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倆的小生意算是做開了,攤子才擺了四五天就已經接了三身定製的成衣,布料也賣出去不少。
蘇雲錦看忙不過來,就幫著在家縫衣裳,連薑清蓮都跟著動了針線。
這天蘇雲燦收攤迴來,連口水都沒喝就往村子跑。
到了李嬸家又買了些布料迴來,這迴他還買了粗布迴來。
他說綢緞雖然好賣,村裏人卻覺得貴,而且綢緞穿著也不好幹活,沒有粗布耐造。
所以蘇雲燦這迴就買了些粗布迴來。
蘇雲錦笑:“買粗布的都是自己買迴去縫,不比你賣綢子掙的多,還能掙手工費。”
蘇雲燦卻說:“粗布好賣啊,雖然價格低,可這一丈布也是能掙一些的,哥,你不許瞧不上。”
蘇雲錦樂了,“我怎麽可能瞧不上,我現在也是穿粗布的人,而且我覺得粗布耐穿,做鞋子可經穿了。”
“是經穿,我夫郎給我做的衣裳又得勁又好穿。”楊川剛洗了澡,這會套著裏衣就坐在爐子跟前烤鞋。
陸行安也穿著單衣,他摸著衣服上的小草,語氣溫柔的說:“我夫郎是後來才學的,他娘走的早,沒人教他做針線,還是嫁到我家後跟我三姑學的。”
楊川看了看他身上的衣裳,覺得也是不錯的,“咱倆不能比,我夫郎家裏從前是開布莊的,他打小就會,做的好是自然的。”
陸行安擱下手裏的木梳,過去看他的衣裳:“這料子也好,等我迴去了,也給我夫郎帶一身。”
楊川說他:“真疼夫郎。”
陸行安笑了笑,“你不也疼你夫郎,天天都念叨他。”
楊川烤幹了鞋,他歎了一口氣:“哎呀,想的我抓心撓肝的,恨不得這就迴去。”
陸行安心想,誰不抓心撓肝?
他摸了摸衣裳,拿起快成形的梳子,又開始刻,“我就怕他哭,怕他在家挨欺負。”
楊川也說:“我也怕他哭,還怕他瞎忙,我夫郎身子不好,忙不得的。”
“唉……”
兩個漢子說起自家夫郎就沒完,把船艙裏的單身漢吵的睡不著,最後一惱把他倆給趕了出去。
兩人相視一笑,扭頭進了賬房先生的屋,拉著人,教他倆寫字去了。
這日子一晃就過了十來天,蘇雲錦又生了場小病,不是多嚴重,卻讓薑清蓮哭了一場。
因為看診的大夫話多,說他身子比常人弱,年輕時不覺得,等到了年紀估計也要同他爹似的,要臥病。
蘇雲錦哪能想到這人話這麽密,氣的給了診錢,藥都不拿就讓人走了。
但這話落在了薑清蓮耳朵裏,可不就難受的要哭。
蘇再道也難受,“清蓮,這孩子不能像我似的吧,可孩子們年年都看診的,大夫不是都說沒事?”
薑清蓮也越想越覺得不對:“曲伯給他瞧過脈的,不是說都好?”
蘇再道眉頭緊蹙:“都好?那為什麽要給錦哥兒開那些補藥?他是正當年的日子,怎麽就要補身子了?”
薑清蓮似乎也迴過了味來,“老爺,錦哥兒他,他身子肯定不對,這孩子是不是瞞著我們呢。”
蘇再道覺得心口鈍痛,他自己病成什麽樣都沒所謂,可他的孩子絕對不能像他似的,一張病榻,就臥了十好幾年。
“清蓮,你明天一早就帶錦哥兒去本草堂,找給我開藥的紀大夫看,等天不冷了,就帶錦哥兒找曲伯去瞧。”
蘇再道說到這,就伸手捂了捂胸口:“我的哥兒,不能有病。”
薑清蓮哭著說好,老兩口在屋裏傷心。
而蘇雲錦也已經站在門口無聲的哭了一會了。
他本來是想來安慰爹娘一番的,卻沒想到聽了這麽一番話。
蘇雲燦摟著襖子,站在門口看他,陳姨娘今天聽了那大夫的話心裏也難受。
蘇雲錦覺得這樣可不成,一家子都要跟著哭了。
他抹了眼淚,迴頭把兩人拉進了自己的小屋。
病情是瞞不住了,蘇雲錦就幹脆跟他倆說了。
“可好歹不嚴重,我仔細著就不會有大事。”
蘇雲燦揉著眼睛,張了張口,卻沒說出什麽來。
陳姨娘也哭紅了眼睛,她摟著蘇雲錦不撒手,心裏也是難受的不成樣子。
蘇雲錦吸了吸鼻子,“我可不能陪著你們哭,曲阿爺跟楊川說過,我不能情緒大起大落,要病的。”
兩人一聽,都忙擦了眼淚。
“哥,那你以後別跟我去擺攤了,也別熬夜幫我趕衣服了,我自己能行的,你一要養好身子。”
蘇雲錦揉了揉他的腦袋,“你沒看我都不使勁忙嗎,不過幫你在家弄弄衣服還是成的。”
蘇雲燦搖頭:“不要,現在都忙的過來,不要你忙,你歇著。”
陳姨娘也說:“對,你歇著,什麽事都不要你操心,實在忙不開,我就去村裏找個手藝好的來幫忙就成。”
蘇雲錦笑,“成,那我歇著,我打明天起就什麽都不做了,安心做個米蟲。”
幾人都勉強的笑了笑。
這一夜誰都沒睡好。
第二天一早薑清蓮就帶著蘇雲錦去了本草堂,蘇雲燦和陳姨娘也跟著一塊去了。
本草堂依舊忙碌,來找紀大夫看診的不少,他們幾個就乖乖的排在了後頭。
等了一會,就到他們瞧病了。
紀大夫一看是他們,就問:“是哪裏不舒服?”
薑清蓮忙說,“勞煩您幫著錦哥兒瞧瞧,這孩子是不是,身子不大好?”
紀大夫給蘇再道瞧了幾年的病,這兩個哥兒他也年年都給看診,這會一家子過來,那估計就是不好了。
紀大夫招唿他身邊的小徒弟:“門關一關,要靜些。”
他身邊的小徒弟瞧著不大,長的倒挺合人眼緣。
他點了下頭,扭頭去把門關緊。
紀大夫閉著眼睛給蘇雲錦診了脈,半晌後才開口。
“良子,過來,你也瞧瞧。”
周衛良雖然剛來不久,年紀也小,但瞧病的本事可是他老爹手把手教的,人家打小就會診脈拿藥。
周衛良看了脈,問:“可有過心悸?時而跳動加快。時而心慌?”
蘇雲錦如實說:“有時累了,會覺得心跳的很快,但沒有痛過。”
周衛良點頭:“師傅,是輕症,脈象雖虛卻還算有力,麵色也好,不似灰白,加以調養,不會有大事。”
紀大夫滿意的點了點頭:“好小子,望聞問切,你做的很好。”
誇完了自己的小徒弟,紀大夫才對幾人說:“無礙的,年年按著方子吃上一陣子的藥就什麽事都沒有。”
薑清蓮幾人一聽,也就放下了心。
薑清蓮想了想,又問:“那,影響養娃娃不?”
蘇雲錦看忙不過來,就幫著在家縫衣裳,連薑清蓮都跟著動了針線。
這天蘇雲燦收攤迴來,連口水都沒喝就往村子跑。
到了李嬸家又買了些布料迴來,這迴他還買了粗布迴來。
他說綢緞雖然好賣,村裏人卻覺得貴,而且綢緞穿著也不好幹活,沒有粗布耐造。
所以蘇雲燦這迴就買了些粗布迴來。
蘇雲錦笑:“買粗布的都是自己買迴去縫,不比你賣綢子掙的多,還能掙手工費。”
蘇雲燦卻說:“粗布好賣啊,雖然價格低,可這一丈布也是能掙一些的,哥,你不許瞧不上。”
蘇雲錦樂了,“我怎麽可能瞧不上,我現在也是穿粗布的人,而且我覺得粗布耐穿,做鞋子可經穿了。”
“是經穿,我夫郎給我做的衣裳又得勁又好穿。”楊川剛洗了澡,這會套著裏衣就坐在爐子跟前烤鞋。
陸行安也穿著單衣,他摸著衣服上的小草,語氣溫柔的說:“我夫郎是後來才學的,他娘走的早,沒人教他做針線,還是嫁到我家後跟我三姑學的。”
楊川看了看他身上的衣裳,覺得也是不錯的,“咱倆不能比,我夫郎家裏從前是開布莊的,他打小就會,做的好是自然的。”
陸行安擱下手裏的木梳,過去看他的衣裳:“這料子也好,等我迴去了,也給我夫郎帶一身。”
楊川說他:“真疼夫郎。”
陸行安笑了笑,“你不也疼你夫郎,天天都念叨他。”
楊川烤幹了鞋,他歎了一口氣:“哎呀,想的我抓心撓肝的,恨不得這就迴去。”
陸行安心想,誰不抓心撓肝?
他摸了摸衣裳,拿起快成形的梳子,又開始刻,“我就怕他哭,怕他在家挨欺負。”
楊川也說:“我也怕他哭,還怕他瞎忙,我夫郎身子不好,忙不得的。”
“唉……”
兩個漢子說起自家夫郎就沒完,把船艙裏的單身漢吵的睡不著,最後一惱把他倆給趕了出去。
兩人相視一笑,扭頭進了賬房先生的屋,拉著人,教他倆寫字去了。
這日子一晃就過了十來天,蘇雲錦又生了場小病,不是多嚴重,卻讓薑清蓮哭了一場。
因為看診的大夫話多,說他身子比常人弱,年輕時不覺得,等到了年紀估計也要同他爹似的,要臥病。
蘇雲錦哪能想到這人話這麽密,氣的給了診錢,藥都不拿就讓人走了。
但這話落在了薑清蓮耳朵裏,可不就難受的要哭。
蘇再道也難受,“清蓮,這孩子不能像我似的吧,可孩子們年年都看診的,大夫不是都說沒事?”
薑清蓮也越想越覺得不對:“曲伯給他瞧過脈的,不是說都好?”
蘇再道眉頭緊蹙:“都好?那為什麽要給錦哥兒開那些補藥?他是正當年的日子,怎麽就要補身子了?”
薑清蓮似乎也迴過了味來,“老爺,錦哥兒他,他身子肯定不對,這孩子是不是瞞著我們呢。”
蘇再道覺得心口鈍痛,他自己病成什麽樣都沒所謂,可他的孩子絕對不能像他似的,一張病榻,就臥了十好幾年。
“清蓮,你明天一早就帶錦哥兒去本草堂,找給我開藥的紀大夫看,等天不冷了,就帶錦哥兒找曲伯去瞧。”
蘇再道說到這,就伸手捂了捂胸口:“我的哥兒,不能有病。”
薑清蓮哭著說好,老兩口在屋裏傷心。
而蘇雲錦也已經站在門口無聲的哭了一會了。
他本來是想來安慰爹娘一番的,卻沒想到聽了這麽一番話。
蘇雲燦摟著襖子,站在門口看他,陳姨娘今天聽了那大夫的話心裏也難受。
蘇雲錦覺得這樣可不成,一家子都要跟著哭了。
他抹了眼淚,迴頭把兩人拉進了自己的小屋。
病情是瞞不住了,蘇雲錦就幹脆跟他倆說了。
“可好歹不嚴重,我仔細著就不會有大事。”
蘇雲燦揉著眼睛,張了張口,卻沒說出什麽來。
陳姨娘也哭紅了眼睛,她摟著蘇雲錦不撒手,心裏也是難受的不成樣子。
蘇雲錦吸了吸鼻子,“我可不能陪著你們哭,曲阿爺跟楊川說過,我不能情緒大起大落,要病的。”
兩人一聽,都忙擦了眼淚。
“哥,那你以後別跟我去擺攤了,也別熬夜幫我趕衣服了,我自己能行的,你一要養好身子。”
蘇雲錦揉了揉他的腦袋,“你沒看我都不使勁忙嗎,不過幫你在家弄弄衣服還是成的。”
蘇雲燦搖頭:“不要,現在都忙的過來,不要你忙,你歇著。”
陳姨娘也說:“對,你歇著,什麽事都不要你操心,實在忙不開,我就去村裏找個手藝好的來幫忙就成。”
蘇雲錦笑,“成,那我歇著,我打明天起就什麽都不做了,安心做個米蟲。”
幾人都勉強的笑了笑。
這一夜誰都沒睡好。
第二天一早薑清蓮就帶著蘇雲錦去了本草堂,蘇雲燦和陳姨娘也跟著一塊去了。
本草堂依舊忙碌,來找紀大夫看診的不少,他們幾個就乖乖的排在了後頭。
等了一會,就到他們瞧病了。
紀大夫一看是他們,就問:“是哪裏不舒服?”
薑清蓮忙說,“勞煩您幫著錦哥兒瞧瞧,這孩子是不是,身子不大好?”
紀大夫給蘇再道瞧了幾年的病,這兩個哥兒他也年年都給看診,這會一家子過來,那估計就是不好了。
紀大夫招唿他身邊的小徒弟:“門關一關,要靜些。”
他身邊的小徒弟瞧著不大,長的倒挺合人眼緣。
他點了下頭,扭頭去把門關緊。
紀大夫閉著眼睛給蘇雲錦診了脈,半晌後才開口。
“良子,過來,你也瞧瞧。”
周衛良雖然剛來不久,年紀也小,但瞧病的本事可是他老爹手把手教的,人家打小就會診脈拿藥。
周衛良看了脈,問:“可有過心悸?時而跳動加快。時而心慌?”
蘇雲錦如實說:“有時累了,會覺得心跳的很快,但沒有痛過。”
周衛良點頭:“師傅,是輕症,脈象雖虛卻還算有力,麵色也好,不似灰白,加以調養,不會有大事。”
紀大夫滿意的點了點頭:“好小子,望聞問切,你做的很好。”
誇完了自己的小徒弟,紀大夫才對幾人說:“無礙的,年年按著方子吃上一陣子的藥就什麽事都沒有。”
薑清蓮幾人一聽,也就放下了心。
薑清蓮想了想,又問:“那,影響養娃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