塹壕之中,火勢稍小。
此時裏麵除了百餘具焦屍,以及薪柴燃燒後餘留下的灰燼外,便再無它物。
六條地道之內,亦是亂做一團。
木料燃燒時產生的濃煙,有不少飄入地道。
引得呂布軍兵士唿吸不暢不餘,咽喉、鼻腔亦是皆被燙傷。
然而。
其等的噩運並不僅僅止於此。
隨著曹仁的又一聲令下。
數十曹軍兵士跳入塹壕之中,手持牛皮囊等鼓風工具,將塹壕內的濃煙不斷吹入地道之內。
“咳、咳。”
滾滾濃煙湧入地道,兵士將其吸入體內後,頓時咳嗽不止。
其等驚慌之下,拚命的想要往後退。
但因地道擁擠,一時之間,卻又根本退不出來。
求生不得下,因為唿吸愈發艱難,卻又不甘心就此死亡,隻能無助的在地道中留下一道道帶著血跡的抓撓痕跡。
最終,大半都窒息而亡。
死前的模樣堪稱淒慘無比。
潁陰城中火光大作,濃煙四起。
城外正焦急等待消息的陳宮、呂布二人,自然不可能毫無察覺。
望著刺眼的火光,陳宮額上開始冒出冷汗。
無需多言,地突之策亦已失敗。
曹軍顯然早有埋伏。
如此一來,兵士危矣。
呂布掃視陳宮一眼,連歎數口長氣。
其人本不欲怪罪,但念及數百精銳就這麽白白折損。
心中鬱悶之下,又實在忍不住抱怨出聲。
“公台。”
“唉。”
“果不出布所料。”
“你這地突之計,十有八九,又和前番兩計一般,俱不得成啊。”
陳宮麵色一黑,卻又無話辯駁。
呂布見狀,不好再說了,隻能望著夜色下的潁陰城,滿臉恨恨道。
“曹子孝,膽怯匹夫!”
“著實膽怯!”
二人未等多久,兵士便已來報。
進入地道而能生還者,十不存三,當真傷亡慘重。
這般傷亡下,還想繼續攻城,無疑是不可能了。
呂布隻得再次罷兵。
次日。
郭穆、陳宮、呂布三人再次聚於帳中,商議攻城之策。
此時郭穆已知地突之計失敗的消息,卻也未歸咎於陳宮。
守城方比起攻城方而言,本就是大占優勢。
更何況死的又不是其豫州兵馬。
沉吟片刻,郭穆看向陳宮,問道。
“公台先生交遊廣泛。”
“未知潁陰城中可有先生之故舊?”
“可否說動其等充作我軍內應?”
陳宮聞弦而知雅意,搖了搖頭道。
“曹子孝早有防備,城中大族已被其盡數趕出。”
“依宮之愚見,欲在城中尋求內應,實不可行。”
郭穆神色一滯,卻也無話可說了。
就在三人盡皆束手無策之時,張邈的第三封求援之信又是送到。
此信依舊是用血寫就。
信中寫道。
“曹賊近日已開始攻城,城下護城河業已被曹軍三麵填平。”
“其起衝車上百,三麵圍攻,箭如雨下,由晨至暮,由夜至日,未做停歇。”
“曹賊軍中多有驍將,屢屢攻上城頭,斬我軍中大將,兵士皆懼。”
“邈又遣人向北麵浚儀城求援,卻至今仍未見得一兵一卒來援,也不知其等是降於曹軍,還是懼於曹軍之淫危,故不敢來援。”
“以邈之見,陳留實岌岌可危,卻是不知,君侯何故再三搪塞,一意不發救兵?”
“莫非君侯當真不念你我二人情誼乎?若是如此,邈不望生矣。”
此信之中滿是心灰意冷,便是信末,亦無頓首二字。
呂布閱後,將信捏做一團,憤憤朝外喝道。
“點兵!”
“點兵!”
郭穆、陳宮聞言,驚坐而起,問道。
“君侯意欲何為?”
呂布重聲一哼,言道。
“還能如何?自然是攻城!”
“既然曹仁匹夫如此膽怯,不敢出城一戰,隻顧守城。”
“那布便親自統率精銳,再做猛攻。”
“不拿下潁陰,布誓不罷休!”
郭穆與陳宮對視一眼,俱是愕然。
猶豫片刻,陳宮出言勸道。
“古人雲:‘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君侯乃一軍之統帥,今豈可親自冒險。”
“倘若有失,我軍該如何是好?”
呂布搖頭,固執道。
“布視天下諸侯如同草芥。”
“便是曹孟德,亦不被布放在眼中。”
“何況曹子孝區區一曹氏孺子?”
見陳宮還欲再言,呂布麵有不耐道。
“布意已決!”
“公台若無良策能下此城,那便不要再諫!”
郭穆聞言,拊掌讚道。
“君侯當真英雄也!”
轉視陳宮。
“君侯武藝非同尋常,冠絕天下。”
“若君侯能登上城頭,戰事必有轉機。”
“公台先生不妨且從君侯之意。”
陳宮見狀,微微一歎,不再勸諫,改而提醒道。
“君侯身上甲胄太過豔麗,實不利於君侯。”
“君侯若欲上陣,還請先換下身上甲胄。”
呂布微微頷首。
正午。
呂布槌(chui)牛殺羊,大宴軍中將士。
待全軍將士酒足飯飽,休憩片刻後,即盡發全軍,大舉攻向潁陰。
與此同時。
郭穆亦率豫州兵馬,大舉進攻史渙營地,以免史渙出兵擾及東城戰事。
兩軍鏖戰至黃昏,雙方將士皆生疲意。
呂布不再猶豫,朝身後諸人點了點頭,提起長矛,言簡意賅道。
“出戰!”
“諾!”
成廉、魏續等將及數百死士皆是肅然應諾。
不過,就在其等將要上陣之時。
北麵響起騎軍奔行聲,片刻之後,忽有數百騎軍出現在眾人視線之中。
一時間引得曹軍守卒以及呂布兵士,皆是側目而望。
片刻之後,騎士奔至潁陰城東,卻是打的一麵''張''字將旗。
一騎打馬而出,正是張遼。
“文遠?”
“你怎會在此!”
見到來人,呂布滿臉愕然。
“君侯。”
“陳留已被曹軍攻克。”
張遼滿臉凝重道。
“浚儀城中守卒欲降曹軍。”
“遼無奈之下,為免被曹軍圍困,隻得與孝父、郝萌走河南尹歸潁川。”
呂布、陳宮、郭穆聞之,俱是麵麵相覷不止。
“文遠此言當真?”
念及今早方才接到的求援文書,呂布實在忍不住開口相問。
張遼頷首道。
“遼已打探清楚,絕非虛言。”
此時裏麵除了百餘具焦屍,以及薪柴燃燒後餘留下的灰燼外,便再無它物。
六條地道之內,亦是亂做一團。
木料燃燒時產生的濃煙,有不少飄入地道。
引得呂布軍兵士唿吸不暢不餘,咽喉、鼻腔亦是皆被燙傷。
然而。
其等的噩運並不僅僅止於此。
隨著曹仁的又一聲令下。
數十曹軍兵士跳入塹壕之中,手持牛皮囊等鼓風工具,將塹壕內的濃煙不斷吹入地道之內。
“咳、咳。”
滾滾濃煙湧入地道,兵士將其吸入體內後,頓時咳嗽不止。
其等驚慌之下,拚命的想要往後退。
但因地道擁擠,一時之間,卻又根本退不出來。
求生不得下,因為唿吸愈發艱難,卻又不甘心就此死亡,隻能無助的在地道中留下一道道帶著血跡的抓撓痕跡。
最終,大半都窒息而亡。
死前的模樣堪稱淒慘無比。
潁陰城中火光大作,濃煙四起。
城外正焦急等待消息的陳宮、呂布二人,自然不可能毫無察覺。
望著刺眼的火光,陳宮額上開始冒出冷汗。
無需多言,地突之策亦已失敗。
曹軍顯然早有埋伏。
如此一來,兵士危矣。
呂布掃視陳宮一眼,連歎數口長氣。
其人本不欲怪罪,但念及數百精銳就這麽白白折損。
心中鬱悶之下,又實在忍不住抱怨出聲。
“公台。”
“唉。”
“果不出布所料。”
“你這地突之計,十有八九,又和前番兩計一般,俱不得成啊。”
陳宮麵色一黑,卻又無話辯駁。
呂布見狀,不好再說了,隻能望著夜色下的潁陰城,滿臉恨恨道。
“曹子孝,膽怯匹夫!”
“著實膽怯!”
二人未等多久,兵士便已來報。
進入地道而能生還者,十不存三,當真傷亡慘重。
這般傷亡下,還想繼續攻城,無疑是不可能了。
呂布隻得再次罷兵。
次日。
郭穆、陳宮、呂布三人再次聚於帳中,商議攻城之策。
此時郭穆已知地突之計失敗的消息,卻也未歸咎於陳宮。
守城方比起攻城方而言,本就是大占優勢。
更何況死的又不是其豫州兵馬。
沉吟片刻,郭穆看向陳宮,問道。
“公台先生交遊廣泛。”
“未知潁陰城中可有先生之故舊?”
“可否說動其等充作我軍內應?”
陳宮聞弦而知雅意,搖了搖頭道。
“曹子孝早有防備,城中大族已被其盡數趕出。”
“依宮之愚見,欲在城中尋求內應,實不可行。”
郭穆神色一滯,卻也無話可說了。
就在三人盡皆束手無策之時,張邈的第三封求援之信又是送到。
此信依舊是用血寫就。
信中寫道。
“曹賊近日已開始攻城,城下護城河業已被曹軍三麵填平。”
“其起衝車上百,三麵圍攻,箭如雨下,由晨至暮,由夜至日,未做停歇。”
“曹賊軍中多有驍將,屢屢攻上城頭,斬我軍中大將,兵士皆懼。”
“邈又遣人向北麵浚儀城求援,卻至今仍未見得一兵一卒來援,也不知其等是降於曹軍,還是懼於曹軍之淫危,故不敢來援。”
“以邈之見,陳留實岌岌可危,卻是不知,君侯何故再三搪塞,一意不發救兵?”
“莫非君侯當真不念你我二人情誼乎?若是如此,邈不望生矣。”
此信之中滿是心灰意冷,便是信末,亦無頓首二字。
呂布閱後,將信捏做一團,憤憤朝外喝道。
“點兵!”
“點兵!”
郭穆、陳宮聞言,驚坐而起,問道。
“君侯意欲何為?”
呂布重聲一哼,言道。
“還能如何?自然是攻城!”
“既然曹仁匹夫如此膽怯,不敢出城一戰,隻顧守城。”
“那布便親自統率精銳,再做猛攻。”
“不拿下潁陰,布誓不罷休!”
郭穆與陳宮對視一眼,俱是愕然。
猶豫片刻,陳宮出言勸道。
“古人雲:‘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君侯乃一軍之統帥,今豈可親自冒險。”
“倘若有失,我軍該如何是好?”
呂布搖頭,固執道。
“布視天下諸侯如同草芥。”
“便是曹孟德,亦不被布放在眼中。”
“何況曹子孝區區一曹氏孺子?”
見陳宮還欲再言,呂布麵有不耐道。
“布意已決!”
“公台若無良策能下此城,那便不要再諫!”
郭穆聞言,拊掌讚道。
“君侯當真英雄也!”
轉視陳宮。
“君侯武藝非同尋常,冠絕天下。”
“若君侯能登上城頭,戰事必有轉機。”
“公台先生不妨且從君侯之意。”
陳宮見狀,微微一歎,不再勸諫,改而提醒道。
“君侯身上甲胄太過豔麗,實不利於君侯。”
“君侯若欲上陣,還請先換下身上甲胄。”
呂布微微頷首。
正午。
呂布槌(chui)牛殺羊,大宴軍中將士。
待全軍將士酒足飯飽,休憩片刻後,即盡發全軍,大舉攻向潁陰。
與此同時。
郭穆亦率豫州兵馬,大舉進攻史渙營地,以免史渙出兵擾及東城戰事。
兩軍鏖戰至黃昏,雙方將士皆生疲意。
呂布不再猶豫,朝身後諸人點了點頭,提起長矛,言簡意賅道。
“出戰!”
“諾!”
成廉、魏續等將及數百死士皆是肅然應諾。
不過,就在其等將要上陣之時。
北麵響起騎軍奔行聲,片刻之後,忽有數百騎軍出現在眾人視線之中。
一時間引得曹軍守卒以及呂布兵士,皆是側目而望。
片刻之後,騎士奔至潁陰城東,卻是打的一麵''張''字將旗。
一騎打馬而出,正是張遼。
“文遠?”
“你怎會在此!”
見到來人,呂布滿臉愕然。
“君侯。”
“陳留已被曹軍攻克。”
張遼滿臉凝重道。
“浚儀城中守卒欲降曹軍。”
“遼無奈之下,為免被曹軍圍困,隻得與孝父、郝萌走河南尹歸潁川。”
呂布、陳宮、郭穆聞之,俱是麵麵相覷不止。
“文遠此言當真?”
念及今早方才接到的求援文書,呂布實在忍不住開口相問。
張遼頷首道。
“遼已打探清楚,絕非虛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