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平息叛亂
大明,開局覆滅遼東女真 作者:星辰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慶王府外,鮮血淋漓。
哱拜與幾個僅存家丁被圍在三邊總督的標營團團圍住。
“老將軍,我們怕是完了。”一個家丁垂頭喪氣。
哱拜心一橫,“弟兄們,我們幹的是誅九族的買賣,如今東窗事發,沒什麽好說的。”
“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一個,殺呀。”
一個將領厲聲喝斥,“大膽哱拜,還不束手就擒!”
哱拜此時早就紅了眼,什麽都不顧了,“弟兄們,殺呀!”
帶隊的將領也沒有再廢話,招唿人上前,“上。”
在王府大堂中陪著慶王喝茶的三邊總督魏學曾聽著外麵聲音漸緩,向慶王告請之後,出堂向外走去察看。
他的親兵隊長立刻帶人跟上。
“留兩隊人在這保護慶王殿下,就算是外麵塌了天,他們也不許出來。”魏學曾吩咐道。
“是。”兩個隊官應聲帶人將王府大堂緊緊護衛。
走到王府大門前,這裏的戰鬥已經結束,一個將領見魏學曾走來,立即迎了過去。
“部堂大人。”
“怎麽樣了?”
“迴稟部堂大人,俘虜五人,餘者負隅頑抗,已被斬殺。哱拜見事不好,自殺了。”
魏學曾心中很不是滋味,人心不足蛇吞象,貪心不足吃月亮,在這種關頭自相殘殺,親者痛,仇者快,即使平叛有功,可這功勞,拿著燙手啊。
“將俘虜收監,受傷的弟兄抓緊醫治,戰死的弟兄把名單報上來,照例撫恤。有功的弟兄,等事情結束後一並發賞。”
“你帶人將這裏打掃幹淨,留足人手護衛在慶王府,以免漏網之魚生事,你親自守在這裏。”
“末將領命。”
“部堂大人。”蕭如薰也帶人趕了過來。
“蕭將軍,可有收獲?”魏學曾迫不及待的問道。
蕭如薰勒住韁繩,翻身下馬,自有親兵為其牽馬。
“部堂大人,末將帶人查抄哱拜住所,哱拜不在,其子哱承恩被我軍生擒,其家中家丁負隅頑抗,已經正法。其餘丫鬟、仆人,末將派人在原地看押。”
“還有就是,末將在哱拜府上抄出了一些書信,發現是哱拜寫給套虜頭子莊禿賴的書信。他們應當是早有勾結。”
蕭如薰的親兵立刻邊沒來的將書信呈上。
魏學曾隨手拿起幾封信翻看,臉色陰沉,“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呀。”
“將這些書信歸檔,將哱承恩收押。”
“蕭將軍,隨我去軍營。”
軍營中,遊擊將軍、參將等級別較高的武官,包括千總,都被李如鬆以議事的名義看在了帳中。
剩餘的把總、百總等低級武官,跟隨士兵,被看在了校場,由李如鬆的親信官兵看在四周。
人就是這樣,隻要有領頭的,就敢一擁而上。
可要是沒有領頭的,誰都不願意當這個出頭鳥。
畢竟,槍打出頭鳥。
劉東暘、許朝,這兩個中下層官兵中最有威望也是最有野心之人,一個人被殺,一個被抓,其餘級別稍微高一點的武官,都被看住。
剩下級別最高的武官,就是個把總,不過就管幾百個人,就算是有造反的那個心,也沒有造反的那個膽。
就算是他們有那個心,又有那個膽子,可下麵的士兵還不一定跟他們起事呢。
總兵、副總兵那一級別的大人物的造反,還說的過去。你一個小小的把總、百總造反,聽著都新鮮。
四周燃著火把,舉著火把的,是一個個殺氣騰騰的士兵,若是誰先挑頭鬧事,能不能成功不敢說,反正第一個挑頭的肯定是活不了。
校場上雖有大隊士兵,可卻靜的可怕,直到一陣馬蹄聲傳來。
守衛營門士兵的聲音接著傳來,“部堂大人。”
“李總鎮在嗎?”
“在。”
“駕!”魏學曾催馬向前,蕭如薰隨後跟上。
大隊士兵一窩蜂的湧進軍營,有的跟隨魏學曾離去,有的則跑到校場上。
帥帳中,李如鬆聽到動靜,剛想出去,可他擔心自己一動,帳內的將領也會跟著動,便沒有起身,隻是衝著外麵喊道:“外麵出了什麽事?”
守在外麵的一個隊官立刻迴道:“是部堂大人來了。”
李如鬆心裏鬆了一口氣,“諸位,咱們去迎一迎部堂大人吧。”
李如鬆為人桀驁不馴,巡撫一級的文官,他壓根就不放在眼裏,總督這一級別的文官,他也不怎麽服氣。
可遇到這種緊急情況,他還是分的清輕重緩急的,他明白,這個時候必須以大局為重,以三邊總督魏學曾為尊。
一眾將領隨著李如鬆出帳,齊刷刷的向三邊總督魏學曾抱拳行禮,“參見部堂大人。”
魏學曾拱手還禮,“諸位將軍不必客氣。”
“哱拜意圖造反,幸得我大明列祖列宗庇佑,此惡賊已經伏法,一應叛賊,除生擒者外,餘者皆被斬殺。”
“然,哱拜在軍中多年,素有威望,黨羽眾多。其雖已伏法,可難免還有漏網之魚,為保我大明江山社稷,還請諸位將軍配合。”
“待審查結束,本官必定還各位將軍一個公道。”
“一切謹遵部堂大人之令。”寧夏總兵李如鬆率先領命。
寧夏副總兵蕭如薰隨之跟上,“一切謹遵部堂大人之令。”
其餘將領一看,三邊總督親自開口,一個總兵、一個副總兵都立即表態,那我們還能說什麽。
“一切謹遵部堂大人之令。”
巡撫衙門,大門緊閉。
寧夏巡撫黨馨身披甲胄,在大堂中來迴踱步。
他向來瞧不上武官,對士兵也是多有欺壓,尤其是哱拜,他在當地根深蒂固,黨馨更是有意收拾哱拜父子。
可沒想到,哱拜竟然造反了。
最初接到副總兵蕭如薰派人送來的消息後,黨馨還是有點不太相信。
可轉念一想,這種事蕭如薰不敢信口開河,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況且,白天他剛剛讓人抽了哱承恩三十鞭子,這哱拜要是造反,肯定是饒不了自己。
黨馨別看平時對當兵的隨意欺壓,可真遇到事了,卻是有些手足無措。
他隻能聽從下屬意見,按部就班的派人出去,該向上稟報的向上稟報,該向下下命令的向下下命令。
黨馨他本人,則是穿上了甲胄,帶著巡撫標營守在衙門裏,不敢露頭,生怕出現什麽危險美其名曰,誓死守護巡撫衙門。
忽然,外麵有人叫門。
“中丞大人!中丞大人!”
“什麽人?”守門的士兵問道。
“部堂大人有令,哱拜已經伏誅,亂兵已被平定,請黨中丞出麵安撫城中百姓。”
黨馨得知叛亂被平定,長舒了一口氣,“還請轉告部堂大人,就說黨馨領命。”
哱拜與幾個僅存家丁被圍在三邊總督的標營團團圍住。
“老將軍,我們怕是完了。”一個家丁垂頭喪氣。
哱拜心一橫,“弟兄們,我們幹的是誅九族的買賣,如今東窗事發,沒什麽好說的。”
“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一個,殺呀。”
一個將領厲聲喝斥,“大膽哱拜,還不束手就擒!”
哱拜此時早就紅了眼,什麽都不顧了,“弟兄們,殺呀!”
帶隊的將領也沒有再廢話,招唿人上前,“上。”
在王府大堂中陪著慶王喝茶的三邊總督魏學曾聽著外麵聲音漸緩,向慶王告請之後,出堂向外走去察看。
他的親兵隊長立刻帶人跟上。
“留兩隊人在這保護慶王殿下,就算是外麵塌了天,他們也不許出來。”魏學曾吩咐道。
“是。”兩個隊官應聲帶人將王府大堂緊緊護衛。
走到王府大門前,這裏的戰鬥已經結束,一個將領見魏學曾走來,立即迎了過去。
“部堂大人。”
“怎麽樣了?”
“迴稟部堂大人,俘虜五人,餘者負隅頑抗,已被斬殺。哱拜見事不好,自殺了。”
魏學曾心中很不是滋味,人心不足蛇吞象,貪心不足吃月亮,在這種關頭自相殘殺,親者痛,仇者快,即使平叛有功,可這功勞,拿著燙手啊。
“將俘虜收監,受傷的弟兄抓緊醫治,戰死的弟兄把名單報上來,照例撫恤。有功的弟兄,等事情結束後一並發賞。”
“你帶人將這裏打掃幹淨,留足人手護衛在慶王府,以免漏網之魚生事,你親自守在這裏。”
“末將領命。”
“部堂大人。”蕭如薰也帶人趕了過來。
“蕭將軍,可有收獲?”魏學曾迫不及待的問道。
蕭如薰勒住韁繩,翻身下馬,自有親兵為其牽馬。
“部堂大人,末將帶人查抄哱拜住所,哱拜不在,其子哱承恩被我軍生擒,其家中家丁負隅頑抗,已經正法。其餘丫鬟、仆人,末將派人在原地看押。”
“還有就是,末將在哱拜府上抄出了一些書信,發現是哱拜寫給套虜頭子莊禿賴的書信。他們應當是早有勾結。”
蕭如薰的親兵立刻邊沒來的將書信呈上。
魏學曾隨手拿起幾封信翻看,臉色陰沉,“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呀。”
“將這些書信歸檔,將哱承恩收押。”
“蕭將軍,隨我去軍營。”
軍營中,遊擊將軍、參將等級別較高的武官,包括千總,都被李如鬆以議事的名義看在了帳中。
剩餘的把總、百總等低級武官,跟隨士兵,被看在了校場,由李如鬆的親信官兵看在四周。
人就是這樣,隻要有領頭的,就敢一擁而上。
可要是沒有領頭的,誰都不願意當這個出頭鳥。
畢竟,槍打出頭鳥。
劉東暘、許朝,這兩個中下層官兵中最有威望也是最有野心之人,一個人被殺,一個被抓,其餘級別稍微高一點的武官,都被看住。
剩下級別最高的武官,就是個把總,不過就管幾百個人,就算是有造反的那個心,也沒有造反的那個膽。
就算是他們有那個心,又有那個膽子,可下麵的士兵還不一定跟他們起事呢。
總兵、副總兵那一級別的大人物的造反,還說的過去。你一個小小的把總、百總造反,聽著都新鮮。
四周燃著火把,舉著火把的,是一個個殺氣騰騰的士兵,若是誰先挑頭鬧事,能不能成功不敢說,反正第一個挑頭的肯定是活不了。
校場上雖有大隊士兵,可卻靜的可怕,直到一陣馬蹄聲傳來。
守衛營門士兵的聲音接著傳來,“部堂大人。”
“李總鎮在嗎?”
“在。”
“駕!”魏學曾催馬向前,蕭如薰隨後跟上。
大隊士兵一窩蜂的湧進軍營,有的跟隨魏學曾離去,有的則跑到校場上。
帥帳中,李如鬆聽到動靜,剛想出去,可他擔心自己一動,帳內的將領也會跟著動,便沒有起身,隻是衝著外麵喊道:“外麵出了什麽事?”
守在外麵的一個隊官立刻迴道:“是部堂大人來了。”
李如鬆心裏鬆了一口氣,“諸位,咱們去迎一迎部堂大人吧。”
李如鬆為人桀驁不馴,巡撫一級的文官,他壓根就不放在眼裏,總督這一級別的文官,他也不怎麽服氣。
可遇到這種緊急情況,他還是分的清輕重緩急的,他明白,這個時候必須以大局為重,以三邊總督魏學曾為尊。
一眾將領隨著李如鬆出帳,齊刷刷的向三邊總督魏學曾抱拳行禮,“參見部堂大人。”
魏學曾拱手還禮,“諸位將軍不必客氣。”
“哱拜意圖造反,幸得我大明列祖列宗庇佑,此惡賊已經伏法,一應叛賊,除生擒者外,餘者皆被斬殺。”
“然,哱拜在軍中多年,素有威望,黨羽眾多。其雖已伏法,可難免還有漏網之魚,為保我大明江山社稷,還請諸位將軍配合。”
“待審查結束,本官必定還各位將軍一個公道。”
“一切謹遵部堂大人之令。”寧夏總兵李如鬆率先領命。
寧夏副總兵蕭如薰隨之跟上,“一切謹遵部堂大人之令。”
其餘將領一看,三邊總督親自開口,一個總兵、一個副總兵都立即表態,那我們還能說什麽。
“一切謹遵部堂大人之令。”
巡撫衙門,大門緊閉。
寧夏巡撫黨馨身披甲胄,在大堂中來迴踱步。
他向來瞧不上武官,對士兵也是多有欺壓,尤其是哱拜,他在當地根深蒂固,黨馨更是有意收拾哱拜父子。
可沒想到,哱拜竟然造反了。
最初接到副總兵蕭如薰派人送來的消息後,黨馨還是有點不太相信。
可轉念一想,這種事蕭如薰不敢信口開河,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況且,白天他剛剛讓人抽了哱承恩三十鞭子,這哱拜要是造反,肯定是饒不了自己。
黨馨別看平時對當兵的隨意欺壓,可真遇到事了,卻是有些手足無措。
他隻能聽從下屬意見,按部就班的派人出去,該向上稟報的向上稟報,該向下下命令的向下下命令。
黨馨他本人,則是穿上了甲胄,帶著巡撫標營守在衙門裏,不敢露頭,生怕出現什麽危險美其名曰,誓死守護巡撫衙門。
忽然,外麵有人叫門。
“中丞大人!中丞大人!”
“什麽人?”守門的士兵問道。
“部堂大人有令,哱拜已經伏誅,亂兵已被平定,請黨中丞出麵安撫城中百姓。”
黨馨得知叛亂被平定,長舒了一口氣,“還請轉告部堂大人,就說黨馨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