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仝致遠的附和,皇帝陛下倒是沒有辦法繼續反對,無奈的點了點頭。
“那便依項老所製定的那般開始,先把鹹陽朝堂穩定下來,再是朝著四周道州開始蔓延。”
“想來以桃源在帝國的威懾力,再是前些日子,桃源大先生戰敗大堰劍閣持劍伯的名聲,沒誰膽敢做出謀逆不賊的事情。”
“雖然桃源和其他世外修行聖地有著約定,凡俗之間的戰鬥絕對不可牽扯插手。”
“但若是那些世家官員想要反叛帝國,桃源出手強力鎮壓,西方諸國倒是沒有資格說些什麽。”
“以桃源大先生現在得威懾,足以媲美鎮壓北境的宗聖相比,那些世家該是有所思量。”
聽著皇帝陛下的這些話,項信和仝致遠深以為然,對他們而言,桃源並不是百姓想象當中的那般神秘。
仝致遠乃是帝國太常卿,專門處理帝國皇室之內的事務,同時有掌握著自由出入勤政殿處理政務的責任。
對於桃源而言,仝致遠算是帝國的代言人,和桃源接觸當中,太常寺是免不了出麵的。
當然那些太常寺內的普通官員是沒資格和桃源接洽,一般都是仝致遠親自出麵。
好在幾十年來,仝致遠代替皇室接洽桃源的時間很短暫,且僅有寥寥數次罷了。
而且都是先帝時期的事情,到了本朝皇帝陛下的天聖年間,基本上沒有太常寺和桃源接洽的事情。
同時仝致遠還是桃源仝二先生的父親,可以說,在桃源當中的大部分師兄弟,都是知道這位在帝國朝堂將近五十年的太常卿。
實在是太過有名,仝致遠在帝國的名聲,自學宮開始,到現在恐怕有五十來年。
因而仝致遠對於桃源當中的師兄弟並不陌生,再是加上他是仝二先生得父親,更是對於桃源有著極其了解。
連是桃源兩位夫子,仝致遠昔年都是見過的,隻是次數比較少罷了。
最開始作為太常卿接觸桃源的時候,見過桃源兩位夫子,往後都是見得那位桃源大先生書青。
讓仝致遠沒有想到的是,那位書先生居然有著這般強橫的修行境界,連是大堰劍閣持劍伯都是輕易戰敗。
作為太常卿,有資格審查來自黑冰台的詳細消息,有事浩然道義的發揚者。
仝致遠對於修行陌生,但是對於修行者境界卻是非常了解,大堰劍閣持劍伯被西齊天池點評世間最接近聖人的存在。
可以說大堰劍閣持劍伯乃是人間宗聖之下最強,都不為過,可桃源書先生戰敗大堰劍閣持劍伯的劍道,居然隻用了寥寥數招。
足見那位桃源書先生的實力和修行境界,絕對是位媲美宗聖的聖人強者。
初次聽到這則消息的仝致遠,開始有些震驚,而後則是狂然欣喜,誰能想到那位溫和有禮的桃源書先生,擁有這般高深莫測的境界。
再是想到之前,桃源那位曉白先生說,仝童乃是桃源師兄弟當中,僅次於大師兄的存在。
那仝童最差都是天命巔峰,又是苦心閉關這些年,仝致遠為此老懷感喟。
至於項信,作為自李立青之後軍方第一人,對於桃源的了解,在於桃源幾次的尋找。
作為帝國的守護者,在項信這位軍方元帥來說,是非常非常合適的。
雖然這次的動作當中,桃源兩位夫子有著逾越的地方,但是在項信看來,都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畢竟都到了他們這種層次,對於大部分事情都有著獨特的理解和眼光認知。
桃源兩位夫子擅自做主,哪怕是他們有著信心肯定能勸服皇帝陛下,按照帝國律法來說,都是有著僭越的含義。
隻是為了千秋萬代的帝國,項信不在乎所謂的對錯,因為那些都是暫時的。
他們共同的目標都是維護帝國千秋萬代的統治,讓東方這片遼闊的土地,不至於淪入千年前那般分裂割據的局麵。
而且桃源那位丹夫子在南境遊曆的時候,項信時常在清塵寺看見一位喝酒的老者。
與之攀談過,丹夫子對於帝國的統治不是那麽在乎,但是對於桃源始祖的命令倒是很遵守。
再是加上清塵寺主持為項信解釋的那些,往後又是和丹夫子聊過幾次,自然而然有了不同尋常的理解。
至於那位岑夫子,遊曆南境的時候,出現過幾次在清塵寺,不過輾轉之間就是消失。
……
仝致遠思量片刻,笑得快然自得,很是張狂的說道:“別說現在桃源有著書先生那般的後繼之人。”
“就是沒有書先生這般的存在,兩位夫子活了幾百年,在他們坐鎮的時間之內。”
“要完成所需要的改製,並不是什麽難事,世間官員能夠抵擋一時,卻是沒有辦法抵擋一世。”
“總有一日,他們必然隕落在帝國的滌蕩清明之下,那時候,說不定兩位夫子仍舊坐鎮帝國。”
對於仝致遠的這些話,項信有些不滿意,但是倒是沒有什麽問題,隻是皺了皺眉,沒有反駁什麽。
皇帝陛下明白桃源存在的意義,明白桃源兩位夫子的真心,更是明白書先生在內的幾位師兄有著何種深不可測的思維。
他們斷然不屑於帝國的權力,他們追求的乃是道,追求的是世間萬物最本質的道法。
因而皇帝陛下對於桃源極其信任,從來沒有半點懷疑,因為這是帝國世祖皇帝傳下來的。
所以皇帝陛下聽到仝致遠的話,不像項信那般有些不滿意,反而覺得理所當然。
隻是作為帝國的皇帝,他有著無與倫比的雄心,桃源坐鎮帝國是好事,皇帝陛下始終信任。
但是不可以因此丟掉帝國的發展雄心,有朝一日,皇帝陛下要帝國的軍隊足以壓服西方諸國。
而不是靠著桃源坐鎮帝國,讓那些西方諸國不敢擅自打擊帝國,再是思量帝國的軍隊。
對於這樣的心思,幾百年來,帝國都沒有成功,無他,桃源有些東西,不是目的可以學來的。
桃源的修行,沒有目的,因而一日千裏。
但帝國不行……
“那便依項老所製定的那般開始,先把鹹陽朝堂穩定下來,再是朝著四周道州開始蔓延。”
“想來以桃源在帝國的威懾力,再是前些日子,桃源大先生戰敗大堰劍閣持劍伯的名聲,沒誰膽敢做出謀逆不賊的事情。”
“雖然桃源和其他世外修行聖地有著約定,凡俗之間的戰鬥絕對不可牽扯插手。”
“但若是那些世家官員想要反叛帝國,桃源出手強力鎮壓,西方諸國倒是沒有資格說些什麽。”
“以桃源大先生現在得威懾,足以媲美鎮壓北境的宗聖相比,那些世家該是有所思量。”
聽著皇帝陛下的這些話,項信和仝致遠深以為然,對他們而言,桃源並不是百姓想象當中的那般神秘。
仝致遠乃是帝國太常卿,專門處理帝國皇室之內的事務,同時有掌握著自由出入勤政殿處理政務的責任。
對於桃源而言,仝致遠算是帝國的代言人,和桃源接觸當中,太常寺是免不了出麵的。
當然那些太常寺內的普通官員是沒資格和桃源接洽,一般都是仝致遠親自出麵。
好在幾十年來,仝致遠代替皇室接洽桃源的時間很短暫,且僅有寥寥數次罷了。
而且都是先帝時期的事情,到了本朝皇帝陛下的天聖年間,基本上沒有太常寺和桃源接洽的事情。
同時仝致遠還是桃源仝二先生的父親,可以說,在桃源當中的大部分師兄弟,都是知道這位在帝國朝堂將近五十年的太常卿。
實在是太過有名,仝致遠在帝國的名聲,自學宮開始,到現在恐怕有五十來年。
因而仝致遠對於桃源當中的師兄弟並不陌生,再是加上他是仝二先生得父親,更是對於桃源有著極其了解。
連是桃源兩位夫子,仝致遠昔年都是見過的,隻是次數比較少罷了。
最開始作為太常卿接觸桃源的時候,見過桃源兩位夫子,往後都是見得那位桃源大先生書青。
讓仝致遠沒有想到的是,那位書先生居然有著這般強橫的修行境界,連是大堰劍閣持劍伯都是輕易戰敗。
作為太常卿,有資格審查來自黑冰台的詳細消息,有事浩然道義的發揚者。
仝致遠對於修行陌生,但是對於修行者境界卻是非常了解,大堰劍閣持劍伯被西齊天池點評世間最接近聖人的存在。
可以說大堰劍閣持劍伯乃是人間宗聖之下最強,都不為過,可桃源書先生戰敗大堰劍閣持劍伯的劍道,居然隻用了寥寥數招。
足見那位桃源書先生的實力和修行境界,絕對是位媲美宗聖的聖人強者。
初次聽到這則消息的仝致遠,開始有些震驚,而後則是狂然欣喜,誰能想到那位溫和有禮的桃源書先生,擁有這般高深莫測的境界。
再是想到之前,桃源那位曉白先生說,仝童乃是桃源師兄弟當中,僅次於大師兄的存在。
那仝童最差都是天命巔峰,又是苦心閉關這些年,仝致遠為此老懷感喟。
至於項信,作為自李立青之後軍方第一人,對於桃源的了解,在於桃源幾次的尋找。
作為帝國的守護者,在項信這位軍方元帥來說,是非常非常合適的。
雖然這次的動作當中,桃源兩位夫子有著逾越的地方,但是在項信看來,都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畢竟都到了他們這種層次,對於大部分事情都有著獨特的理解和眼光認知。
桃源兩位夫子擅自做主,哪怕是他們有著信心肯定能勸服皇帝陛下,按照帝國律法來說,都是有著僭越的含義。
隻是為了千秋萬代的帝國,項信不在乎所謂的對錯,因為那些都是暫時的。
他們共同的目標都是維護帝國千秋萬代的統治,讓東方這片遼闊的土地,不至於淪入千年前那般分裂割據的局麵。
而且桃源那位丹夫子在南境遊曆的時候,項信時常在清塵寺看見一位喝酒的老者。
與之攀談過,丹夫子對於帝國的統治不是那麽在乎,但是對於桃源始祖的命令倒是很遵守。
再是加上清塵寺主持為項信解釋的那些,往後又是和丹夫子聊過幾次,自然而然有了不同尋常的理解。
至於那位岑夫子,遊曆南境的時候,出現過幾次在清塵寺,不過輾轉之間就是消失。
……
仝致遠思量片刻,笑得快然自得,很是張狂的說道:“別說現在桃源有著書先生那般的後繼之人。”
“就是沒有書先生這般的存在,兩位夫子活了幾百年,在他們坐鎮的時間之內。”
“要完成所需要的改製,並不是什麽難事,世間官員能夠抵擋一時,卻是沒有辦法抵擋一世。”
“總有一日,他們必然隕落在帝國的滌蕩清明之下,那時候,說不定兩位夫子仍舊坐鎮帝國。”
對於仝致遠的這些話,項信有些不滿意,但是倒是沒有什麽問題,隻是皺了皺眉,沒有反駁什麽。
皇帝陛下明白桃源存在的意義,明白桃源兩位夫子的真心,更是明白書先生在內的幾位師兄有著何種深不可測的思維。
他們斷然不屑於帝國的權力,他們追求的乃是道,追求的是世間萬物最本質的道法。
因而皇帝陛下對於桃源極其信任,從來沒有半點懷疑,因為這是帝國世祖皇帝傳下來的。
所以皇帝陛下聽到仝致遠的話,不像項信那般有些不滿意,反而覺得理所當然。
隻是作為帝國的皇帝,他有著無與倫比的雄心,桃源坐鎮帝國是好事,皇帝陛下始終信任。
但是不可以因此丟掉帝國的發展雄心,有朝一日,皇帝陛下要帝國的軍隊足以壓服西方諸國。
而不是靠著桃源坐鎮帝國,讓那些西方諸國不敢擅自打擊帝國,再是思量帝國的軍隊。
對於這樣的心思,幾百年來,帝國都沒有成功,無他,桃源有些東西,不是目的可以學來的。
桃源的修行,沒有目的,因而一日千裏。
但帝國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