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相國趙勝在齊國終於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結果,當秦國鐵鷹衛將消息傳遞到鹹陽的時候,在齊國臨淄,趙國相國和齊國達成協定,兩國合兵攻擊燕國。
齊國出兵的理由其實很簡單,此時燕國主力在對抗趙軍,對齊國根本沒有防禦能力,而且齊國和燕國是世仇,兩國都曾經險些滅掉對方,而且就在不久之前。
現在齊國出兵伐燕,甚至不用動刀兵,就能得到他們想要的戰爭紅利,五萬齊軍開出臨淄大營向著燕國方向開去,而此時秦國的使者正在風雪之中向著臨淄狂奔,然而來不及了!
“報前將軍,趙王令,燕國割地求和,願意獻上十萬石糧草,割地十城求和,絕不再戰,前將軍班師迴朝。”
終於燕國服了,打不起了,戰國時期就是這樣,打不起了就隻能割地求和!
七國最苦的就是邊境上的百姓,今年可能是秦國人,明年可能是楚國,後年又是秦國,其他各國的邊境也是如此。
國土更迭,百姓苦難不盡,能有兩年不打仗的光景,就算是蒼天有眼,能吃上兩頓飽飯就要感謝諸天神明。
接下來的事情就和趙括沒有關係了,那是兩國使者之間的事情,如果燕國在撕毀協議,那就再打,戰國就是這樣,打打停停,停停打打!
班師迴朝,出征時五萬大軍浩浩蕩蕩,迴去時隻剩下不到三萬大軍,但這些趙軍全都挺胸抬頭,這是勝利之師,凱旋之師,曆史隻會記住勝利者,戰死的人隻能埋骨他鄉。
“蔡澤先生?”
趙括的將軍府內,魯仲連看著一身侍衛裝扮的蔡澤不僅有些驚詫,這位前將軍欽點的名士,還真是與眾不同。
“魯先生,薊城一別,別來無恙。”
蔡澤拱手施禮,魯仲連是自己的引路人,蔡澤對魯仲連還是十分的敬重。
“剛迴邯鄲,便聽說將軍得兩位名士相助,萬萬沒有想到竟然是名士魯仲連和名士蔡澤。”
就在魯仲連和蔡澤相互行禮的時候,趙括第一位門客毛遂出現在正堂之中,這一刻趙括的三位門客第一次在趙括的府上碰頭。
“這位便是趙國名士毛遂先生吧?將軍第一門客?”
魯仲連和蔡澤立刻拱手,毛遂此次跟隨相國趙勝出使楚國,齊國,在兩國的朝堂之上,侃侃而談,麵對秦國相國範睢亦是不落下風,真是一鳴驚人。
這件事現在整個邯鄲城已經傳的人盡皆知,物以類聚說的真的不錯,現在聚集在趙括府上的三位門客都是在戰國曆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人物。
此時趙括正在趙王宮接受趙國群臣的恭賀,他絕對沒有想到,就在這個時候,在自己的將軍府,自己的三位神奇門客已經製定了一個驚天動地的謀劃。
這個謀劃不僅僅改變趙括一生的命運,更是改變了趙國,甚至整個天下的命運,所有的一切都從這個謀劃開始,後世被人稱之為‘三公之策’。
最開始的一個時辰,三位名士隻是相互把酒言歡,彼此觀察對方,畢竟這是第一次相見,相互之間並不熟悉。
他們都不知道對方究竟是什麽樣的存在,這一個時辰的時間,三個人幾乎達成了一個共識,對方是經世之才,而且對前將軍趙括都有著各自的期許。
有了共同的目的,都是戰國名士,很快三個人就開始推心置腹,對整個戰國進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分析的結果隻有一個,趙國若無明君,秦國必將一家獨大!
“蔡澤先生眼光犀利,第一時間去周王室,然則現在公主殿下不知所蹤,無論是周王室刻意隱藏,還是事實,這對將軍都是不利之事,需盡快尋找解決之法。”
首先說話的是魯仲連,首先對蔡澤的行動表示肯定,但現在‘弑君者’這個名號還在,不時還在列國廟堂之上被人說出來,這個事情必須立刻解決。
“此事十分棘手,這次我出使楚國,遇到秦國相國範睢,此人麵相陰鷙,絕非善與之輩。”
毛遂也說道,趙括的這三位門客每一個都有自己的特點。
毛遂是辯士,能言善辯,能夠在言談中抓住重點,達成自己的目的,這一點在齊國廟堂之上顯現的十分清楚。
第一時間向齊王說明,齊國兵不血刃便能開疆擴土,齊國為何不出兵燕國?更有兩國世仇存在,這一點抓住了齊國朝野的心理,也正是如此解決了趙國的東部危機。
而魯仲連的特點則是善於觀察天下時事,用現在的話來說有大局觀,能夠看清天下走勢,各國方向。
蔡澤則是三個人之中最擅長出謀劃策之人,最擅長治理國家,對於如果處理廟堂之上的事情,反而蔡澤是最擅長的。
“我有一策,可解將軍之危,隻是此策還需兩位先生相助。”
蔡澤對著魯仲連和毛遂拱手施禮,這個謀劃早就在蔡澤的心中形成,隻是沒有合適的人選,所以一直沒有說出來。
今天當蔡澤看到魯仲連和毛遂之後,這個成熟的謀劃立刻跳了出來。
“蔡澤先生但說無妨,你我皆是將軍門客,定然要為將軍著想,士為知己者死!”
毛遂和魯仲連立刻拱手還禮,剛剛閑聊之中他們就已經感覺到這位蔡澤在謀劃上更勝一籌。
“此謀劃需魯仲連先生入趙郝府為門客,毛遂先生入平原君趙勝府上為門客,將軍‘弑君者’名號,不可能自己消失,我們需要一位替代者。”
蔡澤臉上漏出來微笑,向魯仲連和毛遂說道。
“先生之意,以趙郝替將軍成為‘弑君者’?”
毛遂和魯仲連是什麽樣的存在,蔡澤隻是一句話,他們就明白此中含義。
“恐怕先生之意不僅僅是尋找一位替代者,而是要這位趙郝真的成為‘弑君者’?”
魯仲連看得更加透徹,一語就道出來其中的關鍵。
蔡澤的目標絕對不僅僅是將趙括‘弑君者’的名號拿掉,而是要趙郝成為‘弑君者’並且真正的在趙國展開一場政變。
所以魯仲連拜入趙郝門下,他去的目的隻有一個憑借魯仲連天下名士的名氣,趙郝一定言聽計從。
而平陽君趙勝是趙國相國,對於這位自己曾經讓給趙括的門客,十分後悔,如果毛遂加入平陽君趙勝府上為門客,對於三者之間的謀劃有著巨大的作用。
‘非帝王不侍’這蔡澤還真的不忘記自己的誓言,現在拜入趙括門下,不將趙括扶上趙王室的寶座誓不罷休。
齊國出兵的理由其實很簡單,此時燕國主力在對抗趙軍,對齊國根本沒有防禦能力,而且齊國和燕國是世仇,兩國都曾經險些滅掉對方,而且就在不久之前。
現在齊國出兵伐燕,甚至不用動刀兵,就能得到他們想要的戰爭紅利,五萬齊軍開出臨淄大營向著燕國方向開去,而此時秦國的使者正在風雪之中向著臨淄狂奔,然而來不及了!
“報前將軍,趙王令,燕國割地求和,願意獻上十萬石糧草,割地十城求和,絕不再戰,前將軍班師迴朝。”
終於燕國服了,打不起了,戰國時期就是這樣,打不起了就隻能割地求和!
七國最苦的就是邊境上的百姓,今年可能是秦國人,明年可能是楚國,後年又是秦國,其他各國的邊境也是如此。
國土更迭,百姓苦難不盡,能有兩年不打仗的光景,就算是蒼天有眼,能吃上兩頓飽飯就要感謝諸天神明。
接下來的事情就和趙括沒有關係了,那是兩國使者之間的事情,如果燕國在撕毀協議,那就再打,戰國就是這樣,打打停停,停停打打!
班師迴朝,出征時五萬大軍浩浩蕩蕩,迴去時隻剩下不到三萬大軍,但這些趙軍全都挺胸抬頭,這是勝利之師,凱旋之師,曆史隻會記住勝利者,戰死的人隻能埋骨他鄉。
“蔡澤先生?”
趙括的將軍府內,魯仲連看著一身侍衛裝扮的蔡澤不僅有些驚詫,這位前將軍欽點的名士,還真是與眾不同。
“魯先生,薊城一別,別來無恙。”
蔡澤拱手施禮,魯仲連是自己的引路人,蔡澤對魯仲連還是十分的敬重。
“剛迴邯鄲,便聽說將軍得兩位名士相助,萬萬沒有想到竟然是名士魯仲連和名士蔡澤。”
就在魯仲連和蔡澤相互行禮的時候,趙括第一位門客毛遂出現在正堂之中,這一刻趙括的三位門客第一次在趙括的府上碰頭。
“這位便是趙國名士毛遂先生吧?將軍第一門客?”
魯仲連和蔡澤立刻拱手,毛遂此次跟隨相國趙勝出使楚國,齊國,在兩國的朝堂之上,侃侃而談,麵對秦國相國範睢亦是不落下風,真是一鳴驚人。
這件事現在整個邯鄲城已經傳的人盡皆知,物以類聚說的真的不錯,現在聚集在趙括府上的三位門客都是在戰國曆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人物。
此時趙括正在趙王宮接受趙國群臣的恭賀,他絕對沒有想到,就在這個時候,在自己的將軍府,自己的三位神奇門客已經製定了一個驚天動地的謀劃。
這個謀劃不僅僅改變趙括一生的命運,更是改變了趙國,甚至整個天下的命運,所有的一切都從這個謀劃開始,後世被人稱之為‘三公之策’。
最開始的一個時辰,三位名士隻是相互把酒言歡,彼此觀察對方,畢竟這是第一次相見,相互之間並不熟悉。
他們都不知道對方究竟是什麽樣的存在,這一個時辰的時間,三個人幾乎達成了一個共識,對方是經世之才,而且對前將軍趙括都有著各自的期許。
有了共同的目的,都是戰國名士,很快三個人就開始推心置腹,對整個戰國進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分析的結果隻有一個,趙國若無明君,秦國必將一家獨大!
“蔡澤先生眼光犀利,第一時間去周王室,然則現在公主殿下不知所蹤,無論是周王室刻意隱藏,還是事實,這對將軍都是不利之事,需盡快尋找解決之法。”
首先說話的是魯仲連,首先對蔡澤的行動表示肯定,但現在‘弑君者’這個名號還在,不時還在列國廟堂之上被人說出來,這個事情必須立刻解決。
“此事十分棘手,這次我出使楚國,遇到秦國相國範睢,此人麵相陰鷙,絕非善與之輩。”
毛遂也說道,趙括的這三位門客每一個都有自己的特點。
毛遂是辯士,能言善辯,能夠在言談中抓住重點,達成自己的目的,這一點在齊國廟堂之上顯現的十分清楚。
第一時間向齊王說明,齊國兵不血刃便能開疆擴土,齊國為何不出兵燕國?更有兩國世仇存在,這一點抓住了齊國朝野的心理,也正是如此解決了趙國的東部危機。
而魯仲連的特點則是善於觀察天下時事,用現在的話來說有大局觀,能夠看清天下走勢,各國方向。
蔡澤則是三個人之中最擅長出謀劃策之人,最擅長治理國家,對於如果處理廟堂之上的事情,反而蔡澤是最擅長的。
“我有一策,可解將軍之危,隻是此策還需兩位先生相助。”
蔡澤對著魯仲連和毛遂拱手施禮,這個謀劃早就在蔡澤的心中形成,隻是沒有合適的人選,所以一直沒有說出來。
今天當蔡澤看到魯仲連和毛遂之後,這個成熟的謀劃立刻跳了出來。
“蔡澤先生但說無妨,你我皆是將軍門客,定然要為將軍著想,士為知己者死!”
毛遂和魯仲連立刻拱手還禮,剛剛閑聊之中他們就已經感覺到這位蔡澤在謀劃上更勝一籌。
“此謀劃需魯仲連先生入趙郝府為門客,毛遂先生入平原君趙勝府上為門客,將軍‘弑君者’名號,不可能自己消失,我們需要一位替代者。”
蔡澤臉上漏出來微笑,向魯仲連和毛遂說道。
“先生之意,以趙郝替將軍成為‘弑君者’?”
毛遂和魯仲連是什麽樣的存在,蔡澤隻是一句話,他們就明白此中含義。
“恐怕先生之意不僅僅是尋找一位替代者,而是要這位趙郝真的成為‘弑君者’?”
魯仲連看得更加透徹,一語就道出來其中的關鍵。
蔡澤的目標絕對不僅僅是將趙括‘弑君者’的名號拿掉,而是要趙郝成為‘弑君者’並且真正的在趙國展開一場政變。
所以魯仲連拜入趙郝門下,他去的目的隻有一個憑借魯仲連天下名士的名氣,趙郝一定言聽計從。
而平陽君趙勝是趙國相國,對於這位自己曾經讓給趙括的門客,十分後悔,如果毛遂加入平陽君趙勝府上為門客,對於三者之間的謀劃有著巨大的作用。
‘非帝王不侍’這蔡澤還真的不忘記自己的誓言,現在拜入趙括門下,不將趙括扶上趙王室的寶座誓不罷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