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末,大雨如期而至。


    幹旱了一年,終於下雨了。


    整個江淮的百姓,幾乎都沸騰了起來。


    人們紛紛跑出家中,然後在大街上,歇斯底裏般地歡笑著、嚎叫著。


    可是,也正如蘇景所料,有許多地方,都發生了山體滑坡和坍塌的事故,好在官府事先通知了,所以沒有造成什麽人員傷亡。


    至於蘇景最為看中的揚州港口,則是在一萬多民工的日夜加工之下,終於完成了改建,足以應付將至的長江漲水。


    在商業區,蘇景那個大膽的計劃,自然會得到柳眉的支持。


    不管蘇景要做什麽,作為他的女人,柳眉不可能會反對,所以蘇景也開始將火藥用在爆破開山之上,但是因為時間太過倉促,所以隻能將一些危險的山頭處理掉。


    同時,蘇景還下足了本錢,將擋在東麵的一座山頭從中炸開,活生生開出一路往東的道路。


    商業區,最重要的便是交通。


    別看這個商業區規劃的地方距離揚州港口很近,交通無往不利,可是因為這一帶有幾座小山存在,自然會斷了一些交通,不是很便利。


    可是蘇景卻不在乎,擋路了,炸掉就是!


    當大雨傾瀉而下的時候,蘇景也接到了一個重磅消息。


    鄭掌櫃又來了,他找到蘇景,說道:“蘇大人,老爺讓小的通知大人,第一批的十艘糧船已經在路上,預計還有二十天昨天的航程,便能到揚州來!”


    “好!”蘇景大喜,笑道:“就等著這些糧食救命呢!很好,能趕在十一月之前補充糧食,江淮的民心也可穩定下來,江淮穩定,大明的半壁江山都不會亂,鄭大哥這可是為大明立了大功啊!”


    鄭掌櫃笑了笑,然後退去。


    柳眉走了過來,抱著蘇景的手臂問道:“十八船糧食,怎麽說也有兩百萬石了吧?江淮用得了這麽多嗎?”


    “你什麽意思?”蘇景感覺柳眉話裏有話。


    這段時間,他因為公務一直待在揚州,所以和柳眉也是朝夕相處,不管是白天還是夜裏。


    柳眉有了這樣的滋潤,滋潤是容光煥發。


    這再次印證了那句古話:隻有累死的牛,沒有耕壞的田!


    江淮本來有人口五十萬左右,因為天災減少至四十多萬人,兩百萬石糧食平均分配下來,每個人都能分到五石,也就是五十鬥米。


    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蘇景剛開始在吳江窮困的時候,一個月隻吃一鬥米左右。


    明朝明代一石約等於一百五十斤,但是一斤約等於六百克,所以這個的一鬥米其實相當於後世的十八斤。


    像蘇景這樣的成年男子,隻是他一個人的話,省著點吃,一個月十八斤米夠飽了,根本不用擔心會餓死。


    按照五十萬人的人口計算,那每個人每月一鬥米,現在義倉裏麵的糧食還可以堅持到十一月低,那過冬便隻有十二月、一月到開春之後的二月、三月、四月、五月。


    五月過後,可以迎來夏收,隻要不再有了旱情,到時候基本上江淮的百姓都能自給自足了。


    等於說,蘇景還要照顧江淮百姓的口糧六個月,這還是最壞的情況,因為蘇景引進了許多幹旱季節的作物,有的或許明年也能豐收。


    五十萬人一個月就要吃五十萬鬥米,也就是五萬石,六個月下來便是三十萬石,所以柳眉才會說蘇景手裏的糧食,現在是綽綽有餘了。


    但蘇景卻不這樣認為,他對柳眉說道:“你不能這樣算,光看表麵把糧食都算死了怎麽行呢?”


    “那應該怎樣算?”柳眉反問。


    “你還要算損耗!比如說,這樣的天氣,糧食又在海上運輸了這麽久,肯定會受潮發黴,那麽發黴的糧食便不能吃。還有,將來糧食運到了揚州,搬運的過程中誰又能保證萬無一失?萬一搬運的人不小心掉下去一兩包糧食,被大水衝走了,那累計起來,估計損失也不小……所以,這兩百萬石糧食的具體數量,現在還隻是說說,將來真有多少,還得在入糧倉清點之後才知道!”蘇景一本正經地解釋著。


    柳眉覺得,也算是蠻有理的,可是她卻有些不開心,說道:“哼,蘇景,你這個人我算是看透了。你常常說我會做生意,其實你才是最會做生意的那一個!就你這樣的口才,不去和人談生意都可惜了……好吧,你是看透了我的意思,所以故意說了這麽多來搪塞我的對不對?我就知道,你肯定是害怕我追究那筆蘇繡的款子,要你用糧食跟我抵押!”


    “你還真打算這樣?”蘇景顯然已經料到。


    之前,鄭芝龍從柳眉這裏運走蘇繡,屬於是賒賬的。


    雖然柳眉表現得很大方,降低了不少價格,但那批蘇繡還是值不少銀子,要是不值錢,東印度公司也不會和鄭芝龍合作得這麽愉快了。


    現在,柳眉見到蘇景和鄭芝龍真的弄來了糧食,便想著讓蘇景答應把這批糧食,交給她一部分。


    但是沒想到她才開口,就被蘇景這個家夥察覺了意圖,然後列出這麽多理由來搪塞。


    柳眉不禁氣苦,埋怨道:“你果然是這樣!蘇景,你怎麽能對我這樣呀?怎麽說,人家也是你的人了,為了你,我可以把一切都付出去,可我不過隻是想從你哪裏勻點糧食出來,然後派人送到山西去支持一下義父他老人家,你就開始各種推諉……有時候,我真覺得自己委屈!”


    “呃……”


    蘇景愣住了,原來柳眉這丫頭,還有這樣的心思,想幫一幫在山西窮困潦倒的袁可立。


    說起袁可立,這個老頭自己請命去山西,還真是把自己給困住了。


    因為山西的西南便是長安京道,再往西就是西涼,這些地方都是現在明朝旱災最為嚴重之地,就連山西境內也有不少地方遭了旱災,而且外麵還有許多百姓因為不堪天災人禍,都湧入山西境內避難,袁可立他又不是一個對百姓無情的官員,所以他現在可以說是焦頭爛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之逐鼎江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衫半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衫半濕並收藏明末之逐鼎江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