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一邊向著桃樹林走著,一邊聊著。
吳莽問道:“陳兄,我不明白,為何那麽多人都讀過書,偏偏你作的詩就比他們好那麽多呢?是不是因為你偷偷用了他們沒有的內力?還是你們玄宗有什麽秘術?”
“哈哈……哪有這種秘術?當然也不是內力所致!”陳青笑道:“以我的感悟,其實無非四個字!”
“哪四個字?”吳莽不禁瞪大眼睛問道,李根也在注意聽著其迴答。
“熟能生巧!”陳青笑答道。
李根依舊是無甚表情,吳莽則一臉迷惑之態,問道:“難道這作詩和打拳一樣?打拳是苦練力氣,蹲穩馬步,反複練習架勢,打出去的拳就厲害。這作文章便是把諸子百家的詩文熟讀百遍甚至千遍,就可以作出好文章?”說出此話時,他似還有不太相信之意。
“正是如此!”隻見陳青正色道:“正所謂‘熟能生巧,勤能補拙’,天下之人,雖然聰愚有差,敏拙有別,但其真正的差別在天地之間看來,實則是微乎其微的。隻要人甘消時日於學,付諸實踐於為,則天下諸事皆可達也!若是我沒猜錯,吳兄和李兄均可捫心自問,二位有今日之功力,何嚐不是自己曾經的點滴付出所致呢?”說完時陳青意味深長的看向二人,仿若要將他們之過去往生看穿似的。
聽罷,李根不禁暗歎這陳青之識,他說的一點沒錯。自己曾經是玉清宗資質最平庸的弟子之一,但自己比別的弟子多出來了一股誌氣,憑著這股誌氣,他在四年時間內就成長為全宗屈指可數的傑出弟子,以致讓師父能推薦自己去上宗測試。
吳莽也迴憶起從練武之日起的日日夜夜,他覺得陳青之言不虛。記得武駿的公子武興已能使出整套的騰龍刀法時,自己才剛開始練武;而武興已是武陽三少之一,武陽鎮的同輩中已無人之武功出其右時,自己則剛開始練虎鶴雙形。但現在,連武興都知道已不是自己的對手,且他相信隻要勤學苦練,超過其父吳真也隻是時間問題。
卻見陳青繼續說道:“正所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文章亦是如此。我從六歲便開始識字,開始每日一字,而後每日五字,十字。七歲便開始詠讀詩文,開始每日一篇,而後每日三篇,五篇。且不僅要熟讀,還要背誦,這才能讓我八歲便可作詩。”
“八,八,八歲便作詩?……想我八歲時,才剛學會讀三字經呢,看來我是天資不聰明的那種。”吳莽歎道。
“嗬嗬,並非天資,唯父母之願爾!我娘出生官宦之家,我父經商且又喜歡詩文,故從小便耳濡目染,且對我格外嚴苛罷了!聽父親說,他就是因為一首詩才贏得我娘的芳心!”陳青不禁略顯得意的說。
聽到陳青誇耀其父,吳莽則一臉不服,眼珠一轉,便胡亂說道:“嗯……我娘就是因為我爹的一身好功夫,就…就嫁給了他。”
卻不料說完後,兩人不約而同的看向李根,李根本打算隻聽兩人說著,無意接話的,可此時見兩人均有意問之,不答似有所失禮,便隨意想了個理由,兩眼平視前方,麵無表情的淡淡迴道:“我爹能喝酒。”
吳莽陳青麵麵相覷,未有任何表示。一旁的劉四略想笑,卻呡嘴忍住了。
陳青問道:“對了,剛剛吳兄所說的伯父的一身好功夫,可就是日後傳與你的,今日所用的虎拳和鶴拳呢?”
“嘿嘿,陳兄果然聰明!沒錯,就是我家世代相傳的獨門功夫——虎鶴雙形!”吳莽自豪之餘繼續說道:“我爹做鏢師以前,在揚州做了多年捕頭,據他說曾經用此功夫擒獲了好多惡貫滿盈的匪徒呢!”
陳青說道:“原來如此……若我沒猜錯,那埋伏你的便是慕容山莊的人,而你摔落後偷襲你的則是南宮山莊的人。他們一個用虎拳,一個用鶴拳,且兩家族素有間隙,故你用另一種拳法應之,則他們會以為你是對方的人。”
吳莽歎道:“怪不得!我說我今日怎麽這麽倒黴呢,原來是無意中扯上了他們兩家的恩怨!”
又過了幾炷香的工夫,四人終於走進了桃樹林,當大家看到那滿眼桃花時都讚歎不已……
吳莽道:“果然很好看,看來這趟沒白來!”
陳青道:“嗯!此景可助我賦詩一首!”
就連李根也麵露笑容,如果說花燈詩賽還未讓他忘卻悲傷,那麽這二月桃花則不禁讓他想起人生還有如此美好之事!
吳莽對劉四說道:“劉叔,我們摘些桃花迴去吧?我想送給娘!”
“哈你這渾小子,這桃花是小夥送給姑娘的,哪有將桃花送給娘的?”劉四不屑道。
“哦……”吳莽撓撓腦袋,略顯羞意。
卻見陳青輕搖白扇,而後徐徐吟道:
“春風二月百花開,桃豔香菲慕人來。
未想花夭取粉媚,隻為桃李敬母懷。”
聽到此詩,李根立刻想起了自己的娘,此時她遠在趙國鹿山鎮,不知道她可是還在幫著爹務農,臉上是否又多了幾分操勞之色……
正在李根暗自思念娘親時,卻聽吳莽略顯不滿的抱怨道:“哎呀我說陳兄,你就別在我們這些粗人麵前作詩了,顯得我們多慚愧啊!”
“哈哈哈!”劉四笑道。
陳青淡笑道:“嗬嗬!吳兄說笑了!那好,且隻賞花吧!”
大家都在賞花時,隻有陳青無意中注意到李根似悶悶不樂,便走過去問道:“李兄似有心事?”
李根看了眼陳青,見對方初次見麵,卻有關心之意,便如實說道:“唉……其實我本無心來此賞花,是走錯路了。”。
“哈哈!……無心也好,有心也罷,此時在此,有何異乎?不如及時行樂,好好體會這桃花之美。”陳青知道對方有心事,便故意這麽說,以好讓其盡數道來。
“其,其實我去銀陵,隻是為了看看詩魁之寶為何物。”李根淡淡說道。
吳莽問道:“陳兄,我不明白,為何那麽多人都讀過書,偏偏你作的詩就比他們好那麽多呢?是不是因為你偷偷用了他們沒有的內力?還是你們玄宗有什麽秘術?”
“哈哈……哪有這種秘術?當然也不是內力所致!”陳青笑道:“以我的感悟,其實無非四個字!”
“哪四個字?”吳莽不禁瞪大眼睛問道,李根也在注意聽著其迴答。
“熟能生巧!”陳青笑答道。
李根依舊是無甚表情,吳莽則一臉迷惑之態,問道:“難道這作詩和打拳一樣?打拳是苦練力氣,蹲穩馬步,反複練習架勢,打出去的拳就厲害。這作文章便是把諸子百家的詩文熟讀百遍甚至千遍,就可以作出好文章?”說出此話時,他似還有不太相信之意。
“正是如此!”隻見陳青正色道:“正所謂‘熟能生巧,勤能補拙’,天下之人,雖然聰愚有差,敏拙有別,但其真正的差別在天地之間看來,實則是微乎其微的。隻要人甘消時日於學,付諸實踐於為,則天下諸事皆可達也!若是我沒猜錯,吳兄和李兄均可捫心自問,二位有今日之功力,何嚐不是自己曾經的點滴付出所致呢?”說完時陳青意味深長的看向二人,仿若要將他們之過去往生看穿似的。
聽罷,李根不禁暗歎這陳青之識,他說的一點沒錯。自己曾經是玉清宗資質最平庸的弟子之一,但自己比別的弟子多出來了一股誌氣,憑著這股誌氣,他在四年時間內就成長為全宗屈指可數的傑出弟子,以致讓師父能推薦自己去上宗測試。
吳莽也迴憶起從練武之日起的日日夜夜,他覺得陳青之言不虛。記得武駿的公子武興已能使出整套的騰龍刀法時,自己才剛開始練武;而武興已是武陽三少之一,武陽鎮的同輩中已無人之武功出其右時,自己則剛開始練虎鶴雙形。但現在,連武興都知道已不是自己的對手,且他相信隻要勤學苦練,超過其父吳真也隻是時間問題。
卻見陳青繼續說道:“正所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文章亦是如此。我從六歲便開始識字,開始每日一字,而後每日五字,十字。七歲便開始詠讀詩文,開始每日一篇,而後每日三篇,五篇。且不僅要熟讀,還要背誦,這才能讓我八歲便可作詩。”
“八,八,八歲便作詩?……想我八歲時,才剛學會讀三字經呢,看來我是天資不聰明的那種。”吳莽歎道。
“嗬嗬,並非天資,唯父母之願爾!我娘出生官宦之家,我父經商且又喜歡詩文,故從小便耳濡目染,且對我格外嚴苛罷了!聽父親說,他就是因為一首詩才贏得我娘的芳心!”陳青不禁略顯得意的說。
聽到陳青誇耀其父,吳莽則一臉不服,眼珠一轉,便胡亂說道:“嗯……我娘就是因為我爹的一身好功夫,就…就嫁給了他。”
卻不料說完後,兩人不約而同的看向李根,李根本打算隻聽兩人說著,無意接話的,可此時見兩人均有意問之,不答似有所失禮,便隨意想了個理由,兩眼平視前方,麵無表情的淡淡迴道:“我爹能喝酒。”
吳莽陳青麵麵相覷,未有任何表示。一旁的劉四略想笑,卻呡嘴忍住了。
陳青問道:“對了,剛剛吳兄所說的伯父的一身好功夫,可就是日後傳與你的,今日所用的虎拳和鶴拳呢?”
“嘿嘿,陳兄果然聰明!沒錯,就是我家世代相傳的獨門功夫——虎鶴雙形!”吳莽自豪之餘繼續說道:“我爹做鏢師以前,在揚州做了多年捕頭,據他說曾經用此功夫擒獲了好多惡貫滿盈的匪徒呢!”
陳青說道:“原來如此……若我沒猜錯,那埋伏你的便是慕容山莊的人,而你摔落後偷襲你的則是南宮山莊的人。他們一個用虎拳,一個用鶴拳,且兩家族素有間隙,故你用另一種拳法應之,則他們會以為你是對方的人。”
吳莽歎道:“怪不得!我說我今日怎麽這麽倒黴呢,原來是無意中扯上了他們兩家的恩怨!”
又過了幾炷香的工夫,四人終於走進了桃樹林,當大家看到那滿眼桃花時都讚歎不已……
吳莽道:“果然很好看,看來這趟沒白來!”
陳青道:“嗯!此景可助我賦詩一首!”
就連李根也麵露笑容,如果說花燈詩賽還未讓他忘卻悲傷,那麽這二月桃花則不禁讓他想起人生還有如此美好之事!
吳莽對劉四說道:“劉叔,我們摘些桃花迴去吧?我想送給娘!”
“哈你這渾小子,這桃花是小夥送給姑娘的,哪有將桃花送給娘的?”劉四不屑道。
“哦……”吳莽撓撓腦袋,略顯羞意。
卻見陳青輕搖白扇,而後徐徐吟道:
“春風二月百花開,桃豔香菲慕人來。
未想花夭取粉媚,隻為桃李敬母懷。”
聽到此詩,李根立刻想起了自己的娘,此時她遠在趙國鹿山鎮,不知道她可是還在幫著爹務農,臉上是否又多了幾分操勞之色……
正在李根暗自思念娘親時,卻聽吳莽略顯不滿的抱怨道:“哎呀我說陳兄,你就別在我們這些粗人麵前作詩了,顯得我們多慚愧啊!”
“哈哈哈!”劉四笑道。
陳青淡笑道:“嗬嗬!吳兄說笑了!那好,且隻賞花吧!”
大家都在賞花時,隻有陳青無意中注意到李根似悶悶不樂,便走過去問道:“李兄似有心事?”
李根看了眼陳青,見對方初次見麵,卻有關心之意,便如實說道:“唉……其實我本無心來此賞花,是走錯路了。”。
“哈哈!……無心也好,有心也罷,此時在此,有何異乎?不如及時行樂,好好體會這桃花之美。”陳青知道對方有心事,便故意這麽說,以好讓其盡數道來。
“其,其實我去銀陵,隻是為了看看詩魁之寶為何物。”李根淡淡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