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七十年代好吃懶做的極品小姑子20
快穿從極品惡毒小姑開始 作者:四海長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之後的幾天,家裏也上門了好幾個媒婆。張翠花最近這段時間也算是揚眉吐氣了。她可是養出來了一個好閨女給她也掙了不少臉麵。
張翠花走在路上的時候,被那些老娘們用羨慕的眼神看著心裏麵也喜滋滋的。最讓她高興的還是閨女在村子裏麵的風評得到了改變。
以前村子裏麵的那些好事者,說她們娘兩個說是沐家村的一霸,這確實是有些難聽了。
麵對著這些上門的媒婆,張翠花也隻是樂嗬嗬的說道:“我家姑娘還小家裏打算再多留幾年呢。
找對象的事情還是以後再說吧。”這些媒婆雖然知道對方是敷衍的,或者說人家的眼光高一心也隻想找個城裏的。
但是他們也沒辦法,人家都這樣拒絕了,總不可能再繼續死皮賴臉的介紹了,這樣也隻不過是耽誤時間而已。
況且這張翠花又不是個好惹的,就算有人覺得不開心,也不敢在他們家鬧事。頂多迴家吐槽幾句而已。
其實在大部分村民們眼裏看來沐笑笑這個年紀也是最好談婚論嫁的年紀。村子裏麵的姑娘也不是沒有更早嫁出去的。
在看到張翠花拒絕了這麽多媒婆之後,甚至還有一些人整出了一個陰謀的猜測。說是張翠花覺得現在閨女掙錢了。
所以故意要將閨女在家裏麵多留幾年給家裏多掙點錢。
沐秀秀也聽到了這個傳聞,但是她直接當成了一個屁。反正這些人隻不過是嫉妒而已。
不想這麽早嫁人還是她主動給娘提出來的,這樣也更不可能會誤會她娘的用意。
家裏麵的男人聽到那些傳聞倒是有些糾結,還跑到老娘的麵前去問了一遍。
雖然他們覺得老娘這麽疼愛妹妹肯定不會這麽做的,但是那些人又說的有鼻子有眼的,他們的腦子也都比較直接想不通就直接過來問了。
看到這幾個蠢笨的兒子,張翠花也默默地歎了一口氣。她有些生氣的對著這幾個兒子說:
“難不成你們想要你們的小妹這麽早就嫁出去嗎?外麵的那些人說什麽你們也信,真是一群憨貨。
他們那些說閑話的人也隻不過是嫉妒咱們家現在日子過得好而已。
於是後麵再聽到一些人故意說挑撥的話的時候幾兄弟也隻知道迴嘴說道:“原來你們是嫉妒我們家日子過得好。”
又或者是:“你肯定是嫉妒了。”
雖然隻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話,但是也給了那些人很大的殺傷力,甚至還有一些惱羞成怒的。
這些村民也不全部都是淳樸的,也有一些人會眼紅別人過得比自己好,然後又說一些私事飛逝的話來影響別人。
但最好挑撥的幾兄弟也都是個直腦筋,學著老娘的話,將那些人氣得不行。
知青點。
前段時間經曆了那樣的事情,現在農村姑娘寫文章,賺稿費的事情,也像是一巴掌拍在了他們的臉上。
一個男知青沉默了,好一會兒說道:“咱們不是來建設祖國的嗎?怎麽現在還混得不如一個農村姑娘好?”
他們覺得下地幹活就已經夠累的了。平時也沒有心思去看那些書。
至於寫文章更是要文采好的人才能夠寫得出。聽說那姑娘隻不過是初中畢業而已,說不定也隻是在寫作方麵有點小天賦。
不過他們這裏好像連那小姑娘一樣的人才都沒有,他們這裏也有好幾個高中畢業的呢。
他們也知道投稿的難度有多大,不一定能夠被選中,而且在構思上麵還要花很多的時間。
他們平時下地幹活迴來,根本就沒有腦子去想其他的事情了。
有一個女同誌想了想,猶豫地說道:“不知道這沐秀秀同誌是怎麽投稿成功的,要是能夠去請教一些經驗就好了。
隻可惜咱們現在知青點和村民們的關係有點緊張,恐怕也不好過去問。”
其實他們當中也有文采不錯的,說不定也能夠走一下這條路走。但要是能夠和獲得成功經驗的人請教一下,成功的概率也會更高些。
隻是可惜他們這些知青,現在並不怎麽受待見。
提到了沐秀秀這個人,也突然有人想起來了劉華清。這個害他們名聲變差的一個人。
在知道劉華清同時和好幾個女生曖昧之後,村民們那邊也很是憤怒,甚至還都覺得他們這裏的知青都是一樣的人。
特別是他們的男知青,更加受影響。村民們看他們也用一種看騙子似的眼神。
想到這裏也有男同誌也忍不住諷刺一句劉華清說道:
“劉知青應該很後悔吧,聽說這個沐秀秀之前還喜歡你呢?要是有一個這樣的對象,那日子也就好過了。”
現在的沐秀秀在村子裏麵可是一個很受歡迎的女同誌。說實話要是能娶一個可以賺錢的媳婦那和娶城裏的姑娘都差不多了。
而且這個媳婦還能夠給他們帶來不少好處。隻可惜在見識到了劉華清這樣的渣男之後,這位同誌也不會選擇他們知青點裏麵的人了。
這樣一個吃軟飯的大好機會就這麽錯過了。要是早知道這個女同誌有這樣的本事,他們其實也很願意和她談對象的。
聽到這男知青們的嘲諷,這段時間臉皮厚了不少的劉華清也沒有絲毫動搖的神色。他也是將這個男同誌的話左耳進右耳出也不會去頂嘴。
他最近在知青點,這裏的日子也不太好過。周圍的人都對他有些意見。但劉華清也都厚臉皮的堅持了下來。
就算這些人再怎麽孤立他,他肯定也不會願意離開的,除非能夠有迴城的機會。
這段時間被大隊長安排到開荒任務的劉華清,整個人也黑了很多,看上去也沒有之前那奶油小生的樣子了。
不僅是膚色,就連膚質都粗糙了,許多,之前一些村裏的姑娘本來也都是衝著他的顏值來的,現在看到了變黑的劉華清,也沒有當初心動的感覺了。
在父母的教訓之後,又認清了這個男人的真麵目,這些姑娘們總算斷了這愛慕的心思。
其實這些知青們說實話還比不上他們農村人呢。隻不過這城裏人的標簽總是給他們增添了一抹濾鏡。
農村裏麵的姑娘也都想著有一天能夠跟著他們一起迴城市。從小他們就在土地裏麵長大,也很少有讀過書受過教育的。
這種斯文還帶著書生氣的城裏人也特別吸引這些姑娘。要是能夠再有一張不錯的臉還會哄姑娘的話,那就更加吸引她們了。
隻可惜對方也隻有想要占便宜的想法,並且把這些姑娘當成了路邊,可以隨便撥弄的小花小草而已。
知道曾經喜歡自己的沐秀秀,現在變得這麽能耐之後,劉華清說自己心裏麵沒有後悔,這肯定是不可能的。但是現在這也都不能夠挽迴了。
而且他心裏麵還是有些怨沐秀秀的,要不是這個女人,他也不會那麽早的暴露。
還有那個純女人給自己抓魚,跑到河邊去,還和張嬌吵架,弄出來了這麽大的動靜。現在他日子過得這麽慘,也有這女人一部分的影響。
其實在劉華清眼裏看來沐秀秀這種女人其實挺好弄到手的。但是上次被她那三個哥哥打成了豬頭,他實在是不敢了。
這些人下手這麽狠,當初他差點以為自己就要被打死了呢。
知青點的人繼續聚在一起說話,他們也在想著如何能夠改變現狀。
他們當中那些以前學習成績不錯,並且還有點文采的人,也打算去試一試寫文章投稿的這條路子。萬一成功了呢,也能夠得到一筆額外的收入。
在看到沐秀秀的成功之後,也算是刺激了這些知青們。或許在察覺到知識學習並不是沒用的,他們也開始繼續拿起了他們的書看了起來。
有一些人堅持了一段時間就放棄了,有一些人繼續看了下去,也算是在這樣體力生活下麵難得的慰藉。
這一直堅持下去的那一部分人,在幾年之後的高考恢複也都笑成了傻子,這也是屬於他們的機遇。
這寫文章賺錢還真不簡單,知青點的幾個知青努力了兩三個月也沒有中一篇稿子。
在多次失敗之後,他們也直接放棄了這條路。有時候他們也不得不承認對方的天賦。
即便人家隻是一個農村姑娘而已,但是在寫作上麵還是要比他們這些知青強不少的。
雖然是賺了錢,但是沐秀秀人就是繼續在當敗家婆娘。每個月寄過來的錢票也都全部花了個精光。
買了很多糖果點心放在家裏,隻要給她幹活的人也都能夠拿到獎勵。因此沐秀秀在家裏也有了一堆跟班。
甚至連大人都想參與進來,有時候是雞蛋糕桃酥又或者是牛舌餅。糖果一般是硬糖比較多,但偶爾也能夠有幾個大白兔奶糖。
他們這些大人看著都有些眼饞了起來,恨不得也能夠和家裏的小孩一樣給小妹幹活。終於家裏的女人們也等到了這個機會。
沐秀秀最近一直在積攢布票,她想要給娘做幾套新衣服。順便再多攢一點棉花給她弄一床柔軟的被子。
她娘這些年為了養家,也沒有給自己添置過什麽東西。好的也基本上都是緊著她這個閨女用了。
她現在能幹了,每個月還有不少錢票。既然這樣的話,那肯定是要孝順孝順她娘的。
在攢到了可以給娘做幾件衣服的票券之後,沐秀秀到縣城裏麵選了幾塊顏色比較鮮亮的布。
還弄了一些好幾斤棉花迴來,在看到還有賣頭繩,小花發卡這種東西的櫃台。她也隨便挑了幾個打算給家裏的小丫頭們。
至於家裏的侄子多給點吃的就行了,反正他們平時也不怎麽打扮。沐秀秀可以自己掙錢的事情也早就傳了出去。
但是看到這姑娘經常往供銷社跑去,他們覺得這丫頭就算是賺再多的錢,恐怕也都被她花光了。
村民們隻覺得這姑娘每隔幾天都要跑到鎮上去,然後又大包小包的迴來。
村民們看著有些眼紅,但是多看幾次之後也習慣了。
再看到這姑娘經常跑供銷社的時候,還有村裏的婆娘忍不住和張翠花說了說:“翠花,你家這丫頭天天跑供銷社也不行啊。
就算能賺再多的錢,恐怕都要被這小丫頭給花光了。女孩子還是多攢點錢比較好。
現在的小年輕手頭都比較寬鬆,你這個當娘的也得看著一點,別讓家裏的小姑娘亂花錢。”
聽到這婆娘的話,看到是有點經濟關係的人,張翠花也沒有直接懟迴去。她隨意的開口說道:
“反正俺家閨女賺的錢也都是給她自己用的,她想怎麽花就怎麽花唄。”
張翠花可一點都不惦記閨女的錢。她閨女每次到縣城裏麵大部分買的也都是吃的,有時候還會帶肉迴來。
這明顯是閨女心疼他們一家人。所以每次都帶吃的迴來還會讓他們一起吃。有時候老是看到閨女出錢,張翠花也會拿幾塊錢給閨女。
就算現在小丫頭能夠賺錢了,他們這一大家子人也不是應該讓她閨女去養著。
聽到張翠花的話,這大嬸也就沒說什麽了。隻是覺得這張翠花還是和以前沒有變化,把閨女當個寶貝一樣。
不過要是她家裏有個會賺錢的閨女,她肯定也是當作寶貝一樣對待的。
沐秀秀帶了一些棉花和布料迴來。雖然這些東西沒有多重,但是還是挺占地方的。
放在籮筐裏麵,看起來也裝得滿滿當當的。周圍的人雖然好奇,但是也沒敢去動。這張翠花的閨女和她是一樣的彪悍。
他們也都已經看過了劉小昭當初的下場呢。聽說這沐秀秀看著瘦瘦巴巴的樣子,其實身上有著一股子牛勁。
一個人能夠壓著一個婆娘打,七八個嬸子都拉不開人。大隊長在村子裏麵聽到了,當時他們兩個打架的細節都有些後悔,怎麽沒有早點發現他大侄女有這麽大的力氣呢?
這種力氣大的人也最好耕地了。到時候肯定能和他弟妹一家人一樣整整齊齊的拿個滿工分。
隻可惜這姑娘太懶了,從前就不愛下地,也沒怎麽幹過活。這一身力氣不是白費了嗎?
他這個大伯都覺得有些可惜,浪費了這大侄女的耕地本事。
看著這好吃懶做的大侄女,其實他這個大伯也有些擔心,這姑娘能不能夠嫁出去出。他那個弟妹又一直寵著這個閨女。
好在這侄女雖然有點懶,但是開發出來了寫作屬性。現在不用下地就能夠掙到錢,比他們這些泥腿子可強多了。
大隊長覺得,這肯定是繼承了他們老沐家的天份。他那個死去了的弟弟,以前小時候學習也挺好的,要不是家裏窮讀不起書也隻能夠放棄。
張翠花走在路上的時候,被那些老娘們用羨慕的眼神看著心裏麵也喜滋滋的。最讓她高興的還是閨女在村子裏麵的風評得到了改變。
以前村子裏麵的那些好事者,說她們娘兩個說是沐家村的一霸,這確實是有些難聽了。
麵對著這些上門的媒婆,張翠花也隻是樂嗬嗬的說道:“我家姑娘還小家裏打算再多留幾年呢。
找對象的事情還是以後再說吧。”這些媒婆雖然知道對方是敷衍的,或者說人家的眼光高一心也隻想找個城裏的。
但是他們也沒辦法,人家都這樣拒絕了,總不可能再繼續死皮賴臉的介紹了,這樣也隻不過是耽誤時間而已。
況且這張翠花又不是個好惹的,就算有人覺得不開心,也不敢在他們家鬧事。頂多迴家吐槽幾句而已。
其實在大部分村民們眼裏看來沐笑笑這個年紀也是最好談婚論嫁的年紀。村子裏麵的姑娘也不是沒有更早嫁出去的。
在看到張翠花拒絕了這麽多媒婆之後,甚至還有一些人整出了一個陰謀的猜測。說是張翠花覺得現在閨女掙錢了。
所以故意要將閨女在家裏麵多留幾年給家裏多掙點錢。
沐秀秀也聽到了這個傳聞,但是她直接當成了一個屁。反正這些人隻不過是嫉妒而已。
不想這麽早嫁人還是她主動給娘提出來的,這樣也更不可能會誤會她娘的用意。
家裏麵的男人聽到那些傳聞倒是有些糾結,還跑到老娘的麵前去問了一遍。
雖然他們覺得老娘這麽疼愛妹妹肯定不會這麽做的,但是那些人又說的有鼻子有眼的,他們的腦子也都比較直接想不通就直接過來問了。
看到這幾個蠢笨的兒子,張翠花也默默地歎了一口氣。她有些生氣的對著這幾個兒子說:
“難不成你們想要你們的小妹這麽早就嫁出去嗎?外麵的那些人說什麽你們也信,真是一群憨貨。
他們那些說閑話的人也隻不過是嫉妒咱們家現在日子過得好而已。
於是後麵再聽到一些人故意說挑撥的話的時候幾兄弟也隻知道迴嘴說道:“原來你們是嫉妒我們家日子過得好。”
又或者是:“你肯定是嫉妒了。”
雖然隻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話,但是也給了那些人很大的殺傷力,甚至還有一些惱羞成怒的。
這些村民也不全部都是淳樸的,也有一些人會眼紅別人過得比自己好,然後又說一些私事飛逝的話來影響別人。
但最好挑撥的幾兄弟也都是個直腦筋,學著老娘的話,將那些人氣得不行。
知青點。
前段時間經曆了那樣的事情,現在農村姑娘寫文章,賺稿費的事情,也像是一巴掌拍在了他們的臉上。
一個男知青沉默了,好一會兒說道:“咱們不是來建設祖國的嗎?怎麽現在還混得不如一個農村姑娘好?”
他們覺得下地幹活就已經夠累的了。平時也沒有心思去看那些書。
至於寫文章更是要文采好的人才能夠寫得出。聽說那姑娘隻不過是初中畢業而已,說不定也隻是在寫作方麵有點小天賦。
不過他們這裏好像連那小姑娘一樣的人才都沒有,他們這裏也有好幾個高中畢業的呢。
他們也知道投稿的難度有多大,不一定能夠被選中,而且在構思上麵還要花很多的時間。
他們平時下地幹活迴來,根本就沒有腦子去想其他的事情了。
有一個女同誌想了想,猶豫地說道:“不知道這沐秀秀同誌是怎麽投稿成功的,要是能夠去請教一些經驗就好了。
隻可惜咱們現在知青點和村民們的關係有點緊張,恐怕也不好過去問。”
其實他們當中也有文采不錯的,說不定也能夠走一下這條路走。但要是能夠和獲得成功經驗的人請教一下,成功的概率也會更高些。
隻是可惜他們這些知青,現在並不怎麽受待見。
提到了沐秀秀這個人,也突然有人想起來了劉華清。這個害他們名聲變差的一個人。
在知道劉華清同時和好幾個女生曖昧之後,村民們那邊也很是憤怒,甚至還都覺得他們這裏的知青都是一樣的人。
特別是他們的男知青,更加受影響。村民們看他們也用一種看騙子似的眼神。
想到這裏也有男同誌也忍不住諷刺一句劉華清說道:
“劉知青應該很後悔吧,聽說這個沐秀秀之前還喜歡你呢?要是有一個這樣的對象,那日子也就好過了。”
現在的沐秀秀在村子裏麵可是一個很受歡迎的女同誌。說實話要是能娶一個可以賺錢的媳婦那和娶城裏的姑娘都差不多了。
而且這個媳婦還能夠給他們帶來不少好處。隻可惜在見識到了劉華清這樣的渣男之後,這位同誌也不會選擇他們知青點裏麵的人了。
這樣一個吃軟飯的大好機會就這麽錯過了。要是早知道這個女同誌有這樣的本事,他們其實也很願意和她談對象的。
聽到這男知青們的嘲諷,這段時間臉皮厚了不少的劉華清也沒有絲毫動搖的神色。他也是將這個男同誌的話左耳進右耳出也不會去頂嘴。
他最近在知青點,這裏的日子也不太好過。周圍的人都對他有些意見。但劉華清也都厚臉皮的堅持了下來。
就算這些人再怎麽孤立他,他肯定也不會願意離開的,除非能夠有迴城的機會。
這段時間被大隊長安排到開荒任務的劉華清,整個人也黑了很多,看上去也沒有之前那奶油小生的樣子了。
不僅是膚色,就連膚質都粗糙了,許多,之前一些村裏的姑娘本來也都是衝著他的顏值來的,現在看到了變黑的劉華清,也沒有當初心動的感覺了。
在父母的教訓之後,又認清了這個男人的真麵目,這些姑娘們總算斷了這愛慕的心思。
其實這些知青們說實話還比不上他們農村人呢。隻不過這城裏人的標簽總是給他們增添了一抹濾鏡。
農村裏麵的姑娘也都想著有一天能夠跟著他們一起迴城市。從小他們就在土地裏麵長大,也很少有讀過書受過教育的。
這種斯文還帶著書生氣的城裏人也特別吸引這些姑娘。要是能夠再有一張不錯的臉還會哄姑娘的話,那就更加吸引她們了。
隻可惜對方也隻有想要占便宜的想法,並且把這些姑娘當成了路邊,可以隨便撥弄的小花小草而已。
知道曾經喜歡自己的沐秀秀,現在變得這麽能耐之後,劉華清說自己心裏麵沒有後悔,這肯定是不可能的。但是現在這也都不能夠挽迴了。
而且他心裏麵還是有些怨沐秀秀的,要不是這個女人,他也不會那麽早的暴露。
還有那個純女人給自己抓魚,跑到河邊去,還和張嬌吵架,弄出來了這麽大的動靜。現在他日子過得這麽慘,也有這女人一部分的影響。
其實在劉華清眼裏看來沐秀秀這種女人其實挺好弄到手的。但是上次被她那三個哥哥打成了豬頭,他實在是不敢了。
這些人下手這麽狠,當初他差點以為自己就要被打死了呢。
知青點的人繼續聚在一起說話,他們也在想著如何能夠改變現狀。
他們當中那些以前學習成績不錯,並且還有點文采的人,也打算去試一試寫文章投稿的這條路子。萬一成功了呢,也能夠得到一筆額外的收入。
在看到沐秀秀的成功之後,也算是刺激了這些知青們。或許在察覺到知識學習並不是沒用的,他們也開始繼續拿起了他們的書看了起來。
有一些人堅持了一段時間就放棄了,有一些人繼續看了下去,也算是在這樣體力生活下麵難得的慰藉。
這一直堅持下去的那一部分人,在幾年之後的高考恢複也都笑成了傻子,這也是屬於他們的機遇。
這寫文章賺錢還真不簡單,知青點的幾個知青努力了兩三個月也沒有中一篇稿子。
在多次失敗之後,他們也直接放棄了這條路。有時候他們也不得不承認對方的天賦。
即便人家隻是一個農村姑娘而已,但是在寫作上麵還是要比他們這些知青強不少的。
雖然是賺了錢,但是沐秀秀人就是繼續在當敗家婆娘。每個月寄過來的錢票也都全部花了個精光。
買了很多糖果點心放在家裏,隻要給她幹活的人也都能夠拿到獎勵。因此沐秀秀在家裏也有了一堆跟班。
甚至連大人都想參與進來,有時候是雞蛋糕桃酥又或者是牛舌餅。糖果一般是硬糖比較多,但偶爾也能夠有幾個大白兔奶糖。
他們這些大人看著都有些眼饞了起來,恨不得也能夠和家裏的小孩一樣給小妹幹活。終於家裏的女人們也等到了這個機會。
沐秀秀最近一直在積攢布票,她想要給娘做幾套新衣服。順便再多攢一點棉花給她弄一床柔軟的被子。
她娘這些年為了養家,也沒有給自己添置過什麽東西。好的也基本上都是緊著她這個閨女用了。
她現在能幹了,每個月還有不少錢票。既然這樣的話,那肯定是要孝順孝順她娘的。
在攢到了可以給娘做幾件衣服的票券之後,沐秀秀到縣城裏麵選了幾塊顏色比較鮮亮的布。
還弄了一些好幾斤棉花迴來,在看到還有賣頭繩,小花發卡這種東西的櫃台。她也隨便挑了幾個打算給家裏的小丫頭們。
至於家裏的侄子多給點吃的就行了,反正他們平時也不怎麽打扮。沐秀秀可以自己掙錢的事情也早就傳了出去。
但是看到這姑娘經常往供銷社跑去,他們覺得這丫頭就算是賺再多的錢,恐怕也都被她花光了。
村民們隻覺得這姑娘每隔幾天都要跑到鎮上去,然後又大包小包的迴來。
村民們看著有些眼紅,但是多看幾次之後也習慣了。
再看到這姑娘經常跑供銷社的時候,還有村裏的婆娘忍不住和張翠花說了說:“翠花,你家這丫頭天天跑供銷社也不行啊。
就算能賺再多的錢,恐怕都要被這小丫頭給花光了。女孩子還是多攢點錢比較好。
現在的小年輕手頭都比較寬鬆,你這個當娘的也得看著一點,別讓家裏的小姑娘亂花錢。”
聽到這婆娘的話,看到是有點經濟關係的人,張翠花也沒有直接懟迴去。她隨意的開口說道:
“反正俺家閨女賺的錢也都是給她自己用的,她想怎麽花就怎麽花唄。”
張翠花可一點都不惦記閨女的錢。她閨女每次到縣城裏麵大部分買的也都是吃的,有時候還會帶肉迴來。
這明顯是閨女心疼他們一家人。所以每次都帶吃的迴來還會讓他們一起吃。有時候老是看到閨女出錢,張翠花也會拿幾塊錢給閨女。
就算現在小丫頭能夠賺錢了,他們這一大家子人也不是應該讓她閨女去養著。
聽到張翠花的話,這大嬸也就沒說什麽了。隻是覺得這張翠花還是和以前沒有變化,把閨女當個寶貝一樣。
不過要是她家裏有個會賺錢的閨女,她肯定也是當作寶貝一樣對待的。
沐秀秀帶了一些棉花和布料迴來。雖然這些東西沒有多重,但是還是挺占地方的。
放在籮筐裏麵,看起來也裝得滿滿當當的。周圍的人雖然好奇,但是也沒敢去動。這張翠花的閨女和她是一樣的彪悍。
他們也都已經看過了劉小昭當初的下場呢。聽說這沐秀秀看著瘦瘦巴巴的樣子,其實身上有著一股子牛勁。
一個人能夠壓著一個婆娘打,七八個嬸子都拉不開人。大隊長在村子裏麵聽到了,當時他們兩個打架的細節都有些後悔,怎麽沒有早點發現他大侄女有這麽大的力氣呢?
這種力氣大的人也最好耕地了。到時候肯定能和他弟妹一家人一樣整整齊齊的拿個滿工分。
隻可惜這姑娘太懶了,從前就不愛下地,也沒怎麽幹過活。這一身力氣不是白費了嗎?
他這個大伯都覺得有些可惜,浪費了這大侄女的耕地本事。
看著這好吃懶做的大侄女,其實他這個大伯也有些擔心,這姑娘能不能夠嫁出去出。他那個弟妹又一直寵著這個閨女。
好在這侄女雖然有點懶,但是開發出來了寫作屬性。現在不用下地就能夠掙到錢,比他們這些泥腿子可強多了。
大隊長覺得,這肯定是繼承了他們老沐家的天份。他那個死去了的弟弟,以前小時候學習也挺好的,要不是家裏窮讀不起書也隻能夠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