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撫臣接過劍,慘然道:
“恨我大明傾頹至此!
張某身負一縣之職,上不能為大明效命滅虜,下不能保黎民安寧。
這副身軀,留之何益!”
說罷,舉劍向自己脖頸!
那沉默少年早有準備,一個箭步,右臂如鐵鉗一般,張撫臣一介文臣,再難動得分毫。
和善少年的臉色有些變化,他轉向被拿住的其他幾人。依然帶著淺淺的笑意問道:
“樊三泰和張撫臣冥頑不化,爾等可要與他們一同赴死?
如果有想活者,可執劍殺了他二人,便可饒爾等性命,否則明日天亮一同梟首。”
一片罵聲中,有兩名衙役低聲道:
“小人願意。”
當二人的劍分別刺向樊三泰和張撫臣的時候,兩個少年各自出手,袖釘刺中了持劍衙役的手腕,長劍隨著二人的唿號聲落地。
和善少年,忽然非常鄭重地向樊三泰和張撫臣分別深施一禮:
“小子路遠,見過大明義紳樊老爺子!見過大明東阿縣令張大人!”
二人愣在當場,樊三泰和張撫臣是聽過路遠的名字的,但是那個帶人救下當今聖上和兩位殿下,又護著長平公主在北直隸豎起光複大明旗號的,就是眼前這個少年?
為什麽會帶著一群蒙古騎兵來到此地?
路遠施禮後依然是那副淡淡的笑容,但這次充滿了真誠:
“樊老爺子,我們一會重新敘過,現在還是趕緊通知來抓我們祭旗的魚山好漢吧。”
樊三泰麵色一紅,心說這後生的嘴是最利索,還不忘揶揄老夫,就你們這身本事,誰能拿你們祭旗。
心裏想著,老爺子腳下不敢耽擱,生怕援軍與路遠手下騎兵起了衝突。
過了片刻,門外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一個爽朗的女聲傳來:
“爹爹,您這身子骨還敢拿著劍刺路大人,女兒佩服至極!”
說話間,一個英姿颯爽的女孩出現在院門口。
一直沉默的李來亨眼前一亮。
魚山的首領竟然是個年方二八的小娘子,而且還是樊三泰的女兒!
眾人重新落座,隻苦了達斡克蘇瑪什和手下一眾蒙古騎兵。
他們是真的腹痛無比。
樊三泰趕緊喚人給他們服下解藥。
蒙古兵營周圍奇臭無比,連他們自己都不得不捂著鼻子。
羞憤的蒙古兵一個個恨不能鑽進地裏。
若不是範大龍範大虎轉譯了路遠的命令,嚴令損毀樊家村村民財物,不得對任何樊家村村民拳腳相加,這些蒙古兵能燒了整個村子。
樊三泰重新介紹了自己這邊的情況。
三個兒子,其中長子在六年前去高陽拜謁師祖—孫承宗,正逢清軍第四次入關,孫承宗帶著全族誓死守城,樊家長子一同戰死於高陽城上!
次子與三子聽聞濟寧知州朱光舉起反清義旗,帶著十幾個族中兄弟奔赴濟寧,不久後聽聞朱光舉城降清,兩個兒子至今生死未卜。
“樊老伯的麒麟兒莫非是跟著我永平軍盧象坤大哥?”
聽到這裏,路遠唏噓之下,不由地問道。
“正是,路大人如何得知?
兩月前,永平軍盧象坤盧大人和朱叔遠、周五隼兩位大俠曾到過我東阿。
我等就是那時候聽說了路大人在京城的事跡以及護國長公主尚在郎山堅持抗清。
我家兩個犬子也是那時候執意要跟隨盧大人一行,老朽攔不住,就任他們去了。”
樊小英,也就是樊三泰最小的女兒,這時候忍不住插話道:
“這魚山本來是二哥帶著的,結果他二人走了,卻把這麽多人丟給了小女子。”
本來是很悲傷的事情,但是路遠和李來亨聽了樊小英稱唿自己小女子,都忍俊不禁。
樊小英如果是小女子,那世上的女兒家就都是溫婉淑慎、嫻靜典雅了。
其實樊小英雖然爽直,卻是個標準的美女。
劍眉如遠山,清秀有神;
眼睛似星辰,清澈明亮;
挺拔的鼻子輪廓清晰;
一雙紅潤小巧的嘴唇如櫻桃般鮮嫩;
白皙細膩的臉龐,完全沒有長期嘯聚山野的粗糙。
一頭秀發隨意地攏在腦後,那份隨意,就如同她整個人一般,大氣灑脫。
“你們笑什麽?”樊小英不解地問道。
“路某沒有笑,我隻是覺得如樊小姐這樣的巾幗英雄,若能再多上幾位,我大明何至於到今日境地。”
路遠解釋道。
“來亨也沒有笑,來亨隻是覺得讓樊小姐這樣麗質天成的女兒家上陣禦敵,是男兒的恥辱!”
李來亨這個迴答很不李來亨。
路遠不由得轉頭看了李來亨一眼,這小子,原來比我會說話!
本來凝重的氛圍被樊小英打岔後緩解了一些。
被兩位英武少年誇讚之後的樊小英有些不好意思,她趕忙轉移話題:
“不知路大人和李大人是如何識破爹爹和張世伯定下的計策的?既然識破,卻又為何強令我爹爹和張世伯互相舉劍相向呢?”
“其實開始我們並沒有識破。
酒食菜肴上桌之後,我二人觀察都是兩位先品嚐,酒壺也沒有什麽古怪。”
路遠輕笑著說道。
“那是因為我等確未在酒食菜肴中加入瀉藥。”
樊三泰老臉一紅,今晚他已數次臉紅,且都不是因為喝酒。
路遠接著說道:
“達斡克和蘇瑪什提出換酒,我二人也未在意。
但樊老伯和張大人對此酒的反應卻讓來亨兄弟起了疑心。
蓋因此酒問世以來,尚無飲酒之人不對之鍾愛有加。
而二位分明頗有節製,自必有戒心或暗藏之事。
稍後,二位提議品茶時,我想到了一種下毒方式,就是兩種本來都是無毒之物,若共同服下,則會產生毒性。
況且,若是無有企圖,又怎會將如此珍貴之茶,連一般士卒也要奉上?
不過,為避免二位疑心,我和來亨兄弟並未知會達斡克和他的蒙古士卒,隻是我等四人以及來亨兄弟的手下並未飲用此茶。”
路遠頓了頓,繼續說道:
“而後,小子並不能確定二位所為究竟為何,才行請二位互刺的想法。
惟當此時,才盡現二位煌煌赤膽忠心,我等也才敢亮明身份。
得罪之處,還請樊老伯和張大人萬勿怪罪。”
說罷,路遠再施一禮。
其意至誠。
若大明鄉野都是樊三泰這樣的義紳,若大明官吏都是張撫臣這樣的不懼生死,且不缺智勇,若大明女子,都是樊小英這樣的巾幗英雄。
大明可期!
“恨我大明傾頹至此!
張某身負一縣之職,上不能為大明效命滅虜,下不能保黎民安寧。
這副身軀,留之何益!”
說罷,舉劍向自己脖頸!
那沉默少年早有準備,一個箭步,右臂如鐵鉗一般,張撫臣一介文臣,再難動得分毫。
和善少年的臉色有些變化,他轉向被拿住的其他幾人。依然帶著淺淺的笑意問道:
“樊三泰和張撫臣冥頑不化,爾等可要與他們一同赴死?
如果有想活者,可執劍殺了他二人,便可饒爾等性命,否則明日天亮一同梟首。”
一片罵聲中,有兩名衙役低聲道:
“小人願意。”
當二人的劍分別刺向樊三泰和張撫臣的時候,兩個少年各自出手,袖釘刺中了持劍衙役的手腕,長劍隨著二人的唿號聲落地。
和善少年,忽然非常鄭重地向樊三泰和張撫臣分別深施一禮:
“小子路遠,見過大明義紳樊老爺子!見過大明東阿縣令張大人!”
二人愣在當場,樊三泰和張撫臣是聽過路遠的名字的,但是那個帶人救下當今聖上和兩位殿下,又護著長平公主在北直隸豎起光複大明旗號的,就是眼前這個少年?
為什麽會帶著一群蒙古騎兵來到此地?
路遠施禮後依然是那副淡淡的笑容,但這次充滿了真誠:
“樊老爺子,我們一會重新敘過,現在還是趕緊通知來抓我們祭旗的魚山好漢吧。”
樊三泰麵色一紅,心說這後生的嘴是最利索,還不忘揶揄老夫,就你們這身本事,誰能拿你們祭旗。
心裏想著,老爺子腳下不敢耽擱,生怕援軍與路遠手下騎兵起了衝突。
過了片刻,門外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一個爽朗的女聲傳來:
“爹爹,您這身子骨還敢拿著劍刺路大人,女兒佩服至極!”
說話間,一個英姿颯爽的女孩出現在院門口。
一直沉默的李來亨眼前一亮。
魚山的首領竟然是個年方二八的小娘子,而且還是樊三泰的女兒!
眾人重新落座,隻苦了達斡克蘇瑪什和手下一眾蒙古騎兵。
他們是真的腹痛無比。
樊三泰趕緊喚人給他們服下解藥。
蒙古兵營周圍奇臭無比,連他們自己都不得不捂著鼻子。
羞憤的蒙古兵一個個恨不能鑽進地裏。
若不是範大龍範大虎轉譯了路遠的命令,嚴令損毀樊家村村民財物,不得對任何樊家村村民拳腳相加,這些蒙古兵能燒了整個村子。
樊三泰重新介紹了自己這邊的情況。
三個兒子,其中長子在六年前去高陽拜謁師祖—孫承宗,正逢清軍第四次入關,孫承宗帶著全族誓死守城,樊家長子一同戰死於高陽城上!
次子與三子聽聞濟寧知州朱光舉起反清義旗,帶著十幾個族中兄弟奔赴濟寧,不久後聽聞朱光舉城降清,兩個兒子至今生死未卜。
“樊老伯的麒麟兒莫非是跟著我永平軍盧象坤大哥?”
聽到這裏,路遠唏噓之下,不由地問道。
“正是,路大人如何得知?
兩月前,永平軍盧象坤盧大人和朱叔遠、周五隼兩位大俠曾到過我東阿。
我等就是那時候聽說了路大人在京城的事跡以及護國長公主尚在郎山堅持抗清。
我家兩個犬子也是那時候執意要跟隨盧大人一行,老朽攔不住,就任他們去了。”
樊小英,也就是樊三泰最小的女兒,這時候忍不住插話道:
“這魚山本來是二哥帶著的,結果他二人走了,卻把這麽多人丟給了小女子。”
本來是很悲傷的事情,但是路遠和李來亨聽了樊小英稱唿自己小女子,都忍俊不禁。
樊小英如果是小女子,那世上的女兒家就都是溫婉淑慎、嫻靜典雅了。
其實樊小英雖然爽直,卻是個標準的美女。
劍眉如遠山,清秀有神;
眼睛似星辰,清澈明亮;
挺拔的鼻子輪廓清晰;
一雙紅潤小巧的嘴唇如櫻桃般鮮嫩;
白皙細膩的臉龐,完全沒有長期嘯聚山野的粗糙。
一頭秀發隨意地攏在腦後,那份隨意,就如同她整個人一般,大氣灑脫。
“你們笑什麽?”樊小英不解地問道。
“路某沒有笑,我隻是覺得如樊小姐這樣的巾幗英雄,若能再多上幾位,我大明何至於到今日境地。”
路遠解釋道。
“來亨也沒有笑,來亨隻是覺得讓樊小姐這樣麗質天成的女兒家上陣禦敵,是男兒的恥辱!”
李來亨這個迴答很不李來亨。
路遠不由得轉頭看了李來亨一眼,這小子,原來比我會說話!
本來凝重的氛圍被樊小英打岔後緩解了一些。
被兩位英武少年誇讚之後的樊小英有些不好意思,她趕忙轉移話題:
“不知路大人和李大人是如何識破爹爹和張世伯定下的計策的?既然識破,卻又為何強令我爹爹和張世伯互相舉劍相向呢?”
“其實開始我們並沒有識破。
酒食菜肴上桌之後,我二人觀察都是兩位先品嚐,酒壺也沒有什麽古怪。”
路遠輕笑著說道。
“那是因為我等確未在酒食菜肴中加入瀉藥。”
樊三泰老臉一紅,今晚他已數次臉紅,且都不是因為喝酒。
路遠接著說道:
“達斡克和蘇瑪什提出換酒,我二人也未在意。
但樊老伯和張大人對此酒的反應卻讓來亨兄弟起了疑心。
蓋因此酒問世以來,尚無飲酒之人不對之鍾愛有加。
而二位分明頗有節製,自必有戒心或暗藏之事。
稍後,二位提議品茶時,我想到了一種下毒方式,就是兩種本來都是無毒之物,若共同服下,則會產生毒性。
況且,若是無有企圖,又怎會將如此珍貴之茶,連一般士卒也要奉上?
不過,為避免二位疑心,我和來亨兄弟並未知會達斡克和他的蒙古士卒,隻是我等四人以及來亨兄弟的手下並未飲用此茶。”
路遠頓了頓,繼續說道:
“而後,小子並不能確定二位所為究竟為何,才行請二位互刺的想法。
惟當此時,才盡現二位煌煌赤膽忠心,我等也才敢亮明身份。
得罪之處,還請樊老伯和張大人萬勿怪罪。”
說罷,路遠再施一禮。
其意至誠。
若大明鄉野都是樊三泰這樣的義紳,若大明官吏都是張撫臣這樣的不懼生死,且不缺智勇,若大明女子,都是樊小英這樣的巾幗英雄。
大明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