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王宮迎接的第一位客人並不是來自楚國,魏國的使臣,也不是來自燕國的使臣,而是上卿荀況的一位摯友,墨家巨子。
墨家巨子能夠出現在趙王宮,這一點不得不說遠遠的超出了趙括的預料,對於墨家趙括有著濃厚的興趣,但墨家真正的資料,後世存儲的並不多,很多都是考古文獻之中發掘出來一點點零碎的信息。
隻是在先賢的隻言片語之中,對墨家的描述,讓後人對這個戰國時期三大先秦哲學體係之一的墨家展開研究,但得到的信息並不是很多。
趙王宮趙括的書房之中,上卿荀況向趙王趙括上奏關於墨家這位巨子的信息,墨家的巨子當成為巨子之後便不會再用之前的名字,所以荀況也不知道這位墨家巨子真名實姓,甚至是那一國的人。
不過這些都不是重點,根據墨家對巨子的傳承製度,隻有得到先任墨家巨子的認可,新的墨家巨子才會產生,這也是墨家保持擁有一名卓越領導者的方式。
荀況做事完全按照儒家的禮儀進行,並沒有第一時間就帶著墨家巨子進入到趙王宮,而是先行自己入宮向趙括進行上奏,這是儒家做事的方式。
“王上,墨家巨子此次來我邯鄲,一是我發出的邀請,二是墨家巨子遊曆天下,墨家巨子對我趙王關心百姓農耕十分讚賞,同時請我王接受墨家巨子覲見。”
上卿荀況躬身施禮向趙王趙括奏明墨家巨子出現在邯鄲的原因,其實早在荀況發出邀請之前,墨家巨子就已經動身向著邯鄲出發。
趙國不斷發生的變化,不僅僅改變了陰陽家入世的節奏和計劃,更是引起了墨家的關注,戰國時期三個代表哲學體係,儒家,道家,墨家都潛移默化的加入到了這場世界變革之中。
儒家的荀況現在是趙國上卿,道家的蔡澤是趙國上卿,縱橫家的毛遂是趙國長史,兵家的廉頗是趙國上將軍,兵家李牧是趙國的前將軍,而兵家的趙括現在已經脫離了兵家的體係成為了趙王。
陰陽家的姬雲成為了趙國的王後,而且很明顯,姬雲並沒有徹底和陰陽家切斷關聯,並且向趙括提出陰陽家家主一代奇才吞天衍鄒衍入邯鄲。
趙括當時並沒有反對,並排派出了信使去齊國臨淄的稷下學宮,不過邀請陰陽家鄒衍來邯鄲並不是以占卜天象為理由,而是到邯鄲華夏學院傳經授道。
“上卿,你認為我是在趙王宮接見墨家巨子,還是在華夏學院更為合適?”
趙括向上卿荀況問道,上卿荀況拜為趙國上卿,一直都住在華夏學院,而此時的墨家巨子就在華夏學院的客舍之中休息。
“王上,臣以為趙王宮更為得體,墨家巨子雖不是我趙國官員,但畢竟是一家之主,在趙王宮接見墨家巨子更能顯示我王對天下名士的尊崇。”
上卿荀況和趙括的理解完全不同,如果在後世趙括去華夏學院這是禮賢下士,但是在戰國時期,在王宮接待一位名士,更能顯示對這位名士的尊崇。
“如此明日宣墨家巨子趙王宮大殿覲見。”
趙括點點頭,他對荀況想要表達的儀式十分理解,在禮儀的運用上,儒家絕對不在周王室之下,此時的周王室早就衰落的忘記了先前的禮法,一切從簡,在這一點上甚至還不如儒家。
趙王宮的大殿之上,趙國相國虞信,上卿蔡澤,上卿荀況,上卿田單,上將軍廉頗,長史毛遂跪坐在兩側,前將軍李牧已經返迴雁門繼續操練新軍,那是李牧現在最重要的軍務。
墨家巨子一身粗布的裝扮,腳上一雙草鞋,這是墨家標準的裝扮,即便是墨家巨子也不例外,墨家奉行的勤儉節約的理念,從第一代巨子開始,就未曾改變。
“墨家腹朜拜見趙王。”
墨家巨子躬身施禮,原來這一代的墨家巨子是腹朜,這個名字趙括似乎在後世曾經聽聞,難道就是那個自己的兒子殺人,要求秦王行刑的墨家巨子腹朜?
後世對墨家的記錄實在是太少,趙括最多的了解還是從上卿荀況的口中,以及自己前身的記憶,隻是這些都十分的零散,墨家依然在趙括的心中充滿了謎團。
“趙國歡迎墨家巨子入趙,來人賜座。”
趙括坐在王座之上,雙眼注視著麵前這位墨家巨子,五十歲左右的年紀,相貌平平,和普通的老者沒有什麽區別。
但墨家巨子腹朜目光炯炯,從腹朜的眼神和臉上的表情,趙括就能感覺到這位墨家巨子絕非一般人。
按照後世的記載,此時的墨家已經不再是真正的墨家,應該稱為‘墨家後學’,當然這隻是後世典籍上的記載,此時的墨家當然不會有,也不會承認這樣的說法。
趙括給了墨家巨子腹朜最高的禮節待遇,在趙國王宮大殿之上擁有一席之地,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事情,對於這一點趙括從不吝惜。
在趙括的心中墨家對於自己未來的計劃十分重要,畢竟在這個年代能夠對‘認識論、邏輯學、幾何學、幾何光學、靜力學’有研究的似乎隻有墨家一家。
隻是讓趙括頭疼的是,墨家弟子在各國做官,就一定要推行墨家的政治主張,墨家的政治主張在這個大爭之世很明顯是不合時宜的,無法讓一個國家足夠強大到可以抗衡整個天下。
趙括一直在琢磨如何破解這個矛盾,既讓墨家能夠為趙國效力,又能不讓墨家的政治主張在趙國實行。
“王上,腹朜聽聞王上想要打造一批農具,需要墨家弟子相助?”
墨家巨子躬身施禮謝過趙括賜座之後坐在案幾之後,然後向趙括問到。
“正是如此,本王聽得墨家對冶煉澆築頗有心得,趙國在匈奴哪裏得到一些金塊,工匠冶煉不得,所以請墨家名士前來相助,打造農耕器具。”
趙括立刻點點頭,那些鐵塊都是雁門鐵騎裝扮成匈奴騎兵搶迴來的,現在自己說是從匈奴哪裏搶來也無可厚非。
“王上一心為民,打造農具墨家定當全力協助。”
墨家巨子腹朜躬身施禮,如果趙括讓墨家幫助打造武器,腹朜一定會拒絕,但打造農具墨家一定會支持。
“如此有勞墨家。”
趙括先將墨家留在趙國,後麵的事情就沒有那麽麻煩,自己雖然不是理工出身,但基本上的無理知識還是知道的,隻要能夠將墨家吸引,那麽剩下的一切就好辦了!
墨家巨子能夠出現在趙王宮,這一點不得不說遠遠的超出了趙括的預料,對於墨家趙括有著濃厚的興趣,但墨家真正的資料,後世存儲的並不多,很多都是考古文獻之中發掘出來一點點零碎的信息。
隻是在先賢的隻言片語之中,對墨家的描述,讓後人對這個戰國時期三大先秦哲學體係之一的墨家展開研究,但得到的信息並不是很多。
趙王宮趙括的書房之中,上卿荀況向趙王趙括上奏關於墨家這位巨子的信息,墨家的巨子當成為巨子之後便不會再用之前的名字,所以荀況也不知道這位墨家巨子真名實姓,甚至是那一國的人。
不過這些都不是重點,根據墨家對巨子的傳承製度,隻有得到先任墨家巨子的認可,新的墨家巨子才會產生,這也是墨家保持擁有一名卓越領導者的方式。
荀況做事完全按照儒家的禮儀進行,並沒有第一時間就帶著墨家巨子進入到趙王宮,而是先行自己入宮向趙括進行上奏,這是儒家做事的方式。
“王上,墨家巨子此次來我邯鄲,一是我發出的邀請,二是墨家巨子遊曆天下,墨家巨子對我趙王關心百姓農耕十分讚賞,同時請我王接受墨家巨子覲見。”
上卿荀況躬身施禮向趙王趙括奏明墨家巨子出現在邯鄲的原因,其實早在荀況發出邀請之前,墨家巨子就已經動身向著邯鄲出發。
趙國不斷發生的變化,不僅僅改變了陰陽家入世的節奏和計劃,更是引起了墨家的關注,戰國時期三個代表哲學體係,儒家,道家,墨家都潛移默化的加入到了這場世界變革之中。
儒家的荀況現在是趙國上卿,道家的蔡澤是趙國上卿,縱橫家的毛遂是趙國長史,兵家的廉頗是趙國上將軍,兵家李牧是趙國的前將軍,而兵家的趙括現在已經脫離了兵家的體係成為了趙王。
陰陽家的姬雲成為了趙國的王後,而且很明顯,姬雲並沒有徹底和陰陽家切斷關聯,並且向趙括提出陰陽家家主一代奇才吞天衍鄒衍入邯鄲。
趙括當時並沒有反對,並排派出了信使去齊國臨淄的稷下學宮,不過邀請陰陽家鄒衍來邯鄲並不是以占卜天象為理由,而是到邯鄲華夏學院傳經授道。
“上卿,你認為我是在趙王宮接見墨家巨子,還是在華夏學院更為合適?”
趙括向上卿荀況問道,上卿荀況拜為趙國上卿,一直都住在華夏學院,而此時的墨家巨子就在華夏學院的客舍之中休息。
“王上,臣以為趙王宮更為得體,墨家巨子雖不是我趙國官員,但畢竟是一家之主,在趙王宮接見墨家巨子更能顯示我王對天下名士的尊崇。”
上卿荀況和趙括的理解完全不同,如果在後世趙括去華夏學院這是禮賢下士,但是在戰國時期,在王宮接待一位名士,更能顯示對這位名士的尊崇。
“如此明日宣墨家巨子趙王宮大殿覲見。”
趙括點點頭,他對荀況想要表達的儀式十分理解,在禮儀的運用上,儒家絕對不在周王室之下,此時的周王室早就衰落的忘記了先前的禮法,一切從簡,在這一點上甚至還不如儒家。
趙王宮的大殿之上,趙國相國虞信,上卿蔡澤,上卿荀況,上卿田單,上將軍廉頗,長史毛遂跪坐在兩側,前將軍李牧已經返迴雁門繼續操練新軍,那是李牧現在最重要的軍務。
墨家巨子一身粗布的裝扮,腳上一雙草鞋,這是墨家標準的裝扮,即便是墨家巨子也不例外,墨家奉行的勤儉節約的理念,從第一代巨子開始,就未曾改變。
“墨家腹朜拜見趙王。”
墨家巨子躬身施禮,原來這一代的墨家巨子是腹朜,這個名字趙括似乎在後世曾經聽聞,難道就是那個自己的兒子殺人,要求秦王行刑的墨家巨子腹朜?
後世對墨家的記錄實在是太少,趙括最多的了解還是從上卿荀況的口中,以及自己前身的記憶,隻是這些都十分的零散,墨家依然在趙括的心中充滿了謎團。
“趙國歡迎墨家巨子入趙,來人賜座。”
趙括坐在王座之上,雙眼注視著麵前這位墨家巨子,五十歲左右的年紀,相貌平平,和普通的老者沒有什麽區別。
但墨家巨子腹朜目光炯炯,從腹朜的眼神和臉上的表情,趙括就能感覺到這位墨家巨子絕非一般人。
按照後世的記載,此時的墨家已經不再是真正的墨家,應該稱為‘墨家後學’,當然這隻是後世典籍上的記載,此時的墨家當然不會有,也不會承認這樣的說法。
趙括給了墨家巨子腹朜最高的禮節待遇,在趙國王宮大殿之上擁有一席之地,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事情,對於這一點趙括從不吝惜。
在趙括的心中墨家對於自己未來的計劃十分重要,畢竟在這個年代能夠對‘認識論、邏輯學、幾何學、幾何光學、靜力學’有研究的似乎隻有墨家一家。
隻是讓趙括頭疼的是,墨家弟子在各國做官,就一定要推行墨家的政治主張,墨家的政治主張在這個大爭之世很明顯是不合時宜的,無法讓一個國家足夠強大到可以抗衡整個天下。
趙括一直在琢磨如何破解這個矛盾,既讓墨家能夠為趙國效力,又能不讓墨家的政治主張在趙國實行。
“王上,腹朜聽聞王上想要打造一批農具,需要墨家弟子相助?”
墨家巨子躬身施禮謝過趙括賜座之後坐在案幾之後,然後向趙括問到。
“正是如此,本王聽得墨家對冶煉澆築頗有心得,趙國在匈奴哪裏得到一些金塊,工匠冶煉不得,所以請墨家名士前來相助,打造農耕器具。”
趙括立刻點點頭,那些鐵塊都是雁門鐵騎裝扮成匈奴騎兵搶迴來的,現在自己說是從匈奴哪裏搶來也無可厚非。
“王上一心為民,打造農具墨家定當全力協助。”
墨家巨子腹朜躬身施禮,如果趙括讓墨家幫助打造武器,腹朜一定會拒絕,但打造農具墨家一定會支持。
“如此有勞墨家。”
趙括先將墨家留在趙國,後麵的事情就沒有那麽麻煩,自己雖然不是理工出身,但基本上的無理知識還是知道的,隻要能夠將墨家吸引,那麽剩下的一切就好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