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後。


    隨著烈焰的噴湧,運載火箭像是一條巨龍騰空升起。


    這是建立在新家園三百公裏外的衛星發射中心,今天是第一次進行火箭發射。


    這一顆衛星命名為“星航一號”,未來將共發射36顆組成星航衛星組,將具有導航、氣象預測、通信、偵查等作用。


    當火箭脫離,衛星進入預定軌道後,標誌著此次發射的成功。


    發射控製中心爆發出陣陣喝彩,在長久壓抑的等待中滋生的負麵情緒在這一刻一掃而空。


    青婧跟著大家拍手祝賀。


    謝絕了發射中心領導想要她參加慶功宴的邀請,青婧悄無聲息出了發射基地,把慶賀留給了這群可愛的科研人員。


    坐上迴新家園的車,青婧才終於得以合眼。


    開始建設新家園後,他們就地取材,做出了介於水泥和瀝青之間的一種材料,用這種材料修建房屋,還建了一條直通發射中心到新家園的高速公路。


    隕石將重重大山夷為平地後,修路的工作簡單粗暴了許多。


    為了節約成本,能修直線的地方絕不繞彎。


    直線三百公裏的距離,路程隻有不到四百公裏。


    放以前,這樣的情況至少不會在西南片區出現。


    路上隻有很少的車,車子幾乎可以瘋跑,要不是為了安全,全程可以把油門踩到底。


    三個小時後。


    青婧遠遠看到了一片綠洲。


    在周圍風沙飛舞的黑色世界中,是唯一的一抹亮色。


    隕石撞擊後的氣候並沒有如人們期待的那般撥雲見日。


    風沙依舊很大,偶爾來一場暴雨,沙石混合著雨水形成的泥石流可以瞬間把人淹沒,衝走。


    氣溫也飄忽不定,隻是沒有像隕石前那樣一天能相差上百度,但四五十的溫差也是有的。


    除此之外,便是太陽依舊沒有出來。


    它依舊被籠罩在灰蒙蒙的塵埃中。


    沒有陽光,植物生長得很慢。


    好在,黑夜和白天是規律的。


    新家園已經有一個小縣城那麽大,工業區、農業區和住宅區涇渭分明。


    城市裏暫時沒有高樓大廈,所有建築主要以防止沙塵暴為主。


    車子進入城市範圍後,可以更加清晰地看見道路兩邊淺淺的草坪。


    不算茂盛,甚至有些發黃,這還是精心照料的結果。


    現在的人比末世前的人更愛護植物,沒有一個人從草坪上踩過去,哪怕是下暴雨,路麵被淹了,也不肯從更高處的草坪踩過去,而是脫了鞋從路麵淌水經過。


    遇到狂風天氣,都不用自然規劃局的人出麵,人們都會自發做一個小支架把小樹苗固定起來,更有甚者用身體給小樹苗遮風擋雨,比照顧孩子還要細心。


    如果有人不小心踩壞了草苗,絕對會被掛論壇上公開處刑一個月。


    這讓人哭笑不得,但作為自然規劃局局長的景乾,卻無比喜歡這樣的狀態。


    大家都這樣做,他們的工作就輕鬆很多了。


    當工業恢複後,恢複土壤種植能力的改良劑被批量生產,由飛機和汽車裝載著揮灑在城市周圍。


    之後,就隻能等一場雨,讓改良劑和土壤反應,然後撒上草種,讓其自然生長。


    如果有人擔心能源問題,那便多慮了。


    一年前,他們已經掌握了氦3核聚變的應用,目前基地的能源,99%來源於核聚變。


    按照專家的估算,青婧手裏的氦3,即使是按照如今這樣的速度消耗,也能用個兩百多年。


    而且,為了怕後續的能源危機,一方麵,他們加快航空航天的研究,等到運載飛船能夠成熟使用後,他們便可以從外太空獲取更多的氦3。


    另一方麵,基地也在嚐試解決d-t核聚變裏的中子問題,目前已經有了一些突破,相信不久後就能看到成果。


    畢竟氘和氚比起氦3是很容易獲得的原料,甚至可以說取之不盡。


    如果中子問題得以解決,他們才能算得上真正的實現無限能源。


    自然,隨著核聚變的應用,基地已經不缺糧食了。


    隻是,這些食物不如末世前那麽多姿多味。


    不過,還要啥自行車。


    迴到基地後,青婧沒有再去政務中心,徑直迴到了家裏。


    家裏是新修的小樓,由基地建設隊修建的。


    人多之後,青婧便不會直接放置建築物了,隻是給了張設計圖給施工隊。


    房子有三層,帶院子1000平方,有一個花園,花園裏的植被鬱鬱蔥蔥,和外麵看起來蔫巴巴大的植被有著天壤之別。


    玫瑰、海棠、月季……都是青婧從空間中移栽的,對外隻說是從農科院拿的。


    她發現,從空間中移栽出來的植物,到了外界會有更強的適應能力,甚至從空間生長出來的種子,放到外界種植後也會更快發芽。


    所以,偶爾的時候,她會偷偷跑到自然規劃局的倉庫裏更換他們要播撒的種子和樹苗。


    度過危機後,她自然也有更高的追求。


    希望有生之年,社會和自然恢複到末世前的狀態。


    入院後青婧看到小竹林裏的狼藉,對著樓上大喊。


    “陳琢珣,把你兩個寶貝拉的臭臭清理了。”


    陳琢珣從三樓的窗戶探出半個身子,一縷頭發有些翹起,已經35歲的他看起來仍有幾分少年氣。


    “我的寶不是隻有你一個嗎?”


    “……你又看什麽土味偶像劇了?”


    青婧嘟囔一聲,轉眼間陳琢珣已經換上雨靴和連體防水工作服下樓了。


    下樓後他直奔竹林,將樂仔和歡仔拉的糞便清理幹淨。


    兩隻的體重現在都到了100公斤,雖然不像糯米丸子了,但還一樣可愛。


    隻是,不適合抱著了。而且和它們玩兒還得注意對方沒輕沒重。


    景向華交給她的那批動物胚胎中,也包含了大熊貓,隻是目前基地還沒有成功繁育出來。


    青婧也希望他們早點弄出來,正好給兩小隻分別分一個老公和老婆。


    這幾年,隨著兩隻的長大,她還有些擔憂它們搞骨科,畢竟動物沒有倫理意識。


    但如果真有的話,她也不會阻止,畢竟那是動物的生存方式。


    但最後,兩兄妹都沒有那種世俗的欲望,除了吃喝玩樂,其他的一概不理。


    也沒有那種,承擔起種族繁衍任務的使命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災:我靠億萬物資建造末日堡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風細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風細細並收藏天災:我靠億萬物資建造末日堡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