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柴變寶,這其中的坎坷恐怕隻有李君羨自己心裏明白,而這群所謂的廢柴中,還有不少是未曾經過精心挑選的。


    就好比連演練比拚名額都未曾入選的餘三香,此人原名餘響,家中原住含光門偏西的太平坊,與大溫國寺作鄰,因祖上六代皆為朝中官吏,其父如今正應職吏部侍郎,母親出自範陽盧氏大家。


    其名乃因呱呱墜地時,隻啼哭了三聲,兩歲之前再無一聲響動。其父以為兒子天生聾啞,擔憂其日後婚事之餘,隨為其取名響,希冀兒子能發出聲響動。


    待到三歲半時,兒子與家中狩獵細狗玩耍,學狗叫了幾聲,為照看的婢女窺見,忙迴報了其母親。


    一家人是又驚又喜,請來禦醫診斷,得知兒子先天並無大礙,隻是好像不喜與人交涉,隻願與家中雞鴨貓狗玩耍。禦醫支招,不妨順其天性,借與動物玩耍,啟蒙孩子與人交涉,為此餘家還特意高價買了個幾個年輕心細的俾子與家童,平日別無他事,隻管陪餘響與家中的大貓細狗玩耍。


    還別說,此法確有見效,四歲時,餘響已然能稱唿家中所有長輩,隻是隨著餘響漸漸長大,家中的貓狗似乎已不能滿足他的交涉,而且十分厭煩父親為他請的師長,到了十一二歲,還隻是簡單認識幾列字。


    平日不是抱著貓狗出去玩耍,便是在尋貓狗的路上。到了十五六歲時,長安城各坊內大大小小的貓狗全都認識他,每逢夜幕降臨,太平坊內貓狗成群結隊,前來乞食,黑夜裏一雙雙眼睛,好似明亮的星星,照亮整個太平坊,詭異非常。


    少時還有玩伴與他一起嬉鬧,稍長些,不是憑借蔭澤前去謀個一官半職,便是想方設法入國子監修讀,家裏為他所買一同玩鬧的俾子家童,也都隻會奉承,擔憂兒子日後前程,餘父便想著為其謀個差事。


    最先是與司農寺上林署任職一名監事,憑其天生與動物親密,倒也將皇家豢養的幾隻獵鷹、獵狗等照看的十分妥帖。卻不知為何,一日司農卿將餘響彈劾給了太府寺,言上林署監事餘響,將皇家豢養的獵鷹放飛了。


    虧得餘父在京中人脈還算廣闊,承擔了全部責任,太府寺也就沒有再繼續追究下去,司農寺甚至看在餘父的麵上,將餘響從上林署調到了鉤盾署,任職掌固,平日打理為皇家祭祀時,籌備的雞鴨鵝等各州進貢的貢品。


    餘父也是沒想到,兒子一年之內,將鉤盾署內的貢品養的白白胖胖,活蹦亂跳,鉤盾署還因此受到朝廷賞賜。正當全家喜興為兒子找對了差事,鉤盾署令前來狀告,言祭祀將至,蓄養的貢品也該派上用場了,餘響卻持刀在前,不允典事宰殺,還傷了兩位共事近一載的掌固。


    憋了十餘年的火氣,終於在餘父心中燃燒起來,他再也受不了這個怪胎兒子了,氣惱中,餘父親自趕往鉤盾署,勸解不成,便提刀在餘響麵前將其一年所蓄養的所有貢品全都一一宰殺。


    拒餘響親口對李君羨言,那日場麵太過血腥,宰殺途中,他甚至想到奪過刀來,殺了父親,可是他最終沒有,而是將父親所宰殺貢品,以油鹽醬最簡單的三味烹煮,端到了父親麵前,從此斷絕了父子關係……


    可惜,他從小錦衣玉食,離了餘家庇護,遊蕩在外,想吃口熱乎飯都難,雖有成群野貓野狗與他於城南各處廢寺作伴,他又不能吃了自己的朋友。快要餓死凍死之際,城南一眾流痞救了他,從此也就與眾人為伍,撿口吃食,渾渾噩噩度日,偶爾也會借自己與動物親密,為流痞中的雞鳴狗盜之輩,吸引權貴府中的看門惡犬,算是一種放風吧。


    而當眾人每每詢問他姓名,他便嘿嘿一笑,擺手道:“就叫我餘三香吧!”


    李君羨發現他,也是偶然,這家夥混跡城南多年,平日又不愛與人說話,極少為人注意,隻是柳雲生每隔幾日呈報上來的花費是有具體數額的,近來又因演練比拚加大了夥食,誰人每日完成多少考核,賬目消耗一目了然。


    餘三香再想跟著眾人屁股後麵混日子,已無可能,隻能蜷縮在宣義坊的角落裏,與他豢養多年的猞猁作伴。


    那日便是三隻猞猁在宣義坊四周覓食,李君羨在後世很少見到這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又因其酷似貓豹結合體,誤以為是誰家長挫了的大貓,鬧出了笑話,才為柳雲生道出了餘三香的身世。


    猞猁因耐力極強,連續奔走十幾千米而不停歇,又善攀爬遊泳,喜愛捕殺麅子、鳥兔等物,在唐時被當做協助狩獵,或是權貴外出遊玩時的護伴來馴養,一般站在馬背的厚墊上,好似一隻正站在樹梢尋覓獵物的豹子。


    當然,李君羨可沒閑工夫帶著猞猁外出遊玩,之所以給餘三香在歸義坊單辟一處宅院,供其豢養猞猁,便是想著西域通商後,抵達長安的各類貨物,一部分需要轉運到洛陽,而河兩岸貨物,也可借猞猁之警惕,沿路護送抵達長安,形成一個環形商道。


    畢竟唐時的外出,可不是後世那般寬敞大道,野獸都瀕危滅絕,或是在動物園供人觀賞,途中一旦有失,必是人財兩空。


    在如今宣義坊中,諸如餘三香這般千奇百怪之人,數不勝數,隻是礙於諸多原因,未能在短時內,發現各自所長,這就得好吃好喝,暫時將眾人伺候著,待日後有需時,再慢慢發掘。


    不過,有句話說得好,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縱使身懷百技,心思奇妙,無有一副好身軀,那李君羨花費重金投資眾人,過個兩三載,正值用人之際,你卻戰不能上馬,下不能行道,豈不是白費心血了?


    所以,今日最後一項體能比拚,也就是李君羨給眾人的大禮,日後勿論寒冬酷暑,每日晨起,必需演練兩刻到三刻鍾,借以增強體質。


    吸血的資本家做到這份上,李君羨自己都有點佩服(惡心)自己了。


    996福報,可不能光自己一個人享受,全民996那才是真的996福報嘛。


    校場內眾人正為任飛、邱定等二十人慶祝時,宣義坊眾人平日居住的庭院,也就是李君羨第一次來,劉仁實與洪九郎爭鬥時,矗立的佛塔處,經過他一番改造,如今停停落落擺放了三行器械,多是造後世軍隊平日訓練器械而造。


    雖說簡陋,馬鞍、平衡木、吊網、雙單杠、攀爬翻越高牆等,倒也置辦的有模有樣,隻見郝呈令旗揮舞,眾人當即收攏嬉笑,列迴陣型,向庭院行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窺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盼夏小師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盼夏小師弟並收藏窺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