘禦史台成為他們呈遞奏疏到勤政殿的工具。
一下子,三公官署之一的禦史台,漸漸淪落下來,看著連是九卿官署都沒有比較。
而這段時間之內的禦史台職責,直接被皇帝陛下劃歸到太常寺,由太常卿仝致遠執掌。
畢竟在先帝時期,仝致遠就可以幫著先帝在勤政殿處理政務,到了當今皇帝陛下的事情,仝致遠自由出入勤政殿。
有時候某些奏疏先是到達太常寺,太常卿看過可以批閱就是批閱,沒辦法批閱或是要皇帝陛下親自看的,再是送到勤政殿來。
雖然中途可能出現某些事情,但是卻可以看出皇帝陛下對於太常卿仝致遠這位兩朝帝師的信任。
連是帝國大大小小的事務都完全交給太常卿仝致遠主持,勤政殿這等軍機政務存放的地方,仝致遠可以自由出入。
不僅僅是代表著皇帝陛下對太常卿仝致遠的信任,同時還代表著集權的手段。
把禦史台的權力突然集中在太常寺,而原先太常寺的職能仍在,勢必造成長期得融合。
等到後麵去,本來以前皇帝陛下需要執掌的兩家官署的權力,現在隻需要執掌一家官署即可以獲得。
這樣的辦法,能盡可能的讓皇帝陛下手中的權力更加集中,同樣做到更加靈活。
幾家官署的權力集中到一家官署,以前要協調配合,現在隻需要下達政令,自然那一家官署便可以充分而靈活的安排完成。
正是有著這樣的因素存在,昔年,世祖皇帝方能完成那些豐功偉業,成為帝國曆史上不可或缺的存在。
集權代表著靈活,不需要朝野的協調配合,不需要強調精兵簡政的辦法。
隻是當年世祖皇帝前期集權,後麵因為種種原因又是導致冗官製度的出現。
好在當時權利沒有下放,始終出於集權的模樣,這樣方是能支持前麵的動作。
哪怕是後麵集權潰散,那些權利分散都是自都城鹹陽三公九卿的官署之內。
還有少部分權力到了軍方,允許軍方的高層可以自由運動軍隊的作用。
經過變遷,集權又分權,分權又集權,輾轉到了先帝時期,再次產生集權的想法,更是下定決心清理帝國官場,廢除冗官製度。
不過冗官製度上麵坐著太多屍位素餐的存在,想要以雷霆之勢鏟除,實在是有些困難。
隻能徐徐圖之,而在清除冗官製度的同時,不可避免的要對官署的集權。
因而有了九卿官署空缺的情況,後來又是有了三公官署空缺的情況。
在合適的時候,皇帝陛下已經把官署裏麵的權力適當的分出去,漸漸那些官署成為空殼子。
比如九卿之一的衛尉,是由現在的禁軍統領秋然兼任帝國九卿的衛尉。
由秋然兼任,又是禁軍統領,自然沒必要出現衛尉府,沒有衛尉府則是九卿的衛尉顯得名存實亡。
表麵上有著衛尉存在,其實那都是麵子上麵的腦袋罷了,何況秋然是以禁軍統領兼任衛尉,他的主要職位乃是禁軍統領。
給外麵的朝臣看看而已,至少現在朝堂上有著衛尉存在,即便是兼任,那也是有的。
如同軍部和太尉府,兩者的職權有著重疊的存在,而軍部乃是太尉府不存在時期的特殊產物,是為了彌補太尉府的空缺。
現在太尉出現,自然而然,項信以軍部尚書兼任太尉,擺明麵上的是主職是軍部尚書。
可以說在項信坐鎮軍部和太尉府時期,兩者必然開始慢慢融合,到時候或許沒有太尉府這樣的三公官署。
畢竟項信乃是軍部尚書的主職,再是兼任太尉府太尉,別看太尉權柄更高。
但是他的主要職位是軍部尚書,來日皇帝陛下讓他卸任,都是先卸任兼任的太尉。
不可避免,在項信時期,太尉府和軍部要融合,且漸漸以軍部為主。
隻是現在太尉府無人,軍部人員密集,附和冗官製度的需求,選擇人少的太尉府。
再是剪裁軍部官員,慢慢融合部分軍部官員入太尉府,既是完成兩府融合,又是清理冗官,真是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