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瑟瑟令人愁。


    秋收時節,各國休兵停戰,休養生息兼平叛。


    今年大旱,又逢戰亂誤了農時,各地流民聚眾造反者不計其數,多則數萬,少則幾十。


    唐國也是如此,聚眾起事者尤以閩國、南漢舊地為烈。


    青田縣、壽山鄉地處叛亂之地,青田石和田黃石暫時不能開采。而臨近杭州的雞血石產地處於吳國境內,雖未叛亂,但要將石料運迴,也要打點好吳國的官差。


    方玉在家中與徐雲熙商議這件事,便有人登門打斷了方玉的發財大計。


    練兵需要銀錢、糧食,這些方玉都有。


    至於兵員,現在流民這麽多,也很好募集。


    擴軍太快並非好事,方玉對李立的命令也有些抵觸。


    方玉每日操練現有的三百新軍,偶爾招募幾名身體強健、老實聽話的流民子。半月有餘,不過才募集了一百餘人。


    聖人的怒火很快就降臨到消極怠工的方玉腦袋上。


    率先通風報信的是永嘉公主李秀平。


    徐雲熙見李秀平登門要與方玉談正事,便去了內宅準備午飯。


    “幾十年前,南漢戰亂,自秦漢以來便是我中原統治的交趾地區借機脫離了南漢的統治,但交趾一直未立年號。今年春,丁桓武力統一了交趾、九真、日南三郡,稱皇帝,以太平為年號,定都華閭(河內)。父皇震怒,有意討伐丁桓。”李秀平見徐雲熙走了,抿著茶水,坐在軟塌上說道。


    方玉輕輕哦了一聲,交趾獨立就獨立,和自己沒什麽關係。


    高品質的雞血石一克上千甚者上萬都是正常的,抓緊時間開采雞血石才是正經事。


    李秀平接著說道:“然而各地叛匪四起,大軍出征不易。父皇命我二哥為招討使,討伐各地亂黨。”


    李秀平的二哥是靖王李仲宣,上次被辣椒辣走的那位仁兄。


    方玉想起這位仁兄鼻涕橫流的場麵,嘿嘿笑了兩聲,隨後說道:“你大哥仲寓怎麽不去。”


    李秀平不動聲色地繼續說道:“大哥現在正協助父皇處理政務。討伐淮南軍時,新軍戰績卓著,有人舉薦新軍征討交趾。”


    四百人就去討伐一國,簡直實在開玩笑,即便是二千人也不行。


    更何況是四千餘裏遠征,隻糧草消耗就一筆不小的數目。按一人每日三斤糧食計算,二千人每日便需要六千斤糧食。每日行軍四十裏,三個月才能到欽州。需糧食五十四萬斤,二百七十噸糧食。這還沒有算上民夫、馱馬等路上的消耗和損耗。


    征討交趾,新軍最佳路線是經杭州、福建沿海、廣東沿海至欽州,到了欽州後入交趾。


    這條行軍路線道路平坦,沿途都是富裕大城,又有海船運輸糧草,可以減少運輸壓力和損耗。


    而這條行軍路線,必然要經過閩國、南漢舊地。此時這兩處叛匪四起,行軍必然十分艱難,路上損耗更是無法計算。


    “嶺南道沒兵嗎?”方玉臉色難看地問道。


    “嶺南節度使、容管節度使、邕管節度使等自會就地調集大軍討伐亂匪。並無多餘的兵卒討伐交趾。”李秀平說道。


    “也就是說,隻有新軍區區四百人去討伐一國!”方玉臉色難看地說道。


    “我父皇自然否決了這種不可能的事情。新軍再強也隻有四百人,更可況走四千裏的路程,到了交趾也沒有戰鬥力了。”李秀平說道。


    方玉長出一口氣,還好李立沒糊塗。


    李秀平說道:“父皇命我為淮南節度使兼揚州刺史,掌兵民之政,總製諸將,統帥軍旅,有自辟屬僚之權。”


    林虎子反叛,看來李立對外姓之人起了戒心,開始任命宗室為地方大員。


    淮南節度使這個官名一聽就很霸氣,


    方玉笑道:“恭喜恭喜。”


    李秀平微微一笑,“然而淮南節度使公務繁忙,揚州刺史又兼任揚州團練使,我怎麽用時間去訓練兵卒,所以我舉薦你為揚州團練副使,負責募兵、練兵、討賊事宜。從五品下,遊擊將軍。”


    方玉......


    “你故意的?!”方玉臉色不善地說道。


    “我隻有猛虎軍一百人,思來想去還是和你最熟。若是不借助新軍的力量,我又怎麽保境安民。”李秀平說道。


    “放p放p。”方玉瞪著眼睛說道,“我與你根本就不熟!”


    李秀平說道:“若不是我力保於你,你的軍功早就被人吞得一幹二淨。更何況,從五品下的揚州團練副使,儋州昌化從七品下的縣令,連升八級和與貶官無異的縣令,你自己選吧。”


    方玉說道:“不選行不行?。”


    李秀平嗬嗬笑了兩聲,“父皇已是額外恩寵於你,還給你選擇的機會。”


    方玉盯著李秀平,喘了幾口粗氣,“新軍隻有四百人!”


    李秀平說道:“父皇準你擴軍二千人。”


    方玉冷笑了幾聲,“軍需等物自備?”


    李秀平微微一笑,“說的不錯。”


    方玉哼了一聲,“你們老李家......”


    李秀平輕笑道:“侮辱皇室,大不敬,死罪。半月後新軍出行,不得延誤。”


    現在的情況很明顯,李秀平就是在坑自己......


    四千裏路,即便是在交通係統十分發達的現代社會,也是極其遙遠的距離,更不用說是在交通不便的古代,而且還要經過叛亂區域。


    方玉想想就頭皮發麻......


    討論無果,李秀平負氣而走。


    徐雲熙走進來,見李秀平走了,問道:“秀平怎麽走了?”


    方玉哼哼了兩聲沒有說話。


    此時,外麵來了宮中的太監。


    方玉接旨後才知道,新軍被調到楚州附近,執行防禦北宋入侵的任務。這與李秀平說的完全不同,騙子......


    徐雲熙見方玉麵色難看,以為兩人又如往常般口角鬥氣,便勸解道:“怎麽每次見麵,你和她都要口角鬥氣。若是讓多嘴的人傳到宮中,聖人知道了會生氣的。”


    方玉說道:“並非與永嘉公主鬥氣。聖人調新軍去楚州,半月後啟程。”


    “什麽?”徐雲熙手一抖,拿著的茶壺險些掉在地上。


    “沒事沒事,練兵而已,不是打仗。”方玉拉著徐雲熙的手說道,“這金陵沒什麽好的。”


    已經決定的事情,自己反對也沒用。徐雲熙接受了這個現實,忙碌著準備新軍出行的各種軍需。


    過了兩日,方玉接到一份秘密情報,朝廷已經下了決心,逼迫方玉交出所有的技術資料,並調集了數千最精銳的神策軍埋伏在新軍去往楚州的必經之路附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國色千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跑路前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跑路前進並收藏國色千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