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出去一趟大有長進,不但陽神修為穩固,甚至有進階元神之像,不錯,不錯。”
“那是昆侖和武當待弟子甚厚,昆侖除《玉虛經》外所有藏書任弟子借閱,武當更是以嫡傳待遇款待弟子。”
“武當與我一體兩麵,自不必說。昆侖則自有氣象,我原本以為樓觀道也會厚待於你,沒想到不過泛泛,倒是意外。”
“不過,我看你法力沉凝,肉身蓬勃,倒也不必那麽在意那些門派藏書了,有時間可以去鬼國和極北看一看鬼道和魔道藏書,甚至到天竺、教廷,他們雖然不為正道,卻也有可觀之處。”
“多謝道主指點,待山門重立之後,弟子便去。”
“行,到那時玄靈島也空下來了,就由你陪著老龜四處逛逛吧,他大限將臨,如果沒有意外,就在這幾十年之間了。”
“這……怎麽可能?”周元一下呆住了,他沒想到,能馱島而行,庇佑了武當、造化道八百年的神龜也有壽盡之時。
“神龜雖壽,猶有盡時。騰蛇駕霧,終為土灰。世間終為凡俗,不可長生,我將要離開,再過幾百年,你也會明白這個道理。”造化道主喟歎一聲,將周元送了出去。
出了玄靈島,周元想了想,劍光一轉,又去了大陸。
嘉興府城,這城池再也沒有二十多年前那場大亂的絲毫痕跡,倒是監牢中的地道還在,但那老鼠精一家已經消失不見。
轉去楊柳坊、平康坊這些坊市,依舊熱鬧繁華,隻偶爾在酒客間流傳著一些野史怪談還有當初大夢之亂的一些影子。
他又去了藏書樓,那樓中老叟已經消失,隻餘下一位落拓中年在此守著,周元看了看,竟是有一麵之緣的一位舊識,當初在朝暉樓一起喝花酒的李檀。
周元降下身形,登上藏書樓,叩響門環。
李檀起身,打開大門,道:“先生要借閱藏書?”
“李兄,好久不見。”
李檀怔了怔,又仔細看了看周元的樣貌,卻始終想不起這是哪位故識:“抱歉,在下落魄已久,終日以酒度日,竟不識先生尊麵。”
“哈哈,不要緊,不要緊,在下楚不識,昔日我們也不過一麵之交,我偶爾路過此地,見到李兄在此守閣,所以上前來與李兄再進一杯,全全我們的緣分。”
“哈哈,我這久困之人有酒就成,請。”
他將周元請進閣中,擺開一個小桌,又拿出花生米、鹵蓮藕、豬頭肉和一壺酒,道:“我這裏也沒什麽好東西,楚公子不嫌棄就用點,也說說我們何時相識,幫我迴憶迴憶。”
“酒我有一壺,是我自己所釀,我還沒有嚐過,今天一起幹了。”周元一翻手,取出了自己私藏的一瓶九釀春酒。
這還是他給於紅脂分酒時順手藏的,一共有三斤,這次拿出了一斤。
“哈哈,好,讓我嚐嚐,總比我這刷缸水要好。”李檀接過小小酒瓶,趕緊先給自己倒了一杯,又給周元倒了一杯。
這酒一入口,李檀眼睛一亮:“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酒有春之氣,春之味,春之息,飲之陽氣升騰,如春風拂麵,好酒,好酒啊,我也喝了二十多年的酒了,就從未喝過這種酒,修行界中的靈酒也不過如此了吧。”
周元見他一口酒嚐出了此酒的真諦,也高看了一眼,此時才發現,他竟然也在修行,隻是氣息深藏,讓他竟然都沒有發現。
不過,周元也沒驚訝,在這萬卷藏書中,偶爾夾雜一兩卷修行典籍也不過尋常,當年藏書樓那老者都能找出《鬼王經》,有道門正宗修行典籍才是正常。
兩人一邊喝一邊說,周元問起了當初一起喝酒的幾人,這才知道,耶律元已經當上了杭州府主簿,以他的年紀,前途可期。
周瑄死在了二十年前那場動亂中,王道家也在那場動亂中家道中落,鬱鬱寡歡,幾年前病逝。而吳成,卻為了尋仙,去拜訪名山大川,已經有十多年未曾迴過嘉興府了。
倒是李檀,自從被那場動亂波及後又去考了幾次科考,卻幾次落榜,漸漸便熄了這份心。
還是耶律元見他無有謀生之計,所以托人幫他謀了這個守閣的生計。
李檀見周元見識不凡,知道不是一般人,也不隱瞞,告訴他:“我在這裏閑暇無事,就翻閱藏書,竟找到了一卷修行典錄,然後自己摸索著,竟然好像修出了點東西。”
“哈哈,既然有此仙緣,李兄何不拿出來與我共享。”
“當然,當然。”李檀不過喝了兩杯,就已經有了醉意,轉身從書篋中掏出一卷圖錄遞了過來。
周元接過一看,竟然是一卷《黃庭內景圖錄》,不過不全,連金丹都修不到。
說起來,這卷功法還與他有點瓜葛,幻世經內的喚醒五感五神就來自於此,他又在昆侖、武當乃至巡天司見過完整的這卷圖錄不少次。
再看李檀,他已經醉眼朦朧快要倒了,徑自在那自斟自酌。
想了想,他把這卷典籍到金丹部分補全在後麵,又放了一枚玉簡在上麵,才道:“李兄,今日我興致已盡,就不打擾你了,我們後會有期。”
說完,拱拱手,出門而去,消失在夜空。
李檀雖然不過喝了三杯,卻也喝的搖搖晃晃了,以他煉氣期的修為,這酒竟然如此醉人。
他掙紮著關門,和衣而臥,進入睡鄉。
第二天是個好天氣,直到豔陽高照,屋外明晃晃的,李檀才被砸門聲驚醒,看到屋內斑駁的陽光,他才趕緊起床打開門。
“老李,你這也太懈怠了,日上三竿了也不開門,也就是如今沒啥人看書了,否則,就是有耶律大人為你撐腰,你也得被掃地出門。”門剛開,就有一道聲音絮絮叨叨。
“咦,老李你今天不同了啊,怎麽?有喜事?”這人剛看了李檀一眼就驚奇道。
“嗯!”李檀這才注意到身體的不同。
“那是昆侖和武當待弟子甚厚,昆侖除《玉虛經》外所有藏書任弟子借閱,武當更是以嫡傳待遇款待弟子。”
“武當與我一體兩麵,自不必說。昆侖則自有氣象,我原本以為樓觀道也會厚待於你,沒想到不過泛泛,倒是意外。”
“不過,我看你法力沉凝,肉身蓬勃,倒也不必那麽在意那些門派藏書了,有時間可以去鬼國和極北看一看鬼道和魔道藏書,甚至到天竺、教廷,他們雖然不為正道,卻也有可觀之處。”
“多謝道主指點,待山門重立之後,弟子便去。”
“行,到那時玄靈島也空下來了,就由你陪著老龜四處逛逛吧,他大限將臨,如果沒有意外,就在這幾十年之間了。”
“這……怎麽可能?”周元一下呆住了,他沒想到,能馱島而行,庇佑了武當、造化道八百年的神龜也有壽盡之時。
“神龜雖壽,猶有盡時。騰蛇駕霧,終為土灰。世間終為凡俗,不可長生,我將要離開,再過幾百年,你也會明白這個道理。”造化道主喟歎一聲,將周元送了出去。
出了玄靈島,周元想了想,劍光一轉,又去了大陸。
嘉興府城,這城池再也沒有二十多年前那場大亂的絲毫痕跡,倒是監牢中的地道還在,但那老鼠精一家已經消失不見。
轉去楊柳坊、平康坊這些坊市,依舊熱鬧繁華,隻偶爾在酒客間流傳著一些野史怪談還有當初大夢之亂的一些影子。
他又去了藏書樓,那樓中老叟已經消失,隻餘下一位落拓中年在此守著,周元看了看,竟是有一麵之緣的一位舊識,當初在朝暉樓一起喝花酒的李檀。
周元降下身形,登上藏書樓,叩響門環。
李檀起身,打開大門,道:“先生要借閱藏書?”
“李兄,好久不見。”
李檀怔了怔,又仔細看了看周元的樣貌,卻始終想不起這是哪位故識:“抱歉,在下落魄已久,終日以酒度日,竟不識先生尊麵。”
“哈哈,不要緊,不要緊,在下楚不識,昔日我們也不過一麵之交,我偶爾路過此地,見到李兄在此守閣,所以上前來與李兄再進一杯,全全我們的緣分。”
“哈哈,我這久困之人有酒就成,請。”
他將周元請進閣中,擺開一個小桌,又拿出花生米、鹵蓮藕、豬頭肉和一壺酒,道:“我這裏也沒什麽好東西,楚公子不嫌棄就用點,也說說我們何時相識,幫我迴憶迴憶。”
“酒我有一壺,是我自己所釀,我還沒有嚐過,今天一起幹了。”周元一翻手,取出了自己私藏的一瓶九釀春酒。
這還是他給於紅脂分酒時順手藏的,一共有三斤,這次拿出了一斤。
“哈哈,好,讓我嚐嚐,總比我這刷缸水要好。”李檀接過小小酒瓶,趕緊先給自己倒了一杯,又給周元倒了一杯。
這酒一入口,李檀眼睛一亮:“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酒有春之氣,春之味,春之息,飲之陽氣升騰,如春風拂麵,好酒,好酒啊,我也喝了二十多年的酒了,就從未喝過這種酒,修行界中的靈酒也不過如此了吧。”
周元見他一口酒嚐出了此酒的真諦,也高看了一眼,此時才發現,他竟然也在修行,隻是氣息深藏,讓他竟然都沒有發現。
不過,周元也沒驚訝,在這萬卷藏書中,偶爾夾雜一兩卷修行典籍也不過尋常,當年藏書樓那老者都能找出《鬼王經》,有道門正宗修行典籍才是正常。
兩人一邊喝一邊說,周元問起了當初一起喝酒的幾人,這才知道,耶律元已經當上了杭州府主簿,以他的年紀,前途可期。
周瑄死在了二十年前那場動亂中,王道家也在那場動亂中家道中落,鬱鬱寡歡,幾年前病逝。而吳成,卻為了尋仙,去拜訪名山大川,已經有十多年未曾迴過嘉興府了。
倒是李檀,自從被那場動亂波及後又去考了幾次科考,卻幾次落榜,漸漸便熄了這份心。
還是耶律元見他無有謀生之計,所以托人幫他謀了這個守閣的生計。
李檀見周元見識不凡,知道不是一般人,也不隱瞞,告訴他:“我在這裏閑暇無事,就翻閱藏書,竟找到了一卷修行典錄,然後自己摸索著,竟然好像修出了點東西。”
“哈哈,既然有此仙緣,李兄何不拿出來與我共享。”
“當然,當然。”李檀不過喝了兩杯,就已經有了醉意,轉身從書篋中掏出一卷圖錄遞了過來。
周元接過一看,竟然是一卷《黃庭內景圖錄》,不過不全,連金丹都修不到。
說起來,這卷功法還與他有點瓜葛,幻世經內的喚醒五感五神就來自於此,他又在昆侖、武當乃至巡天司見過完整的這卷圖錄不少次。
再看李檀,他已經醉眼朦朧快要倒了,徑自在那自斟自酌。
想了想,他把這卷典籍到金丹部分補全在後麵,又放了一枚玉簡在上麵,才道:“李兄,今日我興致已盡,就不打擾你了,我們後會有期。”
說完,拱拱手,出門而去,消失在夜空。
李檀雖然不過喝了三杯,卻也喝的搖搖晃晃了,以他煉氣期的修為,這酒竟然如此醉人。
他掙紮著關門,和衣而臥,進入睡鄉。
第二天是個好天氣,直到豔陽高照,屋外明晃晃的,李檀才被砸門聲驚醒,看到屋內斑駁的陽光,他才趕緊起床打開門。
“老李,你這也太懈怠了,日上三竿了也不開門,也就是如今沒啥人看書了,否則,就是有耶律大人為你撐腰,你也得被掃地出門。”門剛開,就有一道聲音絮絮叨叨。
“咦,老李你今天不同了啊,怎麽?有喜事?”這人剛看了李檀一眼就驚奇道。
“嗯!”李檀這才注意到身體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