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家有錢啊,錢開路,無往不利。


    以前,他家雖然有倆錢,但到底隻是一個鄉村土豪,沒有門路,隻能靠子弟硬考科考,可是這之中的競爭何其之大,他那幾個兒子也不是勤奮有天賦的讀書種子,怎麽可能考的上。


    如今有了門路,日後不說青雲直上,當個六七品的官,能保住自家的財富、地位就足夠了。


    就在趙青桑這樣想著,還決定接下來將今年種稻的麵積在擴大到三百頃的時候,路雲飛再度開口了:“趙員外認為這如何?”


    “多謝府尊提攜,府尊恩德,我趙家沒齒難忘,一定擁護府尊的政策。”


    他想著,自己都改種了三百頃稻穀,府尊再怎麽也該滿意了,不過事後,自己的孝敬是少不了的,要送多少銀元呢?


    “既然如此,那趙員外也一定會為我解憂,將你家所有桑田全部改為稻田吧,至於那些旱地裏的桑林,就不用管了,總要留一些桑林養蠶織絲,這畢竟是我嘉興府的主要產業嘛。”


    路雲飛一揮手,就替趙青桑做了決定。


    趙青桑就要脫口一句:“我沒說!”


    不過看著路雲飛那炯炯的目光,他將花咽了迴去,隻是低著頭,無聲的反抗。


    “既然趙員外如此擁護本官的政策,那擇日不如撞日,就從今天開始,從趙員外的莊園中開始,毀桑種稻,趙員外,請你將貴家仆人佃戶召集起來宣布吧,我正巧也帶了一些人過來幫忙。”


    趙青桑沒想到府尹路雲飛如此急迫,幾乎將刀架在脖子上逼他,有心想拖一拖,那路雲飛卻已經看出他的心思,問道:“怎麽?趙員外不願?那剛才就在敷衍我?欺騙朝廷?”


    “趙員外,我可是聽說貴家的生絲行銷整個江浙,甚至都有賣到海外去的,可是趙員外家去年隻給朝廷繳納了三百二十銀元的稅,這不對吧?”


    “偷稅漏稅達萬塊銀元以上,按照大明律,首犯斬首,家產沒收,從犯流放北海。趙員外是要我查一下貴家這些年漏了多少稅了嗎?”


    一聽這威脅,趙青桑嚇得瑟瑟發抖,按照大明律確實是如此,隻是,這年頭正經人誰還照章納稅?照章納稅,生意能做的下去?這諾大江南,哪個買賣人還照章納稅?


    可是依照大明律,確實如此,這也成為許多官吏一上任就打擊豪強最好用的刀,不合作的,經常就是以這個罪名被砍了腦袋,沒收了家產。


    路雲飛的意思再清楚不過,趙青桑不執行,那就不但是自己不保,家產家人也保不住,與此相比,改桑為稻雖然讓他家元氣大傷,好歹還沒死,隻要撐幾年就能緩過氣。


    想到這裏,趙青桑緩緩跪下,叩頭應道:“草民遵命!”


    說完,爬起來,踉踉蹌蹌的走了出去,召集仆人和佃戶,宣布將所有桑田全部毀棄,改種稻穀。


    然後在所有人的嘩然中,趙青桑強硬的推行了下去,聽話的當場賞銀,不聽話的剝奪租賃自家田地的權力。


    然後,還得到了鄉兵的協助,甚至就是鄉兵主導,將水田中的桑樹直接連根鏟起,踩踏。


    而在趙青桑組織仆人、佃戶毀樹棄苗的時候,府尹路雲飛卻在微微感歎:朝廷為什麽這麽著急?難道朝廷的糧食都不能支撐兩三年了嗎?這樣稍一不慎就會出大問題。


    他自己也知道這樣逼迫過甚不可取,可是朝廷對他也是直接催逼。


    更關鍵的是,這事在東南極不受歡迎,如果沒有強迫的話,根本推不下去。


    朝廷在東南本就搜刮重稅,卻又在科考等方麵歧視東南,反而北方的士子更得優待,因此長期以來,東南縉紳、官員對此極有怨言。


    這次還改桑為稻,出身東南的這些人都在暗中反抗、拖延、推諉,因此,朝廷選擇嘉興府作為試點,要求他做出成績,然後推廣到整個東南。


    他夾在這中間,沒辦法,隻能投靠一方。


    不過,他也祈禱,這事能順利進行,今天這趙員外已經屈服,那麽其他幾個縣應該也問題不大,隻要熬過今年,明年開始就會緩和下來。


    有了數千鄉兵幫助,毀桑極為順利,路雲飛也放下了心,很快又將推薦趙青桑的兒子去太學的承諾重複了一遍。


    這是威逼大戶,接下來,就要收買小民,從明天開始,官府就會宣導,免費發放種子,租借耕牛給農戶,讓他們能順利開墾桑田,改為稻田。


    路雲飛這樣想著,然後迴了嘉興府城,隻留這數千鄉兵在這,一是監督,二也是協助趙青桑。


    誰知,這天夜裏,風雲突變。


    趙青桑和其三子,也就是那位被路雲飛承諾推薦入太學的兒子趙陽,上吊而死。


    等被人發現的時候,他們早已經死透。


    於是,謠言迅速傳開,道:府尹路雲飛為了逼迫趙青桑改桑為稻,以查稅相逼迫,並以將其子推薦入太學相誘惑,強迫其鏟除桑苗,改種水稻。


    趙青桑自覺愧對祖宗,幾代人數百年的家業被其一朝敗光,不堪受辱而自縊。


    而其三子發現後,更不堪老父因為自己而忍受屈辱,最後上吊,也隨其而去。


    一時間,趙青桑父子被路雲飛逼死的傳言傳遍了嘉興府上下,無數農人心有戚戚,鄉紳們更惶恐不知所措,趙青桑都被逼死了,他們被逼上吊還有多遠?


    那些紮根的邪教,有勢力的縉紳更是暗中煽風點火,唯恐天下不亂,要給朝廷一個好看。


    在鄉紳、邪教的蠱惑下,整個嘉興府,無數農人圍了過來,等嘉興府城知道消息後,已經有無農夫圍住了嘉興府城。


    第二日,當路雲飛上到府城城牆時,已經看見數萬的青壯農夫按照村、裏、宗族,一個個聚集成團,圍著府城。


    更有無數農夫進進出出,搬運著無數物資、糧食,為他們供應吃喝。


    路雲飛心裏一沉,問身後的守備伍律道:“這些亂民何時上來的?為何沒有預警?”


    “稟報府尊,我們發現時已是黎明,當即抓了兩個亂民來拷問,他們言道是白蓮教組織他們統一行動,承諾給他們食物,並每天給錢50文,他們亥時聚集,醜時出發,到達府城時剛好是寅時。”


    “等城上的守吏覺得事有不對時,他們已經聚集成群。守吏不敢怠慢,通報了我與大人,稍一耽擱,就成了這副光景了。”


    “嘿嘿,白蓮教?白蓮教如果能動員這麽多農夫,還會偷偷摸摸嗎?白蓮教能調動這麽多物資嗎?看來東南那幫縉紳官員是鐵了心要與朝廷掰一掰手腕了,就是不知道他們的手腕有多硬?”


    言罷,又搖了搖頭,道:“謹守門戶即可,事已至此,我會向朝廷請罪,由朝廷處置,你隻要保證不出亂子即可,他們支撐不了多久。”


    “是,大人。”


    伍守備點了點頭,不再發一言,隻是憂心忡忡地看著外麵。


    他也知道鼓動作亂的多半是那些出身東南的縉紳官員,士子名流,朝廷多年來對東南的搜刮讓他們的不滿積蓄已久,這次改桑為稻更是動了他們的錢袋子,所以他們這次準備不顧一切,與朝廷掰掰手腕。


    可是他身為朝廷守備,卻不能輕易站向哪一邊,否則,朝廷秋後算賬,他吃不了兜著走。


    可是,讓他直接出兵鎮壓,他也絕對不敢,外麵那些都是十裏八鄉的鄉親,平時或許動刀動槍,威脅一番,真的要血腥鎮壓,恐怕這些鄉兵會直接潰散。


    歎了一口氣,他又在慶幸,至少府尹路雲飛沒有失去理智,已經決定向朝廷請罪,以平息事態。


    不管後任者是不是還會堅決推行改桑為稻,至少眼前不會出現大危機,日後的事,等日後再說。


    他也決定,等此事平息,要將家人送到外地去避避風頭,先前,他聽那原供奉所說後,隻是將長子一家送出去,以防萬一,看來,其他家人也不能久留了。


    就在他胡思亂想的時候,路雲飛卻直接迴了府衙,首先書寫了一封請罪奏折,密封後交給了原供奉,道:“原先生,麻煩你將這封奏折以十萬火急的方式傳遞到司禮監。”


    原供奉歎了口氣,然後點點頭,道:“也罷,你好自為之。”


    說完,他走進暗室,扯出一串符文和法器,組成了一個小小的祭壇,那祭壇上有三圈累土,象征天,下是一塊四四方方的棋盤樣的大地。


    這是朝廷煉製的天地壇的複製品,能與北京的天地壇傳送一些小的物品,緊急情況下,也能傳遞百斤以下的東西,但是這樣,用不了兩次,這複製品就會損壞。


    這是朝廷與各州府之間傳遞消息用的最緊急的方式,一旦有傳遞出頭去,不論任何消息,司禮監都會將其呈報給明帝。


    他肅容,掐起法決,無數手印打下去,一點點將這微小的天地壇點亮,最後如一個亮著的玩具一般,通體閃著五彩光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魔徒成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楚小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楚小草並收藏魔徒成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