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戰群儒”後,眾人算是接受了路遠的提議,並就著他考慮的三件事情商議負責人員和具體事宜。
首先是郎山的軍務。
在方李等人上山之前,姚千仞、孟大海和段飛嵩已將永平營擴充到五千人,三人各領一個超編千人隊。
因為軍紀問題,路遠不得不裝神弄鬼,自然也就成了永平營的主帥。
現在眾人加入後,路遠提出自己對軍務完全不懂,堅辭主帥一職。
這支軍隊的主帥一職就成了首先要解決的。
按照資曆,姚千仞最早加入,但他原來隻是錦衣衛百戶,也沒有多少戰陣經驗,所以路遠並不支持他。
姚千仞心中雖有點躍躍欲試,卻已被路遠事先說過想法,也就不自告奮勇了。
孟大海資曆不夠,而且柳塘村一役與他之前的大意有很大關係,也不在考慮之列。
方以智、徐爾默各有特點,大明朝也頗多文人掌兵的先例,袁崇煥、孫傳庭、盧象升莫不如是,隻是二人都表示有參謀之能,難負主帥之責。
路遠倒是看好李來亨,隻是現在真的不行。
最後的結果是盧象觀被大家公推為新的永平營主帥。
盧象觀是前兵部尚書盧象升的三弟,在天雄軍中隨盧象升征戰多年。
崇禎十二年盧象升被滿清大軍包圍於巨鹿,力戰身死。
盧象觀等盧家眾人激憤於高起潛擁兵不救,從此隱於鄉野。
此次,感佩於長平公主堅守北方,兄弟四人才聯袂北上。
盧象觀與乃兄一樣,文武兼備。既得眾人推舉,也無俗套推辭,向眾人抱拳施禮,朗聲道:
“象觀既蒙眾兄弟抬愛,必效死長平公主!效死大明!”
------
隨後,路遠提出了他對於軍製的構想,徐爾默建議以戚家軍軍製為藍本,路遠則加入了後世著名的三三製。
最小的戰術單位,定義為三人,而不是原來的五人一伍。
路遠稱之為一虎,取義自三人成虎。
為首之人即為虎首,另外二人,負責掩護的為稱為虎尾,負責支援的稱為虎身。
對這個說法,眾人拍案叫絕,都認為很有氣勢。
路遠卻暗自哂笑,這隻是滿足了自己的一個惡趣味。
三人成虎本非此意,但既然現代世界作戰小組的說法過於新潮,那就不如來個大家都能理解的。
虎以上依次為隊、旗、哨、營、旅,最後就是軍。各級也按三為基數,軍則下設四或五旅,根據規模而定。
輔以各級的稱唿分別為:
隊正、旗總、哨總、營總、旅帥,最後是軍帥。
全軍編製三千到五千人。
自此,永平營改稱永平軍,軍帥盧象觀,副軍帥方以智、徐爾默。
方以智同時擔任新成立的軍政處主官,繼續加強對全軍士卒的文化和思想教育;
徐爾默則擔任也是同時成立的參謀處主官,負責在戰前提供作戰方略。
這兩個新的處,都是路遠提議的。他號稱不懂軍事,但提出的這些建議,眾人都覺得甚為奇妙。
永平軍下設四旅,第一至第四旅旅帥分別為:姚千仞、孟大海、段飛嵩和盧象同。
如果擴軍,則目前的永平軍為永平第一軍,後續成立的則為永平第二軍……。
軍製已成,路遠的要求是三條:
首先,根據新的軍製,盡快調整各級主副官。同時推廣結合戚家軍和三三製的基礎戰術。
其次,抓緊訓練,爭取在一月後能夠出山實戰。
最後,繼續擴充兵源,三月內要建成第二軍。
眾人聽聞,頗為振奮,恨不能馬上帶人下山募兵。
------
與各方勢力聯絡的事情,本來就是張三通負責。這次加入了“斬首”計劃,便重新商議人手和安排。
盧家兄弟中的另外兩人,盧象晉和盧象坤自告奮勇,分別去聯絡河南和山東,路遠分別給二人配了兩名藍衣人,朱仲遠、孫四鷹隨盧象晉去河南,朱叔遠、周五隼隨盧象坤去山東。
北直隸由張三通親自負責聯絡,他帶著朱季遠和吳六鼠。
此前,弘光帝為了與長平聯絡方便,特意調兩名馴鴿人帶著數十隻信鴿,隨方李二人一同北上。
張三通在這個基礎上,很快建立了更為迅捷的情報傳遞方式。
為了避免情報因信鴿意外而出現泄露,路遠又貢獻了一條奇思妙想:
找到某本儒家典籍的影印書,在其中找到要發送情報內容的字;
把那個字所在的頁、列和在列中的位置,組成一串數字。
這一串古怪的數字就代表了一個旁人很難猜出來的字。
而這些數字的組合,就是要發送的情報內容。
至於典籍是否會被發現,簡單,可以事先商量好,比如把頁加上三,把列減去二之類的,則除非一方被擒,絕無情報泄露的可能。
饒是張三通老成持重,且最不會對路遠的神奇之處表現驚詫的,也對路遠隨意想出這樣的主意表現出了不可思議的神情。
他盯著路遠看了半天,搖了搖頭,又點了點頭。
------
與闖王李自成的聯絡,讓路遠頗費心思。
李來亨倒是自告奮勇,可是眾人都不同意,包括路遠自己。
其他人多少有點害怕縱虎歸山,畢竟李來亨原來在大順地位也算尊崇,他在郎山隻待了一個月,在闖軍中卻是十年!
路遠的不同意恰恰是害怕李自成和李過一怒之下殺了李來亨,就讓自己前麵的努力付諸東流。
他並不相信李來亨會再度背叛。
他記得李來亨跪在老婦人麵前的那一幕,
也記得李來亨給老婦修墳時蕭索的背影,
他更相信李來亨和自己立誓時的堅定。
但是,他完全不敢相信李自成。
除了李來亨,沒有人願意去山西見李自成。
他們雖然接受了路遠的謀劃,可是,情感上,誰也沒有真的接受李自成。
畢竟,他們效忠的大明,就是被李自成親手毀掉的。
見實在沒人願意去,路遠心一橫,對著長平,沉聲道:“聯闖平虜是微臣提議的,既然眾位大人都不願意前往闖營,那就由微臣去吧。”
“不可!”好幾個聲音一同響起,有男有女。
首先是郎山的軍務。
在方李等人上山之前,姚千仞、孟大海和段飛嵩已將永平營擴充到五千人,三人各領一個超編千人隊。
因為軍紀問題,路遠不得不裝神弄鬼,自然也就成了永平營的主帥。
現在眾人加入後,路遠提出自己對軍務完全不懂,堅辭主帥一職。
這支軍隊的主帥一職就成了首先要解決的。
按照資曆,姚千仞最早加入,但他原來隻是錦衣衛百戶,也沒有多少戰陣經驗,所以路遠並不支持他。
姚千仞心中雖有點躍躍欲試,卻已被路遠事先說過想法,也就不自告奮勇了。
孟大海資曆不夠,而且柳塘村一役與他之前的大意有很大關係,也不在考慮之列。
方以智、徐爾默各有特點,大明朝也頗多文人掌兵的先例,袁崇煥、孫傳庭、盧象升莫不如是,隻是二人都表示有參謀之能,難負主帥之責。
路遠倒是看好李來亨,隻是現在真的不行。
最後的結果是盧象觀被大家公推為新的永平營主帥。
盧象觀是前兵部尚書盧象升的三弟,在天雄軍中隨盧象升征戰多年。
崇禎十二年盧象升被滿清大軍包圍於巨鹿,力戰身死。
盧象觀等盧家眾人激憤於高起潛擁兵不救,從此隱於鄉野。
此次,感佩於長平公主堅守北方,兄弟四人才聯袂北上。
盧象觀與乃兄一樣,文武兼備。既得眾人推舉,也無俗套推辭,向眾人抱拳施禮,朗聲道:
“象觀既蒙眾兄弟抬愛,必效死長平公主!效死大明!”
------
隨後,路遠提出了他對於軍製的構想,徐爾默建議以戚家軍軍製為藍本,路遠則加入了後世著名的三三製。
最小的戰術單位,定義為三人,而不是原來的五人一伍。
路遠稱之為一虎,取義自三人成虎。
為首之人即為虎首,另外二人,負責掩護的為稱為虎尾,負責支援的稱為虎身。
對這個說法,眾人拍案叫絕,都認為很有氣勢。
路遠卻暗自哂笑,這隻是滿足了自己的一個惡趣味。
三人成虎本非此意,但既然現代世界作戰小組的說法過於新潮,那就不如來個大家都能理解的。
虎以上依次為隊、旗、哨、營、旅,最後就是軍。各級也按三為基數,軍則下設四或五旅,根據規模而定。
輔以各級的稱唿分別為:
隊正、旗總、哨總、營總、旅帥,最後是軍帥。
全軍編製三千到五千人。
自此,永平營改稱永平軍,軍帥盧象觀,副軍帥方以智、徐爾默。
方以智同時擔任新成立的軍政處主官,繼續加強對全軍士卒的文化和思想教育;
徐爾默則擔任也是同時成立的參謀處主官,負責在戰前提供作戰方略。
這兩個新的處,都是路遠提議的。他號稱不懂軍事,但提出的這些建議,眾人都覺得甚為奇妙。
永平軍下設四旅,第一至第四旅旅帥分別為:姚千仞、孟大海、段飛嵩和盧象同。
如果擴軍,則目前的永平軍為永平第一軍,後續成立的則為永平第二軍……。
軍製已成,路遠的要求是三條:
首先,根據新的軍製,盡快調整各級主副官。同時推廣結合戚家軍和三三製的基礎戰術。
其次,抓緊訓練,爭取在一月後能夠出山實戰。
最後,繼續擴充兵源,三月內要建成第二軍。
眾人聽聞,頗為振奮,恨不能馬上帶人下山募兵。
------
與各方勢力聯絡的事情,本來就是張三通負責。這次加入了“斬首”計劃,便重新商議人手和安排。
盧家兄弟中的另外兩人,盧象晉和盧象坤自告奮勇,分別去聯絡河南和山東,路遠分別給二人配了兩名藍衣人,朱仲遠、孫四鷹隨盧象晉去河南,朱叔遠、周五隼隨盧象坤去山東。
北直隸由張三通親自負責聯絡,他帶著朱季遠和吳六鼠。
此前,弘光帝為了與長平聯絡方便,特意調兩名馴鴿人帶著數十隻信鴿,隨方李二人一同北上。
張三通在這個基礎上,很快建立了更為迅捷的情報傳遞方式。
為了避免情報因信鴿意外而出現泄露,路遠又貢獻了一條奇思妙想:
找到某本儒家典籍的影印書,在其中找到要發送情報內容的字;
把那個字所在的頁、列和在列中的位置,組成一串數字。
這一串古怪的數字就代表了一個旁人很難猜出來的字。
而這些數字的組合,就是要發送的情報內容。
至於典籍是否會被發現,簡單,可以事先商量好,比如把頁加上三,把列減去二之類的,則除非一方被擒,絕無情報泄露的可能。
饒是張三通老成持重,且最不會對路遠的神奇之處表現驚詫的,也對路遠隨意想出這樣的主意表現出了不可思議的神情。
他盯著路遠看了半天,搖了搖頭,又點了點頭。
------
與闖王李自成的聯絡,讓路遠頗費心思。
李來亨倒是自告奮勇,可是眾人都不同意,包括路遠自己。
其他人多少有點害怕縱虎歸山,畢竟李來亨原來在大順地位也算尊崇,他在郎山隻待了一個月,在闖軍中卻是十年!
路遠的不同意恰恰是害怕李自成和李過一怒之下殺了李來亨,就讓自己前麵的努力付諸東流。
他並不相信李來亨會再度背叛。
他記得李來亨跪在老婦人麵前的那一幕,
也記得李來亨給老婦修墳時蕭索的背影,
他更相信李來亨和自己立誓時的堅定。
但是,他完全不敢相信李自成。
除了李來亨,沒有人願意去山西見李自成。
他們雖然接受了路遠的謀劃,可是,情感上,誰也沒有真的接受李自成。
畢竟,他們效忠的大明,就是被李自成親手毀掉的。
見實在沒人願意去,路遠心一橫,對著長平,沉聲道:“聯闖平虜是微臣提議的,既然眾位大人都不願意前往闖營,那就由微臣去吧。”
“不可!”好幾個聲音一同響起,有男有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