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國的動作十分的迅速,就在和趙國簽訂盟約之後,燕國運送糧草的車隊就已經出發,秦國秦王嬴稷重病的消息燕國廟堂也十分清楚,這個時候如果不動作快點,一旦趙國和秦國交兵,在想支援自己就難了!


    即便是趙國不毀掉盟約,等到和秦國征戰完畢再來幫主燕國,那不知道是哪年的事了,事不宜遲燕國的行動十分迅速,第一時間發出糧草並且請求趙國派遣大軍。


    讓趙王廟堂之上的群臣無法理解的是,趙括對支援燕國的戰爭反應十分迅速,就在燕國糧草運出的消息傳遞到邯鄲,趙括立刻命上將軍廉頗率領十萬邯鄲大軍即刻出發向齊國邊境起前進。


    時間差這個概念在戰國這個信息傳遞相對閉塞的時代,絕對沒有後世那麽強烈,趙括現在就是要一個時間差,要一個山東六國的時間差,對齊國這一戰趙括可是將出國和魏國也算計在其中。


    現在的戰爭策略隻有一個,盡可能用最小的代價換區最大的戰果,無論是針對秦國還是齊國,趙括的想法都是一樣的。


    十萬趙國大軍向著齊國邊境進發,這個消息第一時間就傳遞到齊王宮,齊王和齊國的大臣們立刻不知所措。


    齊國在戰國末期的表現和自己山東六國之中最富饒,最強大的國家相比大事水準,今天合縱,明天連橫,堂堂大國卻被張儀、蘇秦玩弄於股掌之中,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利益是什麽!


    而現在的齊王建更是一個膽小無能之輩,這位在位長達四十四年的齊王,也是齊國的最後一任王,在他執政的四十四年之中,毫無建樹,任由西方的強秦逐漸吞並天下各國。


    最後秦國進攻齊國,齊王建聽從國相後勝的建議,投降秦國,齊國滅亡。秦王政將齊王建安置在共地,不給他供給食物,齊王建最終活活餓死,不得不說悲劇收場。


    齊王建和趙括相同的年紀,同樣都是二十一歲,而此時的齊王建稱王已經有幾年的時間,但同樣作為年輕的君王,齊王建和趙王括完全沒有可比性。


    “我王何須驚慌,趙國不過是十萬大軍,燕國也不過八萬大軍,我騎過精兵數十萬何懼之有?”


    說話的不是別人正是齊國君王後,齊王建的母親,如果說齊王建這麽多年在王座上相安無事也是拜托了這位君王後,否則以齊王建的能力,根本無法保證齊國的強大。


    “母後,趙國大軍英勇善戰,上將軍廉頗更是百戰老將,燕國上將軍樂間也是名將之後,我齊國恐怕戰勝不了燕趙連兵。”


    齊王建現在真的是下達體弱篩糠,畢竟昔日齊國可是被五國圍攻,打的隻剩下兩城,王室成員更是被斬殺殆盡。


    今天燕國和趙國聯軍已經抵達齊國邊境,齊王建怎麽不害怕,前車之鑒就在那裏,現在齊國可沒有田單這樣的肱骨之臣,領兵良將。


    “王上,如果不是去年你擅自相信趙國去攻占燕國的城池,現在也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命令上將軍後勝立刻帶領二十萬大軍擋住趙軍和燕軍。”


    君王後沉著冷靜,這麽多年齊國和各國都相交甚好,隻是現在的齊王建長大了,想要自己掌控政權,而不想在做君王後的乖寶寶,但他第一次執掌國政做出來的決策就讓齊國吃盡了苦頭。


    “傳王命,命上將軍後勝率領二十萬大軍抵擋秦趙聯軍。”


    齊王建立刻聽從母親君王後的建議,派遣齊國上將軍後勝率領二十萬大軍抵擋燕趙聯軍,二十萬大軍在兵力上超過燕趙聯軍。


    齊國上將軍後勝並不是什麽兵家名士,更沒有領兵打仗的經驗,他能夠做齊國上將軍,完全是因為他的親姐姐就是君王後,在明智的人也無法擺脫裙帶關係,君王後亦是如此。


    不過好在這位上將軍後勝的膽子小,不自以為是,帶領二十萬齊國大軍隻是在邊境上秦趙聯軍對陣,而絲毫沒有準備進攻的意思,這一點後勝做的不錯,有著自知之明。


    不要說趙國百戰老將軍廉頗,就是燕國上將軍樂間,自己也不是對手,在排兵布陣上後勝根本不知道自己該怎麽應對,防禦是自己唯一的選擇。


    其實此時的君王後十分清楚齊國的處境,絕對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麽樂觀,秦王嬴稷重病這意味著趙國西線沒有威脅,而趙國現在糧草匱乏,燕國供給趙國糧草,趙國勢必大兵壓境。


    齊國將會再一次麵臨滅頂之災,趙國大軍能夠戰勝燕國,甚至傳聞兩次戰勝秦國大軍,這樣強大的軍隊讓齊國也感覺到恐懼。


    沒有自己盟友秦國在西方的策應,齊國這兩年為了自保和秦國簽訂盟約的後果顯現出來,這個時候必須尋找新的盟友,楚國是不可能了,楚國和齊國兩國自齊襄王之後就十分的糟糕。


    現在齊國唯一的希望是魏國,沒有了秦國的威脅,魏國軍隊如果能夠支援齊國,那麽齊國就可以解燃眉之急,隻要秦國新王等位,那麽秦國大軍壓境,趙國便無暇東顧,那個時候區區一個燕國根本不是齊國的對手。


    君王後立刻讓齊王建派遣使臣出使魏國,必須在趙國和燕國發動進攻之前說服魏國出兵救援齊國,這是齊國最後的希望。


    燕趙十八萬大軍在齊國邊境上駐紮,趙國上將軍廉頗命令大軍築起壁壘,和齊國大軍對峙起來,絲毫沒有進攻的意思。


    這讓燕國上將軍樂間有些無法忍受,燕國拿出了糧草,趙國出兵卻不打仗,齊國二十萬大軍已經抵達,並且依托城池建立防線,這樣持續下去,趙國大軍糧草用完了,難道燕國還要繼續供給?


    但趙國大軍不動,單單憑借燕國的八萬大軍根本無法撼動齊國二十萬大軍的防禦,燕國上將軍樂間立刻派遣信使返迴薊城,自己無法說動趙國上將軍廉頗,但燕王可以向趙王請求出兵進攻。


    戰國末年的戰爭並沒有因為趙括的到來發生改變,更沒有因為趙括一心避戰而減少,此時的趙括已經十分清楚的意識到這一點。


    戰爭不是躲避就能遠離的,而戰爭運用的好還能讓趙國獲得豐厚的迴報,隻是必須掌控戰爭,這一點很難,但此時的趙括沒有其他的選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趙風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沙場點兵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沙場點兵1並收藏趙風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