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洗,趙王宮的大殿之中趙國長策的朝會並沒有真正的結束,隻是研究了一天,趙括結束了朝會,明日再議。


    今天廟堂上的一幕幕在趙括的腦海之中迴放,一切的根源還是在利益至上,不打破這個利益鏈條,趙國的長策無法有什麽進展。


    夜闌人靜,盡管自己的寢宮之中有家人等待,但趙括現在的心,全都在廟堂之上,腦海之中不僅僅是今天在廟堂之上的一切,還有著自己後世的對華夏曆史的了解尋找能夠解決的辦法。


    一開始趙括就給自己打了預防針,趙國製定長策並不是那麽容易的,但是今天在廟堂之上,也隻有軍隊的建設通過屯田戍邊的方式去解決,其實這樣的解決方式也是治標不治本。


    畢竟軍隊的真實作用還是戰爭,一旦戰爭連綿,那麽軍隊哪還有時間去耕種,所以這隻是在沒有戰爭的情況下,在完全防禦的情況下才可以發展的,而秦國絕對不會允許趙國這樣和平穩定的發展下去。


    今天在趙國的廟堂之上,自己的這些重臣,說了人口,說了軍隊,說了土地,甚至連購買糧食這樣的事情也說了,但唯獨一點沒有說,甚至這些人似乎是在避而不談。


    那就是徹徹底底的變法,徹徹底底的讓趙國像秦國一樣走入到一個法治國家的序列之中,事實證明現在的戰國時期,也隻有這樣的方式能夠迅速讓一個國家擁有超過其他國家的發展速度。


    在未來無論是秦國還是趙國,他們的對手其實都是彼此,隻要兩個國家決出勝負,那麽一切依舊迎刃而解。


    其實現在對趙括來說還是有利的,因為秦王嬴稷已經年近七旬,而自己才二十一,自己還年輕,盡管後來秦國的兩代帝王都很優秀,但和秦王嬴稷相比,還是嫩了很多。


    一切都沒有想象的那麽簡單,想要將自己的思想融入到這個年代絕對沒有那麽容易,趙括原本的想法不斷地在自己的大腦之中退去,最好的辦法還是利用這個時代固定的東西去引領這個時代。


    思前想後,趙括還是決定在趙國繼續延伸自己之前的想法,繼續變法,在未來三年的時間將秦國的新法全部都應用到趙國的身上,其他的事情還是需要徐徐漸進,欲速則不達的道理趙括還是十分清楚的。


    “來人,宣上卿蔡澤,長史毛遂,夢先生入宮。”


    事不宜遲,現在趙括能用的還是蔡澤,毛遂和魯仲連,這三個人現在還有著巨大的價值,自己想要撞槍要有人去放,自己偷驢先找個扒橛子的!


    “諾!”


    侍衛立刻出宮,連夜宣三人入宮。


    趙王宮的書房之中,上卿蔡澤,長史毛遂和夢蝶魯仲連三人幾乎是同時到來,魯仲連並不清楚今天廟堂之上的事情,他隻知道今天趙國七位重臣朝會,但究竟是什麽內容魯仲連並不清楚。


    但是當魯仲連看到毛遂和蔡澤的時候,他就明白,今天在廟堂之上一定有大事情發生,而且是涉及趙國命運的事情。


    “王上召見我三人可是為了治國長策,臣迴去之後思謀再三,趙國要強唯有變法一途!”


    上請蔡澤躬身施禮向趙括進言。


    趙括看了一眼蔡澤,這些人不愧是戰國的名士,估計今天廟堂之上的七個人,除了上將軍廉頗和前將軍李牧,剩下的五個人都看出來自己的真實想法,可是就愣是沒有一個人去提。


    如果其他人不說也就算了,竟然連毛遂和蔡澤兩個人也不說,不得不說這些人的心機之深,難怪曆代帝王打天下一批人,治理天下又是一批人。


    “王上,臣也是此意,王上的三年長遠謀劃,唯有徹底變法一途可以實現。”


    長史毛遂也是躬身施禮,看來這位長史也是揣著明白裝糊塗,在廟堂上不說,而是在自己的書房說。


    這也難怪,在戰國的曆史上,主張變法的大臣,幾乎沒有一個好下場,所以趙括也能理解為什麽蔡澤和毛遂不在廟堂之上主張變法。


    其實虞信和荀況也何嚐不是如此,隻是虞信和荀況的變法或許沒有蔡澤與毛遂這麽強烈,但從後世對荀況的研究,這位儒家名士同樣有著強烈改變這個世界格局的思想。


    “三位愛卿,今天深夜請三位深夜前來,就是商議此事,我提出趙國三年謀劃,變化已經勢在必行,必須保證百姓有耕田,同時上卿荀況還提出鼓勵生育的謀劃,這些也要加入到新的趙法之中。”


    趙括能夠理解,不過理解歸理解,必須要有個人站出來挑開這層迷霧,麵前的這兩個人必須要有一個人站出來,其實毛遂和蔡澤也十分清楚,唯一的人選就是上卿蔡澤。


    “兩位,昔日我們三人謀劃天下,那時可有如此糾結之事,若非我無法登堂入室,此時何須如此,然則此時隻有蔡澤先生有可為。”


    魯仲連的反應的確是最快的,僅僅幾個人短短的幾句話就明白發生了什麽?大腦飛速旋轉甚至明白為什麽自己會出現在這裏,趙括這是要用自己的嘴告訴蔡澤你是最合適的人選,不要明哲保身,出手吧!


    “王上今日突然提出三年謀劃,我也是一時之間沒有準備,三年涉及到我趙國國運,臣不敢貿然進言,然則臣反複思量,趙國變強一途唯有變法,三年之期恰到好處。”


    蔡澤臉上一陣無奈的表情,很明顯長史毛遂以後還要負責外交這一塊,魯仲連不可能露麵,三人小組也就隻剩下自己,現在必須站出來。


    更何況在蔡澤的內心之中,他還是對趙國變法充滿信心,趙王趙括能夠提出來三年謀劃,這樣前所未有的想法,這在戰國時期絕對是不可思議,但仔細思考起來又是那麽的合情合理。


    聰明人之間的交流就是簡單,盡管趙括充滿無奈,但也在情理之中,蔡澤能夠這麽痛快的就主動說出來,那麽自己現在必須要給蔡澤撐腰。


    接下來還有事情要研究,趙括的想法可不僅僅是變法一件事,趙括還要培養一批趙國自己的能吏,要在華夏學院開啟教學模式,隻有這樣才能保證趙國的人才輸送。


    未來趙國需要的是大批的人才,治國理政不能永遠依靠世家和諸子百家,必須要有另外一個勢力強勢崛起,才能保證自己的三年謀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趙風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沙場點兵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沙場點兵1並收藏趙風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