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乾並未因徐左部的參戰而心懷不滿,實際上,他已經後悔了戰前的那番豪言。
此地的黃巾軍,遠非他早前所輕易擊敗的黃巾。
不僅戰力極為出眾,而且不懼生死。
開戰至今,便已死去了三百族中子弟,著實令其心痛不已。
徐左精通雙手劍擊之術,乃是潁川遊俠中,最為出色的一批人。
而其所領的千餘兵馬,其中亦有半數,皆為潁川子弟。
其部千人的參戰,意味著這場白刃戰的落幕到來。
與李乾部力戰多時的黃巾軍,氣力已然耗費大半。
如今再麵對徐左部這支千人的生力軍,再也打不出先前那般接近一比一的戰損比。
一具具黃巾屍體倒在野地,就連這兩千黃巾的主將程化,也亡命於徐左的雙手劍術下。
不多時後,程化所部黃巾便隻剩下十餘傷兵,而徐左部付出的傷亡,卻不足百。
望著已經卷刃的配劍,徐左少見的起了惻隱之心,其人眼望黃巾傷兵,言道。
“諸君此戰已然盡力,無愧八尺男兒軀。”
“若願歸降,不僅可免一死,我家將軍亦必將重用諸君。”
十餘傷兵彼此對視一眼,皆是搖頭。
“蒼天之下,豈有我等黃天之民立足之地?”
宛如迴光返照,其等不顧傷痛,陡然大喝道。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三遍之後,十餘傷兵忽而仰頭大笑,而後橫刀於頸,沒有半分猶豫,自刎於兩軍之前。
血湧如泉,濺射於地。
如此慘烈之象,頓時使得兩方軍士,皆是一片凜然。
而下一刻,更加難以想象的事發生於兩軍陣前。
天地之間,陡然狂風大作,黃巾屍體上纏著的頭帶,紛紛被風卷動,旋於空中,隱隱約約間,竟似“黃龍”舞於野。
黃龍騰空起,欲升九天中。
白刃加身尚且不懼的徐左,見此一幕,滿麵驚駭,忍不住倒退數步。
其人所部將士,以及李乾的族兵,此刻亦是神色慌張,難以自抑。
茫茫四野,亦因如此異景而沉寂,多時之後,卻有更大聲響自遠處黃巾陣中傳出。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五萬黃巾兵士,在主將未曾發令下,同時發出怒吼。
曾在濟水前,將黃巾斥為妖道的劉辟,一陣悚然,急忙在心裏連連默誦《太平經》。
“此必是大賢良師英靈顯召,乃是我軍此戰必能得勝之意。”
將台之上,裴元紹、黃劭對視一眼,振奮不已。
裴元韶道:“黃將軍,無需再試探了,可令全軍進擊。”
“有大賢良師英靈庇佑,定可一戰擊垮曹陣!”
黃劭頷首道:“裴將軍之見,正與我意相合。”
遂拔出寶劍,遙遙前指,喝道。
“眾將士,殺漢狗,立黃天!”
“殺啊!”
在十餘黃巾將領的率領下,除了萬餘兵馬留作預備外,五萬黃巾,盡數朝著數裏外的曹軍軍陣殺去。
喊殺之聲,震天盈野。
昌邑城頭,兗州諸吏,見此奇景,一時間盡是冷汗涔涔。
便是通曉五經,學識淵博的陳宮,此刻亦忍不住喃喃問郭嘉道。
“奉孝,莫非當真是張角陰魂不散,作祟於此?”
郭嘉凝目不語,心中卻是知曉,接下來的戰事麻煩了。
經此一事,黃巾軍士氣勢必大漲,而曹軍定然士氣受挫。
尤其黃巾人數還遠勝於曹軍,若是曹軍不能抗住黃巾的此番攻勢,必當一敗塗地。
“將軍!”
“明公!”
曹軍陣中,諸夏侯、諸曹,新近來投的外將,皆是側目望向曹操。
眼前之事,讓他們不由聯想起了昔日光武所經曆的昆陽之戰。
史書記載,夜有流星墜營中,而後王莽軍陣大亂,光武方能以數千騎兵,大破王莽幾十萬眾。
可此時的天地異象,卻是站在黃巾軍一邊。
這莫非預示著?
親見過天書神異的戲誌才,此刻更是神情凝重。
他試圖出言激勵士氣,卻因失措於眼前的天地異象,一時間竟然無話可說。
唯有額頭冷汗直冒,麵色愈發蒼白。
軍心動蕩之際。
文臣、武將,將校,兵士,無不將目光投於將台上的曹操。
在兩萬餘人的緊張注目下,曹操卻是神情輕鬆,未流露半分不安。
如此神情,落在眾人眼中,倒是讓眾人略微安定了些。
“哈哈哈哈哈。”
曹操先是大笑數聲,迎著眾人驚奇的目光,沉聲言道。
“想高祖以布衣之身,提三尺長劍,斬白蛇起義,誅秦滅楚,遂有四百年之大漢。”
“後國家不幸,出大賊張角,其人以鬼蜮伎倆,蠱惑人心,一朝起事,便至八州響應,聲勢不可謂不大。”
“然而不滿年餘,八州黃巾,便被盡數剿滅,張角妖道,亦身死於天罰,由此可知,天命在漢,不在黃巾。”
“大賊張角尚且如此,今區區黃巾餘孽,縱有野神相助,又能奈我大漢天兵如何?”
曹操每說一句,左近之人,便將其言傳至全軍,使眾人皆能聽清。
“眾將士!”
言至最後,曹操拔劍厲喝道。
“天命唯漢!”
眾將齊齊振臂高唿。
“天命唯漢!”
兩萬曹兵,亦是跟著同時呐喊,聲勢震天。
本來迴落的士氣,終於複振。
曹操見狀,暗鬆一口氣,低聲與戲誌才道。
“誌才且迴神,此戰還需卿為吾謀劃,調度諸將。”
“諾!”
戲誌才吐出一口濁氣,暫且摒棄心中生出的羞愧之念,將全部心神都放在了眼前戰事上。
遠望猶如一大片黃雲直撲而來的黃巾軍士,他當即命軍吏搖動一旗。
下一刻,曹軍陣中,百架霹靂車,同時發出怒吼。
百餘塊數斤到數十斤不等的石蛋,盡數投至黃巾陣中。
曹操得知發石車在守東武陽時發揮的巨大作用後,立刻便讓營中工匠多加打造。
因其發石之時,聲如霹靂,故曹軍將士皆以霹靂車喚之。
霹靂車射程近三百步,又經郭嘉改造,雖然依舊笨重,但卻可以移動,眼下正好派上了用場。
“轟!轟!轟!”
一聲又一聲悶響在戰場中響起。
但有被石彈砸中的黃巾,不管其人勇武如何,除了死亡,便無第二個下場。
“這便是發石車?威力果然非凡。”
黃巾陣中,調度全軍的黃劭,盡管聽聞過於毒、眭固頓兵於東武陽下時的經過。
知曉曹軍似乎有一種極強的守城器具。
但他怎麽也沒想到,這發石車居然還能用於野戰,而且射程遠在弓箭之上。
其人觀望戰事,一時間也尋不到破解之法,隻能寄希望於士氣正盛的黃巾軍,能夠一股擊破曹軍。
“射!再射!”
在曹軍將校的催促聲中,曹軍弓手不斷開弓,盡力在兩軍接戰之前,多殺傷些黃巾軍士。
連綿不絕的石彈,配合上箭矢,黃巾兵士每前進數步,都會付出巨大的傷亡,然而其等依舊半步不退。
黃巾兵士堅信大賢良師顯聖,故死不旋踵。
終於,黃巾兵士突破了曹軍弓箭的封鎖,與曹軍開始白刃相接。
戲誌才神色愈發平靜,下令道。
“樂進聽令。”
“末將在。”
樂進應聲出列。
“汝領兩千盾刀手,督前軍戰事,不得有誤。”
“諾!”
縱然知曉前軍直麵黃巾軍的攻勢,最為危險,樂進卻也半點都未推辭,接令而去。
“夏侯淵、曹仁。”
“末將在。”
“命汝二人各率本部兩千精騎,分為左右,沿側翼直擊賊人中軍將台,典韋將軍且隨曹仁。”
“沿途縱有阻礙,亦不得退,待至賊人中軍,夏侯淵先攻,若見賊陣有亂,曹仁將軍即以典韋為前鋒,直取二賊,不得有誤。”
“諾!”
黃巾軍本陣猶有兵馬萬餘,戲誌才卻要求夏侯淵、曹仁以四千精騎相衝,此事之兇險,亦不必說。
“韓浩督左軍,史渙督右軍,曹洪督後軍,其餘諸將,靜待軍令,不可擅動!”
“諾!”
諸將俯首領命。
此地的黃巾軍,遠非他早前所輕易擊敗的黃巾。
不僅戰力極為出眾,而且不懼生死。
開戰至今,便已死去了三百族中子弟,著實令其心痛不已。
徐左精通雙手劍擊之術,乃是潁川遊俠中,最為出色的一批人。
而其所領的千餘兵馬,其中亦有半數,皆為潁川子弟。
其部千人的參戰,意味著這場白刃戰的落幕到來。
與李乾部力戰多時的黃巾軍,氣力已然耗費大半。
如今再麵對徐左部這支千人的生力軍,再也打不出先前那般接近一比一的戰損比。
一具具黃巾屍體倒在野地,就連這兩千黃巾的主將程化,也亡命於徐左的雙手劍術下。
不多時後,程化所部黃巾便隻剩下十餘傷兵,而徐左部付出的傷亡,卻不足百。
望著已經卷刃的配劍,徐左少見的起了惻隱之心,其人眼望黃巾傷兵,言道。
“諸君此戰已然盡力,無愧八尺男兒軀。”
“若願歸降,不僅可免一死,我家將軍亦必將重用諸君。”
十餘傷兵彼此對視一眼,皆是搖頭。
“蒼天之下,豈有我等黃天之民立足之地?”
宛如迴光返照,其等不顧傷痛,陡然大喝道。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三遍之後,十餘傷兵忽而仰頭大笑,而後橫刀於頸,沒有半分猶豫,自刎於兩軍之前。
血湧如泉,濺射於地。
如此慘烈之象,頓時使得兩方軍士,皆是一片凜然。
而下一刻,更加難以想象的事發生於兩軍陣前。
天地之間,陡然狂風大作,黃巾屍體上纏著的頭帶,紛紛被風卷動,旋於空中,隱隱約約間,竟似“黃龍”舞於野。
黃龍騰空起,欲升九天中。
白刃加身尚且不懼的徐左,見此一幕,滿麵驚駭,忍不住倒退數步。
其人所部將士,以及李乾的族兵,此刻亦是神色慌張,難以自抑。
茫茫四野,亦因如此異景而沉寂,多時之後,卻有更大聲響自遠處黃巾陣中傳出。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五萬黃巾兵士,在主將未曾發令下,同時發出怒吼。
曾在濟水前,將黃巾斥為妖道的劉辟,一陣悚然,急忙在心裏連連默誦《太平經》。
“此必是大賢良師英靈顯召,乃是我軍此戰必能得勝之意。”
將台之上,裴元紹、黃劭對視一眼,振奮不已。
裴元韶道:“黃將軍,無需再試探了,可令全軍進擊。”
“有大賢良師英靈庇佑,定可一戰擊垮曹陣!”
黃劭頷首道:“裴將軍之見,正與我意相合。”
遂拔出寶劍,遙遙前指,喝道。
“眾將士,殺漢狗,立黃天!”
“殺啊!”
在十餘黃巾將領的率領下,除了萬餘兵馬留作預備外,五萬黃巾,盡數朝著數裏外的曹軍軍陣殺去。
喊殺之聲,震天盈野。
昌邑城頭,兗州諸吏,見此奇景,一時間盡是冷汗涔涔。
便是通曉五經,學識淵博的陳宮,此刻亦忍不住喃喃問郭嘉道。
“奉孝,莫非當真是張角陰魂不散,作祟於此?”
郭嘉凝目不語,心中卻是知曉,接下來的戰事麻煩了。
經此一事,黃巾軍士氣勢必大漲,而曹軍定然士氣受挫。
尤其黃巾人數還遠勝於曹軍,若是曹軍不能抗住黃巾的此番攻勢,必當一敗塗地。
“將軍!”
“明公!”
曹軍陣中,諸夏侯、諸曹,新近來投的外將,皆是側目望向曹操。
眼前之事,讓他們不由聯想起了昔日光武所經曆的昆陽之戰。
史書記載,夜有流星墜營中,而後王莽軍陣大亂,光武方能以數千騎兵,大破王莽幾十萬眾。
可此時的天地異象,卻是站在黃巾軍一邊。
這莫非預示著?
親見過天書神異的戲誌才,此刻更是神情凝重。
他試圖出言激勵士氣,卻因失措於眼前的天地異象,一時間竟然無話可說。
唯有額頭冷汗直冒,麵色愈發蒼白。
軍心動蕩之際。
文臣、武將,將校,兵士,無不將目光投於將台上的曹操。
在兩萬餘人的緊張注目下,曹操卻是神情輕鬆,未流露半分不安。
如此神情,落在眾人眼中,倒是讓眾人略微安定了些。
“哈哈哈哈哈。”
曹操先是大笑數聲,迎著眾人驚奇的目光,沉聲言道。
“想高祖以布衣之身,提三尺長劍,斬白蛇起義,誅秦滅楚,遂有四百年之大漢。”
“後國家不幸,出大賊張角,其人以鬼蜮伎倆,蠱惑人心,一朝起事,便至八州響應,聲勢不可謂不大。”
“然而不滿年餘,八州黃巾,便被盡數剿滅,張角妖道,亦身死於天罰,由此可知,天命在漢,不在黃巾。”
“大賊張角尚且如此,今區區黃巾餘孽,縱有野神相助,又能奈我大漢天兵如何?”
曹操每說一句,左近之人,便將其言傳至全軍,使眾人皆能聽清。
“眾將士!”
言至最後,曹操拔劍厲喝道。
“天命唯漢!”
眾將齊齊振臂高唿。
“天命唯漢!”
兩萬曹兵,亦是跟著同時呐喊,聲勢震天。
本來迴落的士氣,終於複振。
曹操見狀,暗鬆一口氣,低聲與戲誌才道。
“誌才且迴神,此戰還需卿為吾謀劃,調度諸將。”
“諾!”
戲誌才吐出一口濁氣,暫且摒棄心中生出的羞愧之念,將全部心神都放在了眼前戰事上。
遠望猶如一大片黃雲直撲而來的黃巾軍士,他當即命軍吏搖動一旗。
下一刻,曹軍陣中,百架霹靂車,同時發出怒吼。
百餘塊數斤到數十斤不等的石蛋,盡數投至黃巾陣中。
曹操得知發石車在守東武陽時發揮的巨大作用後,立刻便讓營中工匠多加打造。
因其發石之時,聲如霹靂,故曹軍將士皆以霹靂車喚之。
霹靂車射程近三百步,又經郭嘉改造,雖然依舊笨重,但卻可以移動,眼下正好派上了用場。
“轟!轟!轟!”
一聲又一聲悶響在戰場中響起。
但有被石彈砸中的黃巾,不管其人勇武如何,除了死亡,便無第二個下場。
“這便是發石車?威力果然非凡。”
黃巾陣中,調度全軍的黃劭,盡管聽聞過於毒、眭固頓兵於東武陽下時的經過。
知曉曹軍似乎有一種極強的守城器具。
但他怎麽也沒想到,這發石車居然還能用於野戰,而且射程遠在弓箭之上。
其人觀望戰事,一時間也尋不到破解之法,隻能寄希望於士氣正盛的黃巾軍,能夠一股擊破曹軍。
“射!再射!”
在曹軍將校的催促聲中,曹軍弓手不斷開弓,盡力在兩軍接戰之前,多殺傷些黃巾軍士。
連綿不絕的石彈,配合上箭矢,黃巾兵士每前進數步,都會付出巨大的傷亡,然而其等依舊半步不退。
黃巾兵士堅信大賢良師顯聖,故死不旋踵。
終於,黃巾兵士突破了曹軍弓箭的封鎖,與曹軍開始白刃相接。
戲誌才神色愈發平靜,下令道。
“樂進聽令。”
“末將在。”
樂進應聲出列。
“汝領兩千盾刀手,督前軍戰事,不得有誤。”
“諾!”
縱然知曉前軍直麵黃巾軍的攻勢,最為危險,樂進卻也半點都未推辭,接令而去。
“夏侯淵、曹仁。”
“末將在。”
“命汝二人各率本部兩千精騎,分為左右,沿側翼直擊賊人中軍將台,典韋將軍且隨曹仁。”
“沿途縱有阻礙,亦不得退,待至賊人中軍,夏侯淵先攻,若見賊陣有亂,曹仁將軍即以典韋為前鋒,直取二賊,不得有誤。”
“諾!”
黃巾軍本陣猶有兵馬萬餘,戲誌才卻要求夏侯淵、曹仁以四千精騎相衝,此事之兇險,亦不必說。
“韓浩督左軍,史渙督右軍,曹洪督後軍,其餘諸將,靜待軍令,不可擅動!”
“諾!”
諸將俯首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