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水大營,上將軍廉頗端坐在大營之中,麵對武安君白起廉頗沒有其他的辦法,就是哦一個字-拖。


    自己在軍隊數量上沒有白起多,趙國步卒在戰力上也不如秦軍步卒,在用兵的策略上,廉頗也不認為自己比白起高明,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拖時間。


    盡管這是最無奈的辦法,但是應對白起這樣的存在也是最有效的辦法,廉頗何嚐不知道趙國拖不起,但是有什麽辦法呢?


    “報上將軍,王上率領大軍前來支援,一個時辰抵達丹水大營。”


    就在廉頗坐在中軍幕府之中的時候,信兵來報,趙括親自率領大軍前來丹水大營支援自己。


    之前在趙王宮自己和趙王謀劃的是趙王禦駕親征晉陽,自己麵對白起,而此時趙王親自率領大軍支援自己,那就說明晉陽秦軍退了!


    “列隊迎接我王援兵。”


    廉頗心中大喜,如果晉陽秦軍撤了,那麽丹水秦軍就不足為據,屆時隻要楚國或者魏國出兵,那麽秦軍不戰自退,秦趙之戰將會再一次不了了之。


    丹水大營之外的官道之上,趙軍戰列兩側排出去一裏多地,畢竟是趙王親自率領大軍馳援丹水大營,這樣的事情在趙國的曆史上還要追溯到趙武靈王的時代。


    上將軍廉頗親自率領眾將官在大營外迎接趙括,廉頗放眼望去,遠處官道之上戰旗飄揚,赫然全部都是騎兵在前,這不是雁門鐵騎?難道雁門的秦軍也退了,隻剩下丹水一線秦軍?


    “臣廉頗率領眾將官恭迎王架!”


    老將軍廉頗躬身施禮,看著遠處不斷出現的兵馬,浩浩蕩蕩無窮無盡,更有數不盡的車輛裝載著物資,廉頗心中一陣暖流流過,趙國何時變得這麽闊氣。


    “上將軍丹水迎敵勞苦功高。”


    趙括飛身從戰馬上跳下來到廉頗麵前,也同時拱手還禮,大聲笑著說道。


    原本按照趙括的計劃悄悄率領大軍奔赴丹水戰場,可是王齕已經率領殘兵敗將返迴離石要塞,奇襲丹水白起大軍的計劃根本無法完成。


    接下來的一幕讓上將軍廉頗徹底驚呆了,在雁門戰場,前將軍李牧率領雁門鐵騎斬殺秦將蒙驁騎兵一萬五千餘人。


    在晉陽李牧雁門鐵騎奇襲秦將王齕大營,斬殺秦軍四萬兩千餘人,兩戰兩捷,奔襲數百裏,雁門鐵騎在這一戰之中居功至偉。


    丹水大營中軍幕府之中,趙括坐在主位之上,上將軍廉頗,上卿田單,前將軍李牧紛紛跪坐在兩側,秦軍三路進攻趙國,如今損兵折將如今隻剩下丹水武安君白起一支大軍。


    這樣的戰果是上將軍廉頗萬萬沒有想到的,但這就是事實,擺在自己麵前的事實,讓著廉頗不得不去相信。


    “王上如今秦軍三路大軍去兩路,隻剩下丹水一路,然則武安君白起用兵極其謹慎,如果十萬大軍如果守在軍營之中我軍無法攻破。”


    上將軍廉頗拱手向趙括說道,即便是現在丹水大營有十六萬大軍,但麵對武安君白起這樣的存在,也沒有絕對勝利的把握。


    “武安君白起現在應該已經知道其他兩線的戰況,必然會守在大營等待秦軍支援,王上此時趙國應該立刻約戰秦國,以此錯殺秦軍銳氣。”


    安平君田單拱手,不得不說安平君此舉的確很有心計,之前都是秦軍罵陣約戰,而今天終於改了,不知道武安君麵對這樣的罵陣會有什麽樣的心情。


    “如此便安排軍士罵陣秦軍,約戰武安君白起。”


    趙括微微一笑,此時自己身邊有十六萬趙國精銳,其中更有五萬雁門鐵騎,而戰國四大戰神自己麵前就坐著兩位,還有一位戰略家安平君田單,自己還有什麽好怕的。


    “諾!”


    廉頗立刻站了起來,向著兵士下單軍令,丹水秦軍大營之前罵陣約戰武安君白起。


    丹水秦軍大營之中,武安君白起坐在中軍幕府,大營之外隱約傳來陣陣趙國大軍罵陣的聲音,武安君臉色被氣的蒼白。


    在過去自己和趙軍交戰,每一次都是自己的軍士在趙軍大營前罵陣,什麽時候竟然輪到趙國的軍士在自己的營前大喊大叫。


    而且自己還不能出去迎戰,蒙驁,王齕兩路大軍戰敗的消息已經傳到丹水大營,聽到這兩個消息武安君白起就知道,這一次對趙國作戰大勢已去。


    斥候查探,趙國大軍此時十六萬在丹水大營,而且此時趙軍剛剛接連打了兩場勝仗氣勢如虹,此時交戰對自己十分不利。


    盡管外麵趙國軍隊的叫罵聲實在是讓人難以忍受,但武安君白起是什麽樣的存在,一生戰績未有一敗,此時當然不能出戰。


    趙國大軍將士在秦軍大營外喊叫了一天,秦軍沒有絲毫的反應,夜晚將領趙軍將士嗓子都喊啞了,隻能作罷迴營。


    這一天趙軍丹水大營之中的士氣已經發生了徹底的變化,當丹水大營的將士知道趙國大軍連勝兩戰,軍隊的士氣前所未有的高漲。


    “王上,罵陣約戰秦軍定不會戰,我王應速速將我軍大勝的消息傳遞給長史毛遂,如此楚國和魏國必定出兵,隻要兩國出兵,秦軍必定退去,秦趙危機必解。”


    夜幕之中趙軍丹水大營燈火通明,中軍幕府之中上將軍廉頗拱手向趙括說道。


    此時趙國不適合和秦國展開一場正麵對決,這樣的交戰對趙國並沒有什麽好處,損兵折將之後很有可能成為其他列國的眾矢之的。


    畢竟趙國和秦國兩強相爭,如果兩敗俱傷,其他國家很有可能就會有更多的想法,畢竟誰都想成為強者。


    “王上上將軍所言極是,此時還不是和秦國一決高下的時候,是楚國和魏國出兵的時間,當兩國知道我軍兩戰兩勝,必定出兵秦國。”


    安平君田單也對上將軍廉頗的進言表示讚同,大殿之上隻有李牧低頭不語,一直在那裏享用美味。


    並不是李牧不關心趙軍接下來的戰爭,而是對方李牧和趙括在一起的時候,李牧本能的不再去思考這些問題,因為他心中清楚,這些事情趙王比自己更擅長此時必定已經有了謀劃。


    “兩位將軍所言極是,立刻傳信長史,勸說楚國,魏國出兵攻秦。”


    趙括點點頭,盡管自己真的想擊敗一次戰神白起,但是這很有可能讓趙國付出趙國無法承擔的代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趙風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沙場點兵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沙場點兵1並收藏趙風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