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逼問
大明,開局覆滅遼東女真 作者:星辰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應天巡撫衙門大門,袁可立匆匆而來。
“站住!”大門前值守的一個隊官攔下袁可立,“你是什麽人?”
“我是蘇州府推官袁可立,有事求見中丞大人。”
雖然袁可立穿著官服,可畢竟隻是個七品,能進出巡撫衙門的,沒有一般人,一個七品官,這隊官還真不放在眼裏。
“可有憑證?”
這時,賈千戶從裏麵走出,正是之前海瑞擔任應天巡撫時跟在他身邊的那個賈千戶。
海瑞雖然不再擔任應天巡撫,可賈千戶依舊在應天巡撫衙門任職。
他在曾被派到蘇州府辦差,認識袁可立,而且他了解袁可立的為人,也知道袁可立準是為了石玉昆來的。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在海瑞身邊,賈千戶可是見識到什麽叫公者無私。
之後接替海瑞擔任應天巡撫的是霍與瑕,那是與海瑞並稱“二廉”的人物。
霍與瑕之後的應天巡撫,就是李淶。
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李淶跟海瑞、霍與瑕一比,別說比出個什麽結果來了,就是拿李淶和那二位比,都侮辱了那二位的身份。
石玉昆為官的聲望不錯,如今身陷困境,賈千戶心中隱隱有些不落忍,便對著那值守的隊官說道:
“老李,這是蘇州府的袁推官,我認識他,錯不了。”
在巡撫衙門裏當差的軍官,都是各個衛所中世襲的,彼此之間都熟悉,聽賈千戶這麽一說,那隊官也不再為難。
“還真是袁推官,那就請吧。”
“多謝。”袁可立衝著那隊官道謝,接著衝著賈千戶一拱手,“多謝賈千戶。”
袁可立這個蘇州府推官,是貨真價實的,就算是沒有賈千戶說話,他也能進去巡撫衙門。
可賈千戶既然替自己說話了,那袁可立自然不能失禮。
待走進巡撫衙門,袁可立攔下一個官員,“敢問中丞大人可在裏麵。”
“你誰呀?我怎麽沒在巡撫衙門裏見過你?”
“下官是蘇州府推官袁可立,有事求見中丞大人。”
那官員眼皮一挑,“蘇州府的推官。”接著又歎了口氣。
“中丞大人就在大堂裏,至於你能不能見到,就不好說嘍。”
“多謝。”袁可立拱手稱謝。
走到大堂前,有一個書吏迎了過來,“這位大人,您是?”
“蘇州府推官袁可立,有事求見中丞大人,煩請通報。”
“還請袁推官稍等。”
大堂內,應天巡撫李淶正在與龐參政喝茶。
這書吏走進大堂,“中丞大人,外麵來了個人,說是蘇州府推官袁可立,有事求見您。”
“袁可立?”李淶冷哼一聲,“一個小小的七品推官也要見我?”
“不見。”
那書吏走出大堂,“袁推官,真是不好意思,中丞大人他有公務在忙,一時半會的還騰不出功夫。”
“要不您改天再來?”
江南之地本就太平,平常沒有那麽多事務,現在還不到征收賦稅的時候,朝廷又沒有指令,根本沒什麽可忙的。
而且,昨天巡撫衙門才帶走石玉昆,就算是要忙,也應該是忙石玉昆的案子。
袁可立知道,李淶這是不想見自己,於是他站在大堂前,高聲喊道:“蘇州府推官袁可立,有事求見中丞大人。”
那書吏滿臉的驚慌,“袁推官,這是巡撫衙門,可不敢這麽喊。”
袁可立對著那書吏,“你有事就忙你的事去,不用管我。”
接著又喊:“蘇州府推官袁可立,有事求見中丞大人。”
巡撫衙門裏來來往往的人多了,袁可立這麽一喊,立刻吸引來眾人的目光,議論紛紛。
“都說不見了,這個袁可立,真是不知好歹!”大堂內,李淶聽著外麵的喊聲,臉色陰沉下來。
一旁坐著的龐參政見狀說道:“中丞大人,下官去蘇州府拿石玉昆的時候,這個袁可立就橫加阻攔。想必這次,他袁可立是為了石玉昆的事情來的。”
“讓他在外麵這麽嚷嚷也不好,您看,是不是見一見?”
說話間,袁可立的聲音再次傳來,“蘇州府推官袁可立,有事求見中丞大人。”
李淶沒好氣的說道:“他老在外麵這麽喊,我不見也不行啊。讓他進來吧。”
“是。”龐參政親自走出去。
“哎呀,袁推官,你這是幹什麽呢?”
“龐參政。”袁可立拱手見禮,“下官有事求見中丞大人。”
龐參政滿臉堆笑,“知道,知道。剛才來人已經通報過了。”
“隻是剛才中丞大人有公務要忙,沒得空。可一聽說是袁推官前來,中丞大人立刻放下手裏的公務,讓我來帶袁推官進去。”
“袁推官,你的麵子比我都大呀。”
“不敢。”袁可立淡淡的迴道。
“參見中丞大人。”袁可立走進大堂,對著應天巡撫李淶行禮。
李淶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子,“袁推官,你要求見本院,不知有何事啊?”
“迴中丞大人,下官是為了石玉昆石府台的事前來。”
“石玉昆已經被吏部暫停了蘇州知府的官職,不是什麽府台了。”
“吏部隻是暫停了石府台的官職,又不是免去了石府台的官職,下官以為,仍稱其為‘府台’,並無不妥。”
李淶輕笑一聲,“妥不妥的,你說了不算。”
“至於‘府台’二字,你願意繼續稱唿就繼續稱唿吧,估計你也稱唿不了幾天了。”
袁可立看向李淶,“中丞大人的意思是,石府台已經被定罪?”
“當然,隻是還沒有報到朝廷,朝廷也還沒有免去石玉昆的官職,沒有問石玉昆的罪。”
“敢問中丞大人,您說石府台已經被定罪,不知被誰定的罪?”袁可立問道。
“袁推官。”旁邊的龐參政看袁可立追問個不停,出來說道:“吏部是讓中丞大人審問石玉昆,自然是中丞大人審訊出石玉昆的罪狀。”
“那這麽說,是中丞大人定的石府台的罪?”袁可立的眼神緊盯著李淶。
“自然。”李淶壓根就沒拿正眼看袁可立,坐下身子,端起茶杯開始品茶。
“敢問中丞大人,石府台犯了什麽罪?”
“擅動吳縣庫銀。”
袁可立逼問道:“何為擅動吳縣庫銀?”
啪!李淶將茶杯重重的砸在桌上,“袁推官,你就這麽跟上官說話嗎?”
見起了火氣,龐參政趕忙出來打圓場,“袁推官,你也是兩榜進士出身,難道還不明白‘擅動’二字的含義?”
“正是因為我明白‘擅動’二字的含義,所以才要問中丞大人,何為擅動吳縣庫銀!”
李淶不以為然,“袁推官,把話說明白一點,這沒人陪你兜圈子。”
袁可立不慌不忙的說道:“剛剛中丞大人定了石府台的罪,罪名是擅動吳縣庫銀。可下官連夜查閱了吳縣縣衙的賬目,沒有一筆款項是擅動的。”
“不知中丞大人所言的‘擅動’二字,從何說起?”
李淶更加不以為然,“你能查到的賬目,巡撫衙門也能查到。你查不到的賬目,巡撫衙門也能查到。”
“你這個推官是負責蘇州府的刑名不假,可你也隻能管得到蘇州府的事,別的賬目,你看不到。”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袁推官,不要以為自己有多麽了不起,巡撫衙門裏這麽多人,不全是吃白飯的。”
“做好你自己的事就行了,不要鹹吃蘿卜淡操心。”
袁可立沒有被李淶嚇到,“既然中丞大人都這麽說了,那下官可要問了。”
“問問問,你問!”李淶明顯是不耐煩。
“中丞大人給石府台定的罪名是擅動吳縣庫銀,那麽必然是根據吳縣縣衙的往來賬目才能得出石府台是擅動吳縣庫銀。”
“可下官查閱了吳縣縣衙的賬目,並沒有發現任何不妥之處。我大明對於案牘之事向來是有詳細規製,就算是巡撫衙門抽調了吳縣縣衙的賬目,那麽吳縣縣衙中必然會有相關記錄,可下官並沒有看到這些記錄。”
“中丞大人所說的其他賬目,若不是吳縣縣衙的賬目,如何定得了石府台擅動吳縣庫銀之罪?”
“若是吳縣縣衙的賬目,那麽吳縣為何沒有相關記錄?既沒有記錄,那又如何證明賬目存在,又如何能定得了石府台的罪?”
“難不成,巡撫衙門裏有人做偽證?”
“若是真的有人做偽證,那中丞大人,是否知情?”
“站住!”大門前值守的一個隊官攔下袁可立,“你是什麽人?”
“我是蘇州府推官袁可立,有事求見中丞大人。”
雖然袁可立穿著官服,可畢竟隻是個七品,能進出巡撫衙門的,沒有一般人,一個七品官,這隊官還真不放在眼裏。
“可有憑證?”
這時,賈千戶從裏麵走出,正是之前海瑞擔任應天巡撫時跟在他身邊的那個賈千戶。
海瑞雖然不再擔任應天巡撫,可賈千戶依舊在應天巡撫衙門任職。
他在曾被派到蘇州府辦差,認識袁可立,而且他了解袁可立的為人,也知道袁可立準是為了石玉昆來的。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在海瑞身邊,賈千戶可是見識到什麽叫公者無私。
之後接替海瑞擔任應天巡撫的是霍與瑕,那是與海瑞並稱“二廉”的人物。
霍與瑕之後的應天巡撫,就是李淶。
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李淶跟海瑞、霍與瑕一比,別說比出個什麽結果來了,就是拿李淶和那二位比,都侮辱了那二位的身份。
石玉昆為官的聲望不錯,如今身陷困境,賈千戶心中隱隱有些不落忍,便對著那值守的隊官說道:
“老李,這是蘇州府的袁推官,我認識他,錯不了。”
在巡撫衙門裏當差的軍官,都是各個衛所中世襲的,彼此之間都熟悉,聽賈千戶這麽一說,那隊官也不再為難。
“還真是袁推官,那就請吧。”
“多謝。”袁可立衝著那隊官道謝,接著衝著賈千戶一拱手,“多謝賈千戶。”
袁可立這個蘇州府推官,是貨真價實的,就算是沒有賈千戶說話,他也能進去巡撫衙門。
可賈千戶既然替自己說話了,那袁可立自然不能失禮。
待走進巡撫衙門,袁可立攔下一個官員,“敢問中丞大人可在裏麵。”
“你誰呀?我怎麽沒在巡撫衙門裏見過你?”
“下官是蘇州府推官袁可立,有事求見中丞大人。”
那官員眼皮一挑,“蘇州府的推官。”接著又歎了口氣。
“中丞大人就在大堂裏,至於你能不能見到,就不好說嘍。”
“多謝。”袁可立拱手稱謝。
走到大堂前,有一個書吏迎了過來,“這位大人,您是?”
“蘇州府推官袁可立,有事求見中丞大人,煩請通報。”
“還請袁推官稍等。”
大堂內,應天巡撫李淶正在與龐參政喝茶。
這書吏走進大堂,“中丞大人,外麵來了個人,說是蘇州府推官袁可立,有事求見您。”
“袁可立?”李淶冷哼一聲,“一個小小的七品推官也要見我?”
“不見。”
那書吏走出大堂,“袁推官,真是不好意思,中丞大人他有公務在忙,一時半會的還騰不出功夫。”
“要不您改天再來?”
江南之地本就太平,平常沒有那麽多事務,現在還不到征收賦稅的時候,朝廷又沒有指令,根本沒什麽可忙的。
而且,昨天巡撫衙門才帶走石玉昆,就算是要忙,也應該是忙石玉昆的案子。
袁可立知道,李淶這是不想見自己,於是他站在大堂前,高聲喊道:“蘇州府推官袁可立,有事求見中丞大人。”
那書吏滿臉的驚慌,“袁推官,這是巡撫衙門,可不敢這麽喊。”
袁可立對著那書吏,“你有事就忙你的事去,不用管我。”
接著又喊:“蘇州府推官袁可立,有事求見中丞大人。”
巡撫衙門裏來來往往的人多了,袁可立這麽一喊,立刻吸引來眾人的目光,議論紛紛。
“都說不見了,這個袁可立,真是不知好歹!”大堂內,李淶聽著外麵的喊聲,臉色陰沉下來。
一旁坐著的龐參政見狀說道:“中丞大人,下官去蘇州府拿石玉昆的時候,這個袁可立就橫加阻攔。想必這次,他袁可立是為了石玉昆的事情來的。”
“讓他在外麵這麽嚷嚷也不好,您看,是不是見一見?”
說話間,袁可立的聲音再次傳來,“蘇州府推官袁可立,有事求見中丞大人。”
李淶沒好氣的說道:“他老在外麵這麽喊,我不見也不行啊。讓他進來吧。”
“是。”龐參政親自走出去。
“哎呀,袁推官,你這是幹什麽呢?”
“龐參政。”袁可立拱手見禮,“下官有事求見中丞大人。”
龐參政滿臉堆笑,“知道,知道。剛才來人已經通報過了。”
“隻是剛才中丞大人有公務要忙,沒得空。可一聽說是袁推官前來,中丞大人立刻放下手裏的公務,讓我來帶袁推官進去。”
“袁推官,你的麵子比我都大呀。”
“不敢。”袁可立淡淡的迴道。
“參見中丞大人。”袁可立走進大堂,對著應天巡撫李淶行禮。
李淶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子,“袁推官,你要求見本院,不知有何事啊?”
“迴中丞大人,下官是為了石玉昆石府台的事前來。”
“石玉昆已經被吏部暫停了蘇州知府的官職,不是什麽府台了。”
“吏部隻是暫停了石府台的官職,又不是免去了石府台的官職,下官以為,仍稱其為‘府台’,並無不妥。”
李淶輕笑一聲,“妥不妥的,你說了不算。”
“至於‘府台’二字,你願意繼續稱唿就繼續稱唿吧,估計你也稱唿不了幾天了。”
袁可立看向李淶,“中丞大人的意思是,石府台已經被定罪?”
“當然,隻是還沒有報到朝廷,朝廷也還沒有免去石玉昆的官職,沒有問石玉昆的罪。”
“敢問中丞大人,您說石府台已經被定罪,不知被誰定的罪?”袁可立問道。
“袁推官。”旁邊的龐參政看袁可立追問個不停,出來說道:“吏部是讓中丞大人審問石玉昆,自然是中丞大人審訊出石玉昆的罪狀。”
“那這麽說,是中丞大人定的石府台的罪?”袁可立的眼神緊盯著李淶。
“自然。”李淶壓根就沒拿正眼看袁可立,坐下身子,端起茶杯開始品茶。
“敢問中丞大人,石府台犯了什麽罪?”
“擅動吳縣庫銀。”
袁可立逼問道:“何為擅動吳縣庫銀?”
啪!李淶將茶杯重重的砸在桌上,“袁推官,你就這麽跟上官說話嗎?”
見起了火氣,龐參政趕忙出來打圓場,“袁推官,你也是兩榜進士出身,難道還不明白‘擅動’二字的含義?”
“正是因為我明白‘擅動’二字的含義,所以才要問中丞大人,何為擅動吳縣庫銀!”
李淶不以為然,“袁推官,把話說明白一點,這沒人陪你兜圈子。”
袁可立不慌不忙的說道:“剛剛中丞大人定了石府台的罪,罪名是擅動吳縣庫銀。可下官連夜查閱了吳縣縣衙的賬目,沒有一筆款項是擅動的。”
“不知中丞大人所言的‘擅動’二字,從何說起?”
李淶更加不以為然,“你能查到的賬目,巡撫衙門也能查到。你查不到的賬目,巡撫衙門也能查到。”
“你這個推官是負責蘇州府的刑名不假,可你也隻能管得到蘇州府的事,別的賬目,你看不到。”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袁推官,不要以為自己有多麽了不起,巡撫衙門裏這麽多人,不全是吃白飯的。”
“做好你自己的事就行了,不要鹹吃蘿卜淡操心。”
袁可立沒有被李淶嚇到,“既然中丞大人都這麽說了,那下官可要問了。”
“問問問,你問!”李淶明顯是不耐煩。
“中丞大人給石府台定的罪名是擅動吳縣庫銀,那麽必然是根據吳縣縣衙的往來賬目才能得出石府台是擅動吳縣庫銀。”
“可下官查閱了吳縣縣衙的賬目,並沒有發現任何不妥之處。我大明對於案牘之事向來是有詳細規製,就算是巡撫衙門抽調了吳縣縣衙的賬目,那麽吳縣縣衙中必然會有相關記錄,可下官並沒有看到這些記錄。”
“中丞大人所說的其他賬目,若不是吳縣縣衙的賬目,如何定得了石府台擅動吳縣庫銀之罪?”
“若是吳縣縣衙的賬目,那麽吳縣為何沒有相關記錄?既沒有記錄,那又如何證明賬目存在,又如何能定得了石府台的罪?”
“難不成,巡撫衙門裏有人做偽證?”
“若是真的有人做偽證,那中丞大人,是否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