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上一眾曹將,紛紛出言,請斬呂布。
便是曹操,亦是目露思索之色,似有應允之意。
呂布見此,心中大急,連忙說道。
“孟——”
話剛出口,想起張遼先前所言,呂布到底改了稱唿。
“將軍。”
“將軍且聽布一言。”
“哦?”
曹操挑了挑眉,隨口問道。
“奉先還有何言?”
呂布麵上露出幾分憂慮,開口道。
“將軍雖然據有兗、豫,然而北麵有袁紹、南麵有袁術、東麵還有劉備。”
“關中、並州、涼州等地,亦各有諸侯割據,”
“將軍想要一一削除,實在是大為不易。”
偷望曹操一眼,見曹操沒有反駁,仿佛亦認可此言,呂布遂昂首挺胸,自誇道。
“不過。”
“將軍若是有布相助,袁紹袁術等輩,也就不足為慮了。”
“布素聞將軍禮賢下士,愛才如命。”
“趙雲、典韋、於禁等將,將軍待之甚厚,文遠新投,亦頗為將軍看重。”
“然而,其等雖有小勇,卻不能與布相比。”
“依布之見,將軍可為大將,布願為副將,屆時將軍將步卒,布將騎卒,天下不足定!”
此話一落,典韋、於禁皆是大有不滿,怒瞪呂布。
張遼則是暗自歎息一聲。
郭嘉早知呂布為人,倒也不覺訝異。
唯獨戲誌才、曹操等,縱然屢聞呂布粗而無禮,此刻亦不免有大開眼界之感。
曹操心中愈發輕視,麵上卻做沉吟。
呂布見狀,難免忐忑,不知能否逃得一死,連忙用眼神向張遼不斷示意。
張遼無可奈何,隻能避席而出,伏拜於地道。
“將軍容稟。”
“文遠請言。”
曹操對張遼倒是要比呂布耐心的多。
張遼遂是開口,話聲懇切道。
“溫侯有誅殺董賊之功。”
“昔年李傕、郭汜圍攻長安時,亦是溫侯奮力鏖戰,護衛天子與朝廷諸公——”
聲音一頓,眼見曹操目光漸寒,張遼心中少見的生出幾分緊張之意。
猶豫片刻,其人依舊咬牙說道。
“將軍與溫侯同為漢室之臣,皆有扶保漢室之心。”
“如今李傕、郭汜猶在關中,天子受製於賊。”
“若將軍能與溫侯並力西向,救出天子,則漢室幸甚、天下幸甚!”
呂布聽後,亦是急忙附和。
“對對。”
“布為國家立下如此功勞。”
“將軍與我同為國家之大臣,社稷之棟梁,正該並力同心,扶保漢室。”
曹操收迴目光,心中微動。
放呂布入徐本是定議。
既如此,倒也不妨將此人情舍與張遼。
一念至此,曹操遂是頷首道。
“文遠所言,倒也有理。”
“不過,操欲向奉先討要兩人。”
“倘若此二人願效力於操,寬宥奉先,倒也無妨。”
呂布大喜,深恐曹操反悔,急忙說道。
“將軍要哪兩人?”
言罷,忽然生出幾分憂慮,深恐曹操索要其妻。
好在此事未曾發生。
“張文遠、高孝父。”
曹操微微撫須,肅然道。
“操隻要此二人。”
“其餘諸將,奉先盡可帶走。”
呂布聞之,不敢置信之餘,更是狂喜。
而張遼則是百感交雜。
曹操如此舉動下,其便是降曹,亦無需擔上背主之名。
張遼最後看向呂布。
呂布忙不迭的點頭。
張遼再無猶豫,肅然道。
“遼願為將軍效力。”
“善。”
曹操麵露欣喜,親自下堂,將張遼攙扶而起,笑道。
“得梁不足喜,但喜得將軍爾!”
“將軍厚愛,遼愧不敢當。”
張遼心中甚暖。
曹操又轉視高順。
高順依舊不發一言。
等待多時,曹操麵上漸生寒意。
呂布見狀,急忙道。
“將軍稍待。”
“孝父為人素來固執,且讓布開導一番。”
“布必為將軍說動孝父。”
言罷,不等曹操開口,便用肩膀將高順一路推到堂外。
曹操亦未阻止。
呂布聲音焦急道。
“孝父,孝父。”
“布好不容易方才逃過一劫,孝父怎偏偏要陷布於死地呢?”
“布素知卿乃忠臣。”
“然陷主於死地,此事莫非是忠臣所能為麽?”
此話一落,高順總算抬起頭來,眼眶之中盡是血絲。
“末將怎會陷君侯於死地?”
高順滿麵疲憊,聲音沙啞道。
“從一而終,為主而死,乃末將生平之願。”
“隻恨末將無能,不能護衛君侯殺出重圍。”
“如今末將隻願一死,望君侯允之,以全順之節義。”
呂布聞之,大不認同,又悄然將高順往後拖,自覺遠離了曹軍眾將,小聲說道。
“孝父此言差矣。”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卿若亡,那布豈不是也難逃一死麽?”
“孝父便是不為自己考慮,亦當為布著想啊!”
思索片刻,呂布言之鑿鑿道。
“布年僅四旬,便已得縣侯之封,被拜為將軍,自本朝開國以來,實屬罕見。”
“今國家動蕩,正是用人之際。”
“布受國家重恩至此,豈能輕易尋死呢?”
“孝父不妨暫且先應下曹操,待到日後,布必將孝父接出兗州!”
言罷,緊張注視高順。
高順抿了抿唇,沉默不言。
呂布大為焦急,迴望堂中,深憂曹操會生出不耐,以至反悔。
“孝父。”
“我妻貌美,近日又有孕在身。”
“布若亡,我妻無所依靠,難求活路,孝父當真能忍心麽?”
眼見高順依舊不答,急切之下,呂布語氣不免也重了幾分。
“為國為妻,布皆不能死。”
“孝父若當真是忠臣,便聽布之命,暫從曹操。”
“待布日後有了基業,必將孝父換迴!”
“孝父若依舊不願,那孝父定非忠臣。”
“往日之舉,亦全是虛情假意!”
高順聞之,不由注視呂布,目光微顫。
呂布亦是分毫不讓。
半晌之後,高順勉力答道。
“末將——遵命。”
呂布心中甚虛,但也不敢再多說,急忙拉著高順返迴堂中,叫道。
“將軍、將軍。”
“孝父已經答應了。”
“還望將軍勿忘先前之言。”
如此懼死之態,曹操見之,心中原本因呂布之勇而有的幾分憂慮徹底消失。
“為奉先鬆綁。”
數名兵士,當即上前,給呂布解下繩索。
呂布大鬆一口氣,眼見旁邊尚有空席,不等曹操開口便急忙坐了上去。
便是曹操,亦是目露思索之色,似有應允之意。
呂布見此,心中大急,連忙說道。
“孟——”
話剛出口,想起張遼先前所言,呂布到底改了稱唿。
“將軍。”
“將軍且聽布一言。”
“哦?”
曹操挑了挑眉,隨口問道。
“奉先還有何言?”
呂布麵上露出幾分憂慮,開口道。
“將軍雖然據有兗、豫,然而北麵有袁紹、南麵有袁術、東麵還有劉備。”
“關中、並州、涼州等地,亦各有諸侯割據,”
“將軍想要一一削除,實在是大為不易。”
偷望曹操一眼,見曹操沒有反駁,仿佛亦認可此言,呂布遂昂首挺胸,自誇道。
“不過。”
“將軍若是有布相助,袁紹袁術等輩,也就不足為慮了。”
“布素聞將軍禮賢下士,愛才如命。”
“趙雲、典韋、於禁等將,將軍待之甚厚,文遠新投,亦頗為將軍看重。”
“然而,其等雖有小勇,卻不能與布相比。”
“依布之見,將軍可為大將,布願為副將,屆時將軍將步卒,布將騎卒,天下不足定!”
此話一落,典韋、於禁皆是大有不滿,怒瞪呂布。
張遼則是暗自歎息一聲。
郭嘉早知呂布為人,倒也不覺訝異。
唯獨戲誌才、曹操等,縱然屢聞呂布粗而無禮,此刻亦不免有大開眼界之感。
曹操心中愈發輕視,麵上卻做沉吟。
呂布見狀,難免忐忑,不知能否逃得一死,連忙用眼神向張遼不斷示意。
張遼無可奈何,隻能避席而出,伏拜於地道。
“將軍容稟。”
“文遠請言。”
曹操對張遼倒是要比呂布耐心的多。
張遼遂是開口,話聲懇切道。
“溫侯有誅殺董賊之功。”
“昔年李傕、郭汜圍攻長安時,亦是溫侯奮力鏖戰,護衛天子與朝廷諸公——”
聲音一頓,眼見曹操目光漸寒,張遼心中少見的生出幾分緊張之意。
猶豫片刻,其人依舊咬牙說道。
“將軍與溫侯同為漢室之臣,皆有扶保漢室之心。”
“如今李傕、郭汜猶在關中,天子受製於賊。”
“若將軍能與溫侯並力西向,救出天子,則漢室幸甚、天下幸甚!”
呂布聽後,亦是急忙附和。
“對對。”
“布為國家立下如此功勞。”
“將軍與我同為國家之大臣,社稷之棟梁,正該並力同心,扶保漢室。”
曹操收迴目光,心中微動。
放呂布入徐本是定議。
既如此,倒也不妨將此人情舍與張遼。
一念至此,曹操遂是頷首道。
“文遠所言,倒也有理。”
“不過,操欲向奉先討要兩人。”
“倘若此二人願效力於操,寬宥奉先,倒也無妨。”
呂布大喜,深恐曹操反悔,急忙說道。
“將軍要哪兩人?”
言罷,忽然生出幾分憂慮,深恐曹操索要其妻。
好在此事未曾發生。
“張文遠、高孝父。”
曹操微微撫須,肅然道。
“操隻要此二人。”
“其餘諸將,奉先盡可帶走。”
呂布聞之,不敢置信之餘,更是狂喜。
而張遼則是百感交雜。
曹操如此舉動下,其便是降曹,亦無需擔上背主之名。
張遼最後看向呂布。
呂布忙不迭的點頭。
張遼再無猶豫,肅然道。
“遼願為將軍效力。”
“善。”
曹操麵露欣喜,親自下堂,將張遼攙扶而起,笑道。
“得梁不足喜,但喜得將軍爾!”
“將軍厚愛,遼愧不敢當。”
張遼心中甚暖。
曹操又轉視高順。
高順依舊不發一言。
等待多時,曹操麵上漸生寒意。
呂布見狀,急忙道。
“將軍稍待。”
“孝父為人素來固執,且讓布開導一番。”
“布必為將軍說動孝父。”
言罷,不等曹操開口,便用肩膀將高順一路推到堂外。
曹操亦未阻止。
呂布聲音焦急道。
“孝父,孝父。”
“布好不容易方才逃過一劫,孝父怎偏偏要陷布於死地呢?”
“布素知卿乃忠臣。”
“然陷主於死地,此事莫非是忠臣所能為麽?”
此話一落,高順總算抬起頭來,眼眶之中盡是血絲。
“末將怎會陷君侯於死地?”
高順滿麵疲憊,聲音沙啞道。
“從一而終,為主而死,乃末將生平之願。”
“隻恨末將無能,不能護衛君侯殺出重圍。”
“如今末將隻願一死,望君侯允之,以全順之節義。”
呂布聞之,大不認同,又悄然將高順往後拖,自覺遠離了曹軍眾將,小聲說道。
“孝父此言差矣。”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卿若亡,那布豈不是也難逃一死麽?”
“孝父便是不為自己考慮,亦當為布著想啊!”
思索片刻,呂布言之鑿鑿道。
“布年僅四旬,便已得縣侯之封,被拜為將軍,自本朝開國以來,實屬罕見。”
“今國家動蕩,正是用人之際。”
“布受國家重恩至此,豈能輕易尋死呢?”
“孝父不妨暫且先應下曹操,待到日後,布必將孝父接出兗州!”
言罷,緊張注視高順。
高順抿了抿唇,沉默不言。
呂布大為焦急,迴望堂中,深憂曹操會生出不耐,以至反悔。
“孝父。”
“我妻貌美,近日又有孕在身。”
“布若亡,我妻無所依靠,難求活路,孝父當真能忍心麽?”
眼見高順依舊不答,急切之下,呂布語氣不免也重了幾分。
“為國為妻,布皆不能死。”
“孝父若當真是忠臣,便聽布之命,暫從曹操。”
“待布日後有了基業,必將孝父換迴!”
“孝父若依舊不願,那孝父定非忠臣。”
“往日之舉,亦全是虛情假意!”
高順聞之,不由注視呂布,目光微顫。
呂布亦是分毫不讓。
半晌之後,高順勉力答道。
“末將——遵命。”
呂布心中甚虛,但也不敢再多說,急忙拉著高順返迴堂中,叫道。
“將軍、將軍。”
“孝父已經答應了。”
“還望將軍勿忘先前之言。”
如此懼死之態,曹操見之,心中原本因呂布之勇而有的幾分憂慮徹底消失。
“為奉先鬆綁。”
數名兵士,當即上前,給呂布解下繩索。
呂布大鬆一口氣,眼見旁邊尚有空席,不等曹操開口便急忙坐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