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景的臉色,不是很好看。
朱由檢看到了,他放開了搭在蘇景肩膀上的手,臉色也沉了下來,說道:“看來,蘇大人似乎有些不高興呀!”
“不敢!”蘇景連忙低頭。
不低頭不行,人家是信王,當今皇帝的弟弟!
蘇景問道:“敢問殿下,何以見得會說那番話?殿下為何會認為,剛才之事,卑職會守口如瓶呢?”
朱由檢的眼中閃過一道厲色,不過他臉上的表情卻是一直如常,答道:“本王來南京之前,便聽徐國公說過兩個人,一個剛才你也看到了,張將軍。還有一人,便是蘇大人你!徐國公說蘇大人來到南京之後,力主推行善政,連毛巡撫和李公公都聽了你話,並且應對災情興建義倉,還切身前往各地查探,差一點在海上為公事殉國……蘇大人,本王不相信這樣一個一心為民的好官,居然會和奸邪是一黨!”
原來是這樣。並不是袁可立向朱由檢說了什麽。
蘇景暗中鬆了一口氣,笑道:“殿下,卑職實在是慚愧,你誇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朱由檢聞言哈哈一笑,說道:“你倒是風趣,不過本王卻是好奇,你究竟用了什麽手段,居然讓唯利是圖的兩個官員,而且還都比你官職要大的人,都這麽聽你的話?”
蘇景連忙答道:“迴殿下,卑職不敢貪此功勞,這實在是毛巡撫與李公公二人愛惜百姓,知道江淮今年大旱,才定製出諸多計劃,以救治百姓的!”
開玩笑,現在蘇景是什麽,那可是臥底。
這臥底,怎麽能說壞人的壞話,那不就露陷了嘛!
所以蘇景,把功勞全部退給毛一鷺和李實,反正現在他也知道了,信王和袁可立徐弘基這些對抗閹黨的人,好像是一邊的,所以不管蘇景怎麽說這些的是毛一鷺和李實的功勞,估計朱由檢也不會信。
反倒是蘇景,現在看來似乎有可以左右逢源的機會。
是機會,但也是危機。
蘇景到現在,臥底已經臥出一定的經驗了,這點警惕性還是有的。
他這樣迴答,便是將來好堵住毛一鷺和李實的嘴。
你們看啊,我蘇景對你們還是不錯的,什麽功勞都在信王麵前推給你們了,幫你們一直說好話,那信王不相信我,我蘇景又有什麽辦法?
要是現在有記者,蘇景肯定恨不得開個新聞發布會,然後還把魏忠賢也奉承一番。
朱由檢聞言,有些淡淡的失望。
或許這個蘇景就像徐弘基說的那樣,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可人家是閹黨的人,而且似乎要一條道走到黑了。
現在隻有他和蘇景二人,沒有第三人在場,如果蘇景能夠拉攏,那他也不會這樣迴話。
朱由檢沒了什麽興趣再和蘇景談話,蘇景也樂於如此,於是二人便心照不宣的保持沉默,等徐弘基和張可大迴來了,朱由檢便起身說道:“諸位臣工,隨本王到寺廟外麵到處走走,也讓本王看看這南京的民情。”
徐弘基點點頭,又問道:“殿下,我們三人都陪著你,那幾日後接駕之事……”
“接駕?接什麽駕!”
朱由檢翻了個白眼說道:“本王人都到了,到時候你們還接誰?不要搞那些勞民傷財之事,現在江淮的百姓連飯都吃不飽,你們卻還浪費錢財隻為迎接我,豈不是要讓江淮百姓齒寒?”
徐弘基討了個沒趣。
這樣,蘇景倒是有些欣賞這個未來的皇帝了。
嗯,脾氣不錯嘛,而且愛惜百姓他好像也不止是嘴上說說。
蘇景覺得,或許自己錯了,這個信王如果知道了他的真實身份,說不定他能夠守住秘密,而且還能給到自己很大的幫助。
隻是現在,蘇景可不敢真這樣去冒險。
其實,臥底了這麽久,麵對周順昌交給他的這個難度巨大的人物,蘇景現在也有了一些計劃。
比如說鄭芝龍,就是他的計劃之一。
在蘇景的心裏,鄭芝龍和他手下的海盜水師,將來是可以成為他的勢力甚至是退路的。
鄭芝龍若是真取代了許心素的位置,掌握了大明水師,並且開辟了海上絲綢之路,可以把南洋諸國的糧食運過來,到時候恐怕朝廷對蘇景的依賴,都會超過魏忠賢。
這就是蘇景的打算,消滅閹黨靠他一個人是不現實。
那麽蘇景還可以和魏忠賢爭寵,讓魏忠賢在皇上那裏失勢。
沒有了皇帝的支持,魏忠賢也不過就是一個太監。
當然,閹黨這個龐大的群體,首先得把他們從內部分化。
這些事情都得一步一步來,不過現在看來,毛一鷺將來極有可能,是蘇景能從閹黨中分化的對象。
還有南京一眾官員,現在他們大體上,都還得要聽蘇景的。
因為毛一鷺這個巡撫,都聽蘇景的建議呢!
朱由檢不準為他搞什麽迎駕儀式,也不準弄排場,這樣一來徐弘基和蘇景還有張可大卻是輕鬆了,但其實也麻煩。
因為很快他們三人就發現,這個信王還真是不一般的老道。
這股成熟穩重,和他的年齡非常的不符合。
朱由檢要去的地方,往往都是一些窮困百姓的集居地,甚至朱由檢還去檢查了一些百姓食用的米糧。
當時整個江淮都在鬧饑荒,就算是南京城裏,也有許多人是吃不飽飯的。
所以野菜、米糠等都成了充饑的食物,這讓朱由檢見了不禁頗為傷感,對徐弘基三人說道:“昔日,太祖便是因為家貧,餓死了父兄,才不得已離家,吃過許多苦頭,最後才揭竿而起,一手建立我大明王朝!想不到兩百多年過去了,我大明居然也有讓百姓吃不了飯的一天,真是教人徒歎奈何!”
一番感歎之後,朱由檢怒了,說道:“走,我們去巡撫衙門,見一見這個毛一鷺!本王倒要親自問問他這個巡撫,現在江淮災情到低如何,義倉裏麵又有多少存糧……”
“不用去了!”
沒等朱由檢說完,蘇景便出聲勸止,並且說道:“這些事情,信王殿下隻管問卑職便知道,況且現在,毛巡撫也不在巡撫衙門。”
朱由檢看到了,他放開了搭在蘇景肩膀上的手,臉色也沉了下來,說道:“看來,蘇大人似乎有些不高興呀!”
“不敢!”蘇景連忙低頭。
不低頭不行,人家是信王,當今皇帝的弟弟!
蘇景問道:“敢問殿下,何以見得會說那番話?殿下為何會認為,剛才之事,卑職會守口如瓶呢?”
朱由檢的眼中閃過一道厲色,不過他臉上的表情卻是一直如常,答道:“本王來南京之前,便聽徐國公說過兩個人,一個剛才你也看到了,張將軍。還有一人,便是蘇大人你!徐國公說蘇大人來到南京之後,力主推行善政,連毛巡撫和李公公都聽了你話,並且應對災情興建義倉,還切身前往各地查探,差一點在海上為公事殉國……蘇大人,本王不相信這樣一個一心為民的好官,居然會和奸邪是一黨!”
原來是這樣。並不是袁可立向朱由檢說了什麽。
蘇景暗中鬆了一口氣,笑道:“殿下,卑職實在是慚愧,你誇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朱由檢聞言哈哈一笑,說道:“你倒是風趣,不過本王卻是好奇,你究竟用了什麽手段,居然讓唯利是圖的兩個官員,而且還都比你官職要大的人,都這麽聽你的話?”
蘇景連忙答道:“迴殿下,卑職不敢貪此功勞,這實在是毛巡撫與李公公二人愛惜百姓,知道江淮今年大旱,才定製出諸多計劃,以救治百姓的!”
開玩笑,現在蘇景是什麽,那可是臥底。
這臥底,怎麽能說壞人的壞話,那不就露陷了嘛!
所以蘇景,把功勞全部退給毛一鷺和李實,反正現在他也知道了,信王和袁可立徐弘基這些對抗閹黨的人,好像是一邊的,所以不管蘇景怎麽說這些的是毛一鷺和李實的功勞,估計朱由檢也不會信。
反倒是蘇景,現在看來似乎有可以左右逢源的機會。
是機會,但也是危機。
蘇景到現在,臥底已經臥出一定的經驗了,這點警惕性還是有的。
他這樣迴答,便是將來好堵住毛一鷺和李實的嘴。
你們看啊,我蘇景對你們還是不錯的,什麽功勞都在信王麵前推給你們了,幫你們一直說好話,那信王不相信我,我蘇景又有什麽辦法?
要是現在有記者,蘇景肯定恨不得開個新聞發布會,然後還把魏忠賢也奉承一番。
朱由檢聞言,有些淡淡的失望。
或許這個蘇景就像徐弘基說的那樣,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可人家是閹黨的人,而且似乎要一條道走到黑了。
現在隻有他和蘇景二人,沒有第三人在場,如果蘇景能夠拉攏,那他也不會這樣迴話。
朱由檢沒了什麽興趣再和蘇景談話,蘇景也樂於如此,於是二人便心照不宣的保持沉默,等徐弘基和張可大迴來了,朱由檢便起身說道:“諸位臣工,隨本王到寺廟外麵到處走走,也讓本王看看這南京的民情。”
徐弘基點點頭,又問道:“殿下,我們三人都陪著你,那幾日後接駕之事……”
“接駕?接什麽駕!”
朱由檢翻了個白眼說道:“本王人都到了,到時候你們還接誰?不要搞那些勞民傷財之事,現在江淮的百姓連飯都吃不飽,你們卻還浪費錢財隻為迎接我,豈不是要讓江淮百姓齒寒?”
徐弘基討了個沒趣。
這樣,蘇景倒是有些欣賞這個未來的皇帝了。
嗯,脾氣不錯嘛,而且愛惜百姓他好像也不止是嘴上說說。
蘇景覺得,或許自己錯了,這個信王如果知道了他的真實身份,說不定他能夠守住秘密,而且還能給到自己很大的幫助。
隻是現在,蘇景可不敢真這樣去冒險。
其實,臥底了這麽久,麵對周順昌交給他的這個難度巨大的人物,蘇景現在也有了一些計劃。
比如說鄭芝龍,就是他的計劃之一。
在蘇景的心裏,鄭芝龍和他手下的海盜水師,將來是可以成為他的勢力甚至是退路的。
鄭芝龍若是真取代了許心素的位置,掌握了大明水師,並且開辟了海上絲綢之路,可以把南洋諸國的糧食運過來,到時候恐怕朝廷對蘇景的依賴,都會超過魏忠賢。
這就是蘇景的打算,消滅閹黨靠他一個人是不現實。
那麽蘇景還可以和魏忠賢爭寵,讓魏忠賢在皇上那裏失勢。
沒有了皇帝的支持,魏忠賢也不過就是一個太監。
當然,閹黨這個龐大的群體,首先得把他們從內部分化。
這些事情都得一步一步來,不過現在看來,毛一鷺將來極有可能,是蘇景能從閹黨中分化的對象。
還有南京一眾官員,現在他們大體上,都還得要聽蘇景的。
因為毛一鷺這個巡撫,都聽蘇景的建議呢!
朱由檢不準為他搞什麽迎駕儀式,也不準弄排場,這樣一來徐弘基和蘇景還有張可大卻是輕鬆了,但其實也麻煩。
因為很快他們三人就發現,這個信王還真是不一般的老道。
這股成熟穩重,和他的年齡非常的不符合。
朱由檢要去的地方,往往都是一些窮困百姓的集居地,甚至朱由檢還去檢查了一些百姓食用的米糧。
當時整個江淮都在鬧饑荒,就算是南京城裏,也有許多人是吃不飽飯的。
所以野菜、米糠等都成了充饑的食物,這讓朱由檢見了不禁頗為傷感,對徐弘基三人說道:“昔日,太祖便是因為家貧,餓死了父兄,才不得已離家,吃過許多苦頭,最後才揭竿而起,一手建立我大明王朝!想不到兩百多年過去了,我大明居然也有讓百姓吃不了飯的一天,真是教人徒歎奈何!”
一番感歎之後,朱由檢怒了,說道:“走,我們去巡撫衙門,見一見這個毛一鷺!本王倒要親自問問他這個巡撫,現在江淮災情到低如何,義倉裏麵又有多少存糧……”
“不用去了!”
沒等朱由檢說完,蘇景便出聲勸止,並且說道:“這些事情,信王殿下隻管問卑職便知道,況且現在,毛巡撫也不在巡撫衙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