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芸一直都跟著花木蘭經常混跡在虞城縣的大街小巷裏,期間收集到了很多北魏時期的文化,甚至悄悄溜進過花木蘭父親的書房中掃描了這個時候的古書籍,幸而字體是楷體,係統可以根據先代人留下的少許資料進行翻譯。
不過因為資料極少,因而戰芸不得不去請教花木蘭,讓她教她認字,猶記得當時花木蘭看她驚訝的神情以及懷疑的目光。
也幸好小雲家境貧困,有個尚在啟蒙階段但沒錢上學的弟弟,戰芸便以要教弟弟認字為理由,成功讓花木蘭打消疑慮並開始教授她認字,每天十個字。
雖然戰芸很想一口氣學完,反正有係統在,她不懂也沒關係。然而不行,一天之內學完現今所有文字隻會被別人當怪胎,從而導致任務失敗。
所以戰芸隻好耐著性子去學。
花木蘭雖作為女子,但性格豪爽,也很耐心,會手把手教戰芸寫字,但戰芸就不行了,耐心極差。原本她覺得,一天十個字簡單的不得了。結果開始學後,她腦子裏就隻剩下“我是誰”,“我在哪兒”,“這是啥呀?”這些想法。
第一天學寫字的時候,戰芸看著花木蘭一手豪氣大方的正楷字,覺得自己也行,然後,當她拿起毛筆觸上宣紙的,寫了一撇之後:“什麽玩意啊?這筆怎麽這麽軟?這紙怎麽這麽薄?”
然後,第一天裏她除了工作以及必要的時間之外都在學寫一個字,然而,她晚上把這個字寫的勉勉強強能看以後,卻睡一覺起來就忘了,氣的戰芸想打人。
但戰芸性格裏有一個優點便是永不認輸,所以那個字她練了十天。
寫好一個字以後再去學其它的字,相較起來要容易的多,這是戰芸第十一天習字時的感悟。
剛學會十個字的時候,戰芸的主線任務從“跟隨木蘭學習,收集文化”變成了“想辦法跟著木蘭”。
任務變更時,木蘭正在手把手教戰芸寫繁體正楷“站”字,但剛寫完一個,便有小廝前來傳喚木蘭,說是花夫人有請。
於是兩人換了一身衣服,淨了麵,手,收拾好後,便去了花夫人的院子。
北魏時期風格的院子,房子什麽的,戰芸也讓係統拍了不少。
木蘭一個人(或者戰芸也在)時,她豪放的舉止會不加收斂,一言一行間的瀟灑飄逸,完全不輸男子。但木蘭在父母長輩麵前收斂的多,也溫婉的多,雖然有時也會在聊天聊高興時突然放開來,把父母長輩嚇一跳什麽的,不過總體影響不大。
果然,木蘭那步步生風的腳步,在跨進花夫人的靜怡園時,畫風突變,從大跨步變成了小碎步,走的慢慢的。
幸而院子不是很大,走過一道月亮門,再穿兩條迴廊,便見到坐在堂屋的人了。
堂屋裏坐著木蘭的祖母花老夫人,以及她的母親花夫人。
站在木欄側後方的戰芸,在跟著木蘭行禮的時候,清晰地看懂了她的微表情:“完了,又來了。”
什麽事能讓木蘭有這樣的心理活動?
扶著被長輩示意免禮並坐下的木蘭,戰芸心想:“催婚,當真是逃不過的劫啊!”
如上,木蘭剛坐穩,花老夫人就道:“孫女兒,祖母給你找了一縣裏新來的媒人,聽說她以前在京城說媒,湊合了不少才子佳人,這個,你看......”
話還未說完,便被花夫人截取話頭:“哎呀,娘,什麽你看不你看的?您盡管安排,木蘭,你也是,都是17歲的人了,再不嫁,那還不成老姑娘了麽!”
是啊,木蘭早已過了十五及笄的年齡,在古代,女子一般十二三歲便訂了婚,如今這木蘭17歲的年紀,若是擱別人身上,怕是早已是兩個孩子的娘了。
木蘭正要張口想再用“想多陪陪父母和祖母”這個理由去推辭,卻被花夫人搶了先:“木蘭啊,你已經長大了,你祖母聽力也在退化,她最大的心願,便是能看見你成婚生子。”
這下好了,木蘭隻得咽下口中的拒絕,猶豫著。
看著祖母期待的目光和她爬滿皺紋的臉,木蘭最終還是點了點頭,同意了母親的提議。
如果單單是相親,那麽作為丫鬟的戰芸自然是可以混進去的。
戰芸也是這麽想的。
她在第二天一大早,伺候木蘭更衣,換上昨晚送來的一套紅衣白裙的流仙裙,係上繡著蘭草的腰帶將烏黑的發絲梳理起來,盤起飛仙髻,插上木蘭那久久不曾用過的梳妝匣中,還很新的簪子,絹花。以及木蘭最喜歡的裝飾有木蘭花的齒梳,錯落有致的插入發中。
平日裏,木蘭不曾動過脂粉,也被媒婆帶來的婢子塗抹在了她臉上,隻是,以戰芸的目光和審美來看,木蘭被裝飾後的模樣著實不好看。
首先,木蘭的皮膚相較於其餘女子來說還是較黑的,也因此那婢子往木蘭臉上撲了許多粉,而木蘭因為常年在街上行走,以及悄悄練武功的原因,皮膚較幹燥,粉鋪在她幹燥的臉上沒一會兒便起殼了,那婢子見了,又繼續往木蘭臉上撲粉,最後那臉白的跟鬼似的,甚至那粉的厚度也讓人看了就難受。
然後,當婢子終於弄好臉上的粉時,又用起大紅色開始畫眼影起來。
戰芸一看,咦~簡直是惡魔!
木蘭是雙眼皮,眼睛很大,那婢子為了讓眼影明顯一點,便用大紅色塗抹了她整個眼窩,睜著眼睛還好,看起來還行,但一眨眼就會立刻看到一大坨的紅色,極其顯眼。
還有那個大紅色的口脂,木蘭那原本還很可愛的嘟嘟唇,瞬間被口脂染色,紅的跟木蘭剛吃過小孩兒似的。
最特別的是臉上凝成一團的腮紅,紅的跟猴屁股似的,極其違和。
雖然戰芸很想上手給木蘭重新畫一個妝,然而那婢子卻不讓,說會壞了吉利。
對此,木蘭表示,自從17歲後,這種相親平均一個禮拜來一次,這種奇葩的妝容我都習慣了。:)
不過因為資料極少,因而戰芸不得不去請教花木蘭,讓她教她認字,猶記得當時花木蘭看她驚訝的神情以及懷疑的目光。
也幸好小雲家境貧困,有個尚在啟蒙階段但沒錢上學的弟弟,戰芸便以要教弟弟認字為理由,成功讓花木蘭打消疑慮並開始教授她認字,每天十個字。
雖然戰芸很想一口氣學完,反正有係統在,她不懂也沒關係。然而不行,一天之內學完現今所有文字隻會被別人當怪胎,從而導致任務失敗。
所以戰芸隻好耐著性子去學。
花木蘭雖作為女子,但性格豪爽,也很耐心,會手把手教戰芸寫字,但戰芸就不行了,耐心極差。原本她覺得,一天十個字簡單的不得了。結果開始學後,她腦子裏就隻剩下“我是誰”,“我在哪兒”,“這是啥呀?”這些想法。
第一天學寫字的時候,戰芸看著花木蘭一手豪氣大方的正楷字,覺得自己也行,然後,當她拿起毛筆觸上宣紙的,寫了一撇之後:“什麽玩意啊?這筆怎麽這麽軟?這紙怎麽這麽薄?”
然後,第一天裏她除了工作以及必要的時間之外都在學寫一個字,然而,她晚上把這個字寫的勉勉強強能看以後,卻睡一覺起來就忘了,氣的戰芸想打人。
但戰芸性格裏有一個優點便是永不認輸,所以那個字她練了十天。
寫好一個字以後再去學其它的字,相較起來要容易的多,這是戰芸第十一天習字時的感悟。
剛學會十個字的時候,戰芸的主線任務從“跟隨木蘭學習,收集文化”變成了“想辦法跟著木蘭”。
任務變更時,木蘭正在手把手教戰芸寫繁體正楷“站”字,但剛寫完一個,便有小廝前來傳喚木蘭,說是花夫人有請。
於是兩人換了一身衣服,淨了麵,手,收拾好後,便去了花夫人的院子。
北魏時期風格的院子,房子什麽的,戰芸也讓係統拍了不少。
木蘭一個人(或者戰芸也在)時,她豪放的舉止會不加收斂,一言一行間的瀟灑飄逸,完全不輸男子。但木蘭在父母長輩麵前收斂的多,也溫婉的多,雖然有時也會在聊天聊高興時突然放開來,把父母長輩嚇一跳什麽的,不過總體影響不大。
果然,木蘭那步步生風的腳步,在跨進花夫人的靜怡園時,畫風突變,從大跨步變成了小碎步,走的慢慢的。
幸而院子不是很大,走過一道月亮門,再穿兩條迴廊,便見到坐在堂屋的人了。
堂屋裏坐著木蘭的祖母花老夫人,以及她的母親花夫人。
站在木欄側後方的戰芸,在跟著木蘭行禮的時候,清晰地看懂了她的微表情:“完了,又來了。”
什麽事能讓木蘭有這樣的心理活動?
扶著被長輩示意免禮並坐下的木蘭,戰芸心想:“催婚,當真是逃不過的劫啊!”
如上,木蘭剛坐穩,花老夫人就道:“孫女兒,祖母給你找了一縣裏新來的媒人,聽說她以前在京城說媒,湊合了不少才子佳人,這個,你看......”
話還未說完,便被花夫人截取話頭:“哎呀,娘,什麽你看不你看的?您盡管安排,木蘭,你也是,都是17歲的人了,再不嫁,那還不成老姑娘了麽!”
是啊,木蘭早已過了十五及笄的年齡,在古代,女子一般十二三歲便訂了婚,如今這木蘭17歲的年紀,若是擱別人身上,怕是早已是兩個孩子的娘了。
木蘭正要張口想再用“想多陪陪父母和祖母”這個理由去推辭,卻被花夫人搶了先:“木蘭啊,你已經長大了,你祖母聽力也在退化,她最大的心願,便是能看見你成婚生子。”
這下好了,木蘭隻得咽下口中的拒絕,猶豫著。
看著祖母期待的目光和她爬滿皺紋的臉,木蘭最終還是點了點頭,同意了母親的提議。
如果單單是相親,那麽作為丫鬟的戰芸自然是可以混進去的。
戰芸也是這麽想的。
她在第二天一大早,伺候木蘭更衣,換上昨晚送來的一套紅衣白裙的流仙裙,係上繡著蘭草的腰帶將烏黑的發絲梳理起來,盤起飛仙髻,插上木蘭那久久不曾用過的梳妝匣中,還很新的簪子,絹花。以及木蘭最喜歡的裝飾有木蘭花的齒梳,錯落有致的插入發中。
平日裏,木蘭不曾動過脂粉,也被媒婆帶來的婢子塗抹在了她臉上,隻是,以戰芸的目光和審美來看,木蘭被裝飾後的模樣著實不好看。
首先,木蘭的皮膚相較於其餘女子來說還是較黑的,也因此那婢子往木蘭臉上撲了許多粉,而木蘭因為常年在街上行走,以及悄悄練武功的原因,皮膚較幹燥,粉鋪在她幹燥的臉上沒一會兒便起殼了,那婢子見了,又繼續往木蘭臉上撲粉,最後那臉白的跟鬼似的,甚至那粉的厚度也讓人看了就難受。
然後,當婢子終於弄好臉上的粉時,又用起大紅色開始畫眼影起來。
戰芸一看,咦~簡直是惡魔!
木蘭是雙眼皮,眼睛很大,那婢子為了讓眼影明顯一點,便用大紅色塗抹了她整個眼窩,睜著眼睛還好,看起來還行,但一眨眼就會立刻看到一大坨的紅色,極其顯眼。
還有那個大紅色的口脂,木蘭那原本還很可愛的嘟嘟唇,瞬間被口脂染色,紅的跟木蘭剛吃過小孩兒似的。
最特別的是臉上凝成一團的腮紅,紅的跟猴屁股似的,極其違和。
雖然戰芸很想上手給木蘭重新畫一個妝,然而那婢子卻不讓,說會壞了吉利。
對此,木蘭表示,自從17歲後,這種相親平均一個禮拜來一次,這種奇葩的妝容我都習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