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後。


    天下盛傳曹操孤軍追擊董軍,先敗後勝之事。


    時人聞之,對比酸棗諸侯日日高會,避戰不出之狀,皆感曹操智勇兼備,忠勤漢室。


    曹操遂是因此名聲大振。


    潁川。


    北鄉。


    官道上,一支規模頗為龐大的車隊暫駐於此。


    劉氏豪富,雖因郭嘉急於北上,田地、酒樓等產業都是以賤賣的方式賣給了縣中豪族,但所得金錢亦是不少。


    念及上一次的遭遇,這一次郭嘉特意找來了一些遊俠充當護衛。


    遊俠向來輕生尚義,其等受劉公恩養多年,莫說隻是護衛一程,便是赴死亦可。


    戲誌才從路側柳樹上折下一枝柳條,贈與郭嘉。


    “奉孝,卿果有識人之明。”


    “董賊西遷,酸棗諸公皆逡巡不前,唯有曹將軍孤身追董,敗中取勝。”


    “僅此一點,便可看出此人有勇有謀,遠勝酸棗諸公。”


    郭嘉笑道。


    “可惜就算如此,誌才依舊不願隨我同去啊。”


    說是如此說,實際上,郭嘉心中並不怎麽失望。


    畢竟,按照曆史上的進程來看,要不了多久兩人就會重逢。


    寒風吹過,帶來絲絲冰涼意。


    郭嘉看著衣著單薄的戲誌才,拱手道。


    “初春天寒,誌才不必相送,請迴吧。”


    “待我主取下根本之地後,誌才當有決斷。”


    “可莫要讓我久等啊。”


    朗笑聲中,郭嘉跨上馬去,車隊啟程。


    戲誌才目送郭嘉遠去,直到再也看不見,方才離開。


    ……


    考慮到曆史上,董卓數次遣軍來潁川劫掠。


    郭嘉此次北上,並未經陽關,過陽城。


    而是先東行,渡潩(yi)水,經長社,再走新鄭。


    一路行來,郭嘉不時見到白骨散落路邊,有時還會有瘦骨嶙峋的野狼趴在上麵啃噬。


    潁川數遭兵亂,縣城中人數較往年已經少了數成,而在鄉野間,更是人煙稀疏,不少亭舍都被棄置。


    這些野狼見到郭嘉一行人,也不畏懼,遠遠的墜在後麵。


    郭嘉恐野狼夜間傷人,遂喚來遊俠中的領頭者徐左,再三囑咐。


    徐左精通劍擊之術,曾於雪夜遇盜匪五人,盡殺之,在縣內遊俠中的名望甚高。


    數年前,因犯事被捕牢中,家中老母無人照料,最後是由劉公接迴莊中贍養,甚至連喪事都其一手操辦。


    因此之故,其對劉公感激涕零。


    徐左沉聲道。


    “郭君放心。”


    “小人這就帶人前去驅趕。”


    “不要離車隊太遠,小心為上。”郭嘉又叮囑了一句。


    “諾。”


    徐左喊上十幾名遊俠,各執刀兵,跨坐馬上,奔向後方狼群。


    尚未靠近,徐左便遠遠的射上一箭,一頭野狼當即斃命,餘狼隨之奔逃。


    郭嘉看了會,放下心來。


    又行十餘裏,路邊出現一處村落,似是廢棄已久,雜草叢生,隱約可見白骨。


    郭嘉細看片刻,心生不忍。


    與先前所見白骨不同,此處所見白骨甚是短小,卻呈人形。


    其來源不必多言。


    兩漢時期,稅收沉重,不僅有對於成年男丁征收的算賦、田稅,雜稅,還有對於未成年者征收的口賦。


    因此,棄嬰現象甚是嚴重。


    如今又逢戰亂,稅收卻是不減分毫,百姓不堪其負。


    生子慎勿舉,賣男鬻(yu)女,男女或棄道路,溺之於水。


    這些事,郭嘉自記事起,不僅耳聞,亦親眼目睹過。


    眼見如此,思及未來的三國亂戰,八王之亂,以及神州陸沉,五胡亂華等事,郭嘉心緒愈發沉重。


    後世人觀三國事,多念武將謀臣、英主奸雄,卻無幾人想過當時百姓。


    “此生當盡我所能,使華夏早歸一統,使我漢家百姓免遭厄難。”


    郭嘉默默於心中立誓。


    ……


    郭嘉走後數日。


    一行十餘騎趕至陽翟,風塵仆仆。


    正是夏侯淵、曹仁、曹純三人及其從騎。


    在城門口下了馬,三人找到一名百姓,打聽郭嘉住所。


    那百姓搖了搖頭,隻道不知。


    三人也不在意,便又換了個人打聽。


    未想到,一連換了數人,竟然皆道不知。


    這下三人是真的詫異了。


    畢竟,按照常理,這位奉孝先生,既有如此之智,定然有名於當地,何至於默默無聞。


    “莫非是弄錯了,奉孝先生不在此地?”曹仁麵露困惑。


    曹純、夏侯淵亦是不解。


    就在幾人猶豫時,一道爽朗聲忽然入耳。


    “你等可是在尋郭嘉郭奉孝?”


    三人循聲望去,見是一年輕士子,身形瘦削,腰間別著一個模樣古怪的葫蘆。


    曹純主動迎了上前,拱手作揖道。


    “正是。”


    “敢問足下,可知奉孝先生住處?”


    “自然知道。”


    曹純心中剛是一喜,就聽那士子道。


    “不過你等卻是來的不巧,早在數日前,奉孝便啟程北上了。”


    “啊,這——”


    夏侯淵、曹仁、曹純聞言,麵上頓現失望之色。


    “足下可知奉孝先生往何處去了?”夏侯淵急忙追問。


    “這倒是不知。”


    士子搖了搖頭,裝模作樣的想了下,然後道。


    “對了,數日前,曾見孫豫州遣吏來召。”


    “或是去投孫豫州去了吧。”


    “啊!”


    三人皆是大驚。


    曹仁急道。


    “這可如何是好?”


    “若奉孝先生果真投了孫豫州,莫非我等還能從孫豫州手上將人搶來?”


    曹純麵色幾番變化,最後一咬牙道。


    “追!”


    三人便帶著從騎狂奔而出。


    那士子在原地站了有一會,似是覺得無趣,便欲轉身離開。


    忽有馬蹄聲響起。


    一騎狂奔而來。


    曹純在城門口下了馬,徑直奔向士子身前,拂衣整冠,而後道。


    “天幸足下在此。”


    “哦?還有何事?”


    士子笑了笑。


    曹純亦笑,說道。


    “在下也是剛剛才想明白。”


    “奉孝先生有如此才智,卻於縣中名聲不顯,其中關節,隻能是奉孝先生故匿名跡,不與俗接。”


    “聽足下言語,可知足下定與奉孝先生相熟,由此觀之,足下定有非凡之才。”


    四處看了看,曹純指了路邊的一處酒舍,道。


    “先生可否入內詳談?”


    士子應允。


    二人便入了酒舍,細細交談。


    天下大勢,兵家戰法,治民理政,無所不論。


    愈是談論,曹純愈是心驚,心道此人之才,亦不下於奉孝先生。


    於是便不著痕跡的把話題引到了曹操身上,言語間推崇至極。


    “潁川多奇士。”


    及至天黑,曹純長歎一聲,終於出言相邀。


    士子一再婉拒,曹純隻得作罷。


    待送走曹純後,士子迴到居所,心中默默迴想起前者所言的曹操事,暗自點頭。


    “聽此人言語,曹奮武確有明主之資。”


    “奉孝亦素有識人之明。”


    “也罷,再等些時日,吾便親自去見一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鬼才郭奉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蘇饃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蘇饃饃並收藏三國之鬼才郭奉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