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日淺風著柳,暖風高下吹花。
霜華城的暖色裏,嬉鬧的大皇子與靈斷沉默看著這封來自清風楚南天的信箋,臉上再沒了笑容。
信上提到的名字,不是張三李四趙五丁六,提到的可是李折仙!
修行中人誰沒聽過李折仙的大名?誰人不知李折仙這三個字的分量?
可這李折仙又如何跟那城南有了關連?
“唉~”
大皇子輕歎一聲,將手中信箋放置一旁,皺起了眉,“早聽你說這城南不簡單,我本沒往心裏去的,如今看來,這城南果真不簡單!”
“許是我們一開始就看錯了他,如今細細想來,一個不第城出來的平民,又怎麽無故來報清風?”
靈斷聽大皇子的話,坐在他的身邊,向來淡然的眉宇間多了一抹憂思,亦是歎息——不知不覺間,自己眼中的小人物竟慢慢成長為自己也要顧慮的角色了麽?
“城南不死,清風又多了一個不安定的因素,我們謀權一事,進度還需加快啊……”
靈斷皺眉思忖,許久許久,惆悵長歎——他可還記得因落楓城那掌櫃的於城南有恩,城南長驅直入數十裏劍斬蠻修;他可還記得因蠻軍殺城南義父和他二爹,城南入魔一襲白衣入蠻邦肆意屠蠻;如今清風開陣鎖關,導致他師父死於山門之前,他又如何能善罷甘休?
“要繼續行軍攻城了麽?”大皇子接話,沉聲問靈斷。
“不是攻城。”
靈斷沒有說話,隻是輕輕搖了搖頭。
見大皇子疑惑看他,狹長的眸子眯起,遠遠望向京都的方向,輕輕吐出三個字——“是和談!”
“和談?你在逗我?如今我們已經箭在弦上,且勢如破竹連下了十三城,早已到了不成功便成仁的地步,你竟然告訴我要和談?”
大皇子當是靈斷會說出什麽好法子,聽他說要和談,白了靈斷一眼,撇嘴說道。
“是和談。”
靈斷不管大皇子的態度,又淡淡重複了一遍。
“哦?說說看,怎麽個和談法?”大皇子斜靠在椅子上,翹著二郎腿,眉眼間的凝重不見,壞笑著看他,活脫脫一副二世祖的模樣。
“你心中早就有了答案,又何須來問我?”靈斷沒有看他,目光南望,淡淡與大皇子說道。
“誰說我心中早有答案了?我什麽也不知道啊?”大皇子斜歪著身子,撇嘴道。
“呸!我才不信你不知道,若是你不知道,我積兵霜華城你怎麽不問?”靈斷扭頭,挑眉反問大皇子道。
“有你在,我又何須多問?”大皇子亦是得意朝著靈斷挑眉反問道。
“那你現在又幹嘛要問?”靈斷又挑眉反問。
“因為喜歡看你認真的模樣,不可以嗎?”大皇子壞笑著挑眉,隻是這次問得靈斷再也沒有話說。
大皇子話落,靈斷沉默愣在當場,可大皇子卻得意的像個打了勝仗的孩子,眉眼間滿是驕傲,催促靈斷道:“快說快說,怎麽個和談法!”
“唉……”
靈斷看著大皇子的嘚瑟模樣,輕歎一聲,心中滋味說不出是苦是甜。
“愣著幹嘛?快說呀?”大皇子將手邊那清風傳來的信箋揉作一團,扔到了靈斷的頭上,將發呆歎息的靈斷砸醒。
“哦……喜歡……呸!”
靈斷失神間,說岔了話,呸了一聲,又正色道:“之所以到了霜華城便不再發兵呢,一是因為雖閃電戰效果顯著,但連日的高壓戰鬥,別說是那些士兵了,就連我們青雲的修者都有些疲憊,自然是要修養一陣的。”
“嗯嗯!”大皇子不知從哪弄來了一盤瓜子,“哢哢”嗑著,一雙黑亮的眸子認真看著靈斷,不住得應聲點頭,好似一名忠實的看客一般,別提多捧場了!
靈斷白了大皇子一眼,又繼續說道:“這二來呢,是因為霜華城有一座墳,一座衣冠塚!”
“衣冠塚?”大皇子疑惑看靈斷,“休兵就休兵,跟這衣冠塚有什麽關係?”
靈斷看著大皇子那看向他好奇純真的目光一陣無語——這霜華城的衣冠塚京都誰人不知誰人不曉?大皇子這是玩兒心又起,配合他演戲當看官,當上癮了呐!
可靈斷明知道大皇子這是在玩兒,卻又不忍說些什麽別的責怪他,隻得無奈繼續朝下說,“邊城至京都,共有一十八座大城,我們在哪一城休兵都可能麵臨瘋狂反攻,可唯獨我們攻下這霜華城之後休兵,是最安全的!”
“因為那衣冠塚?”大皇子配合的問靈斷道。
“因為那衣冠塚!”
靈斷點頭,狹長的眸子中又亮起了光彩,“因為那不是別人的衣冠塚,那是你父皇心心念念朝思暮想魂牽夢縈的初月娘娘的衣冠塚!”
“可這又與和談有什麽關係呢?”大皇子又好奇問靈斷道。
“有關係!有很大的關係!”
靈斷答道,眉眼中又閃起了光彩,這光彩與往日不同,竟帶著些許的溫柔!
“因為這初月娘娘啊,對你父皇而言就是他此生最美妙最幸福的夢啊……”
靈斷喃喃說著,又陷入了失神,隻是話語間好似帶著無比的向往,說起了初月娘娘與吳暮雲的故事。
………………………………
那日吳暮雲與初月一別,恍然不知又過了幾許年頭。
隻是吳暮雲自那夜之後,再也沒有給姑娘畫過肖像畫的——求畫的閨秀不少,也不是吳暮雲畫不出,隻是自他那夜畫過初月後,總覺著誰也再不配他提起畫筆為之勾勒模樣,便由此封閉,再也沒哪怕一個求畫的姑娘畫過肖像。
可就是他自詡生平得意之作的那張畫,在迴到京都後,竟再也找不到了。
“這不會是我荒山野嶺去多了做的一場夢吧?”
每每吳暮雲想起,總是這麽問自己——是夢吧,可那晚的一切又顯得那麽真實;不是夢吧,可天下又哪裏會有這麽好看的姑娘?
“若是有機會,我一定要再去那山間看一看!”
吳暮雲暗自賭誓,可不想這機會一等,便是等了數個春秋。
霜華城的暖色裏,嬉鬧的大皇子與靈斷沉默看著這封來自清風楚南天的信箋,臉上再沒了笑容。
信上提到的名字,不是張三李四趙五丁六,提到的可是李折仙!
修行中人誰沒聽過李折仙的大名?誰人不知李折仙這三個字的分量?
可這李折仙又如何跟那城南有了關連?
“唉~”
大皇子輕歎一聲,將手中信箋放置一旁,皺起了眉,“早聽你說這城南不簡單,我本沒往心裏去的,如今看來,這城南果真不簡單!”
“許是我們一開始就看錯了他,如今細細想來,一個不第城出來的平民,又怎麽無故來報清風?”
靈斷聽大皇子的話,坐在他的身邊,向來淡然的眉宇間多了一抹憂思,亦是歎息——不知不覺間,自己眼中的小人物竟慢慢成長為自己也要顧慮的角色了麽?
“城南不死,清風又多了一個不安定的因素,我們謀權一事,進度還需加快啊……”
靈斷皺眉思忖,許久許久,惆悵長歎——他可還記得因落楓城那掌櫃的於城南有恩,城南長驅直入數十裏劍斬蠻修;他可還記得因蠻軍殺城南義父和他二爹,城南入魔一襲白衣入蠻邦肆意屠蠻;如今清風開陣鎖關,導致他師父死於山門之前,他又如何能善罷甘休?
“要繼續行軍攻城了麽?”大皇子接話,沉聲問靈斷。
“不是攻城。”
靈斷沒有說話,隻是輕輕搖了搖頭。
見大皇子疑惑看他,狹長的眸子眯起,遠遠望向京都的方向,輕輕吐出三個字——“是和談!”
“和談?你在逗我?如今我們已經箭在弦上,且勢如破竹連下了十三城,早已到了不成功便成仁的地步,你竟然告訴我要和談?”
大皇子當是靈斷會說出什麽好法子,聽他說要和談,白了靈斷一眼,撇嘴說道。
“是和談。”
靈斷不管大皇子的態度,又淡淡重複了一遍。
“哦?說說看,怎麽個和談法?”大皇子斜靠在椅子上,翹著二郎腿,眉眼間的凝重不見,壞笑著看他,活脫脫一副二世祖的模樣。
“你心中早就有了答案,又何須來問我?”靈斷沒有看他,目光南望,淡淡與大皇子說道。
“誰說我心中早有答案了?我什麽也不知道啊?”大皇子斜歪著身子,撇嘴道。
“呸!我才不信你不知道,若是你不知道,我積兵霜華城你怎麽不問?”靈斷扭頭,挑眉反問大皇子道。
“有你在,我又何須多問?”大皇子亦是得意朝著靈斷挑眉反問道。
“那你現在又幹嘛要問?”靈斷又挑眉反問。
“因為喜歡看你認真的模樣,不可以嗎?”大皇子壞笑著挑眉,隻是這次問得靈斷再也沒有話說。
大皇子話落,靈斷沉默愣在當場,可大皇子卻得意的像個打了勝仗的孩子,眉眼間滿是驕傲,催促靈斷道:“快說快說,怎麽個和談法!”
“唉……”
靈斷看著大皇子的嘚瑟模樣,輕歎一聲,心中滋味說不出是苦是甜。
“愣著幹嘛?快說呀?”大皇子將手邊那清風傳來的信箋揉作一團,扔到了靈斷的頭上,將發呆歎息的靈斷砸醒。
“哦……喜歡……呸!”
靈斷失神間,說岔了話,呸了一聲,又正色道:“之所以到了霜華城便不再發兵呢,一是因為雖閃電戰效果顯著,但連日的高壓戰鬥,別說是那些士兵了,就連我們青雲的修者都有些疲憊,自然是要修養一陣的。”
“嗯嗯!”大皇子不知從哪弄來了一盤瓜子,“哢哢”嗑著,一雙黑亮的眸子認真看著靈斷,不住得應聲點頭,好似一名忠實的看客一般,別提多捧場了!
靈斷白了大皇子一眼,又繼續說道:“這二來呢,是因為霜華城有一座墳,一座衣冠塚!”
“衣冠塚?”大皇子疑惑看靈斷,“休兵就休兵,跟這衣冠塚有什麽關係?”
靈斷看著大皇子那看向他好奇純真的目光一陣無語——這霜華城的衣冠塚京都誰人不知誰人不曉?大皇子這是玩兒心又起,配合他演戲當看官,當上癮了呐!
可靈斷明知道大皇子這是在玩兒,卻又不忍說些什麽別的責怪他,隻得無奈繼續朝下說,“邊城至京都,共有一十八座大城,我們在哪一城休兵都可能麵臨瘋狂反攻,可唯獨我們攻下這霜華城之後休兵,是最安全的!”
“因為那衣冠塚?”大皇子配合的問靈斷道。
“因為那衣冠塚!”
靈斷點頭,狹長的眸子中又亮起了光彩,“因為那不是別人的衣冠塚,那是你父皇心心念念朝思暮想魂牽夢縈的初月娘娘的衣冠塚!”
“可這又與和談有什麽關係呢?”大皇子又好奇問靈斷道。
“有關係!有很大的關係!”
靈斷答道,眉眼中又閃起了光彩,這光彩與往日不同,竟帶著些許的溫柔!
“因為這初月娘娘啊,對你父皇而言就是他此生最美妙最幸福的夢啊……”
靈斷喃喃說著,又陷入了失神,隻是話語間好似帶著無比的向往,說起了初月娘娘與吳暮雲的故事。
………………………………
那日吳暮雲與初月一別,恍然不知又過了幾許年頭。
隻是吳暮雲自那夜之後,再也沒有給姑娘畫過肖像畫的——求畫的閨秀不少,也不是吳暮雲畫不出,隻是自他那夜畫過初月後,總覺著誰也再不配他提起畫筆為之勾勒模樣,便由此封閉,再也沒哪怕一個求畫的姑娘畫過肖像。
可就是他自詡生平得意之作的那張畫,在迴到京都後,竟再也找不到了。
“這不會是我荒山野嶺去多了做的一場夢吧?”
每每吳暮雲想起,總是這麽問自己——是夢吧,可那晚的一切又顯得那麽真實;不是夢吧,可天下又哪裏會有這麽好看的姑娘?
“若是有機會,我一定要再去那山間看一看!”
吳暮雲暗自賭誓,可不想這機會一等,便是等了數個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