潁陰城下。
自從呂布、郭穆決定行地突之策後,為了掩人耳目,兩軍近日皆是以精兵猛攻。
論起攻勢,相較之前,可謂天差地別。
如此明顯的差異,無疑證明了呂布及豫州兵先前之舉,乃是故意示弱。
曹仁此前所慮之事,絕非虛妄。
史渙及城中諸將想起前幾日進言出兵之舉,皆是大感慚愧,也因此深服於曹仁之明。
潁陰城東。
“咚!咚!”
城上、城下,兩軍戰鼓齊鳴。
兵士冒著箭雨,自軍中推出衝車、雲梯車等攻城戰具,踩著被屍體填平的塹壕,往潁陰城下推進。
此輩兵士皆身披精甲,又有衝車、雲梯車可供遮擋,因而曹軍弓手並不能對其等造成多大殺傷。
好在曹仁對此並非毫無準備。
城頭所擺的數十張床弩以及城內的投石車,正是為此而設。
床弩的結構類似於將數張弓置於床架之上,再用數張弓之合力發箭。
張弦之時,甚至需數名甲士合力才能撥動。
床弩所使用的弩箭亦不同於尋常弓箭,長近五尺,尺寸極為粗壯,近有兒臂之粗,幾乎與短矛相當。
如此巨箭,又以數弓之力自城頭勁射而出,其破壞力可想而知。
“放!”
曹仁一聲大喝。
城頭之上,次第擺開的數十張床弩,便齊齊咆哮出聲。
“嘣!”
“嘣!”
短矛般的巨箭輕易間便跨過上百步之距離。
有兵士眼見不妙,慌張舉起盾牌抵擋。
然而,盾牌麵對普通弓弩或許有用,麵對床弩這般的恐怖殺器,卻是無半點作用可言。
“砰!”
在巨大的聲響之中,弩箭輕易穿過盾牌,隨後又輕易透過兵士身上所著甲衣。
由於衝車、雲梯車重量不輕,呂布兵往往是數人合力推之。
如此一來,常常有弩箭透過前方甲士之後,去勢不減,又從後方甲士身上貫體而出,最終插入地麵。
甲士隻覺胸口一陣透風,看了看空洞洞的胸口後便再無知覺,轟然倒地。
在床弩打擊下,能這樣瞬間死亡的,無疑是種幸事。
更悲慘的莫過於有人被弩箭釘在地麵,一時未死,每動一下都是巨大的折磨。
其人無法逃脫,欲求死卻又不可立得。
最終隻能在戰場上發出淒厲至極的慘嚎聲,眼睜睜的看著自己步入死亡。
“嘶!”
後方高台上。
持戟觀戰的呂布縱然久經戰陣,當下見得如此淒慘一幕,一時也是不由心有戚戚。
其人尚且如此,更何況戰場中的兵士?
被弩箭射中的恐怖下場,直令僥幸得生者,無不是心驚肉跳,麵露駭然之色。
“攻城!”
“擅退者死!”
後方督戰隊高聲唿喝,亮刀逼迫。
軍中老卒不同於盜匪之流,除非士氣盡喪,否則往往更畏於軍法。
聞得督戰之聲,其等心知前進或有生路,後退必是死路一條,隻得一咬牙繼續向前推進。
“投!”
曹仁再次大喝,並令軍士在城頭揮動一旗。
城內早有人盯著城頭旗令,見得旗動,當即喝令城中民夫,喊道。
“放!”
曹仁預先留在城中的民夫,此時負責的正是這些霹靂車。
聽得軍吏之令,民夫不敢怠慢,急忙拉動繩索。
下一刻。
“轟!”
“轟!”
數十上百塊巨石從天而降,砸入呂布軍中。
與床弩的作用相同。
被巨石砸中的呂布軍士,絲毫沒有存活下來的可能,可謂是觸者立斃。
便是雲梯車等攻城戰具,也會被砸的解體。
陳宮見狀,眉頭緊鎖。
昔年其從於曹操時,曾多次見到曹操用霹靂車拒敵。
當時他便覺霹靂車乃是己方的大幸,敵方的大不幸。
可惜曹軍對於霹靂車看管甚嚴,不僅將工匠家眷控製在手,更是不允許他人私下窺探。
以至於陳宮始終未能知曉打造之法。
當然,陳宮到底是一名智者,又跟從於曹操數載,對於霹靂車之利弊亦有認知。
就如眼下,其人所提出的延伸隊列,加大兵士之間距離的做法,對於減少呂布軍之傷亡,也確實有效。
多時之後。
冒著床弩與霹靂車的持續轟擊,呂布軍兵士終於艱難靠近潁陰城牆。
“轟!”
衝車帶著撞木轟擊在城牆之上,發出一聲震天巨響。
衝車乃是摧毀城門的利器。
好在潁陰城外尚有一道甕城,論高度,足與城牆等齊。
呂布軍未將甕城摧毀前,無論如何都威脅不到被甕城遮掩在內的東門。
又有兵士將雲梯搭在潁陰城頭,負刀於背,蟻附而上。
這般距離下,床弩與霹靂車就無法發揮作用了。
能夠憑借的隻有士卒本身。
潁陰城的地理位置特殊,因河流原因,敵軍難以在北麵和西麵展開大軍。
因此。
曹仁僅在另外兩門留下部分兵卒,防止敵軍偷城,大半兵馬都用在南麵、東麵。
而就東城來說,更是有兩千參與過匡亭之戰的老卒。
這些士卒的戰力,足以與呂布軍精銳抗衡。
雙方將士圍繞著東城牆,死命爭奪,喊殺聲震天。
天色漸黑,呂布軍中方才響起鳴金之聲。
待用過飯食之後。
呂布軍點燃火把,卻是再次發起了攻城。
當然。
此時用來攻城的大多是潁川民夫與營內弱兵,目的正是為了掩人耳目,從而使地突之計得成。
但挖掘地道絕非一朝一夕之功,尤其是潁陰臨水,土質疏軟。
稍有不慎,還有塌方之險。
兩軍晝夜交戰數日,尚未等呂布軍地突之策功成。
張邈的第二封求援書信又是送到呂布手中。
信中寫道。
“曹賊使民夫廣造霹靂車,以霹靂車晝夜轟擊,又於城池三麵起土山,使弓手在上射之,由日至夜,箭雨不停。”
“城頭箭樓,今已盡數被毀,城中民居,亦多有遭池魚之災者。”
“邈欲使兵士趁夜出城毀去霹靂車,奈何城中並無如此勇士,隻得作罷。”
“眼下曹賊雖尚未攻城,我城之內,已有近五百兵士,死於石彈、箭矢之下。”
“邈行於軍中,但見將校、兵士,無不是麵有愁容,士氣實在低下。”
“以此而論,陳留難以久守,卻不知君侯救兵何日可至?”
“邈再頓首。”
似乎是為了特意提醒呂布陳留局勢之艱難,這封書信乃是以血書寫就。
自從呂布、郭穆決定行地突之策後,為了掩人耳目,兩軍近日皆是以精兵猛攻。
論起攻勢,相較之前,可謂天差地別。
如此明顯的差異,無疑證明了呂布及豫州兵先前之舉,乃是故意示弱。
曹仁此前所慮之事,絕非虛妄。
史渙及城中諸將想起前幾日進言出兵之舉,皆是大感慚愧,也因此深服於曹仁之明。
潁陰城東。
“咚!咚!”
城上、城下,兩軍戰鼓齊鳴。
兵士冒著箭雨,自軍中推出衝車、雲梯車等攻城戰具,踩著被屍體填平的塹壕,往潁陰城下推進。
此輩兵士皆身披精甲,又有衝車、雲梯車可供遮擋,因而曹軍弓手並不能對其等造成多大殺傷。
好在曹仁對此並非毫無準備。
城頭所擺的數十張床弩以及城內的投石車,正是為此而設。
床弩的結構類似於將數張弓置於床架之上,再用數張弓之合力發箭。
張弦之時,甚至需數名甲士合力才能撥動。
床弩所使用的弩箭亦不同於尋常弓箭,長近五尺,尺寸極為粗壯,近有兒臂之粗,幾乎與短矛相當。
如此巨箭,又以數弓之力自城頭勁射而出,其破壞力可想而知。
“放!”
曹仁一聲大喝。
城頭之上,次第擺開的數十張床弩,便齊齊咆哮出聲。
“嘣!”
“嘣!”
短矛般的巨箭輕易間便跨過上百步之距離。
有兵士眼見不妙,慌張舉起盾牌抵擋。
然而,盾牌麵對普通弓弩或許有用,麵對床弩這般的恐怖殺器,卻是無半點作用可言。
“砰!”
在巨大的聲響之中,弩箭輕易穿過盾牌,隨後又輕易透過兵士身上所著甲衣。
由於衝車、雲梯車重量不輕,呂布兵往往是數人合力推之。
如此一來,常常有弩箭透過前方甲士之後,去勢不減,又從後方甲士身上貫體而出,最終插入地麵。
甲士隻覺胸口一陣透風,看了看空洞洞的胸口後便再無知覺,轟然倒地。
在床弩打擊下,能這樣瞬間死亡的,無疑是種幸事。
更悲慘的莫過於有人被弩箭釘在地麵,一時未死,每動一下都是巨大的折磨。
其人無法逃脫,欲求死卻又不可立得。
最終隻能在戰場上發出淒厲至極的慘嚎聲,眼睜睜的看著自己步入死亡。
“嘶!”
後方高台上。
持戟觀戰的呂布縱然久經戰陣,當下見得如此淒慘一幕,一時也是不由心有戚戚。
其人尚且如此,更何況戰場中的兵士?
被弩箭射中的恐怖下場,直令僥幸得生者,無不是心驚肉跳,麵露駭然之色。
“攻城!”
“擅退者死!”
後方督戰隊高聲唿喝,亮刀逼迫。
軍中老卒不同於盜匪之流,除非士氣盡喪,否則往往更畏於軍法。
聞得督戰之聲,其等心知前進或有生路,後退必是死路一條,隻得一咬牙繼續向前推進。
“投!”
曹仁再次大喝,並令軍士在城頭揮動一旗。
城內早有人盯著城頭旗令,見得旗動,當即喝令城中民夫,喊道。
“放!”
曹仁預先留在城中的民夫,此時負責的正是這些霹靂車。
聽得軍吏之令,民夫不敢怠慢,急忙拉動繩索。
下一刻。
“轟!”
“轟!”
數十上百塊巨石從天而降,砸入呂布軍中。
與床弩的作用相同。
被巨石砸中的呂布軍士,絲毫沒有存活下來的可能,可謂是觸者立斃。
便是雲梯車等攻城戰具,也會被砸的解體。
陳宮見狀,眉頭緊鎖。
昔年其從於曹操時,曾多次見到曹操用霹靂車拒敵。
當時他便覺霹靂車乃是己方的大幸,敵方的大不幸。
可惜曹軍對於霹靂車看管甚嚴,不僅將工匠家眷控製在手,更是不允許他人私下窺探。
以至於陳宮始終未能知曉打造之法。
當然,陳宮到底是一名智者,又跟從於曹操數載,對於霹靂車之利弊亦有認知。
就如眼下,其人所提出的延伸隊列,加大兵士之間距離的做法,對於減少呂布軍之傷亡,也確實有效。
多時之後。
冒著床弩與霹靂車的持續轟擊,呂布軍兵士終於艱難靠近潁陰城牆。
“轟!”
衝車帶著撞木轟擊在城牆之上,發出一聲震天巨響。
衝車乃是摧毀城門的利器。
好在潁陰城外尚有一道甕城,論高度,足與城牆等齊。
呂布軍未將甕城摧毀前,無論如何都威脅不到被甕城遮掩在內的東門。
又有兵士將雲梯搭在潁陰城頭,負刀於背,蟻附而上。
這般距離下,床弩與霹靂車就無法發揮作用了。
能夠憑借的隻有士卒本身。
潁陰城的地理位置特殊,因河流原因,敵軍難以在北麵和西麵展開大軍。
因此。
曹仁僅在另外兩門留下部分兵卒,防止敵軍偷城,大半兵馬都用在南麵、東麵。
而就東城來說,更是有兩千參與過匡亭之戰的老卒。
這些士卒的戰力,足以與呂布軍精銳抗衡。
雙方將士圍繞著東城牆,死命爭奪,喊殺聲震天。
天色漸黑,呂布軍中方才響起鳴金之聲。
待用過飯食之後。
呂布軍點燃火把,卻是再次發起了攻城。
當然。
此時用來攻城的大多是潁川民夫與營內弱兵,目的正是為了掩人耳目,從而使地突之計得成。
但挖掘地道絕非一朝一夕之功,尤其是潁陰臨水,土質疏軟。
稍有不慎,還有塌方之險。
兩軍晝夜交戰數日,尚未等呂布軍地突之策功成。
張邈的第二封求援書信又是送到呂布手中。
信中寫道。
“曹賊使民夫廣造霹靂車,以霹靂車晝夜轟擊,又於城池三麵起土山,使弓手在上射之,由日至夜,箭雨不停。”
“城頭箭樓,今已盡數被毀,城中民居,亦多有遭池魚之災者。”
“邈欲使兵士趁夜出城毀去霹靂車,奈何城中並無如此勇士,隻得作罷。”
“眼下曹賊雖尚未攻城,我城之內,已有近五百兵士,死於石彈、箭矢之下。”
“邈行於軍中,但見將校、兵士,無不是麵有愁容,士氣實在低下。”
“以此而論,陳留難以久守,卻不知君侯救兵何日可至?”
“邈再頓首。”
似乎是為了特意提醒呂布陳留局勢之艱難,這封書信乃是以血書寫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