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國極為特殊的地緣位置,恰好處於兗州內部,南麵由西向東分別為沛國、彭城、東海


    初平四年。


    二月下旬。


    劉備既已說服臧霸,當即動兵南下。


    於開陽得到臧霸所助的大批糧草後,劉備軍軍勢複振。


    同日,臧霸領受琅琊國相之任。


    至於原琅琊國相陰德。


    其人在任時雖然也可稱為勤勤懇懇。


    放在太平年間,說不定還能為郡人傳頌。


    但在如今兵荒馬亂的背景下,其人一介文士,麾下既無兵馬,又無魚死網破之心。


    其人還能如何?


    陰德不敢前往關中任職,國相之位又被臧霸奪去,其人便是再不情願,也隻得歸鄉,往南陽老家而去。


    與此同時。


    東海郡內局勢已基本清晰。


    闕宣憑借人多,得以全據郡中諸鄉亭。


    但如郡治郯縣,蘭陵、陰平、朐(qu)縣等州中大縣。


    卻因州中世家豪強的一意死守,始終未陷。


    闕宣數攻不下後,調集萬餘人馬,兵圍朐縣。


    此縣之中有一糜氏豪族。


    據說僮仆上萬,資產钜億。


    闕宣之意,正是欲攻破朐縣,取糜氏之資,再來為自己招兵買馬。


    劉備幾番思量後,決定發兵東海,先解朐縣之圍。


    ……


    兗州。


    近日州府連發明文。


    快馬奔騰於官道,送達州內各郡各縣,再由各縣傳至鄉,張貼於諸亭,以使州人知曉。


    一時間,州內各郡縣長吏,皆有眼花繚亂之感。


    依州府明文。


    兗州將於州、郡、縣三級設下官學,並設文學掾(yuan),文學史等職,秩三百石到一百石不等。


    具體人數又因各郡、各縣之戶口數,有所變動。


    縣考得過,則入郡學,郡考得過,則升州學。


    兗內諸州郡依舊保留察舉之權,有能得州郡長吏薦書者,可不經縣郡之考,直入州學。


    而在明文下達之日,州府便開始向州內募取德才兼備,通曉經法者,為文學掾史。


    州學將暫設於鄄城。


    若州考得過,便可依優劣,由州府授官,或是補入州中,或是充入郡縣。


    消息甫出,便廣受外來士人稱讚,皆言曹操重賢愛士。


    其等於兗內無有半分根基,若是等人察舉,不知要等到何時。


    而設學考課之法,卻是給了他們一條捷徑,隻肖才學足夠,便可任官。


    兗州本土士人,雖有不滿者,卻也大體能夠接受。


    因為,就目下而言,此舉無疑是大利於自幼學經讀法的世家子弟。


    需要親身勞作,以維持生計的貧家子,縱然有州府出麵補貼用度,無論如何也是競爭不過世家子。


    此外。


    並非所有士人都無需擔憂生計。


    文學掾、文學史的設立,也使得一大批正發愁於仕途的兗內、兗外士人,總算有了去路。


    尤其眼下還是戰亂的背景,其等為避難而遷徙至兗,土地等根本之物自然是帶不走的。


    若能為文學掾史,則起碼有州府供養。


    其等也可以此為根基,繼續爭取仕進。


    以兗州而論,能看清目前州府學製革新深意的士人可謂寥寥。


    而能看出深意者,自然也不會在這種背景下,擅作言語。


    學製議定之後,曹操又於州內行禁酒令,並且關閉了州中諸多釀酒工坊。


    早在曹操主政東郡時,酒業便為曹軍帶來了極為豐厚的利潤迴報。


    也使得曹操能以一郡之地,養活數萬大軍,而不必向民間額外加征。


    但三斤糧,釀一斤酒。


    為了預防蝗災,關閉州內的釀酒工坊已是勢在必行之事。


    好在如今諸多士人入兗,紙的用度無疑會極大增多,這些釀酒坊或可改為造紙坊,填補虧空。


    加之宿麥再過兩月便可成熟。


    州府倒也不必擔心資財不夠,更不必去挖人祖墳。


    而在濟陰、山陽、濟北等郡的腹心之地。


    曹操更是廣建糧倉,囤積糧草。


    如此舉動,落在周圍勢力眼中,卻使得其等皆是惴(zhui)惴不安,紛紛調兵布防邊境,深恐曹操將要再次動兵。


    民生上的舉措大體如此。


    而在軍事上,曹軍更是發展神速。


    屯田製度的另一優越性在此展露無疑。


    以軍屯而論,其中屯民本就是以軍製維係,多為青州黃巾,數日一操。


    相較於未有半分戰事經驗的平民。


    軍屯之民作為曹軍的預備役,在基層士兵大量損傷的情形下,可以快速補充入曹軍之中。


    而為了削弱陳留,曹操更是不惜糧草,在陳留大肆募兵。


    如此一來,曹軍的兵士總數在短短一兩月間,便已膨脹到近六萬之數。


    其中多虧了州內商隊之功,騎兵之數也終於達到近七千人。


    曹操使諸將勤加操練,預備接下戰事。


    卻是在這一日。


    一封求援書信由魯國送至鄄城。


    曹操得信之後,大喜之餘,卻不免也是有幾分疑惑。


    其人即召戲誌才、郭嘉,以作問詢。


    “奉孝,誌才。”


    “魯國相來信稱,黃巾賊劉辟全據彭城之後,動兵北上,攻入魯國。”


    “傳信之日,劉辟已經攻占蕃縣,兵鋒直指魯縣。”


    “魯國國小民寡,國中不過兩千兵士,且未經戰事。”


    “魯國上下,因而驚恐,特遣使向我求援,欲使我兗發兵相助。”


    戲誌才聞之,哂笑一聲道。


    “明公,劉辟此時已非先前那屢敗於我軍之手的黃巾賊了。”


    “其人居然能因與我軍數戰而不死,便為群盜稱之為英雄。”


    “如今更是與闕宣結義,乃堂堂晉國大將軍,掌數萬兵馬,威風凜凜。”


    郭嘉微微搖頭,一時也是覺得好笑。


    曆史上,闕宣雖然自稱天子,卻未曾立國號。


    而後與陶謙合盟攻入泰山,最終又被陶謙所殺,部眾也為陶謙所吞並。


    未料如今陶謙被擒,其人居然有一飛升天之勢。


    不僅稱帝封臣,更是據有兩郡之地,徐州無人可製。


    而大晉這一國號,冥冥之中更是讓郭嘉很生幾分他念。


    曹操對闕宣稱帝之事極有怒氣,若非眼下其人正欲解決陳留之患,早已動兵東征。


    曹操開口道。


    “魯國乃豫州治下,南鄰沛國。”


    “近聞朝廷已拜郭貢為豫州刺史,設治所於梁國。”


    “魯國便是求援,也應向豫州刺史郭貢,或沛國相袁忠求援,何以求之於操?”


    “此舉未免不合情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鬼才郭奉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蘇饃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蘇饃饃並收藏三國之鬼才郭奉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