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造反,其實就是李實等人,要將袁可立排擠出朝堂的一個手段。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官場大環境比較黑暗的情況下,所謂的黑白其實也就不那麽分明了。
有些事情明明是黑的,有人卻能給描繪成白,明明是白的,也能給描繪成黑……
李實的意思很簡直,就是讓蘇景到揚州去,然後裝模作樣地找出一些證據來,這些證據是不是真的都不打緊,隻要找到了就行!
這就是誣陷了,可蘇景卻不想這樣做。
換成別人,蘇景或許犯不著頂著違背李實來拒絕,但如果對象是袁可立,蘇景他就不得不慎重了。
因為在蘇景看來,袁可立可是整個大明官場的頂梁柱,這個人可不能就這樣沒了。
一旦真的誣陷袁可立造反,罪名隻要落實,袁可立便必死無疑,因為曆史上就算再昏庸的皇帝,都不會容忍別人造反!
所以蘇景對李實說道:“李公公,劉鐸不過是一個揚州知府,手中並無兵權,而袁尚書又是當今皇上的老師,怎麽會造反呢?不過李公公指的方向也不錯,卑職覺得隻要去揚州查,就肯定能查出一些端倪出來的,所以還請李公公與老師恩準,讓卑職三月初前往揚州,多則一月,少則半月便迴。”
毛一鷺見蘇景一心要去揚州,他隻好說道:“那行,便準許你去一趟,不過你去揚州之前,必須得將興建義倉的章程交給我。另外,我最多隻給你半個月的時間,若是半個月未能有所收獲,你便迴來助我對付袁可立!”
“學生遵命!”蘇景連忙答應。
毛一鷺讓蘇景退下,他馬上就趕往政事堂,召見一幹官員開始商議政務。
毛一鷺對眾人說道:“近來淮揚兩地各州府縣皆有關於災情預警的諜報,尤其是揚州,往年二三月間不是下雨便是下雪,可如今卻是連著一個月未見半點雨水落下,大雪也不見了蹤跡。俗話說得好,瑞雪兆豐年,這可不是一個好兆頭哇!還有,各地蝗蟲也逐漸增多,隻怕今年淮、揚兩地收成將會慘淡,我等當提前做好預防以防不測。為此,本巡撫特別與南京錦衣衛南鎮撫司的蘇千戶以及李公公商量,決定在南京、揚州以及下屬各州府興建義倉,各位同僚以為如何?”
本來這件事情,是袁可立和劉鐸、李逢節、蘇茂等人曾經商量過的,這些人都沒敢來和毛一鷺打招唿,袁可立倒是敢,但毛一鷺沒有給他這樣的機會。
但是現在,毛一鷺卻主動說要興建義倉,所以袁可立等人是既驚喜又驚訝。
反應過來之後的劉鐸滿麵喜色,站起來拱手說道:“巡撫大人要興建義倉,以期將來幫助淮、揚百姓渡過天災,此乃無上的功德,我等自然欣然相應……”
“不錯!”
“我等都願遵巡撫大人調遣!”
這些官員,都紛紛表態,其中不乏確實是一心要為百姓辦事的好官,但更多的則是心中反對卻又來拍毛一鷺馬屁,不是很情願興建義倉的人。
這些人的反應,袁可立是都看在眼裏的。
興建義倉,是為了百姓,但如果這些辦事的官員不出力的話,那麽所謂才義倉也就是一番空談。
因為要能夠幫助百姓渡過難關,那就得擁有糧食,要是這些官員都不肯出力的話,那糧食從哪裏來?
再者,籌措糧食以及負責義倉的管理,也是需要這些官員落實下去的。
萬一有些人中飽私囊,將來義倉成為這些人的腰包,那又怎麽辦呢?
袁可立不希望發生任何意外,他也知道這些作風不好的官員其實都是毛一鷺的嫡係,所以他一咬牙,當時便下了一個決心。
“且慢,我不同意!”袁可立突然大喝一聲,在一片讚同和附和的聲音中,他這句話顯得格外的突兀。
人們反應過來,便都震驚地盯著袁可立。
毛一鷺的臉色,頓時就垮了下來,他身邊的李實則是表情更加誇張,那樣子就像是死了親爹一樣……
“袁大人,你為何不同意?”毛一鷺質問。
袁可立冷哼一聲,答道:“因為本官不相信這個蘇景會這麽好心,居然會興建義倉。以本官對蘇景人品的了解,此事很有可能是他別有目的,才會主動提出來的,所以本官不同意,堅決反對!”
毛一鷺明白了,感情袁可立從暗中鼓動興建義倉到出頭反對這件事情,就是因為他看不上蘇景,凡是蘇景提出來的他就要反對。
這下毛一鷺不肯幹了,他還指望著義倉興建起來以後,淮、揚兩地的旱災快點發生,好讓他的政績得以彰顯,從而能夠名正言順地迴到京師進入內閣,這個時候袁可立老兒卻又出來搗亂了。
於是毛一鷺答道:“本官是應天巡撫,奉命執政兩淮地區,所以本官的決定,袁大人你憑什麽反對?”
“就憑我是南京兵部尚書!”袁可立冷冷地看著毛一鷺問道:“毛巡撫你又是幾品,官職品級有本官的大嗎?”
在和毛一鷺對立的時候,雖然袁可立的話有些不講道理,但他的心裏也在暗爽。
平時,往往隻有毛一鷺這樣的閹黨,才會說話這麽囂張,用他們的勢力和品級來壓人,這一迴卻輪到袁可立囂張了,他感覺雖然這樣做的後果會很不好,但確實出了一口惡氣。
結果,毛一鷺氣得一甩衣袖,當場宣布罷議。
迴到內署,毛一鷺氣氛地對李實說道:“李公公,你看到了吧?這個袁可立簡直就是可惡,他明著說是信不過蘇景的人品,實際上則是在罵我呢!”
“誰說不是呢?”李實搖頭歎息道:“想不到這個袁可立,居然如此不識抬舉,像這等有利於百姓之事,他居然也要反對……哼,什麽剛正不阿,什麽愛民如子,看來呀,這些東林黨的名聲都是吹噓出來的。毛大人,你現在打算怎麽辦?”
“他不讓建,我卻偏要建!”毛一鷺看著李實說道:“李公公,你我二人可是肝膽相照,一榮俱榮的關係,在這個關鍵的時候,你可一定要聲援我呀!”
李實當即表示明白了。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官場大環境比較黑暗的情況下,所謂的黑白其實也就不那麽分明了。
有些事情明明是黑的,有人卻能給描繪成白,明明是白的,也能給描繪成黑……
李實的意思很簡直,就是讓蘇景到揚州去,然後裝模作樣地找出一些證據來,這些證據是不是真的都不打緊,隻要找到了就行!
這就是誣陷了,可蘇景卻不想這樣做。
換成別人,蘇景或許犯不著頂著違背李實來拒絕,但如果對象是袁可立,蘇景他就不得不慎重了。
因為在蘇景看來,袁可立可是整個大明官場的頂梁柱,這個人可不能就這樣沒了。
一旦真的誣陷袁可立造反,罪名隻要落實,袁可立便必死無疑,因為曆史上就算再昏庸的皇帝,都不會容忍別人造反!
所以蘇景對李實說道:“李公公,劉鐸不過是一個揚州知府,手中並無兵權,而袁尚書又是當今皇上的老師,怎麽會造反呢?不過李公公指的方向也不錯,卑職覺得隻要去揚州查,就肯定能查出一些端倪出來的,所以還請李公公與老師恩準,讓卑職三月初前往揚州,多則一月,少則半月便迴。”
毛一鷺見蘇景一心要去揚州,他隻好說道:“那行,便準許你去一趟,不過你去揚州之前,必須得將興建義倉的章程交給我。另外,我最多隻給你半個月的時間,若是半個月未能有所收獲,你便迴來助我對付袁可立!”
“學生遵命!”蘇景連忙答應。
毛一鷺讓蘇景退下,他馬上就趕往政事堂,召見一幹官員開始商議政務。
毛一鷺對眾人說道:“近來淮揚兩地各州府縣皆有關於災情預警的諜報,尤其是揚州,往年二三月間不是下雨便是下雪,可如今卻是連著一個月未見半點雨水落下,大雪也不見了蹤跡。俗話說得好,瑞雪兆豐年,這可不是一個好兆頭哇!還有,各地蝗蟲也逐漸增多,隻怕今年淮、揚兩地收成將會慘淡,我等當提前做好預防以防不測。為此,本巡撫特別與南京錦衣衛南鎮撫司的蘇千戶以及李公公商量,決定在南京、揚州以及下屬各州府興建義倉,各位同僚以為如何?”
本來這件事情,是袁可立和劉鐸、李逢節、蘇茂等人曾經商量過的,這些人都沒敢來和毛一鷺打招唿,袁可立倒是敢,但毛一鷺沒有給他這樣的機會。
但是現在,毛一鷺卻主動說要興建義倉,所以袁可立等人是既驚喜又驚訝。
反應過來之後的劉鐸滿麵喜色,站起來拱手說道:“巡撫大人要興建義倉,以期將來幫助淮、揚百姓渡過天災,此乃無上的功德,我等自然欣然相應……”
“不錯!”
“我等都願遵巡撫大人調遣!”
這些官員,都紛紛表態,其中不乏確實是一心要為百姓辦事的好官,但更多的則是心中反對卻又來拍毛一鷺馬屁,不是很情願興建義倉的人。
這些人的反應,袁可立是都看在眼裏的。
興建義倉,是為了百姓,但如果這些辦事的官員不出力的話,那麽所謂才義倉也就是一番空談。
因為要能夠幫助百姓渡過難關,那就得擁有糧食,要是這些官員都不肯出力的話,那糧食從哪裏來?
再者,籌措糧食以及負責義倉的管理,也是需要這些官員落實下去的。
萬一有些人中飽私囊,將來義倉成為這些人的腰包,那又怎麽辦呢?
袁可立不希望發生任何意外,他也知道這些作風不好的官員其實都是毛一鷺的嫡係,所以他一咬牙,當時便下了一個決心。
“且慢,我不同意!”袁可立突然大喝一聲,在一片讚同和附和的聲音中,他這句話顯得格外的突兀。
人們反應過來,便都震驚地盯著袁可立。
毛一鷺的臉色,頓時就垮了下來,他身邊的李實則是表情更加誇張,那樣子就像是死了親爹一樣……
“袁大人,你為何不同意?”毛一鷺質問。
袁可立冷哼一聲,答道:“因為本官不相信這個蘇景會這麽好心,居然會興建義倉。以本官對蘇景人品的了解,此事很有可能是他別有目的,才會主動提出來的,所以本官不同意,堅決反對!”
毛一鷺明白了,感情袁可立從暗中鼓動興建義倉到出頭反對這件事情,就是因為他看不上蘇景,凡是蘇景提出來的他就要反對。
這下毛一鷺不肯幹了,他還指望著義倉興建起來以後,淮、揚兩地的旱災快點發生,好讓他的政績得以彰顯,從而能夠名正言順地迴到京師進入內閣,這個時候袁可立老兒卻又出來搗亂了。
於是毛一鷺答道:“本官是應天巡撫,奉命執政兩淮地區,所以本官的決定,袁大人你憑什麽反對?”
“就憑我是南京兵部尚書!”袁可立冷冷地看著毛一鷺問道:“毛巡撫你又是幾品,官職品級有本官的大嗎?”
在和毛一鷺對立的時候,雖然袁可立的話有些不講道理,但他的心裏也在暗爽。
平時,往往隻有毛一鷺這樣的閹黨,才會說話這麽囂張,用他們的勢力和品級來壓人,這一迴卻輪到袁可立囂張了,他感覺雖然這樣做的後果會很不好,但確實出了一口惡氣。
結果,毛一鷺氣得一甩衣袖,當場宣布罷議。
迴到內署,毛一鷺氣氛地對李實說道:“李公公,你看到了吧?這個袁可立簡直就是可惡,他明著說是信不過蘇景的人品,實際上則是在罵我呢!”
“誰說不是呢?”李實搖頭歎息道:“想不到這個袁可立,居然如此不識抬舉,像這等有利於百姓之事,他居然也要反對……哼,什麽剛正不阿,什麽愛民如子,看來呀,這些東林黨的名聲都是吹噓出來的。毛大人,你現在打算怎麽辦?”
“他不讓建,我卻偏要建!”毛一鷺看著李實說道:“李公公,你我二人可是肝膽相照,一榮俱榮的關係,在這個關鍵的時候,你可一定要聲援我呀!”
李實當即表示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