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蘇景念這首詩,主要看中的是這詩中的意境。


    同樣的詩,用在不同的地方,其實意義是會發生變化的。


    比如這首詩實際上是作者在海外思念國土所作,但是到了這裏,便成為蘇景思念故鄉之作。


    至於那‘芒鞋破缽’則可以被視為比喻,蘇景可不是出家的和尚。


    但愛詩的葉小鸞也問起了:“夫君,為何用這‘芒鞋破缽’,你又不是和尚。”


    蘇景笑道:“我隻是難得這半日悠閑,不問俗事,便如此比喻。夫人通曉詩詞,應當知道這比擬的手法。”


    葉小紈摸著自己的胸口說道:“還以為,夫君真打算出家為僧了!”


    這分明就是在打趣蘇景的,蘇景道:“好哇,蕙綢也學壞了,居然敢打趣夫君?那不然,我這便出家當僧人去!”


    “夫君胡鬧!”葉小紈連忙勸止:“蕙綢可沒有這樣的意思。”


    葉小鸞笑道:“姐姐,夫君這句詩倒也有意味。南京皆知夫君之名,都知道他是蘇景蘇大人,因為他平時錦衣官帽鮮衣怒馬,所以人們一眼就能認出來。若是他換了普通百姓的裝束,卻不知這南京城還有幾人會認識他!”


    蘇景看了看玄武湖旁邊的酒樓,笑著說道:“這很簡單,讓我們試試便知!”


    小舟靠岸了,蘇景對跟在身邊的下屬說道:“你們去給我買一套尋常百姓的衣服來,另外再買兩套普通人家小姐穿的衣裳,下身要那種有褲管的。至於布料,便選麻布即可。”


    這樣的衣裳,在南京隻有家境實在是困難的人家才會穿著。


    蘇景的命令,他的屬下自然不敢違背。


    帶著兩個夫人,在玄武湖旁邊遊玩了一會兒,等下屬買來衣裳,蘇景便又帶著葉小紈和葉小鸞迴到船艙之內。


    葉小鸞問道:“夫君,我們也要換衣裳嗎?”


    “那當然!”蘇景說道:“隻我一人換了,你們卻穿著絲綢仙女裙,又豈能一葉障目,騙過別人?”


    姐妹倆都覺得蘇景說得有道理,也從來沒有裝扮成窮人在外麵遊玩過,便都來了興趣,想看看她們跟著蘇景都換了衣裳,然後去那酒樓之中會發生什麽情況。


    所以三人都換了麻布衣,葉小紈和葉小鸞還把身上的首飾都摘了下來,素顏朝天,跟著夫君一起下船。


    到了江邊,蘇景突然來了惡趣味,說道:“你們二人雖然換了衣裳,可臉上卻是白淨得很,並不像是窮困之人,所以還得偽裝,用泥水塗麵才行!”


    說罷,蘇景用手舀了泥水,便敷在葉小紈的臉上。


    “啊……”葉小紈驚唿道:“夫君,好髒!”


    蘇景嘿嘿一笑,又將沾了泥水的手敷在葉小鸞的臉上。


    然後,他還幫葉小紈和葉小鸞把臉上的泥水給敷平,不一會兒那泥水幹了,本來兩張白淨的絕色臉蛋,便變成了兩個黃臉婆。


    葉小紈照著河水打量一番,然後埋怨道:“現在我一定很醜,夫君真是……”


    葉小鸞說道:“夫君隻是戲弄我們,自己的臉上卻也趕緊得很。”


    蘇景便道:“那我隨你們處置!”


    “真的?”葉小紈有些驚訝。


    封建時期,男尊女卑,女人便是男人的衣服,這種思想根深蒂固。


    女人在嫁人之後,不但要處處在夫君麵前低人一等,還得遵守許多規定,像這種往夫君臉上抹髒水的事情,是萬萬不可的。


    但是在蘇景這裏,卻毫無關係!


    嫁給了蘇景之後葉小紈才知道,原來夫妻之間並不是相敬如賓才算恩愛的,而是像現在這樣,夫妻之間無拘無束,才是真的幸福。


    葉小鸞倒是沒有這麽多想法,她是愛極了蘇景的,而且蘇景也極為愛她,從來就沒有說過她一句重話,完全可以說是寵溺。


    所以葉小鸞一點兒也不在乎男尊女卑那一套,蘇景這樣說了,她便開始行動,在蘇景的臉上塗上泥水。


    “姐姐,你也來呀!”葉小鸞一邊鬧,還一邊招唿著葉小紈:“你快來,我把那半邊留給你!”


    葉小紈笑了笑,也沾上泥水前來幫助蘇景‘打扮’一番。


    蘇景喊道:“喂,是泥水,你是讓你們往我臉上敷泥巴……”


    “嘻嘻!”葉小鸞調皮地笑了。


    結果,蘇景一張臉上全部是泥,這讓他極為難受,根本就見不了人。


    蘇景說道:“我們玩的遊戲,是試探換了衣裳之後還有沒有人能認出我來,可是你們卻讓是臉都用泥巴封住了,就留下眼睛、鼻子和嘴巴,這樣就算我穿著蟒袍也沒人能認出來吧?”


    “那夫君你去洗洗呀!”葉小鸞頑劣完了,心滿意足。


    蘇景隻好又去洗,不過河邊的水看著清澈,但是人的手一伸到水裏,便攪動了沉澱下來的泥土,變得渾濁不堪。


    正好,蘇景便用這樣的水洗了一把臉,等水漬幹了以後,一張臉也變成了泥土色。


    “我們走吧!”蘇景讓下屬就在這一帶分散,自己卻帶著兩位嬌妻來到這望江樓中。


    望江樓是一座獨立的樓閣,典型的明朝風格建築,上下分為三層,而且每一個樓層都修得很高,這是為了方便一些才子文人來這裏吃飯的時候,可以坐到高處去賞景。


    由此可見,這酒樓的老板是個有生意頭腦的人,因為這酒樓所在的位置並不是最熱鬧的地段,相反還有些偏僻,可卻是最好的觀景地段。


    進了酒樓,還能在牆壁上發現許多文人才子留下的墨寶,甚至還有才子拿著折扇聚在一起,看著其中一個在牆壁上麵揮毫潑墨,大聲叫好!


    這交好的聲音,自然也吸引了愛詩的葉小鸞,不過她沒有一個人過去,畢竟是女兒身,所以有些顧慮,便碰了碰蘇景的胳膊說道:“夫君,這些人好像都是國子監的貢生,都穿著國子監的衣裳冠帽呢,以前父親在國子監任教,瓊章見過!”


    蘇景笑道:“你可是想去看看他們作的詩詞?”


    葉小鸞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然後點了點頭。


    看了看那邊擠在一起的人群,蘇景皺眉說道:“不好辦呐,好像完全擠不進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之逐鼎江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衫半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衫半濕並收藏明末之逐鼎江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