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濮水以北,大河故瀆以南的廣闊東郡平原上。
徐州兵馬與兗州冀州盟軍,合計五萬餘人,將於不久之後,在此傾力一戰。
而在大軍真正接戰之前,雙方主將,不約而同都做出了相同的決策。
派遣精騎先行出擊。
正是欲借助騎兵的高機動性,占據主動,可進可退。
尤其此時雖處冬季,卻未曾下雪,地麵幹燥,極利騎兵馳騁。
而精騎奔襲下的速度何其之快?
平原之地,又無遮掩。
小半日之後,兩方騎軍主將,便都遙遙望見了騎兵快速奔騰時揚起的塵土。
“此必是徐州(兗州)騎兵到此。”
趙雲張闓做出了相同判斷,並同時下令兵士,準備接戰。
片刻之後。
兩方人馬便已各自出現在雙方視線之中。
趙雲與張闓都是老行伍了,粗粗一掃,即能大致估算出雙方騎兵人數。
見得敵軍隻有千騎,二人俱是信心滿滿。
“子龍。”
“此戰當讓徐兗兵士,知曉我等燕趙男兒之武略。”
因馬速甚急,故夏侯蘭隻能大喊,方能確保趙雲聽見。
戰事將臨,其人非但沒有半分膽怯,反而頗為欣喜,渾身血液沸騰。
趙雲聞聲微微頷首,目光徐徐盯緊張字將旗下的一員徐將。
三百步、兩百步、一百五十步——
“射!”
張闓率先發出一聲大喊。
其人所部騎士,紛紛抽箭而射。
但騎射乃是一門極為高超的技藝。
要想在奔騰的戰馬上,精準射中百餘米外的移動目標,無疑是件極其困難之事。
徐州之人,少習騎戰,故而徐州兵的這一輪戰果實為寥寥。
一輪箭雨之後,雙方的距離已經縮短到了百步左右。
趙雲彎弓搭箭,望向張字將旗下的張闓,目光從容。
張闓對此卻一無所覺,反而大聲邀戰,手持長槍,一邊揮舞,一邊大喝道。
“來將何人?”
“本將手中從不殺無名之——”
“咻!”
一聲震響,箭矢隨之離弦而去。
在張闓難以置信的目光中,利箭從其頭盔與甲胄相連的縫隙中穿過,透頸而出。
其人眼前頓時一黑,身軀立刻栽倒在地。
旋即屍首又被緊隨於後的徐州騎士紛紛踐踏,片刻間即已不成人形。
徐州眾騎,親見此幕,一時間皆是駭然欲死。
其等怎麽都未曾料到。
雙方還未曾真正接戰。
自家主將竟然就被敵軍隔著上百步的距離,一箭射死?
這是何等射術?
非隻其等,除了隨趙雲而來的那百名北地騎士外。
其餘曹騎,眼見趙雲如此神射,亦是瞠目結舌,但隨即卻是人人振奮。
“射!”
夏侯蘭當先一射,暴喝出聲。
曹騎聞令,紛紛開弓。
此時便能看出騎兵之間的差距了。
如那隨趙雲而來的百名北地騎士,皆是白馬義從出身,常年在邊郡與胡人作戰,故而精通騎射之術。
第一輪騎射,其等百人便射下了至少三十餘名徐州騎士。
而其等射完之後,還能快速搭箭,再次一射。
相比之下,兗州本土出身的曹騎,無論是命中率,還是射速,卻都遠遠不及。
兩方人馬互射下,徐州兵尚未真正廝殺,便有近百人倒下。
而曹騎的傷亡,尚且不足十人。
徐州騎士縱然是丹陽銳卒,見此情形,此刻亦是再無半點戰意,紛紛勒馬迴奔,拚命南逃。
趙雲部則趁勢在後掩殺,從容收取潰兵性命。
雙方一追一逃,不過多時,便從樂平城下經過。
樂平城中的五百徐州守兵,在城樓上遙遙望見此幕,俱是麵麵相覷。
其等本還想著出城助戰,眼下卻是怎麽也不敢了。
與此同時。
曹豹自東武陽召迴兩千精騎後,便率其等,馳奔向北。
未料,才剛剛奔出不久,便見遠處有潰軍騎馬逃來,身上穿的正是徐州軍服。
曹豹大驚之下,急忙攔住一人,喝問道。
“汝等才出戰多久?如何這麽快便敗了?”
“張闓何在?”
“其人往日常自詡徐州上將,今怎如此無用?”
潰兵至今依舊是驚恐未定,言道。
“將軍,兗州兵士太過精銳,我等卻遠非其對手。”
“尤其敵將,射術驚人。”
“張將軍尚未接戰,便被那敵將遙遙射死,全軍遂是大潰!”
曹豹麵色大變。
其人亦是騎將,如何不知,騎兵對衝時,精準射死一人的難度有多大?
他暗忖道:“曹將莫非有百步穿楊之技?”
瞥見左右兵士神情有異,曹豹猛然醒悟,喝道。
“汝定是在胡言亂語,為兵敗尋此荒謬借口。”
“膽怯至此,本將安能留你?”
於是,拔出配劍,在潰卒不敢置信的目光中,將其首級斬下。
左近兵士,一時盡皆凜然。
曹豹環顧諸人,冷聲說道。
“曹騎定未走遠。”
“其等與張闓力戰一場,已是人困馬乏。”
“此時我等若是急追,必可得勝。”
“屆時方伯必當厚賞,君等莫非無意於此乎?”
眾人聞言,一時間皆大為心動,齊聲應諾道。
“願隨將軍追擊曹騎!”
……
趙雲率領騎兵,將潰軍大部殲滅後,牢記郭嘉叮囑,未再深追。
但其部追擊多時,不免也有幾分疲憊,故在野地間稍事休息。
數刻鍾之後,眾人勁力稍複。
趙雲正欲繼續領軍向南,忽覺地麵隱有震顫之感。
夏侯蘭亦覺察出不對,急忙伏耳於地。
片刻後,夏侯蘭麵色肅然道。
“將軍,有敵騎自南麵追來。”
諸人麵色齊變,皆是望向趙雲。
經過先前一戰,趙雲已於千騎之中,立有足夠威望。
軍士再不敢如以前那般,有任何小覷之意。
夏侯蘭遲疑道。
“將軍,敵軍勢大,不如引兵暫退?”
“我等已破徐州千騎,自身傷亡輕微,明公若是得知,定當欣喜。”
趙雲思索片刻,微微搖頭,言道。
“馬力已乏,歸程尚遠,若是先退,必被敵軍在後掩殺。”
“徐州兵唯有騎兵三千,我軍已破千騎,故此行敵軍,最多不過兩千騎。”
“我軍猶有精騎九百餘人。”
“依雲之見,與其東逃被徐州兵馬一路掩殺,莫如返身與其一戰。”
“就是不知,諸君可有膽量相隨?”
趙雲望向身旁中的幾名曹軍司馬與曹軍軍候。
徐州兵馬與兗州冀州盟軍,合計五萬餘人,將於不久之後,在此傾力一戰。
而在大軍真正接戰之前,雙方主將,不約而同都做出了相同的決策。
派遣精騎先行出擊。
正是欲借助騎兵的高機動性,占據主動,可進可退。
尤其此時雖處冬季,卻未曾下雪,地麵幹燥,極利騎兵馳騁。
而精騎奔襲下的速度何其之快?
平原之地,又無遮掩。
小半日之後,兩方騎軍主將,便都遙遙望見了騎兵快速奔騰時揚起的塵土。
“此必是徐州(兗州)騎兵到此。”
趙雲張闓做出了相同判斷,並同時下令兵士,準備接戰。
片刻之後。
兩方人馬便已各自出現在雙方視線之中。
趙雲與張闓都是老行伍了,粗粗一掃,即能大致估算出雙方騎兵人數。
見得敵軍隻有千騎,二人俱是信心滿滿。
“子龍。”
“此戰當讓徐兗兵士,知曉我等燕趙男兒之武略。”
因馬速甚急,故夏侯蘭隻能大喊,方能確保趙雲聽見。
戰事將臨,其人非但沒有半分膽怯,反而頗為欣喜,渾身血液沸騰。
趙雲聞聲微微頷首,目光徐徐盯緊張字將旗下的一員徐將。
三百步、兩百步、一百五十步——
“射!”
張闓率先發出一聲大喊。
其人所部騎士,紛紛抽箭而射。
但騎射乃是一門極為高超的技藝。
要想在奔騰的戰馬上,精準射中百餘米外的移動目標,無疑是件極其困難之事。
徐州之人,少習騎戰,故而徐州兵的這一輪戰果實為寥寥。
一輪箭雨之後,雙方的距離已經縮短到了百步左右。
趙雲彎弓搭箭,望向張字將旗下的張闓,目光從容。
張闓對此卻一無所覺,反而大聲邀戰,手持長槍,一邊揮舞,一邊大喝道。
“來將何人?”
“本將手中從不殺無名之——”
“咻!”
一聲震響,箭矢隨之離弦而去。
在張闓難以置信的目光中,利箭從其頭盔與甲胄相連的縫隙中穿過,透頸而出。
其人眼前頓時一黑,身軀立刻栽倒在地。
旋即屍首又被緊隨於後的徐州騎士紛紛踐踏,片刻間即已不成人形。
徐州眾騎,親見此幕,一時間皆是駭然欲死。
其等怎麽都未曾料到。
雙方還未曾真正接戰。
自家主將竟然就被敵軍隔著上百步的距離,一箭射死?
這是何等射術?
非隻其等,除了隨趙雲而來的那百名北地騎士外。
其餘曹騎,眼見趙雲如此神射,亦是瞠目結舌,但隨即卻是人人振奮。
“射!”
夏侯蘭當先一射,暴喝出聲。
曹騎聞令,紛紛開弓。
此時便能看出騎兵之間的差距了。
如那隨趙雲而來的百名北地騎士,皆是白馬義從出身,常年在邊郡與胡人作戰,故而精通騎射之術。
第一輪騎射,其等百人便射下了至少三十餘名徐州騎士。
而其等射完之後,還能快速搭箭,再次一射。
相比之下,兗州本土出身的曹騎,無論是命中率,還是射速,卻都遠遠不及。
兩方人馬互射下,徐州兵尚未真正廝殺,便有近百人倒下。
而曹騎的傷亡,尚且不足十人。
徐州騎士縱然是丹陽銳卒,見此情形,此刻亦是再無半點戰意,紛紛勒馬迴奔,拚命南逃。
趙雲部則趁勢在後掩殺,從容收取潰兵性命。
雙方一追一逃,不過多時,便從樂平城下經過。
樂平城中的五百徐州守兵,在城樓上遙遙望見此幕,俱是麵麵相覷。
其等本還想著出城助戰,眼下卻是怎麽也不敢了。
與此同時。
曹豹自東武陽召迴兩千精騎後,便率其等,馳奔向北。
未料,才剛剛奔出不久,便見遠處有潰軍騎馬逃來,身上穿的正是徐州軍服。
曹豹大驚之下,急忙攔住一人,喝問道。
“汝等才出戰多久?如何這麽快便敗了?”
“張闓何在?”
“其人往日常自詡徐州上將,今怎如此無用?”
潰兵至今依舊是驚恐未定,言道。
“將軍,兗州兵士太過精銳,我等卻遠非其對手。”
“尤其敵將,射術驚人。”
“張將軍尚未接戰,便被那敵將遙遙射死,全軍遂是大潰!”
曹豹麵色大變。
其人亦是騎將,如何不知,騎兵對衝時,精準射死一人的難度有多大?
他暗忖道:“曹將莫非有百步穿楊之技?”
瞥見左右兵士神情有異,曹豹猛然醒悟,喝道。
“汝定是在胡言亂語,為兵敗尋此荒謬借口。”
“膽怯至此,本將安能留你?”
於是,拔出配劍,在潰卒不敢置信的目光中,將其首級斬下。
左近兵士,一時盡皆凜然。
曹豹環顧諸人,冷聲說道。
“曹騎定未走遠。”
“其等與張闓力戰一場,已是人困馬乏。”
“此時我等若是急追,必可得勝。”
“屆時方伯必當厚賞,君等莫非無意於此乎?”
眾人聞言,一時間皆大為心動,齊聲應諾道。
“願隨將軍追擊曹騎!”
……
趙雲率領騎兵,將潰軍大部殲滅後,牢記郭嘉叮囑,未再深追。
但其部追擊多時,不免也有幾分疲憊,故在野地間稍事休息。
數刻鍾之後,眾人勁力稍複。
趙雲正欲繼續領軍向南,忽覺地麵隱有震顫之感。
夏侯蘭亦覺察出不對,急忙伏耳於地。
片刻後,夏侯蘭麵色肅然道。
“將軍,有敵騎自南麵追來。”
諸人麵色齊變,皆是望向趙雲。
經過先前一戰,趙雲已於千騎之中,立有足夠威望。
軍士再不敢如以前那般,有任何小覷之意。
夏侯蘭遲疑道。
“將軍,敵軍勢大,不如引兵暫退?”
“我等已破徐州千騎,自身傷亡輕微,明公若是得知,定當欣喜。”
趙雲思索片刻,微微搖頭,言道。
“馬力已乏,歸程尚遠,若是先退,必被敵軍在後掩殺。”
“徐州兵唯有騎兵三千,我軍已破千騎,故此行敵軍,最多不過兩千騎。”
“我軍猶有精騎九百餘人。”
“依雲之見,與其東逃被徐州兵馬一路掩殺,莫如返身與其一戰。”
“就是不知,諸君可有膽量相隨?”
趙雲望向身旁中的幾名曹軍司馬與曹軍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