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聽,不聽,王八念經。


    這是朝鮮國王李昖的心裏話,既然是心裏話,那他就不會說出口。


    “沈遊擊請講。”


    沈惟敬推薦的人,不是大明人,而是兩個李氏朝鮮的人,這兩個朝鮮人,是大明的熟人。


    “末將認為,原禮曹判書樸國昌,可擔任右議政。”


    “原工曹參判金珍古,可擔任戶曹判書。”


    朝鮮國王李昖聽到這兩個人的名字,一臉的淡然,因為他一猜就得是這倆玩意。


    “樸判書與金參判本就是我朝鮮重臣,他們二人的能力本王有所了解,而且又有沈遊擊舉薦,那更是他們二人的榮幸。”


    “之前,就有人向本王舉薦樸判書與金參判,本王也有意起複他們二人為官。”


    “隻是,倭寇攻勢迅猛,樸判書與金參判,沒有隨本王一同前來義州。目前,他們二人究竟在何處,本王無從知曉。”


    “他們二人怕是沒有這個福分,沈遊擊的舉薦,本王也隻能說是深表遺憾。”


    沈惟敬喝了口茶,“若是樸判書與金參判能夠趕來義州,殿下是否願意啟用他們二人?”


    李昖眉頭一挑,難不成這兩個家夥被明軍找到了?


    剛剛自己已經把話說出口,自然不好反悔,自己打自己的臉。


    “若是樸判書與金參判真的能趕來義州,本王當然願意啟用他們二人。”


    沈惟敬放下茶杯,“說來也巧。”


    果然,李昖就知道無巧不成書,這倆玩意準保得出現在義州城。


    “就在今天早晨,我軍騎兵巡查時,發現了勤王救駕的樸判書與金參判。”


    “樸判書與金參判,從被倭寇占據的漢城,一路不辭辛勞,披荊斬棘,克服千難險阻,趕來義州護衛殿下,如此忠貞之士,當真是讓人欽佩。”


    李昖現在就懷疑,樸國昌和金珍古是明軍故意弄來義州城的。


    他知道躲不過去,隻得苦笑一聲,“本王倒是沒有想到,樸判書與金參判,竟真的是如此忠貞之士。”


    “既然樸判書與金參判千裏趕來,又有沈遊擊舉薦,本王絕對不會委屈如此忠貞之士。”


    “適才沈遊擊舉薦金參判擔任戶曹判書,本王覺得很是合適。”


    戶曹判書,相當於是大明朝的戶部尚書,現在李氏朝鮮的秩序已經被倭寇打散,明軍又進入朝鮮,這麽多軍隊整天吃喝拉撒,得需要多少軍需。


    戶曹判書就是幹這個差事的,你們明軍不是舉薦金珍古擔任戶曹判書嗎,那好,我李昖準了。


    以後,就可以毫無壓力的不準備軍需糧草,反正有金珍古這個替罪羊在,到時候就把他交出去,看你們明軍殺不殺。


    殺,正合我意。


    不殺,你們明軍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臉。


    李昖接著又說:“樸判書之前是擔任禮曹判書,依本王看,樸判書能從倭寇占據的漢城中安然趕來義州,定然是有極佳的軍師才能。”


    “那就讓樸判書擔任兵曹判書吧。”


    兵曹判書相當於是大明朝的兵部尚書,明軍與倭寇作戰,朝鮮軍隊必然要從旁協助。


    同理,讓樸國昌擔任兵曹判書,就可以毫無顧忌的坑隊友。


    反正出了事,有樸國昌這個兵曹判書頂鍋,到時候就把他交出去,看你們明軍殺不殺。


    至於沈惟敬推薦樸國昌擔任右議政,這是相當於大明朝內閣中排名第三的輔臣,李昖當然不會把這麽重要的位置交給樸國昌這麽一個二五仔。


    然而,李昖麵對的是沈惟敬,這位可是萬曆朝第一談判專家。


    “沒想到,殿下竟如此厚待樸判書。”


    “末將本來是舉薦樸判書擔任右議政,沒想到殿下竟然還讓樸判書兼任兵曹判書。”


    “就衝殿下這份待人之誠,驅逐倭寇,指日可待。”


    李昖就這麽愣愣的看向沈惟敬,這家夥,什麽玩意,“沈遊擊,你誤會……”


    “末將代樸判書,謝殿下厚恩。”沈惟敬直接起身,給李昖行了一禮。


    這就成了既定事實,李昖不認也得認。


    “沈遊擊客氣了。”


    “殿下,末將此次前來,除了舉薦人才之外,還有就是告訴殿下一個好消息。”


    李昖已經不抱什麽希望了,“什麽好消息?”


    “我大明的軍隊,不僅有進入朝鮮的這些,其他軍隊也在陸陸續續的整軍。我大明準備發天兵七十萬,驅逐倭寇,不僅如此,還要反攻日本,勢要剿滅倭寇。”


    “真的?”李昖瞪大了眼睛,七十萬大軍,大明朝是拿的出來的。


    “自然。”


    “明日,我將親赴平壤,約見倭寇頭子小西行長,他們若是識趣,還則罷了,如若不然,定叫他們有來無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開局覆滅遼東女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星辰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星辰晚並收藏大明,開局覆滅遼東女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