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術這個名詞是民國時期,為了強健國人體質而出現的一個名詞,他的意思原本是體術,有一些類似於武術健身的意思。


    “巨子,括有意封墨家所學為趙國國術,以趙國之力發揚墨家所學,同時注入一定國力為墨家所用,發展國家學術,巨子以為如何?”


    趙括這絕對不是臨時起意,如果讓華夏學院招生,那麽勢必招收的都是氏族子弟,這些人本身就帶著一定的習氣,這一點無法從本質上發生改變,窮人家的孩子,吃飯都是個問題。


    就算是華夏書院免費教學,這些窮人家的百姓也未必願意,畢竟這也是一個勞動力,但墨家不同,墨家可以用諸子百家的方式招收自己的弟子。


    趙括真的很想給墨家這樣在科學領域萌芽狀態的組織一個發展的機會,他們的強大對整個人類社會發展將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當然想要科學真正的出現在戰國這個時代,趙括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但墨家絕對是最好的選擇之一,畢竟墨家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在某些領域有了自己的建樹,這一點是其他諸子百家單純的哲學體係所無法比擬的。


    “王上,何為國術?”


    墨家巨子腹朜對國術這個概念還是第一次聽到,盡管自己有著一定的理解,但這個趙王趙括說的名詞,腹朜還是想知道的更加詳盡一些。


    “巨子請坐,所謂國術,便是以墨家學術為基礎,在邯鄲創建一處學宮,墨家弟子專門在此鑽研,所需費用由趙國負擔,研究出來對民眾和趙國有用的東西便可用趙國之國力用在百姓和趙國。”


    趙括微微一笑,自己的想法看樣子還是有點效果,至少現在墨家巨子已經開始和自己探討國術這個問題。


    在戰國時期諸子百家沒有一個不想進入到廟堂之中,成就自己的學派的治國理念,謀的一個出人頭地,功名利祿。


    隻是墨家是其中最為苛刻的一家,對於弟子的要求也是十分嚴格,這一點絕對在最神秘的縱橫家之上。


    如果墨家不消失在華夏曆史長河之中,那麽科技的發展是什麽樣的情況,或許真的無法確定,這些來自下層社會墨家的墨者究竟能夠為華夏文明帶來什麽樣的衝擊,的確是一個未知數。


    墨家巨子並沒有立刻迴答趙括,這位墨家巨子站在趙括的書房之中,注視著麵前的經鐵箭頭和精鐵不斷地沉思著。


    墨家現在的狀況這位墨家巨子最為清除,數百年墨家的思想在各國無法施行,墨家的墨者在各國廟堂之上形單影隻,寥寥無幾。


    偶爾一次為弱國解除災難,很快就會被淡忘,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接受墨家的治國理政的國策,現在的墨家更是麵臨分崩離析的境地,眾堂遊俠已經有了逐漸分離墨家總院的跡象。


    今天趙國趙括,拿著精鐵和墨家打造的精鐵箭頭向自己提出這樣的要求,從墨家的規矩上講,這是完全不符合墨家的墨規。


    但如果能夠有一個國家的幫助,那麽墨家在墨術的發展上必然有著長足的進步,對於墨家來說這是一個機會,畢竟總是隱藏與大山之中,對於一個想要在某個領域有發展是十分困難的。


    畢竟墨家的墨術和陰陽家的陰陽術還不同,他們是要進行研究實驗的存在,而不是隻需要靠胡思亂想就能讓墨術發揚光大。


    這是一個十分困難的選擇,不得不說趙括給出來的條件十分的誘人,然而一方麵是墨家的墨守成規,另一方麵是趙國國術的承諾,這兩個衝突點不斷地在墨家巨子的腦海之中迴蕩。


    “巨子,我知道墨家墨守成規,但天下紛爭,墨家也無寧日,趙國可以給墨家一個安靜的地方,讓墨家將自己的墨術發揚光大,若有一天墨家的治國之策符合國情的需要,亦可在趙國廟堂之上理鄭治國。”


    趙括看出來墨家巨子的猶豫,他是真的不想放棄墨家,放棄這個機會,別人不知道,但是趙括深深清楚,墨家對自己的重要性,單單是墨家在冶煉方麵的能力,便可以讓鐵器時代提前百年的時間。


    可以讓趙國擁有一支鋼鐵雄獅,鋼鐵在武器製造和塑形方麵絕對要比青銅武器容易得多,一旦技術成熟,很快就可以應用到軍隊之中。


    “王上,此時非同小可,可否讓腹朜迴去之後仔細思量?在向君尚迴稟。”


    墨家巨子腹朜現在不能立刻就給趙括一個迴答,墨守成規可不是說說的,這是墨家數百年的傳統,在這樣的一個曆史時期,打破一個傳統並不想想象的那麽簡單。


    “當然,巨子當然可以好好想想,如果墨家巨子願意帶領墨家來我邯鄲,括願以上卿之位統領國術,墨家可以在趙國招收弟子,甚至趙國可以在邯鄲城之外一個地方給墨家單獨一個城鎮,由墨家管理。”


    趙括的籌碼已經給的很大,諸子百家在一個國家之內有一個城自己管理,這是絕對沒有的存在,趙括知道自己的這個承諾會受到朝臣的反對。


    但這些和鋼鐵武器比起來,根本不算什麽!一旦趙國擁有強大的武器,強大的戰力,那個時候城鎮對於趙國來說不過是舉手之勞。


    “王上,三日之內,腹朜會給王上答複。”


    這些話都牢牢的印在墨家巨子腹朜的心中,趙括給出來的誘惑實在是太巨大,局大到讓墨家巨子腹朜甚至想立刻就答應,但墨家的規矩在哪裏,自己必須爭取門下墨者的意見。


    “如此,括靜候佳音,來人禮送墨家巨子返迴華夏書院。”


    趙括一直都是彬彬有禮,即便是說出來這些條件的時候,也沒有絲毫高高在上,以一國王者的姿態和墨家巨子說話。


    墨家巨子離開趙王宮,趙括注視著墨家巨子離開的背影,自己還需要在派遣一個人給這位墨家巨子加點料,堅決不能讓墨家離開邯鄲城。


    “傳上卿荀況入宮。”


    趙括知道儒家和墨家一直在治國理念上都是處在對立的狀態,但這隻是兩個不同哲學理念問題,荀況和腹朜可以進行學術上的辯駁,但他們私下的關係一定很好,不然腹朜不會因為荀況來到邯鄲,更不會住在華夏學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趙風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沙場點兵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沙場點兵1並收藏趙風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