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寧城內的弘光現在很矛盾。
永平軍捷報頻傳,陣斬清虜鄭親王及大明降將耿仲明、尚可喜以下數十名清軍將領的好消息令他振奮不已。父皇交給他的複興大明的重任終於在望。
可是,長平和路遠現在的作為已經漸漸失去了控製,這令他非常不安。
他不相信長平會有奪位稱帝的想法,畢竟古往今來,也隻有則天一人能以女子身份稱帝。
他不知道路遠會不會有這個想法,如果有,自己該怎麽辦。
福王和馬士英每日裏都在奏報路遠的各種逆行,無論是軍務,還是政事,都置朝廷於不顧,我行我素,如今已是尾大不掉,若再聽之任之,大明就不是朱明,而是路遠的大明!
弘光曾經問過自己最信任的老師吳偉業,老師言稱他也不是很懂路遠所為,但以他的了解,不似會謀朝篡位。
弘光再問此前支持路遠策論的史可法,史可法沉吟後,長揖道:
“臣願為陛下去濟南探問後,再行奏報。”
翌日,弘光授馬士英、史可法為江北宣慰正副使,赴濟南代表朝廷對江北總督府和永平軍有功之人賜爵旌表。
在收到馬史二人出發消息前,路遠已經請方孔炤和李士淳從太原啟程到濟南,同時也向身在登州的劉澤清發出邀請,共商滅虜大計。
劉澤清接到路遠的書信後,想了想,以自己過於操勞染疾為由,好言迴複謝絕。
不久,他接到長平以護國長公主名義宣他至濟南的懿旨,他掙紮了半日,還是迴複臥床不起,實難赴會。
接到飛鴿傳書,聽聞馬士英和史可法北上勞軍,路遠和長平再次遣人飛馬傳信,力陳此次盛會將由兵部尚書馬士英主持旌表、禮部尚書史可法主持賜爵,東平伯也有複土之功,當竭力與會雲雲。
劉澤清在此之前,已收到福王的傳訊,知道馬士英要到濟南,就決定赴會。
路遠和長平的書信到登州的時候,他已經整軍待發。
他帶著三千騎兵,萬一勢頭不對,也可逃返登萊。
不過,他不相信路遠有那麽大膽子,畢竟兩部尚書勞軍,朝廷的麵子怎麽能不給。而且他劉澤清也確確實實收複了登萊,雖然青州是從高傑手裏搶來的,那也是大明的疆土,也是複土有功吧。
二月十五日,馬士英和史可法一路跋涉,來到了濟南。
由於有大量銀兩和各種賞賜,朝廷特遣已經升任總兵的張如海帶兵五千作為護送。這次,張如海欣然領命,雖然路大人曾經假冒他的名義劫了東平伯的馬匹,可現在路大人領兵大敗清虜,能被他冒用,是值得炫耀的事情。
劉澤清算準了時間,幾乎和馬史二人的隊伍同時到達濟南城下。
路遠、方孔炤、李士淳、左懋第及李自成、高傑、盧象觀、方以智等人都已在城外迎候。
看著肆虐山陝河南一帶十餘載的悍匪李自成也被路遠收服,馬士英和史可法心中也頗有感慨,此子確實可畏!
高傑怒視著劉澤清,劉澤清隻是緊跟著馬士英,仿佛沒看見高傑,而是享受著被迎接的殊榮。
眾人入城,至於張如海的五千明軍和劉澤清的三千騎兵都由盧象觀派人領著前往營外擇地駐紮。
對此,劉澤清也說不出什麽,隻是招唿手下幾位參將和千總,叮囑他們讓親衛家丁跟隨入城。
路遠和劉澤清招唿之後,就去陪兩位尚書,心中卻在暗笑,濟南是殺人的好地方啊。
在他的記憶裏,某個時代的山東省主席韓複榘就是因為一路逃跑,而被當時的政府老大設計在濟南擒獲後公開槍斃的。
自然,劉澤清不會知道這段曆史。
當晚,濟南府內大擺酒席,長平公主做東,路遠和李自成、高傑主陪,一場歡宴在即。
此次黃得功也已提前兩日到了濟南,擁立四鎮,除了廣昌伯劉良佐,其餘三人都在席間。
眾人落座後,馬士英正要即席暢言,主位的長平忽然緩緩站起,她的聲音不大,但是她的絕世風采,還是讓所有人立刻安靜下來。
“今日歡宴之前,本宮有件事想委托路大人和眾位說一下,此事之後,我等再暢飲不遲。”
路遠緊接著站起來,根本不看醞釀半天,忽然被憋迴去的馬士英一張漲紅的胖臉,對著眾人朗聲道:
“路遠蒙陛下信任,公主不棄,自去歲同方大人、李大人在郎山署理北方軍務以來,賴各位大帥、將軍奮死效命,方能挫敗清虜占我中原之野心,更得與闖王及大順將士化幹戈為玉帛,共赴國難。
雖隻半年有餘,已有許多英靈在天!
盧象坤、孟大海、陳潛夫、馬紹愉、李過、朱仲遠、朱季遠、孫三彪、周五隼,他們為我們鋪就了前行之路!
更有數萬將士,長眠於原野青山,有些甚至連名字都未能留下!
我等惟有沿著他們用性命撐開的荊棘之路,繼續前行,為大明,為百姓,為華夏!”
左懋第聽到馬紹愉的名字,心裏感慨萬千。
原來的大順軍將領,為李過的名字也能列入其間而對路遠和新的大明充滿了信心!
隻有劉澤清,在聽到朱仲遠的名字時,臉色鐵青,朱仲遠可不是死在清虜手中的!
“不過,就在我等為大明不畏生死、浴血奮戰之時,也不乏貪生怕死、賣主求榮之輩!”
路遠話鋒一轉,聲音也變得狠厲起來。
“前有耿仲明、尚可喜、洪承疇、吳三桂之輩,辜負國恩,投靠清虜,轉而向大明,向華夏揮起屠刀。
後有如朱光、陳洪範之流,或畏生死而降清虜,或與清虜暗通款曲,出賣軍情。
這樣的人,不論眾位如何看,我路遠在此立誓,見一個,就殺一個!”
“路大人此言在理,我大明男兒豈能奴顏婢膝,即便不敢忘生死而為,也不能賣國通敵,如有這樣的人,左某當與路大人共殺之!”
“可法亦有此願!”史可法也大吼一聲,他雖是文人,卻也滿腹俠氣,此次見到永平軍軍威士氣,大受鼓舞。
“士英也願與路大人同戮此輩!”馬士英雖與福王勾結弄權,但其並非叛國之輩,故而雖覺路遠殺氣過重,此言卻有道理,古往今來,對於叛逆之人,人盡可誅!
“東平伯,你說呢?”路遠忽然轉向一臉陰鬱的劉澤清,緩緩說道。
永平軍捷報頻傳,陣斬清虜鄭親王及大明降將耿仲明、尚可喜以下數十名清軍將領的好消息令他振奮不已。父皇交給他的複興大明的重任終於在望。
可是,長平和路遠現在的作為已經漸漸失去了控製,這令他非常不安。
他不相信長平會有奪位稱帝的想法,畢竟古往今來,也隻有則天一人能以女子身份稱帝。
他不知道路遠會不會有這個想法,如果有,自己該怎麽辦。
福王和馬士英每日裏都在奏報路遠的各種逆行,無論是軍務,還是政事,都置朝廷於不顧,我行我素,如今已是尾大不掉,若再聽之任之,大明就不是朱明,而是路遠的大明!
弘光曾經問過自己最信任的老師吳偉業,老師言稱他也不是很懂路遠所為,但以他的了解,不似會謀朝篡位。
弘光再問此前支持路遠策論的史可法,史可法沉吟後,長揖道:
“臣願為陛下去濟南探問後,再行奏報。”
翌日,弘光授馬士英、史可法為江北宣慰正副使,赴濟南代表朝廷對江北總督府和永平軍有功之人賜爵旌表。
在收到馬史二人出發消息前,路遠已經請方孔炤和李士淳從太原啟程到濟南,同時也向身在登州的劉澤清發出邀請,共商滅虜大計。
劉澤清接到路遠的書信後,想了想,以自己過於操勞染疾為由,好言迴複謝絕。
不久,他接到長平以護國長公主名義宣他至濟南的懿旨,他掙紮了半日,還是迴複臥床不起,實難赴會。
接到飛鴿傳書,聽聞馬士英和史可法北上勞軍,路遠和長平再次遣人飛馬傳信,力陳此次盛會將由兵部尚書馬士英主持旌表、禮部尚書史可法主持賜爵,東平伯也有複土之功,當竭力與會雲雲。
劉澤清在此之前,已收到福王的傳訊,知道馬士英要到濟南,就決定赴會。
路遠和長平的書信到登州的時候,他已經整軍待發。
他帶著三千騎兵,萬一勢頭不對,也可逃返登萊。
不過,他不相信路遠有那麽大膽子,畢竟兩部尚書勞軍,朝廷的麵子怎麽能不給。而且他劉澤清也確確實實收複了登萊,雖然青州是從高傑手裏搶來的,那也是大明的疆土,也是複土有功吧。
二月十五日,馬士英和史可法一路跋涉,來到了濟南。
由於有大量銀兩和各種賞賜,朝廷特遣已經升任總兵的張如海帶兵五千作為護送。這次,張如海欣然領命,雖然路大人曾經假冒他的名義劫了東平伯的馬匹,可現在路大人領兵大敗清虜,能被他冒用,是值得炫耀的事情。
劉澤清算準了時間,幾乎和馬史二人的隊伍同時到達濟南城下。
路遠、方孔炤、李士淳、左懋第及李自成、高傑、盧象觀、方以智等人都已在城外迎候。
看著肆虐山陝河南一帶十餘載的悍匪李自成也被路遠收服,馬士英和史可法心中也頗有感慨,此子確實可畏!
高傑怒視著劉澤清,劉澤清隻是緊跟著馬士英,仿佛沒看見高傑,而是享受著被迎接的殊榮。
眾人入城,至於張如海的五千明軍和劉澤清的三千騎兵都由盧象觀派人領著前往營外擇地駐紮。
對此,劉澤清也說不出什麽,隻是招唿手下幾位參將和千總,叮囑他們讓親衛家丁跟隨入城。
路遠和劉澤清招唿之後,就去陪兩位尚書,心中卻在暗笑,濟南是殺人的好地方啊。
在他的記憶裏,某個時代的山東省主席韓複榘就是因為一路逃跑,而被當時的政府老大設計在濟南擒獲後公開槍斃的。
自然,劉澤清不會知道這段曆史。
當晚,濟南府內大擺酒席,長平公主做東,路遠和李自成、高傑主陪,一場歡宴在即。
此次黃得功也已提前兩日到了濟南,擁立四鎮,除了廣昌伯劉良佐,其餘三人都在席間。
眾人落座後,馬士英正要即席暢言,主位的長平忽然緩緩站起,她的聲音不大,但是她的絕世風采,還是讓所有人立刻安靜下來。
“今日歡宴之前,本宮有件事想委托路大人和眾位說一下,此事之後,我等再暢飲不遲。”
路遠緊接著站起來,根本不看醞釀半天,忽然被憋迴去的馬士英一張漲紅的胖臉,對著眾人朗聲道:
“路遠蒙陛下信任,公主不棄,自去歲同方大人、李大人在郎山署理北方軍務以來,賴各位大帥、將軍奮死效命,方能挫敗清虜占我中原之野心,更得與闖王及大順將士化幹戈為玉帛,共赴國難。
雖隻半年有餘,已有許多英靈在天!
盧象坤、孟大海、陳潛夫、馬紹愉、李過、朱仲遠、朱季遠、孫三彪、周五隼,他們為我們鋪就了前行之路!
更有數萬將士,長眠於原野青山,有些甚至連名字都未能留下!
我等惟有沿著他們用性命撐開的荊棘之路,繼續前行,為大明,為百姓,為華夏!”
左懋第聽到馬紹愉的名字,心裏感慨萬千。
原來的大順軍將領,為李過的名字也能列入其間而對路遠和新的大明充滿了信心!
隻有劉澤清,在聽到朱仲遠的名字時,臉色鐵青,朱仲遠可不是死在清虜手中的!
“不過,就在我等為大明不畏生死、浴血奮戰之時,也不乏貪生怕死、賣主求榮之輩!”
路遠話鋒一轉,聲音也變得狠厲起來。
“前有耿仲明、尚可喜、洪承疇、吳三桂之輩,辜負國恩,投靠清虜,轉而向大明,向華夏揮起屠刀。
後有如朱光、陳洪範之流,或畏生死而降清虜,或與清虜暗通款曲,出賣軍情。
這樣的人,不論眾位如何看,我路遠在此立誓,見一個,就殺一個!”
“路大人此言在理,我大明男兒豈能奴顏婢膝,即便不敢忘生死而為,也不能賣國通敵,如有這樣的人,左某當與路大人共殺之!”
“可法亦有此願!”史可法也大吼一聲,他雖是文人,卻也滿腹俠氣,此次見到永平軍軍威士氣,大受鼓舞。
“士英也願與路大人同戮此輩!”馬士英雖與福王勾結弄權,但其並非叛國之輩,故而雖覺路遠殺氣過重,此言卻有道理,古往今來,對於叛逆之人,人盡可誅!
“東平伯,你說呢?”路遠忽然轉向一臉陰鬱的劉澤清,緩緩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