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恨的是,明明已經窺破了李君羨的預謀,卻尋不到解救之法,這也是裴行儉隻邀長孫無忌與大理寺卿來後堂的原因。
然而直至此刻,樊可求似乎還沒明白其中利害,或許是各有長短,裴行儉也懶得再細說,請教長孫無忌有何解救之法,卻見他隻顧頻頻搖頭,心中不知在想什麽。
約過片刻,司直前來催促,樊可求心知今夜無論如何,都要有個最終判決,半信半疑道:“裴縣丞如何斷定那李五郎諸多策劃的目的如你所想呢?”
但見裴行儉歎息一聲,無奈迴道:“那鄒鳳熾適才言及,芙蓉園雖非自己縱火,卻要一力承擔芙蓉園修葺費用,若不出我所料,接下來樊院長審訊時,即使判決李五郎無罪,其也會如鄒鳳熾一般,以近來諸多變故,皆由自己而起,請求幾位案主判決入獄。如此聖人迴京後,即使我等再行掩蓋今夜審訊結果,得知玄武門無有戍衛,聖人還是會親自傳召……”
“天衣無縫啊!”房玄齡不知是讚歎,還是惋惜。
人常言:房謀杜斷,然而今夜窺破李君羨的部署後,從此他再也無有顏麵提及‘房謀’的稱號。
歎息之際,沉思許久的長孫無忌突然開口道:“要不死馬當作活馬醫?”
“何以?”房玄齡急切道。
但見長孫無忌煞有其事道:“李君羨目的是讓聖人通過本次三司會審得知自己的才能,我等大可讓樊院長判其無罪,將罪名悉數由鄒、武二人承擔,暫時將此事壓下,待時機何時再與聖人言說……”
“那給事中馬周呢?”裴行儉打斷道。
馬周非士族出身,若無當年常何舉薦,這輩子也是難有一展胸中抱負的機會。即使他不恨壟斷人才舉薦機會的士族,以其秉性,也會實言迴稟聖人,終究還是紙裏包不住火。
這也是裴行儉佩服李君羨的地方,一個簡單的旁聽之人,都費勁心機,一絲破綻也不留下,明擺著勢在必得。
“馬院長那邊,我親自勸說!”長孫無忌信誓旦旦道。“眼下最重要的是,先將此事壓下,容我有機會勸說聖人。”
“輔機欲以何法勸說聖人?”房玄齡好奇道。
餘光瞥了一眼屋內三人,長孫無忌冷冷道:“事關重大,且不能言明,但聖人心中有數,待聖人迴京後,我會以此事請其權衡利弊。”
長孫無忌所言之事,便是那句‘帝傳三世,武代李興’的讖言與女主昌的星象。
上元節時,李二私下言及,要其在兩儀殿的宴席上試探李君羨,起初他也不信此等荒謬之言。但到從啟廈門解救出李淳風,將其帶入太極宮麵見李二後,李淳風、袁天罡二人將讖言與星象說得天花亂墜,長孫無忌便與李二一般,寧可信其有有也不敢信其無。
卻聽房玄齡又提醒道:“太子那邊如何言說呢?”
“是啊!太子不知為何,也被李五郎拉下水,僅說服馬周,怕是依舊掩蓋不住啊”裴行儉附和道。
“李君羨還真是機關算盡啊!”長孫無忌深感無力道。
言罷,不由歎息一聲:“這孩子怕是聽聞聖人於洛陽尚善、旌善二坊之間為魏王劃了一處水池,心裏不快,才被李君羨利用……”
聞言,房玄齡與裴行儉麵麵相覷,不禁暗自搖頭:聖人再這般寵愛魏王下去,即使不被李君羨利用,也難防有心之人。
這時,大理寺司直再次前來催促,長孫無忌心一橫,同時接了下了勸說李承乾的任務,正要出去先為芙蓉園一案作個了斷,大理寺卿樊可求卻遲遲不前。隻見他麵露難色道:“樊某一生秉公執法,如今要樊某將罪名轉嫁他人,樊某……”
“樊院長又審不出鄒鳳熾與李君羨罪名,何來轉嫁罪名之說?”裴行儉耐心勸道,“如今隻是讓樊院長依了那鄒鳳熾所請,再當堂判李君羨無罪,留給趙國公周旋的機會,他日若尋到證據,還是能將其繩之以法。”
“做不到……”樊可求決絕道,他以公正無私,秉公執法為聖人明察,升任大理寺卿,一旦破例,心中對律法的信仰就此崩塌,必然還有下一次,下下一次,他承受不起。
裴行儉還想再勸,卻見樊可求一甩袍袖,仰頭看向堂外的夜空:“還是請衛尉卿或是太府卿判決吧!”
知道樊可求性子倔,長孫無忌也不強求,隻讓他出去照個麵,至於最終判決,自己會與衛尉卿商議,幾經內心掙紮,樊可求這才勉強同意。
正如裴行儉所料,當長孫無忌說動衛尉卿判決鄒鳳熾無罪,其自願承擔芙蓉園修葺費用,朝廷日後有需木材之事,自會第一個考慮鄒氏木材鋪,李君羨立即以諸事皆因自己而起,請求衛尉卿判決自己所獲的一百貫,並處罰監禁,待聖人迴來後,以作最終處決。
衛尉卿沒有同意,依長孫無忌的意思,讓其自行迴家反省,若聖人真有處決,再行處置。
這個判決對武氏而言,可謂丟盡了臉麵,被武氏請來的一眾從元功臣,當場憤然。而堂外一眾關切李君羨安危的公侯子弟,卻是一片歡唿。兩者隻打了一個照麵,便吵嚷起來,頓時東宮朝堂內紛鬧不止。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李承乾默默從人群中擠出,迴了東宮。倒是難為了長孫無忌,又是拉馬周一邊細談,又是招唿衛尉卿將紛鬧的眾人驅趕出朝堂。
脫身而出,走在迴務本坊路上的房玄齡感歎之際,對裴行儉今日能窺破李君羨的謀劃大加讚賞,若不是他明辨其中利害,怕是等李君羨大獲全勝後,自己才能看出其中原委。
而裴行儉卻言道:“此番死馬當作活馬醫,並不能破解李君羨的謀劃,利劍終究是會出鞘的,即使這一次敗了,下一次李君羨的謀劃必然更加精密,屆時誰也難以阻擋。”
“就是不知五郎如此費盡心機,究竟為何,隻單單是為了讓聖人青睞,一展胸中抱負嗎?”
行至務本坊國子監女牆處,二人還是沒想出個所以然,正要道別分手,準備明日迎接李二迴京瑣事,卻聽身後有人勒馬疾馳而來,待到近前時,才看清是傳令的金吾衛,隻聽其言道:“吐蕃夜寇弘州,太子殿下請良相前去商議。”
“夜寇弘州?”裴行儉疑惑道,去年凜冬,鬆州地震,吐蕃就曾派兵侵襲過一次,如今又寇緊鄰的弘州,想必還是放不下結親之事。
念及此處,裴行儉眼中猛然一亮:“或許還真有一線生機!”
然而直至此刻,樊可求似乎還沒明白其中利害,或許是各有長短,裴行儉也懶得再細說,請教長孫無忌有何解救之法,卻見他隻顧頻頻搖頭,心中不知在想什麽。
約過片刻,司直前來催促,樊可求心知今夜無論如何,都要有個最終判決,半信半疑道:“裴縣丞如何斷定那李五郎諸多策劃的目的如你所想呢?”
但見裴行儉歎息一聲,無奈迴道:“那鄒鳳熾適才言及,芙蓉園雖非自己縱火,卻要一力承擔芙蓉園修葺費用,若不出我所料,接下來樊院長審訊時,即使判決李五郎無罪,其也會如鄒鳳熾一般,以近來諸多變故,皆由自己而起,請求幾位案主判決入獄。如此聖人迴京後,即使我等再行掩蓋今夜審訊結果,得知玄武門無有戍衛,聖人還是會親自傳召……”
“天衣無縫啊!”房玄齡不知是讚歎,還是惋惜。
人常言:房謀杜斷,然而今夜窺破李君羨的部署後,從此他再也無有顏麵提及‘房謀’的稱號。
歎息之際,沉思許久的長孫無忌突然開口道:“要不死馬當作活馬醫?”
“何以?”房玄齡急切道。
但見長孫無忌煞有其事道:“李君羨目的是讓聖人通過本次三司會審得知自己的才能,我等大可讓樊院長判其無罪,將罪名悉數由鄒、武二人承擔,暫時將此事壓下,待時機何時再與聖人言說……”
“那給事中馬周呢?”裴行儉打斷道。
馬周非士族出身,若無當年常何舉薦,這輩子也是難有一展胸中抱負的機會。即使他不恨壟斷人才舉薦機會的士族,以其秉性,也會實言迴稟聖人,終究還是紙裏包不住火。
這也是裴行儉佩服李君羨的地方,一個簡單的旁聽之人,都費勁心機,一絲破綻也不留下,明擺著勢在必得。
“馬院長那邊,我親自勸說!”長孫無忌信誓旦旦道。“眼下最重要的是,先將此事壓下,容我有機會勸說聖人。”
“輔機欲以何法勸說聖人?”房玄齡好奇道。
餘光瞥了一眼屋內三人,長孫無忌冷冷道:“事關重大,且不能言明,但聖人心中有數,待聖人迴京後,我會以此事請其權衡利弊。”
長孫無忌所言之事,便是那句‘帝傳三世,武代李興’的讖言與女主昌的星象。
上元節時,李二私下言及,要其在兩儀殿的宴席上試探李君羨,起初他也不信此等荒謬之言。但到從啟廈門解救出李淳風,將其帶入太極宮麵見李二後,李淳風、袁天罡二人將讖言與星象說得天花亂墜,長孫無忌便與李二一般,寧可信其有有也不敢信其無。
卻聽房玄齡又提醒道:“太子那邊如何言說呢?”
“是啊!太子不知為何,也被李五郎拉下水,僅說服馬周,怕是依舊掩蓋不住啊”裴行儉附和道。
“李君羨還真是機關算盡啊!”長孫無忌深感無力道。
言罷,不由歎息一聲:“這孩子怕是聽聞聖人於洛陽尚善、旌善二坊之間為魏王劃了一處水池,心裏不快,才被李君羨利用……”
聞言,房玄齡與裴行儉麵麵相覷,不禁暗自搖頭:聖人再這般寵愛魏王下去,即使不被李君羨利用,也難防有心之人。
這時,大理寺司直再次前來催促,長孫無忌心一橫,同時接了下了勸說李承乾的任務,正要出去先為芙蓉園一案作個了斷,大理寺卿樊可求卻遲遲不前。隻見他麵露難色道:“樊某一生秉公執法,如今要樊某將罪名轉嫁他人,樊某……”
“樊院長又審不出鄒鳳熾與李君羨罪名,何來轉嫁罪名之說?”裴行儉耐心勸道,“如今隻是讓樊院長依了那鄒鳳熾所請,再當堂判李君羨無罪,留給趙國公周旋的機會,他日若尋到證據,還是能將其繩之以法。”
“做不到……”樊可求決絕道,他以公正無私,秉公執法為聖人明察,升任大理寺卿,一旦破例,心中對律法的信仰就此崩塌,必然還有下一次,下下一次,他承受不起。
裴行儉還想再勸,卻見樊可求一甩袍袖,仰頭看向堂外的夜空:“還是請衛尉卿或是太府卿判決吧!”
知道樊可求性子倔,長孫無忌也不強求,隻讓他出去照個麵,至於最終判決,自己會與衛尉卿商議,幾經內心掙紮,樊可求這才勉強同意。
正如裴行儉所料,當長孫無忌說動衛尉卿判決鄒鳳熾無罪,其自願承擔芙蓉園修葺費用,朝廷日後有需木材之事,自會第一個考慮鄒氏木材鋪,李君羨立即以諸事皆因自己而起,請求衛尉卿判決自己所獲的一百貫,並處罰監禁,待聖人迴來後,以作最終處決。
衛尉卿沒有同意,依長孫無忌的意思,讓其自行迴家反省,若聖人真有處決,再行處置。
這個判決對武氏而言,可謂丟盡了臉麵,被武氏請來的一眾從元功臣,當場憤然。而堂外一眾關切李君羨安危的公侯子弟,卻是一片歡唿。兩者隻打了一個照麵,便吵嚷起來,頓時東宮朝堂內紛鬧不止。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李承乾默默從人群中擠出,迴了東宮。倒是難為了長孫無忌,又是拉馬周一邊細談,又是招唿衛尉卿將紛鬧的眾人驅趕出朝堂。
脫身而出,走在迴務本坊路上的房玄齡感歎之際,對裴行儉今日能窺破李君羨的謀劃大加讚賞,若不是他明辨其中利害,怕是等李君羨大獲全勝後,自己才能看出其中原委。
而裴行儉卻言道:“此番死馬當作活馬醫,並不能破解李君羨的謀劃,利劍終究是會出鞘的,即使這一次敗了,下一次李君羨的謀劃必然更加精密,屆時誰也難以阻擋。”
“就是不知五郎如此費盡心機,究竟為何,隻單單是為了讓聖人青睞,一展胸中抱負嗎?”
行至務本坊國子監女牆處,二人還是沒想出個所以然,正要道別分手,準備明日迎接李二迴京瑣事,卻聽身後有人勒馬疾馳而來,待到近前時,才看清是傳令的金吾衛,隻聽其言道:“吐蕃夜寇弘州,太子殿下請良相前去商議。”
“夜寇弘州?”裴行儉疑惑道,去年凜冬,鬆州地震,吐蕃就曾派兵侵襲過一次,如今又寇緊鄰的弘州,想必還是放不下結親之事。
念及此處,裴行儉眼中猛然一亮:“或許還真有一線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