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心術》是古代漢族謀略名著。從實用的心理學中提煉出了豐富的“度心”理念,用詳實的案例加以闡釋,度心術幫你在為人處世、交際辦事中抓住對方心理。通過各種手段瓦解和征服對方。如果您希望在社交的各種場合如魚得水;希望成為最受歡迎的人;希望能在商場運籌帷幄,決勝千裏,不妨試試度心術。 度心術原文及譯文 度心第一


    吏者,能也,治之非易焉。


    仁者,鮮也,禦之弗厚焉。


    誌大不朝,欲寡眷野。


    才高不羈,德薄善詐。


    民之所畏,吏無懼矣。


    狡吏恃智,其勇必缺,迫之可也。


    悍吏少謀,其行多疏,挾之可也。


    廉吏固傲,其心係名,譽之可也。


    治吏治心,明主不棄背己之人也。


    知人知欲,智者善使敗德之人焉。


    【譯文】:


    朝廷官員都是有一定才能的,管理他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品德高尚的人是很少有的,治理官吏不能寬厚。


    誌向大的人不會入朝為官,欲望少的會留戀民間。才能突出的人不受拘束,品德低下的人善於欺詐。


    百姓不敢做的事,官吏不會害怕。狡詐的官吏倚仗他的智慧,他的勇氣一定是缺乏的,強迫他可以將他製住。


    兇狠的官吏往往智力不足,他的行為多有疏忽之處,挾製他可以令他屈服。


    正值的官吏會孤傲,他的身心會被名聲所累,讚譽他就可以役使他。


    管理官吏要研究他們的內心,明智的君主不會拋棄曾背叛自己的人。


    識別人要了解他的欲望,有智慧的人善於駕駛德行有虧的人。 禦心第二


    民所求者,生也;君所畏者,亂也。


    無生則亂,仁厚則安。


    民心所向,善用者王也。


    人忌吏貪,示廉者智也。


    眾怨不積,懲惡勿縱。


    不禮於士,國之害也,治國固厚士焉。


    士子嬌縱,非民之福,有國者患之。


    士不怨上,民心堪定矣。


    嚴刑峻法,秦之亡也,三代盛典,德之化也。


    權重勿恃,名高勿寄,樹威以信也。


    【譯文】:


    百姓所追求的,是生存,君主所畏懼的是叛亂。百姓無法生產就會產生叛亂,君主仁愛寬厚就可使天下安定。


    百姓都向往的事,善於利用這一點的熱播就可以成就霸王之業。人們記恨官吏的貪婪,顯示自己廉潔的人才算聰明。


    民眾的怨恨不能讓他積累,懲治惡人不要姑息放縱。對讀書人不尊敬,是國家的災害,治理國家一定要優待讀書人。


    讀書人的驕傲和放蕩,對百姓沒有好處,治理國家的人對這些人要警惕。讀書人不怨恨朝廷,百姓的心意就可以穩定。


    施行嚴酷的刑法,是秦朝滅亡的原因,夏禹、商湯、周文實現長治久安,就是施行了仁政。


    權力大不可以倚仗,名望高不可以托付,樹立權威要講究信用。 擒心第三


    德不悅上,上賞其才也。


    才不服下,下敬其恕也。


    才高不堪賤用,賤則失之。


    能微莫付權貴,貴則毀己。


    才大無忠者,用之禍烈也。


    人不乏其能,賢者不拒小智。


    智或存其失,明者或棄大謀。


    不患無才,患無用焉。


    技顯莫敵祿厚,墮誌也。


    情堅無及義重,敗心矣。


    【譯文】:


    品德好不能讓君主高興,君主尊重的是人的才能。才能大不能讓屬下誠服,屬下敬畏的是君主的寬恕。


    才能高的人不能讓他擔任低的職務,輕視他們就會失去他們。本領低微的人不能讓他們掌握顯要的權力,重用他們就會毀滅自己。


    有大才但沒忠心的人,重用他們會招致很大的禍患。人們都有一定的才能,德行好的人不會疏遠本領低的人。


    智計有時會存失誤,明智的人有時會不用大的謀劃。不擔心沒有人才,擔憂是不會使用他們。


    才技突出不能抵擋俸祿的豐厚,金錢銷蝕人的誌向。感情深厚比不上義節的重要,義節改變人的是想。 欺心第四


    愚人難教,欺而有功也。


    智者亦俗,敬而增益也。


    自知者明,人莫說之。


    身危者駭,人勿責之。


    無信者疑,人休蔽之。


    詭不惑聖,其心靜焉。


    正不屈敵,其意譎(jue)焉。


    誠不悅人,其神媚焉。


    自欺少憂,醒而愁劇也。


    人欺不怒,忿而再失矣。


    【譯文】:


    愚蠢的人不可以教他,欺騙他卻有成效。有智慧的人也會庸俗,尊敬他可以收益。


    了解自己的人明智,不要去有說他。身處危險的人恐怖,人們不要去指責他。沒信義的人多疑,人們不必蒙騙他。


    欺詐之術不能蒙騙聖人,聖人內心安祥。正義不能讓敵人自動屈服,因為敵人本性奸詐。誠實不能討人歡心,人們在骨子裏都喜歡諂媚。


    自我欺騙能減少憂慮,清醒卻使愁苦加劇。被人欺騙不要發怒,憤怒隻會讓人失去更多。 縱心第五


    國盛勢衰,縱其強損焉。


    人貴勢弱,驕其誌折焉。


    功高者抑其權,不抑其位。


    名顯者重其德,不重其名。


    敗寇者縱之遠,不縱之近。


    君子勿拘,其心無拘也。


    小人縱欲,其心惟欲也。


    利己縱之,利人束之,莫以情易耳。


    心可縱,言勿濫也。


    行可偏,名固正也。


    【譯文】:


    強國的勢頭是走向衰落,放縱他的強大會損傷他。


    貴人的勢頭是轉向弱小,促使他誌趣驕橫能折損他。


    對功勞大的要限製他們的實權,而不降低他們的地位。


    對名聲顯赫的人要看重他們的品德,而不看重他們的名望。


    失敗的敵人可以放縱他們逃向遠處,不可以放縱他們留在身邊。


    君子不要束縛他們,他們的心誌是不受束縛的。


    小人不節製欲望,他們的心思全在滿足欲望上。


    有利於自己的就放縱他,有利於他人的就約束他,不要因為情感的好惡而改變。


    想法可以很多,但語言不能隨便。


    行為可以有偏失,但名義一定要守正。 構心第六


    富貴乃爭,人相構也。


    生死乃命,心相忌也。


    構人以短,莫毀其長。


    傷人於窘,勿擊其強。


    敵之不覺,吾必隱真矣。


    貶之非貶,君子之謀也。


    譽之非譽,小人之術也。


    主臣相疑,其後謗成焉。


    人害者眾,棄利者免患也。


    無妒者稀,容人者釋忿哉。


    【譯文】:


    富貴是爭取來的,所以人們互相構陷。


    生死是天命造成的,所以人們心裏互相記恨。


    用他人的短處來構陷他,不要詆毀他的長處。


    在他人窘迫的時候中傷他,他人強勢時不要攻擊。


    若敵人無所察覺,自己就一定要隱藏真實。


    貶損的目的不是貶損,這是君子的謀略。


    讚譽的目的不是讚譽,這是小人的手段。


    君主和臣子互相猜疑,這之後誹謗的事才能有成。


    被人構害的人很多,能舍棄利益的人可免除禍患。


    沒有妒忌心的人很少,能寬恕他人的人可消融憤恨。 逆心第七


    利厚生逆,善者亦為也。


    勢大起異,慎者亦趨焉。


    主暴而臣諍,逆之為忠。


    主昏而臣媚,順之為逆。


    忠奸莫以言辯,善惡無以智分。


    謀逆先謀信也,信成則逆就。


    製逆先製心也,心服則逆止。


    主明奸匿,上莫怠焉。


    成不足喜,尊者人的也。


    敗不足虞,庸者人恕耳。


    【譯文】:


    利益豐厚讓人發生背叛,善良的人也會這樣做。


    勢力大的人容易產生異心,謹慎的人也有這種趨向。


    君主殘暴臣子諍諫,臣子違背君主是忠心。


    君主昏庸臣子諂媚,臣子順從君主是背逆。


    忠臣奸臣不能用他們的語言來分辨,善人惡人不能用他們的智慧來區分。


    謀劃反叛的事首先要謀取對手的信任,有了信任的事情才能成功。


    製止背叛首先要製服人的心靈,心靈畏服背叛才會停止。


    君主英明奸臣才會隱藏,君主不能鬆懈。


    成功不值得歡喜,地位高的人是人們攻擊的對象。


    失敗不值得憂慮,平庸的人是人們寬恕的目標。 奪心第八


    眾心異,王者一。


    懾其魄,神鬼服。


    君子難不喪誌,釋其難改之。


    小人貴則氣盛,舉其汙泄之。


    窮堪固守,兇危不待也。


    察偽言真,惡不敢為。


    神褫(chi)之傷,愈明愈痛。


    苛法無功,情柔堪畢焉。


    治人者必人治也,治非善哉。


    屈人者亦人屈也,屈弗恥矣。


    【譯文】:


    眾人的思想是不同的,君王要把它們統一起來。[b]


    讓人的精神恐懼,任何人都會屈服。


    君子受難不會喪失誌向,幫助他解除苦難卻能改變他。


    小人得誌就氣焰囂張,檢舉他的罪行就會使他泄氣。


    貧窮的人可以讓人堅守節操,而兇險和危難之時就不容等待了。


    察覺出偽裝說出真意,惡人也不敢作惡了。


    心神被剝奪的創傷,越聰明的人就會感到痛苦。


    嚴苛的刑法不能達到目的,情感安撫可以完成此事。


    懲處他人的人一定會為他人所懲處,懲處並不是好的方法。


    屈服於他人的人也會讓他人屈服,屈服並不是恥辱的事。 警心第九


    知世而後存焉。


    識人而後幸焉。


    天警人者,示以災也。


    神警人者,示以禍也。


    人警人者,示以怨也.


    畏懲勿誡,語不足矣。


    有悔莫罰,責於心乎。


    勢強自威,人弱自慚耳。


    變不可測,小戒大安也。


    意可曲之,言虛實利也。


    【譯文】:


    了解社會後才能生存。[b]


    能鑒別他人的優劣之後才有幸運。


    蒼天對人的警告,表現為天災。


    神靈對人的警告,表現為人禍。


    人們對他人的警告,表現為怨恨。


    害怕懲處的人不要告訴他,語言不能讓他改過。


    有了悔改的人不要體罰他,責罰在心是痛苦的。


    勢力強大自然有威嚴,弱者會自感羞愧。


    變亂是難以測度的,小事上謹慎才能確保平安。


    意圖可以曲解,說假話為了獲取實際的利益。 誅心第十


    誅人者死,誅心者生。


    征國易,征心難焉。


    不知其恩,無以討之。


    不知其情,無以降之。


    其欲弗逞,其人殆矣。


    敵強不可言強,避其強也。


    敵弱不可言弱,攻其弱也。


    不吝虛位,人自拘也。


    行偽於讖(chen),謀大有名焉。


    指忠為奸,害人無忌哉。


    【譯文】:


    殺死人的人有死罪,殺死人心的人卻能活命。


    征服國家容易,征服人心困難。


    不知曉他人的內心想法,就沒辦法治理他。


    不了解他人的真實情況,就不能及時降服他。


    人的欲望得不到滿足,這個人就危險了。


    在強大的敵人麵前不可以說強硬的話,要迴避他強勁的勢頭。


    在弱小的敵人麵前不可以說軟弱的話,要攻擊他虛弱的地方。


    不吝惜虛假的名位,人們自然就會被束縛住了。


    在讖語中作假,謀求大事就有了正當的名義。


    指責忠臣是奸臣,傷害他人就沒有忌諱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兵法輯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你是我的一盤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你是我的一盤菜並收藏兵法輯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