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括給趙國將士的時間隻有十天,在趙王的詔命之中並沒有涉及鋼鐵,這隻是一次趙王趙括命趙國將領們,在針對戰場征殺而設計更適合戰場需要的武器。


    中國將領對於趙王趙括的這個詔命一開始完全無法理解,不過趙王出自兵家,而且是位兵家強者,在趙國將領的心中趙王就是戰神一樣的存在。


    十天的時間,從雁門和喊打大營送迴來的武器的樣品全都呈現在趙王趙括的麵前,這些模型全部都是用各種木頭製造。


    趙國的將領們可不會打造青銅器,青銅器的打造十分的繁瑣,其中不同金屬的配比更是隻有青銅匠人才能掌握,木材倒是遍地都是。


    當這些武器擺在趙王趙括麵前的時候,趙括也被趙國將領們的構想震驚了,盡管戰國時期將士們手中的武器隻有長劍和長戈。


    但不得不說當趙括將自己的想法說出去之後,趙國將領們的奇思妙想還是很多的,各種各樣各種類型的模型幾乎堆滿了半個書房。


    “上將軍,我們需要從這些樣品之中挑選出來合適鋼鐵的武器,然後在沙丘宮悄悄打造,用不了多久我們的這些鋼鐵武器就能裝備到趙國大軍之中。”


    趙王趙括第一時間詔上將軍廉頗入宮,這件事趙括不能自己去辦,而上將軍廉頗無疑是最好的助力。


    隻有上卿田單,趙括擔心這位心中一直懷著母國的上卿,在看到這些武器的強大之後,很可能會產生其他的想法。


    “王上,我們有多少鋼鐵?”


    上將軍廉頗對於趙國有多少鋼鐵並不知道,之前前將軍李牧送鋼鐵來邯鄲的時候,全都是遮蓋起來,後來運送到沙丘宮也是如此。


    “上將軍,我們的鋼鐵數量十分有限,為了讓墨家能夠將冶煉的技術傳給我趙國的青銅匠人,其中很大一部分用來製造農具,趙國還沒有開始看尋找礦石,我們的礦石來自燕國。”


    趙括心中對於趙國有多少鋼鐵也沒有準確的數字,但可以肯定一點,現在趙國鋼鐵的數量無法滿足整個趙國大軍的需求。


    畢竟此時趙國有近四十萬大軍,即便是每一個人手中一柄長劍,這需要的鋼鐵的數量都是驚人的,也是趙國目前無法達到的。


    “王上,臣以為應該選擇用鋼鐵少,能夠提高我趙軍戰力的武器去選擇。”


    廉頗躬身施禮,他無法想象未來趙國大軍裝備這些鋼鐵武器是什麽模樣,但廉頗很期待那一天的到來,趙國大軍手持全新的鋼鐵武器出現在戰場之上,那將是如何的意氣風發。


    作出決定的隻有趙括和廉頗兩個人,很多消耗鋼鐵多的樣本直接被扔到一邊,最後兩件武器呈現在趙括和廉頗的麵前。


    其中一件是類似於戰戈的存在,隻是這個武器更像是後世的長槍,趙括第一時間選擇了這件武器,隻是很明顯設計這件武器的將領或許不識字,武器上並沒有將領的名字。


    “王上,這件武器很適合馬上廝殺,但恐怕需要的鋼鐵很多,這是前將軍李牧的作品。”


    上將軍廉頗拿著一柄類似後世站馬到的樣品,趙括看著上麵寫著雁門李牧的名字,不愧是後世的四大戰神之一,而且李牧對於鋼鐵有著一定的了解,所以設計的武器很像是後世的戰刀的存在。


    “上將軍,我趙國雁門鐵騎有十萬,十萬雁門鐵騎如果配備這樣的武器,那麽將會是一個什麽樣的場景?”


    趙括看著手中李牧設計的戰刀,心中不禁一陣陣的激動!


    “王上,若是如此我趙國十萬雁門鐵騎可以碾壓所有的敵人。”


    上將軍廉頗當然明白,如果十萬騎兵擁有這樣的武器,所到之處必然是所向披靡,雁門鐵騎原本就勇猛,有著豐富的戰鬥經驗,換上這樣更加強大的武器,戰力勢必無可估量。


    對於武器的選擇,兩位兵家強者根據用料的多少,和實用性,很快就做出有選擇,長槍和戰刀,這兩種本應該數百年之後才會出現的武器,提前了數百年呈現在戰國末期的曆史舞台之上。


    兩種模具趙括親自命人秘密送到沙丘宮交到趙山的手中,按照這兩個磨具立刻製造成品送到邯鄲趙王宮。


    鋼鐵武器的製造進入到定型階段,趙括不斷增加在燕國鐵礦開鑿礦石的工匠一旦武器定型,那麽對鐵礦石的需求將成倍增加。


    “啟奏王上,韓國使臣求見我往。”


    就在趙括思索如何能夠從燕國得到更多鐵礦石的時候,侍衛向趙括稟報,韓國使者求見。


    “立刻通報重臣到大殿接見韓國使臣。”


    趙括立刻吩咐在趙王宮大殿接見韓國使臣,此時夢蝶還沒有將出國大軍靠近韓國邊境的信息傳遞到邯鄲,而韓國使臣則是快馬加鞭抵達邯鄲,出國給韓國的時間不允許他們耽誤任何一點點的時間。


    趙王宮大殿之上,韓國使臣向趙括遞交韓國國書,國書上寫的十分清楚,出國要求韓國進攻秦國,否則就要武力進攻韓國。


    韓國,趙國,魏國三晉本是一家,如今出國逼迫韓國,請趙國主持公道,避免韓國陷入到戰火之中。


    “諸位,你們對此有何看法?”


    趙括凝視著趙國重臣們問道,楚國這個笨蛋,在這個時候想要去攻打秦國,而且為了試探秦國的虛實,讓韓國去打頭陣。


    一旦戰爭起來,那麽結果是什麽趙括也無法知道,畢竟此時秦國隱藏實力,具體有多少軍隊,夢蝶也無法給出準確的信息。


    丹水之戰之後秦國進行了一次大規模征兵,對外宣稱是評定巴蜀的叛亂,而且秦國主力大軍已經進駐巴蜀平定叛亂,但趙括知道這都是謊言。


    最讓趙括無法理解的是,春申君黃歇不可能看不出此中的蹊蹺,為什麽這位信陵君不阻止楚王熊完瘋狂的想法,一旦戰火再起,那麽勢必打亂自己部署的節奏。


    “王上,三晉雖為一家,但趙國與韓國之間隔著魏國,我趙國軍隊不能跨過魏國幫助韓國。”


    首先站出來的是相國虞信,不過趙括能夠從相國虞信的話語之中聽到另外一個信息,趙國的大臣們也似乎在期盼這場戰爭,丹水之戰讓趙國朝臣們看到了勝利的希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趙風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沙場點兵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沙場點兵1並收藏趙風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