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孫策之死一事被邵曉瑜如何安排,先暫且放在一旁,現在先說明下天下大勢好了;而要說明這事,就得先將這時的十三州分別在誰的掌控中開始說起。
涼州,乃是韓遂割據之地,雖然曹操曾多次派兵攻打,可是在西涼鐵騎‘疾如風、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動如山’的防衛下,曹操的攻勢最後都以失敗告終,甚至還折兵損將了不少。
在北有袁紹、南有孫策的情況下,先將涼州放在一旁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而青州、冀州、幽州這三州,此刻則是袁紹所占領的。
說起來,在真正曆史上,袁紹這時應該還有並州才是,可誰讓天譴軍過於霸道了呢?
npc軍隊是很能打沒錯,但再怎麽能打,npc都是要吃飯的。
在所有山頭都連成一片的情況下,袁紹軍隊根本不可能有補給線可言。
打了一次,因著糧車被劫而失敗沒反應過來是情由可原,但兩次、三次都因此而失敗後,再遲鈍也該反應過來了吧?送兵也不是這麽送的。
一開始,知道並州被‘山匪’控製後,袁紹手下許多的謀臣都建言,打下此處好增進民間威望,而且袁紹也很認可這建議。
然而,山匪的武力有點超標這點,卻讓他最後不得不忍痛做出放棄並州的決定。
──先攻山再打城這是個很不錯的想法,然而糧草依舊是他們越不過的問題。
即使一開始,比較猛的npc軍團能連續攻營拔寨,可過了幾日沒有補給後,袁紹大軍仍舊隻能選擇撤退。
以天譴軍在並州多年的籌謀,袁紹大軍內怎麽可能有人比他們更加熟悉地形?
窮寇莫追的上一句是啥?是逢林莫入。
人家山匪(意指玩家)擺明了就是要靠著地利來要跟你耗到底,袁紹除了放棄又能怎樣?要知道,南方還有曹操這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心腹大患在呢!
如若有朝一日他真能逐鹿中原,那到時再迴過頭來解決這些山匪也不遲,反正這些山匪也正好阻隔了西涼的軍閥、韓遂,讓他們輕鬆不少。
而荊州、揚州二州,此刻皆已經納入孫策的版圖中了,過程、原因都已經在上麵說過,這裏不再贅述。
兗州、司州、豫州、徐州,則在曹操的掌控之中,過程也不再贅述,反正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那套。
至於西方的益州劉璋、南方的交州張津……這等偏僻之地,因著離皇城太遠,根本沒有諸侯會想要碰好不?至少,在現在各方都有強敵環繞的情況下,沒人會想理這種鳥不拉屎的鬼地方!
了解完各州情況,那接下來的部分就比較好說了。
在這裏,為了不讓描述過於複雜,隻以最後的三大勢力、魏蜀吳來做說明。
首先,先來談一下目前跟邵曉瑜關係最大的東吳。
一開始的東吳,其實勢力並不怎麽大。
孫堅雖然是一位東漢名將,可是在他公元192年死於追擊黃祖殘部之時,孫家仍舊隻是個世家罷了。
而若要說起東吳一切的開頭,那就得要從江東小霸王、孫策開始說起了。
孫堅遇難時,身為長子的孫策年紀約莫不過十六、七歲罷了,然而在知曉自己在父親倒下後,身為長子的他知道,自己該撐起孫家的大梁!
因此,他便告別家中長幼,一路北上來到自家父親的原本老板、袁術這兒。
在投奔之初,袁術跟孫策的相處還算愉快,畢竟孫堅的有勇有謀就擺在那,虎父無犬子嘛!
可是呢,孫策在袁術麾下還沒多久,這段蜜月期很快就結束了。
而結束的原因,並不是孫策的問題,而是來自於袁術的猜忌……
如果說,袁術的優柔寡斷跟袁紹有的比,那他的多疑恐怕就與曹操相去不遠。
孫策能力越強、袁術就越忌憚他,到後來袁術甚至多次反悔、他原本答應孫策的事!
而說好的九江不給他就算了,連他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廬江都拿走,孫策哪能不氣?
知道這老板不適合自己後,孫策不再猶豫,果斷地想了個法子就要脫身而出。
幸好,當時的袁術還挺要麵子的,一個立過大功的良將說要離開,那他哪有虧待的理由?
要知道,他手底下的其他人都還看著呢!
三國誌、孫策傳中寫道:‘術表策為折衝校尉,行殄寇將軍,兵財千餘,騎數十匹,賓客願從者數百人。’(翻譯蒟蒻:因著孫策擁有校尉的軍階,所以袁術給了他兵馬、銀財約莫一千左右,十幾匹駿馬,且對於想跟從他的一百多名門客,也是果斷放行)
說的,就是袁術給孫策的‘新手禮包’。
雖然數來數去,都隻有千餘人的部隊而已,可是孫策一點都不嫌棄。
他堅信,以他的能耐,就算隻給他五百人的軍士,他也有本事打出一片天來!
而後麵這句:‘比至曆陽,眾五六千。策母先自曲阿徙於曆陽,策又徙母阜陵,渡江轉鬬,所向皆破,莫敢當其鋒,而軍令整肅,百姓懷之。’
說的,便是他後續的發展。
在孫堅的安排下,受過菁英教育的孫策利用熟讀兵書、武力過人這兩大優點,用著非常嚴明的軍紀、以德服人的做法,沿著長江一路攻伐。
很快的,本來隻有一千人的部隊,在他的威望越來越廣的情況下,兩千、三千……
直到孫策跟好同學周瑜重逢時,他手底下已經有了六千多人了!
本來隻有孫策一人之時,他想要統整好一切還有些手忙腳亂,可是現在有了周瑜,一切都再也不是問題了。
正所謂雙賤合璧……咳,錯了,是雙劍合璧,天下無敵。
在這支精銳之師所到之處攻無不克的情況下,連本來孫策用來當作借口、跟袁紹借兵的劉繇,見到他的大軍就直接棄城而去了呢!
文有周瑜、武有孫策的情況下,東吳才漸漸的開始打下了後來的基礎。
而在邵曉瑜的這個時間點上,孫策想做的事情,就是進取荊州。
在皖城這個關口已經打開了的情況下,他們在攻打劉勳之時有兩到三條路可選,所以孫策才寫信跟邵曉瑜‘商討’。
噢,這裏順便說下邵曉瑜對於皖城的布局好了。
本來在這時間點上,皖城應該是被袁術指派的劉勳所統治的,可是因著邵曉瑜存在,袁術後續派人來‘討逆’的部隊,全都一個個化成了喬家軍的經驗包。
雖然若是不將皖城打下,那他們荊州的防線就會出現缺口,可在這個來多少都是送菜的皖城麵前,袁術最終也隻能選擇妥協,轉向鄰近皖城的另外兩座小城來駐守。
想當然啦,袁術在兵力最頂尖的時候都沒能拿下皖城,那後來又有誰能打破這道防線呢?
而或許是因為邵曉瑜、或者說喬家一切的軍事行動都是隻守不攻,導致了那鄰近皖城的兩座小城,防守也並不算嚴謹,才有了上述情況發生。
接下來要說的,就是曹魏這塊了。
雖然他們在安邑迎接皇上時,曹操的部隊損失的頗為慘重,可是總得來說,他還是順利的將漢獻帝迎到了許都。
嗯?慘重?
沒錯!
說起來,這整個過程還真是一個美麗的誤會……恩,至少這誤會對邵曉瑜來說是美麗的。
盡管秦王朝在挾持天子的這一年間,秦顧跟劉協的相處並不算愉快,可是兩人也差不多可以說有了師徒之實。在沒搞懂到底曹操、袁紹是否是最後那個‘三’的時候,曹操這番迎天子的動作,秦王朝自然是奮力抵抗了。
當然,秦王朝此舉自然不僅僅是意氣之爭而已。
他們除了多少是有抱持著‘以他們發展了那麽久的實力,是否能跟重量級的npc勢力較量’的想法外,最重要的是他們得弄清楚,npc軍隊的虛實。
至於這樣做的結果嘛?答案,是秦王朝大敗!
盡管這些時日以來,他們的實力已經增進不少,可是跟軍紀嚴明、懂陣法、會大型戰術的npc相比,他們還是太菜了些。
嗯?前兩篇章的經驗?
拜托,就算當時的軍隊沒那麽多戰陣,係統也會多加些‘難度’的好不?
平衡兩個字,可不是說說而已,若真要被玩家在這階段大破npc軍隊,那接下來還逞論三分天下?
而在丟失了大批人馬後,秦顧也隻能讓漢獻帝多保重,然後以三十台投石車的代價、換取自家殘兵的撤退。
秦王朝從安邑退兵之後如何休生養息暫且不提,現在先把目光放到曹操身上。
在公元196年年初迎到天子的曹操,日子其實過得並不算好。
因為,雖然在打安邑的攻城戰中,曹軍是以極其優勢的方式勝了秦王朝,可是後續發生的一切,卻讓他們這一役的結果由大勝轉為慘勝──明明已經找到劉協、並且敵軍都已經撤出安邑了,可是當時領軍的夏侯廉急功近利,為了追擊玩家殘存部隊,讓自家軍隊追出城牆!
其實在一開始,秦顧是沒打算動用投石車這種大殺器的。
畢竟,從前兩篇章得到的經驗中,不難看出這玩意的傷害程度對npc遠比對建築物低,在非攻城時期用上這玩意,絕對是一種奢侈的浪費。
然而,誰讓曹軍沒搞懂窮寇莫追四個字怎麽寫呢?
眼見對方根本沒放過他們的意思,再加上他們的馬匹似乎沒對方精良……
不得已之下,為了保全菁英玩家的秦顧,也隻能牙一咬、心一狠,直接用投石車斷了對方的後路,然後對著無路可走的曹軍就是一頓狠砸。
要知到,為了穩妥的迎天子,曹操這一趟帶的可都是精兵啊!
雖然在夏侯廉追出城時,他手裏的部隊並不算多,可是損失了這些精銳,曹操接下來的謀略可就近乎舉步維艱了。要不是夏侯廉這個主將在秦王朝的亂石陣中也被砸成了個殘廢,曹操絕對沒那麽輕易放過這蠢貨。
嗯?這位不懂得見好就收的天兵是誰?
咳,夏侯惇、夏侯淵聽說過不?此人,便是這個夏侯家中的一名成員。
這次,夏侯淵本來隻是想鍛煉下這位族弟,所以才把直屬於自己的精兵派給了他。
然而,他沒預料到過去隻會紙上談兵的夏侯廉,竟然會完全看不懂局勢,在第一次領兵就好大喜功的莽撞行事!
總之,在夏侯廉的這般愚蠢的舉動之下,經此一役後曹操的精兵出現短缺,導致他後續在打張繡、滅呂布之時,打得頗為艱難。
幸好,此刻的曹營內謀士良將並不在少數,所以趕在官渡之戰開打前,他們勉強恢複了巔峰的兵力。
最後,要講的就是蜀漢這邊了。
跟曹操已經位極人臣、孫策已經開始打下大片土地不同,此刻的劉備,仍舊隻是一名無名小卒。
恩,這麽說好像也不太對?畢竟如今他手底下可是已經有了張飛、關羽這兩員猛將,以及幾名優秀的謀士……
不管,總之此刻隻有左將軍職位的他,正跟密謀著與車騎將軍董承、長水校尉種輯、將軍吳子蘭、王子服一幹人等,準備對曹操下手。
在劉備看來,過去劉協年幼、曹操以丞相之身協助也就罷了,可如今漢獻帝劉協都已成年,他卻仍舊把持著大權、不打算歸還,跟逆臣無異啊!
而且,他又正巧姓劉,與劉協關係頗為親密……
在種種因素影響下,劉備做出了參與這個風險極高計劃的決定,也就是傳說中的‘漢獻帝的衣帶詔’。
不過,這種醃臢之事,又怎麽能瞞過手底下人才眾多的曹丞相呢?
小看了曹丞相的下場,就是這次密謀事跡敗露、以失敗告終!
至於,他們失敗的下場嘛……
曆史上的曹操是個怎麽樣的人呢?有人說他陰險狡詐,有人稱他亂世梟雄;但總得來說,一句‘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負我’便能明白他那自我的個性。
因此,密謀失敗後,曹操自然不可能放過這些想害死他的人。
或許是為了報複、或許是為了殺雞儆猴,總之曹操對於董承、種輯吳子蘭等人,是非常殘忍的做出了夷滅三族懲處;甚至,連當時身懷六甲的劉協妻妾、董貴人也在此次之中,被曹操絞殺!
說實話,要不是此刻的劉備領軍在外,那恐怕以後也沒有什麽三分天下了。
不過,劉備後來的下場也好不到哪去。
雖然收到密謀失敗這消息的劉備,在第一時間就幹掉了車胄、一舉統領了整個徐州,可是曹操動作也不慢。
一番審問後,知道劉備這‘織席販履小兒’竟然也參與其中,曹操立刻怒火衝天,派遣劉岱、王忠兩名大將領軍,前往徐州攻打劉備。
當時劉備的部屬,是留下自己的二弟、關羽來鎮守下邳,自己則率軍迴守小沛,並且同時派出孫幹前往占據冀州的袁紹通信,想要打出對抗曹操的招牌、好聯合天下諸侯,複製下當初聯軍討董的情況。
然而,劉備想的太美了……曹操雖然在某些地方不怎麽得人心,可是與董卓那種專橫暴虐相比,曹操絕對算是聖人一類。
因此,這一場劉、曹兩位當世人傑的戰爭,便成了一場實力絕對不均等的對局。
雖然由劉、王二將率領的曹軍被劉備硬生生地守住後,有不少小諸侯起兵響應抗曹聯盟,可惜,總兵力的差距,仍舊是個硬傷。
當曹操意識到,與其一直在意割據冀州的袁紹,不如先解決這個手下猛將如雲的禍患後,當時他手下那位智冠天下的郭嘉、郭奉孝,也讚同了他這個想法。
是以,曹操做出了親率東征的決定,並且一舉擊潰劉備、並生擒了關羽。
說實話,如果這時候袁紹願意發兵,那曹操或許會麵臨腹背受敵的危機,可惜田豐的建言、袁紹沒有采納,所以導致了後續官渡戰敗的後果。
咳,官渡之戰發生前的背景,到這便說的差不多了。
至於,為何這一段會說的那麽詳細嘛……且看下去便能知曉!
……
無論玩家們的動向為何,曹操跟袁紹的這一戰,終究還是打起來了。
公元二百年,二月。
袁紹親自披掛上陣,率領步兵十餘萬、騎兵一萬,從鄴城朝南進軍,準備從黎陽渡河。
與此同時,他還派遣自家的猛將顏良準備進攻白馬,想趁著曹軍後方空虛,來個攻敵不備。
可惜,他這番謀算還沒開始行動,就直接被曹操手下的謀士荀攸給看穿了。
在荀攸建議下,曹操果斷的將計就計。
表麵上,曹操自個是率領著大軍打算從延津渡河,沒有料想到白馬會被突襲的樣子,可暗地裏、他卻指派了關羽率著一隊輕騎兵,馳援白馬。
很悲催的是,袁紹還真誤以為曹軍的主力在西邊,所以沒有再次派人手支持顏良。
而這一戰的結果對於曹操而言,恩,該怎麽說呢?
說是滿意,曹操也挺滿意的,可要說扼腕、他也挺扼腕的就是。
──袁紹的大將顏良死於關羽手中是很好啦,但關羽你個坑逼,看到大哥劉備就直接叛逃,把他過去對他的好視於無物?不管怎樣,要跑可以,馬中赤兔留下,他都還沒騎過呢!
然而,君子重諾,當初說好的事,在眾目睽睽之下曹操也不好公然反悔。
於是乎,曹操除了眼睜睜的看著關羽帶著自家的輕騎兵跑向劉備這背骨仔外,也沒有其他的事能做。
不過,這番縱虎歸山的動作,也替曹軍之後的大敗埋下了伏筆。
涼州,乃是韓遂割據之地,雖然曹操曾多次派兵攻打,可是在西涼鐵騎‘疾如風、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動如山’的防衛下,曹操的攻勢最後都以失敗告終,甚至還折兵損將了不少。
在北有袁紹、南有孫策的情況下,先將涼州放在一旁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而青州、冀州、幽州這三州,此刻則是袁紹所占領的。
說起來,在真正曆史上,袁紹這時應該還有並州才是,可誰讓天譴軍過於霸道了呢?
npc軍隊是很能打沒錯,但再怎麽能打,npc都是要吃飯的。
在所有山頭都連成一片的情況下,袁紹軍隊根本不可能有補給線可言。
打了一次,因著糧車被劫而失敗沒反應過來是情由可原,但兩次、三次都因此而失敗後,再遲鈍也該反應過來了吧?送兵也不是這麽送的。
一開始,知道並州被‘山匪’控製後,袁紹手下許多的謀臣都建言,打下此處好增進民間威望,而且袁紹也很認可這建議。
然而,山匪的武力有點超標這點,卻讓他最後不得不忍痛做出放棄並州的決定。
──先攻山再打城這是個很不錯的想法,然而糧草依舊是他們越不過的問題。
即使一開始,比較猛的npc軍團能連續攻營拔寨,可過了幾日沒有補給後,袁紹大軍仍舊隻能選擇撤退。
以天譴軍在並州多年的籌謀,袁紹大軍內怎麽可能有人比他們更加熟悉地形?
窮寇莫追的上一句是啥?是逢林莫入。
人家山匪(意指玩家)擺明了就是要靠著地利來要跟你耗到底,袁紹除了放棄又能怎樣?要知道,南方還有曹操這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心腹大患在呢!
如若有朝一日他真能逐鹿中原,那到時再迴過頭來解決這些山匪也不遲,反正這些山匪也正好阻隔了西涼的軍閥、韓遂,讓他們輕鬆不少。
而荊州、揚州二州,此刻皆已經納入孫策的版圖中了,過程、原因都已經在上麵說過,這裏不再贅述。
兗州、司州、豫州、徐州,則在曹操的掌控之中,過程也不再贅述,反正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那套。
至於西方的益州劉璋、南方的交州張津……這等偏僻之地,因著離皇城太遠,根本沒有諸侯會想要碰好不?至少,在現在各方都有強敵環繞的情況下,沒人會想理這種鳥不拉屎的鬼地方!
了解完各州情況,那接下來的部分就比較好說了。
在這裏,為了不讓描述過於複雜,隻以最後的三大勢力、魏蜀吳來做說明。
首先,先來談一下目前跟邵曉瑜關係最大的東吳。
一開始的東吳,其實勢力並不怎麽大。
孫堅雖然是一位東漢名將,可是在他公元192年死於追擊黃祖殘部之時,孫家仍舊隻是個世家罷了。
而若要說起東吳一切的開頭,那就得要從江東小霸王、孫策開始說起了。
孫堅遇難時,身為長子的孫策年紀約莫不過十六、七歲罷了,然而在知曉自己在父親倒下後,身為長子的他知道,自己該撐起孫家的大梁!
因此,他便告別家中長幼,一路北上來到自家父親的原本老板、袁術這兒。
在投奔之初,袁術跟孫策的相處還算愉快,畢竟孫堅的有勇有謀就擺在那,虎父無犬子嘛!
可是呢,孫策在袁術麾下還沒多久,這段蜜月期很快就結束了。
而結束的原因,並不是孫策的問題,而是來自於袁術的猜忌……
如果說,袁術的優柔寡斷跟袁紹有的比,那他的多疑恐怕就與曹操相去不遠。
孫策能力越強、袁術就越忌憚他,到後來袁術甚至多次反悔、他原本答應孫策的事!
而說好的九江不給他就算了,連他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廬江都拿走,孫策哪能不氣?
知道這老板不適合自己後,孫策不再猶豫,果斷地想了個法子就要脫身而出。
幸好,當時的袁術還挺要麵子的,一個立過大功的良將說要離開,那他哪有虧待的理由?
要知道,他手底下的其他人都還看著呢!
三國誌、孫策傳中寫道:‘術表策為折衝校尉,行殄寇將軍,兵財千餘,騎數十匹,賓客願從者數百人。’(翻譯蒟蒻:因著孫策擁有校尉的軍階,所以袁術給了他兵馬、銀財約莫一千左右,十幾匹駿馬,且對於想跟從他的一百多名門客,也是果斷放行)
說的,就是袁術給孫策的‘新手禮包’。
雖然數來數去,都隻有千餘人的部隊而已,可是孫策一點都不嫌棄。
他堅信,以他的能耐,就算隻給他五百人的軍士,他也有本事打出一片天來!
而後麵這句:‘比至曆陽,眾五六千。策母先自曲阿徙於曆陽,策又徙母阜陵,渡江轉鬬,所向皆破,莫敢當其鋒,而軍令整肅,百姓懷之。’
說的,便是他後續的發展。
在孫堅的安排下,受過菁英教育的孫策利用熟讀兵書、武力過人這兩大優點,用著非常嚴明的軍紀、以德服人的做法,沿著長江一路攻伐。
很快的,本來隻有一千人的部隊,在他的威望越來越廣的情況下,兩千、三千……
直到孫策跟好同學周瑜重逢時,他手底下已經有了六千多人了!
本來隻有孫策一人之時,他想要統整好一切還有些手忙腳亂,可是現在有了周瑜,一切都再也不是問題了。
正所謂雙賤合璧……咳,錯了,是雙劍合璧,天下無敵。
在這支精銳之師所到之處攻無不克的情況下,連本來孫策用來當作借口、跟袁紹借兵的劉繇,見到他的大軍就直接棄城而去了呢!
文有周瑜、武有孫策的情況下,東吳才漸漸的開始打下了後來的基礎。
而在邵曉瑜的這個時間點上,孫策想做的事情,就是進取荊州。
在皖城這個關口已經打開了的情況下,他們在攻打劉勳之時有兩到三條路可選,所以孫策才寫信跟邵曉瑜‘商討’。
噢,這裏順便說下邵曉瑜對於皖城的布局好了。
本來在這時間點上,皖城應該是被袁術指派的劉勳所統治的,可是因著邵曉瑜存在,袁術後續派人來‘討逆’的部隊,全都一個個化成了喬家軍的經驗包。
雖然若是不將皖城打下,那他們荊州的防線就會出現缺口,可在這個來多少都是送菜的皖城麵前,袁術最終也隻能選擇妥協,轉向鄰近皖城的另外兩座小城來駐守。
想當然啦,袁術在兵力最頂尖的時候都沒能拿下皖城,那後來又有誰能打破這道防線呢?
而或許是因為邵曉瑜、或者說喬家一切的軍事行動都是隻守不攻,導致了那鄰近皖城的兩座小城,防守也並不算嚴謹,才有了上述情況發生。
接下來要說的,就是曹魏這塊了。
雖然他們在安邑迎接皇上時,曹操的部隊損失的頗為慘重,可是總得來說,他還是順利的將漢獻帝迎到了許都。
嗯?慘重?
沒錯!
說起來,這整個過程還真是一個美麗的誤會……恩,至少這誤會對邵曉瑜來說是美麗的。
盡管秦王朝在挾持天子的這一年間,秦顧跟劉協的相處並不算愉快,可是兩人也差不多可以說有了師徒之實。在沒搞懂到底曹操、袁紹是否是最後那個‘三’的時候,曹操這番迎天子的動作,秦王朝自然是奮力抵抗了。
當然,秦王朝此舉自然不僅僅是意氣之爭而已。
他們除了多少是有抱持著‘以他們發展了那麽久的實力,是否能跟重量級的npc勢力較量’的想法外,最重要的是他們得弄清楚,npc軍隊的虛實。
至於這樣做的結果嘛?答案,是秦王朝大敗!
盡管這些時日以來,他們的實力已經增進不少,可是跟軍紀嚴明、懂陣法、會大型戰術的npc相比,他們還是太菜了些。
嗯?前兩篇章的經驗?
拜托,就算當時的軍隊沒那麽多戰陣,係統也會多加些‘難度’的好不?
平衡兩個字,可不是說說而已,若真要被玩家在這階段大破npc軍隊,那接下來還逞論三分天下?
而在丟失了大批人馬後,秦顧也隻能讓漢獻帝多保重,然後以三十台投石車的代價、換取自家殘兵的撤退。
秦王朝從安邑退兵之後如何休生養息暫且不提,現在先把目光放到曹操身上。
在公元196年年初迎到天子的曹操,日子其實過得並不算好。
因為,雖然在打安邑的攻城戰中,曹軍是以極其優勢的方式勝了秦王朝,可是後續發生的一切,卻讓他們這一役的結果由大勝轉為慘勝──明明已經找到劉協、並且敵軍都已經撤出安邑了,可是當時領軍的夏侯廉急功近利,為了追擊玩家殘存部隊,讓自家軍隊追出城牆!
其實在一開始,秦顧是沒打算動用投石車這種大殺器的。
畢竟,從前兩篇章得到的經驗中,不難看出這玩意的傷害程度對npc遠比對建築物低,在非攻城時期用上這玩意,絕對是一種奢侈的浪費。
然而,誰讓曹軍沒搞懂窮寇莫追四個字怎麽寫呢?
眼見對方根本沒放過他們的意思,再加上他們的馬匹似乎沒對方精良……
不得已之下,為了保全菁英玩家的秦顧,也隻能牙一咬、心一狠,直接用投石車斷了對方的後路,然後對著無路可走的曹軍就是一頓狠砸。
要知到,為了穩妥的迎天子,曹操這一趟帶的可都是精兵啊!
雖然在夏侯廉追出城時,他手裏的部隊並不算多,可是損失了這些精銳,曹操接下來的謀略可就近乎舉步維艱了。要不是夏侯廉這個主將在秦王朝的亂石陣中也被砸成了個殘廢,曹操絕對沒那麽輕易放過這蠢貨。
嗯?這位不懂得見好就收的天兵是誰?
咳,夏侯惇、夏侯淵聽說過不?此人,便是這個夏侯家中的一名成員。
這次,夏侯淵本來隻是想鍛煉下這位族弟,所以才把直屬於自己的精兵派給了他。
然而,他沒預料到過去隻會紙上談兵的夏侯廉,竟然會完全看不懂局勢,在第一次領兵就好大喜功的莽撞行事!
總之,在夏侯廉的這般愚蠢的舉動之下,經此一役後曹操的精兵出現短缺,導致他後續在打張繡、滅呂布之時,打得頗為艱難。
幸好,此刻的曹營內謀士良將並不在少數,所以趕在官渡之戰開打前,他們勉強恢複了巔峰的兵力。
最後,要講的就是蜀漢這邊了。
跟曹操已經位極人臣、孫策已經開始打下大片土地不同,此刻的劉備,仍舊隻是一名無名小卒。
恩,這麽說好像也不太對?畢竟如今他手底下可是已經有了張飛、關羽這兩員猛將,以及幾名優秀的謀士……
不管,總之此刻隻有左將軍職位的他,正跟密謀著與車騎將軍董承、長水校尉種輯、將軍吳子蘭、王子服一幹人等,準備對曹操下手。
在劉備看來,過去劉協年幼、曹操以丞相之身協助也就罷了,可如今漢獻帝劉協都已成年,他卻仍舊把持著大權、不打算歸還,跟逆臣無異啊!
而且,他又正巧姓劉,與劉協關係頗為親密……
在種種因素影響下,劉備做出了參與這個風險極高計劃的決定,也就是傳說中的‘漢獻帝的衣帶詔’。
不過,這種醃臢之事,又怎麽能瞞過手底下人才眾多的曹丞相呢?
小看了曹丞相的下場,就是這次密謀事跡敗露、以失敗告終!
至於,他們失敗的下場嘛……
曆史上的曹操是個怎麽樣的人呢?有人說他陰險狡詐,有人稱他亂世梟雄;但總得來說,一句‘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負我’便能明白他那自我的個性。
因此,密謀失敗後,曹操自然不可能放過這些想害死他的人。
或許是為了報複、或許是為了殺雞儆猴,總之曹操對於董承、種輯吳子蘭等人,是非常殘忍的做出了夷滅三族懲處;甚至,連當時身懷六甲的劉協妻妾、董貴人也在此次之中,被曹操絞殺!
說實話,要不是此刻的劉備領軍在外,那恐怕以後也沒有什麽三分天下了。
不過,劉備後來的下場也好不到哪去。
雖然收到密謀失敗這消息的劉備,在第一時間就幹掉了車胄、一舉統領了整個徐州,可是曹操動作也不慢。
一番審問後,知道劉備這‘織席販履小兒’竟然也參與其中,曹操立刻怒火衝天,派遣劉岱、王忠兩名大將領軍,前往徐州攻打劉備。
當時劉備的部屬,是留下自己的二弟、關羽來鎮守下邳,自己則率軍迴守小沛,並且同時派出孫幹前往占據冀州的袁紹通信,想要打出對抗曹操的招牌、好聯合天下諸侯,複製下當初聯軍討董的情況。
然而,劉備想的太美了……曹操雖然在某些地方不怎麽得人心,可是與董卓那種專橫暴虐相比,曹操絕對算是聖人一類。
因此,這一場劉、曹兩位當世人傑的戰爭,便成了一場實力絕對不均等的對局。
雖然由劉、王二將率領的曹軍被劉備硬生生地守住後,有不少小諸侯起兵響應抗曹聯盟,可惜,總兵力的差距,仍舊是個硬傷。
當曹操意識到,與其一直在意割據冀州的袁紹,不如先解決這個手下猛將如雲的禍患後,當時他手下那位智冠天下的郭嘉、郭奉孝,也讚同了他這個想法。
是以,曹操做出了親率東征的決定,並且一舉擊潰劉備、並生擒了關羽。
說實話,如果這時候袁紹願意發兵,那曹操或許會麵臨腹背受敵的危機,可惜田豐的建言、袁紹沒有采納,所以導致了後續官渡戰敗的後果。
咳,官渡之戰發生前的背景,到這便說的差不多了。
至於,為何這一段會說的那麽詳細嘛……且看下去便能知曉!
……
無論玩家們的動向為何,曹操跟袁紹的這一戰,終究還是打起來了。
公元二百年,二月。
袁紹親自披掛上陣,率領步兵十餘萬、騎兵一萬,從鄴城朝南進軍,準備從黎陽渡河。
與此同時,他還派遣自家的猛將顏良準備進攻白馬,想趁著曹軍後方空虛,來個攻敵不備。
可惜,他這番謀算還沒開始行動,就直接被曹操手下的謀士荀攸給看穿了。
在荀攸建議下,曹操果斷的將計就計。
表麵上,曹操自個是率領著大軍打算從延津渡河,沒有料想到白馬會被突襲的樣子,可暗地裏、他卻指派了關羽率著一隊輕騎兵,馳援白馬。
很悲催的是,袁紹還真誤以為曹軍的主力在西邊,所以沒有再次派人手支持顏良。
而這一戰的結果對於曹操而言,恩,該怎麽說呢?
說是滿意,曹操也挺滿意的,可要說扼腕、他也挺扼腕的就是。
──袁紹的大將顏良死於關羽手中是很好啦,但關羽你個坑逼,看到大哥劉備就直接叛逃,把他過去對他的好視於無物?不管怎樣,要跑可以,馬中赤兔留下,他都還沒騎過呢!
然而,君子重諾,當初說好的事,在眾目睽睽之下曹操也不好公然反悔。
於是乎,曹操除了眼睜睜的看著關羽帶著自家的輕騎兵跑向劉備這背骨仔外,也沒有其他的事能做。
不過,這番縱虎歸山的動作,也替曹軍之後的大敗埋下了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