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審訊
大明,開局覆滅遼東女真 作者:星辰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以劉綎對於軍紀的重視程度,軍需糧草的事情,完全不用擔心。
軍需糧草不夠,那就拿人命往裏填,缺多少就用多少條人命補窟窿。
不夠,不夠一個試試!
帶著兵征糧,還怕征不上來嘛。
反正明軍是客場作戰,麵對的不是自己人,沒那麽多講究。
軍需糧草備齊,火炮也陸陸續續拉到了順安城。
順安城距離平壤城不過三十餘裏,明軍的探馬早就四下散開偵查。
參將李如梅帶騎兵偵查時,抓了兩個人,懷疑是倭寇的細作,帶迴營審問。
審訊房中,李如梅大馬金刀的坐著,四周都是身披甲胄的家丁,兩個被抓來的細作綁著,跪在地上。
為了溝通方便,旁邊還有日語翻譯和朝鮮翻譯,以及負責記錄的人員。
“你們是倭寇的細作?”李如梅問道。
那兩個人頭一仰,做出一副視死如歸的樣子,就是不開口。
李如梅揮揮手,“打。”
“打到他們開口為止。”
“是。”幾名家丁拿起鞭子,擼胳膊挽袖子,抬手就打。
啪!一鞭子。
啪!啪!又是兩鞭子。
接著,就有一個細作開口,“將軍,別打了,別打了。我不是日本人,我是朝鮮人。”
“停。”李如梅喊住手下家丁,“把說話的那家夥帶過來,把另一個帶出去。”
“是。”說話的那個細作被扔到李如梅腳下,另一個細作被押了出去。
要分開審問,以免兩個色串供。
用腳踩在那細作的臉上,李如梅問道:“你說你不是日本人,是朝鮮人?”
“沒錯,沒錯。小人就是朝鮮人。”
“一開始本將軍問你的時候你怎麽不說,非要挨了三鞭子才說,真是賤骨頭。”
那細作努力的調整麵部肌肉,試圖讓自己在李如梅的腳下說出話來。
“迴稟將軍,本來抽第一鞭子的時候,小人就已經打算全都交代了。隻是,太疼了,還沒等說出話來,另外兩鞭子就又到了。”
李如梅腳下一用力,“那你一個朝鮮人,為什麽要給倭寇做事?”
“疼……”那細作不停的拍地。
“說吧。”李如梅微微鬆腳。
那細作長舒一口氣,“將軍,小人是被倭寇強行擄掠去的朝鮮良民,並非真心實意想為倭寇做事,都是倭寇逼迫我做的。”
“將軍,小人是安分守己的良民,實在……”
李如梅收迴腳,“再抽他兩鞭子!”
“是。”一個家丁抬胳膊,啪!啪!就是兩鞭子下去。
“~斯~哈~”那細作清爽的直哈氣。
“我看你這樣,倒不像是被倭寇擄掠而去的,反而像是主動投靠倭寇的。”
那細作不敢承認,“將軍,您說笑了。”
“小人是朝鮮人,怎麽會主動投靠倭寇呢。”
李如梅接著問:“行了,本將軍不管你是被倭寇擄掠去的,還是主動投靠倭寇的,現在,我就問你一件事。”
“你在順安城周邊鬼頭鬼腦的亂竄,目的是什麽?”
“本將軍好心提醒你一句,你要是再不說實話,再落下的可就不是鞭子了,而是刀子,殺人的刀子。”
“是是是。”那細作害怕了。
本來他就是主動投靠倭寇的,能有什麽氣節,被李如梅這麽一嚇,全都交代出來。
“是軍團長,不對,是倭寇頭子小西行長讓我們到順安城周邊探查敵情,不是,是天朝大軍的情報。”
“小西行長說我們是朝鮮人,更熟悉本地情況,不容易被天朝大軍發現。”
“而且,小西行長說他和天朝的人有約定,雙方士兵不得過大同江。如果派倭寇前來打探情報,一是容易暴露,二是容易讓天朝大軍產生誤會。”
李如梅望著那細作,“沒了?”
那細作:“沒了。”
“真沒了?”李如梅眼中透著冰涼。
“有,有,有,小人又想起來了其他情況。”
“繼續說,把你知道的全都說出來,再有隱瞞,你這一輩子都不用再開口說話了。”
那細作聽的直冒冷汗,這一輩子都不用再開口說話了,這話的意思理解出來有兩個。
一個是割了舌頭。
一個是割了性命。
以那細作的推斷,後者的可能性更大。
“倭寇在平壤城中不停的修繕城牆,還加蓋起了城樓。”
“昨天早晨,又有一大股倭寇來到了平壤城中,看樣子很是狼狽。不像是來支援小西行長的,更像是被人攆著,逃難來的。”
聽這細作這麽說,李如梅判斷出了那股倭寇的來曆。
昨天,率軍收複鹹鏡道的襄城伯李成功派人送來了一份軍報,鹹興城已經收複,倭寇頭子加藤清正帶殘部逃竄。騎兵四下搜尋,鹹鏡道幾無倭寇。
那麽,昨日前往平壤城的,應該就是鹹鏡道的倭寇頭子,加藤清正。
“昨天進平壤城的倭寇有多少人?統兵之人又是誰?”
“這個,小人一個朝鮮人,哪能知道這種事情。”
“還有其他的嗎?”
“迴稟將軍,這迴是真沒了,知道小人已經全部交代了。”
李如梅對著家丁一揮手,“把他帶下去。”
那細作以為是要處死他呢,一個勁的掙紮求饒,“將軍,該說的小人已經都說了,您就饒了小人一條賤命吧。”
押人的家丁可沒有理會那細作的求饒,直接拉出去,和其他抓到的細作關到一塊。
“把另一個細作帶進來。”李如梅吩咐道。
“跪下。”很快,另一個細作被押進來,跪倒在地。
李如梅漫不經心的看著跪在地上的細作,“剛剛你的同伴已經把事情全都交代了,現在,輪到你了。”
“你交代的事情若是和你同伴交代的事情對不起來,或者是故意隱瞞,那你可就有福氣啦。”
“本將軍有一個兄弟在錦衣衛中當差,我倒是跟他學會了不少照顧人的手段,隻是苦於無處施展。正好,就拿你練手。”
那細作雖然不知道錦衣衛是幹什麽的,但從李如梅的表情中也能猜測出來,絕對不是什麽好事。
“將軍,小人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接著,那細作如竹筒倒豆子一般全都交代了出來。
交代的事情,和另一個細作交代的大差不差。
李如梅則將審訊出來的情報,上報到中軍大帳。
軍需糧草不夠,那就拿人命往裏填,缺多少就用多少條人命補窟窿。
不夠,不夠一個試試!
帶著兵征糧,還怕征不上來嘛。
反正明軍是客場作戰,麵對的不是自己人,沒那麽多講究。
軍需糧草備齊,火炮也陸陸續續拉到了順安城。
順安城距離平壤城不過三十餘裏,明軍的探馬早就四下散開偵查。
參將李如梅帶騎兵偵查時,抓了兩個人,懷疑是倭寇的細作,帶迴營審問。
審訊房中,李如梅大馬金刀的坐著,四周都是身披甲胄的家丁,兩個被抓來的細作綁著,跪在地上。
為了溝通方便,旁邊還有日語翻譯和朝鮮翻譯,以及負責記錄的人員。
“你們是倭寇的細作?”李如梅問道。
那兩個人頭一仰,做出一副視死如歸的樣子,就是不開口。
李如梅揮揮手,“打。”
“打到他們開口為止。”
“是。”幾名家丁拿起鞭子,擼胳膊挽袖子,抬手就打。
啪!一鞭子。
啪!啪!又是兩鞭子。
接著,就有一個細作開口,“將軍,別打了,別打了。我不是日本人,我是朝鮮人。”
“停。”李如梅喊住手下家丁,“把說話的那家夥帶過來,把另一個帶出去。”
“是。”說話的那個細作被扔到李如梅腳下,另一個細作被押了出去。
要分開審問,以免兩個色串供。
用腳踩在那細作的臉上,李如梅問道:“你說你不是日本人,是朝鮮人?”
“沒錯,沒錯。小人就是朝鮮人。”
“一開始本將軍問你的時候你怎麽不說,非要挨了三鞭子才說,真是賤骨頭。”
那細作努力的調整麵部肌肉,試圖讓自己在李如梅的腳下說出話來。
“迴稟將軍,本來抽第一鞭子的時候,小人就已經打算全都交代了。隻是,太疼了,還沒等說出話來,另外兩鞭子就又到了。”
李如梅腳下一用力,“那你一個朝鮮人,為什麽要給倭寇做事?”
“疼……”那細作不停的拍地。
“說吧。”李如梅微微鬆腳。
那細作長舒一口氣,“將軍,小人是被倭寇強行擄掠去的朝鮮良民,並非真心實意想為倭寇做事,都是倭寇逼迫我做的。”
“將軍,小人是安分守己的良民,實在……”
李如梅收迴腳,“再抽他兩鞭子!”
“是。”一個家丁抬胳膊,啪!啪!就是兩鞭子下去。
“~斯~哈~”那細作清爽的直哈氣。
“我看你這樣,倒不像是被倭寇擄掠而去的,反而像是主動投靠倭寇的。”
那細作不敢承認,“將軍,您說笑了。”
“小人是朝鮮人,怎麽會主動投靠倭寇呢。”
李如梅接著問:“行了,本將軍不管你是被倭寇擄掠去的,還是主動投靠倭寇的,現在,我就問你一件事。”
“你在順安城周邊鬼頭鬼腦的亂竄,目的是什麽?”
“本將軍好心提醒你一句,你要是再不說實話,再落下的可就不是鞭子了,而是刀子,殺人的刀子。”
“是是是。”那細作害怕了。
本來他就是主動投靠倭寇的,能有什麽氣節,被李如梅這麽一嚇,全都交代出來。
“是軍團長,不對,是倭寇頭子小西行長讓我們到順安城周邊探查敵情,不是,是天朝大軍的情報。”
“小西行長說我們是朝鮮人,更熟悉本地情況,不容易被天朝大軍發現。”
“而且,小西行長說他和天朝的人有約定,雙方士兵不得過大同江。如果派倭寇前來打探情報,一是容易暴露,二是容易讓天朝大軍產生誤會。”
李如梅望著那細作,“沒了?”
那細作:“沒了。”
“真沒了?”李如梅眼中透著冰涼。
“有,有,有,小人又想起來了其他情況。”
“繼續說,把你知道的全都說出來,再有隱瞞,你這一輩子都不用再開口說話了。”
那細作聽的直冒冷汗,這一輩子都不用再開口說話了,這話的意思理解出來有兩個。
一個是割了舌頭。
一個是割了性命。
以那細作的推斷,後者的可能性更大。
“倭寇在平壤城中不停的修繕城牆,還加蓋起了城樓。”
“昨天早晨,又有一大股倭寇來到了平壤城中,看樣子很是狼狽。不像是來支援小西行長的,更像是被人攆著,逃難來的。”
聽這細作這麽說,李如梅判斷出了那股倭寇的來曆。
昨天,率軍收複鹹鏡道的襄城伯李成功派人送來了一份軍報,鹹興城已經收複,倭寇頭子加藤清正帶殘部逃竄。騎兵四下搜尋,鹹鏡道幾無倭寇。
那麽,昨日前往平壤城的,應該就是鹹鏡道的倭寇頭子,加藤清正。
“昨天進平壤城的倭寇有多少人?統兵之人又是誰?”
“這個,小人一個朝鮮人,哪能知道這種事情。”
“還有其他的嗎?”
“迴稟將軍,這迴是真沒了,知道小人已經全部交代了。”
李如梅對著家丁一揮手,“把他帶下去。”
那細作以為是要處死他呢,一個勁的掙紮求饒,“將軍,該說的小人已經都說了,您就饒了小人一條賤命吧。”
押人的家丁可沒有理會那細作的求饒,直接拉出去,和其他抓到的細作關到一塊。
“把另一個細作帶進來。”李如梅吩咐道。
“跪下。”很快,另一個細作被押進來,跪倒在地。
李如梅漫不經心的看著跪在地上的細作,“剛剛你的同伴已經把事情全都交代了,現在,輪到你了。”
“你交代的事情若是和你同伴交代的事情對不起來,或者是故意隱瞞,那你可就有福氣啦。”
“本將軍有一個兄弟在錦衣衛中當差,我倒是跟他學會了不少照顧人的手段,隻是苦於無處施展。正好,就拿你練手。”
那細作雖然不知道錦衣衛是幹什麽的,但從李如梅的表情中也能猜測出來,絕對不是什麽好事。
“將軍,小人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接著,那細作如竹筒倒豆子一般全都交代了出來。
交代的事情,和另一個細作交代的大差不差。
李如梅則將審訊出來的情報,上報到中軍大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