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境內,水係縱橫。
南陽兵士,自幼生長於此。
往年糧食若有不夠,其等往往會入河撈取魚蝦。
因此之故,南陽兵士,大多會水。
其等眼見浮橋擁擠,無法通過,又恐曹兵追來,索性脫了衣服下河。
可此時盡管是枯水期,濟水兩岸也有十幾丈之寬。
其等奔跑半日,體力已基本耗盡。
而冬季濟水甚寒,不少人方才入水,沒遊多久,便雙腿抽筋,而後紛紛溺斃於濟水之中。
慘狀在前,餘者盡是駭然,再無泅渡之意,更加瘋狂的爭搶起浮橋,乃至拔刀相向。
“怎會如此!”
殺退夏侯蘭、潘璋,匆匆領兵迴返的閻象,見此一幕,眼前頓時一黑。
“主簿。”
“主簿,我等如何是好?”
閻象所部兵士,見此亦是人人驚慌。
一名南陽軍司馬麵色一狠道。
“追兵將至。”
“小人願護送主簿殺過橋去。”
以目下而言,要想過橋,也唯有重複袁公路先前之舉了。
閻象麵有猶豫,片刻之後,其人搖頭道。
“為求一生路,便肆意屠戮他人。”
“即便最終能夠得生,我又如何能安心呢?”
“象生平數十載,從來與人為善,未曾害人。”
“今象已年老,反而要為了苟活幾年,而肆意害人麽?”
眾人聞言頓時麵麵相覷。
那軍司馬一時也不知該作何答複。
這時,一人忽然擠過人群,出現在閻象麵前。
正是楊弘。
“伯節,快,曹軍大部將至!”
楊弘亦是滿麵驚慌,連連催促道。
“快令兵士殺過橋去,否則你我皆不得生矣!”
見到楊弘,閻象仿佛了卻了什麽心思一般,長聲一歎道。
“文度既在,我可以安心了。”
其人朝楊弘一禮,誠懇言道。
“我知文度乃智謀之士,智計勝我百倍。”
“明公為人純粹,不知世事狡詐,將來恐遭人算計。”
“還望文度日後多多提點明公。”
楊弘不明所以。
可聽著閻象這仿佛托付後事之語,卻是直覺不妙。
其人正欲開口,閻象卻已看向先前那名軍司馬道。
“文度乃我軍之謀主,年歲又輕,為明公將來計,當不可死於此地。”
“勞君將文度安然護送迴封丘。”
言及於此,閻象望著擁擁堵堵的渡橋,猶豫片刻,一咬牙道。
“過橋之後,足下務必將渡橋斬斷。”
“封丘距陳留不遠,曹軍對張邈亦有顧慮。”
“若是浮橋尚在,曹軍或會有攜大勝之勢,試取封丘的打算。”
“今浮橋既毀,其人必會先使兵士休整,我軍得以有喘息之機。”
“主簿何出此言?”
司馬聽出閻象似欲留在北岸,大驚道。
“小人剛從軍時,母患重病,無錢就醫。”
“全是主簿出錢相助,母方得生。”
“今雖危急,但小人便是拚卻一死,也要護送主簿迴返城中。”
閻象聞言,搖頭道。
“為人臣子,既不能勸阻主君踏足險域,又不能為主君想出能擊敗敵軍的良策,我本已深覺羞愧。”
“如今又因我一人之言,而使數百將士將死於我軍刀下,更使數千將士生機盡毀。”
“我難道可以安心嗎?”
“象不過一無能老朽,唯重清白,今怎能為了求生,便將清白置之於不顧?”
頓了頓,閻象說道。
“還請君留十餘善泅義士於我。”
“待君於南岸斬斷浮橋後,我亦會在北岸解開鐵索。”
“主簿——”
軍司馬還欲再言。
閻象見狀,喝道。
“休再多言!”
“快走!”
軍司馬聞言,始知閻象心意之堅。
其人朝閻象大禮一拜,起身之時,已是淚流滿麵。
留下十餘善泅義士與閻象,軍司馬咬牙大喝道。
“走!”
“伯節不可犯傻!”
楊弘已將二人對話聽在耳邊,哪裏肯走,一手拽住閻象衣袖,急道。
“伯節,你我同走!”
閻象不為所動,聽得北麵有大部兵馬行進之聲,朝那軍司馬急聲說道。
“將長史帶走!”
“楊長史,得罪了。”
軍司馬遂不顧楊弘掙紮,令軍士將楊弘架起,而後拔劍抽刀,喝道。
“殺!”
數百剛剛血戰一場的兵士,便對著前方的潰兵胡砍一通,硬生生的從人群裏殺出了一條生路。
閻象見此,更是心如刀割。
“伯節、伯節!”
“伯節你好生糊塗啊!”
楊弘雖被兵士架起,卻仍舊掙紮不止,連連唿喝,聲近哽咽。
多時之後,閻象猛然想起一事,連忙衝到濟水河畔,喊來數名兵士,隔著人群高唿道。
“文度,劉景升已出兵占據魯陽、繁陰、葉縣三地。”
“我軍歸路已斷,南陽已不可迴。”
“文度務必說服將軍,撤往沛國。”
“沛相袁忠,乃明公從祖兄,足可信任。”
“揚州刺史陳瑀,雖是明公所表,但此人心懷異誌,絕不可信。”
“明公可借孫賁、袁忠之力,進占九江、進而全據淮南,謀取江東,東山再起,亦不為難事。”
幾乎是他將此話喊完,曹軍大部也終於追至。
曹操正好將此人之言聽在耳中,一時心有所動,問道。
“此君何人也?”
“於這等絕境之中,竟然還能為袁公路選出一條東山再起之路,當真難得。”
戲誌才在旁笑道。
“明公莫非想將此人攬於麾下?”
“然而,閻伯節乃是死忠之臣,明公之願,恐不能如意。”
曹操聞言,轉視一將,笑道。
“哦?文烈,此人便是將你殺敗的閻象?”
“此人深中足智,汝此敗倒也不冤。”
曹休滿麵羞憤。
其依郭嘉之計,領三千兵馬去毀浮橋,卻正好與閻象所部三千人遭遇。
兩軍鏖戰之時,忽有兩千兵馬從其人背後殺出。
曹休前後受擊,遂是不敵,這才使得袁術有了一線生機。
望著閻象,曹操目光讚賞,言與郭嘉、戲誌才道。
“如此良臣,若死於此地,當真可惜。”
便在這時,濟水之上,忽然“噗通”一聲巨響。
數百兵士從浮橋上紛紛掉入水中,奮力掙紮。
不多時後,大半人都溺死於水中,屍體沉入水底。
如此慘狀,不光是將南陽兵士給震驚當場,便是曹軍兵士,一時間也都是滿臉愕然。
“動手!”
閻象猛然大喝。
十餘兵士跳入水中,去解岸邊鐵索。
片刻之後,鐵索帶著木板,紛紛沉入濟水水底,再想打撈,絕非易事。
南陽兵士,自幼生長於此。
往年糧食若有不夠,其等往往會入河撈取魚蝦。
因此之故,南陽兵士,大多會水。
其等眼見浮橋擁擠,無法通過,又恐曹兵追來,索性脫了衣服下河。
可此時盡管是枯水期,濟水兩岸也有十幾丈之寬。
其等奔跑半日,體力已基本耗盡。
而冬季濟水甚寒,不少人方才入水,沒遊多久,便雙腿抽筋,而後紛紛溺斃於濟水之中。
慘狀在前,餘者盡是駭然,再無泅渡之意,更加瘋狂的爭搶起浮橋,乃至拔刀相向。
“怎會如此!”
殺退夏侯蘭、潘璋,匆匆領兵迴返的閻象,見此一幕,眼前頓時一黑。
“主簿。”
“主簿,我等如何是好?”
閻象所部兵士,見此亦是人人驚慌。
一名南陽軍司馬麵色一狠道。
“追兵將至。”
“小人願護送主簿殺過橋去。”
以目下而言,要想過橋,也唯有重複袁公路先前之舉了。
閻象麵有猶豫,片刻之後,其人搖頭道。
“為求一生路,便肆意屠戮他人。”
“即便最終能夠得生,我又如何能安心呢?”
“象生平數十載,從來與人為善,未曾害人。”
“今象已年老,反而要為了苟活幾年,而肆意害人麽?”
眾人聞言頓時麵麵相覷。
那軍司馬一時也不知該作何答複。
這時,一人忽然擠過人群,出現在閻象麵前。
正是楊弘。
“伯節,快,曹軍大部將至!”
楊弘亦是滿麵驚慌,連連催促道。
“快令兵士殺過橋去,否則你我皆不得生矣!”
見到楊弘,閻象仿佛了卻了什麽心思一般,長聲一歎道。
“文度既在,我可以安心了。”
其人朝楊弘一禮,誠懇言道。
“我知文度乃智謀之士,智計勝我百倍。”
“明公為人純粹,不知世事狡詐,將來恐遭人算計。”
“還望文度日後多多提點明公。”
楊弘不明所以。
可聽著閻象這仿佛托付後事之語,卻是直覺不妙。
其人正欲開口,閻象卻已看向先前那名軍司馬道。
“文度乃我軍之謀主,年歲又輕,為明公將來計,當不可死於此地。”
“勞君將文度安然護送迴封丘。”
言及於此,閻象望著擁擁堵堵的渡橋,猶豫片刻,一咬牙道。
“過橋之後,足下務必將渡橋斬斷。”
“封丘距陳留不遠,曹軍對張邈亦有顧慮。”
“若是浮橋尚在,曹軍或會有攜大勝之勢,試取封丘的打算。”
“今浮橋既毀,其人必會先使兵士休整,我軍得以有喘息之機。”
“主簿何出此言?”
司馬聽出閻象似欲留在北岸,大驚道。
“小人剛從軍時,母患重病,無錢就醫。”
“全是主簿出錢相助,母方得生。”
“今雖危急,但小人便是拚卻一死,也要護送主簿迴返城中。”
閻象聞言,搖頭道。
“為人臣子,既不能勸阻主君踏足險域,又不能為主君想出能擊敗敵軍的良策,我本已深覺羞愧。”
“如今又因我一人之言,而使數百將士將死於我軍刀下,更使數千將士生機盡毀。”
“我難道可以安心嗎?”
“象不過一無能老朽,唯重清白,今怎能為了求生,便將清白置之於不顧?”
頓了頓,閻象說道。
“還請君留十餘善泅義士於我。”
“待君於南岸斬斷浮橋後,我亦會在北岸解開鐵索。”
“主簿——”
軍司馬還欲再言。
閻象見狀,喝道。
“休再多言!”
“快走!”
軍司馬聞言,始知閻象心意之堅。
其人朝閻象大禮一拜,起身之時,已是淚流滿麵。
留下十餘善泅義士與閻象,軍司馬咬牙大喝道。
“走!”
“伯節不可犯傻!”
楊弘已將二人對話聽在耳邊,哪裏肯走,一手拽住閻象衣袖,急道。
“伯節,你我同走!”
閻象不為所動,聽得北麵有大部兵馬行進之聲,朝那軍司馬急聲說道。
“將長史帶走!”
“楊長史,得罪了。”
軍司馬遂不顧楊弘掙紮,令軍士將楊弘架起,而後拔劍抽刀,喝道。
“殺!”
數百剛剛血戰一場的兵士,便對著前方的潰兵胡砍一通,硬生生的從人群裏殺出了一條生路。
閻象見此,更是心如刀割。
“伯節、伯節!”
“伯節你好生糊塗啊!”
楊弘雖被兵士架起,卻仍舊掙紮不止,連連唿喝,聲近哽咽。
多時之後,閻象猛然想起一事,連忙衝到濟水河畔,喊來數名兵士,隔著人群高唿道。
“文度,劉景升已出兵占據魯陽、繁陰、葉縣三地。”
“我軍歸路已斷,南陽已不可迴。”
“文度務必說服將軍,撤往沛國。”
“沛相袁忠,乃明公從祖兄,足可信任。”
“揚州刺史陳瑀,雖是明公所表,但此人心懷異誌,絕不可信。”
“明公可借孫賁、袁忠之力,進占九江、進而全據淮南,謀取江東,東山再起,亦不為難事。”
幾乎是他將此話喊完,曹軍大部也終於追至。
曹操正好將此人之言聽在耳中,一時心有所動,問道。
“此君何人也?”
“於這等絕境之中,竟然還能為袁公路選出一條東山再起之路,當真難得。”
戲誌才在旁笑道。
“明公莫非想將此人攬於麾下?”
“然而,閻伯節乃是死忠之臣,明公之願,恐不能如意。”
曹操聞言,轉視一將,笑道。
“哦?文烈,此人便是將你殺敗的閻象?”
“此人深中足智,汝此敗倒也不冤。”
曹休滿麵羞憤。
其依郭嘉之計,領三千兵馬去毀浮橋,卻正好與閻象所部三千人遭遇。
兩軍鏖戰之時,忽有兩千兵馬從其人背後殺出。
曹休前後受擊,遂是不敵,這才使得袁術有了一線生機。
望著閻象,曹操目光讚賞,言與郭嘉、戲誌才道。
“如此良臣,若死於此地,當真可惜。”
便在這時,濟水之上,忽然“噗通”一聲巨響。
數百兵士從浮橋上紛紛掉入水中,奮力掙紮。
不多時後,大半人都溺死於水中,屍體沉入水底。
如此慘狀,不光是將南陽兵士給震驚當場,便是曹軍兵士,一時間也都是滿臉愕然。
“動手!”
閻象猛然大喝。
十餘兵士跳入水中,去解岸邊鐵索。
片刻之後,鐵索帶著木板,紛紛沉入濟水水底,再想打撈,絕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