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尋道之路
看見血條的我,選擇打爆世界 作者:紅豆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清源觀的道人看不到血條與技能等級,再加上每個人的天資悟性不同。
因此,他們對進入觀中秘境得以授籙,持一種玄學態度。
在他們看來,若是福緣不至,即便頌咒一生也難有所得。
若是福緣深厚、有道脈根骨,淨得心口身,定可入道門。
最好的實例便是觀中道童,有人蹉跎歲月終是無果,有人自然而然入門修道。
這種成者不難、不成難求的情況,造成不少慘烈之事,使清源觀中多出了一座瘋魔院。
離開山腰處的香火道觀後,在兩位引路道人的帶領下,周元經過的第一處山院便是瘋魔院。
此院建在登山的必經之路上,外部有手持棍棒繩索的黑衣道人巡守。
其內不時傳出陣陣雜亂唿喊,我成了、我乃天上真仙,爾等凡人還不快快叩拜。
山上住著妖魔鬼怪,人間滿是烏煙瘴氣,這世間沒有道,入門求道不過是獻出皮囊、換一尊妖邪入世。
騙子,都是騙子,那名額既已早早注定,修道還有何用。
淨口淨身有清水,淨心該如何淨,無心之人得常靜,山上的道人皆是無心妖魔,不要上山啊。
······
哀怨之聲、憤恨之言、癲狂之語,層層疊疊、亂亂糟糟。
值守的幾名黑衣道人麵色沉靜、不急不躁,仿佛早已習慣了這些癲狂之言。
“將軍,此乃入道第一關,癡怨之心不自解、執念之恨不舍棄,這求道之路便走不通。”
“自第二代掌教真人廣收童子、擴充道脈以來,此等癲狂之事便驅之不絕。
不少人認為自己的三淨咒水平不比他人差,卻見他人入門授籙,得身份、學道法,自己卻始終一無所得。
因此,執怨日久、心性瘋癲。”
“二代掌教真人擔憂他們下山後,傷害周邊百姓、拖累各個俗家,又被外人嫌棄、吃不上一口雜糧。
所以命人建了這座瘋魔院,使他們有吃有穿、有個遮風擋雨之所。
自此所有準備入道的童子,皆要自己爬一次山。
不聽不理也好、鄙夷反罵也罷,隻有求道心堅、不因雜言而自亂者,方可登山求道。”
清源觀發展至今已經到了道童數量過多,需要篩選心性、悟性、膽氣的階段。
瘋魔院之後是執信堂,其內道人看起來較為正常,但周邊同樣有黑衣道人持棍駐守。
他們一見到周元登山,便連聲唿喚。
“那位將軍莫再向上走了,山上沒有道途,皆是他們自編自演的騙局,還是盡早下山求一世自在為好。
莫要執意上山,否則被困在這山脊荒野之中,既見不得親眷、又修不得道法。”
“我等有一顆清明心,妖魔無法迷惑我們,隻能將我們困在此處。
將軍若繼續上山恐被迷惑,待入了那妖魔巢穴悔之晚矣。”
執念堂的道人比瘋魔院好多了,隻是宣傳自己想法,並不會胡亂咒罵。
其實,無論是執念堂、還是瘋魔院,都是對心存疑慮者的考驗手段。
也能對成功授籙的道人起到警醒作用,使他們明白求道不執、方得安寧之理。
過了執念、瘋魔兩關後,再行進兩刻鍾,便到了一座石木牌坊之下,上書妙道清源四個大字。
“將軍此地便是妙道清源觀所在,之下為偃山清源觀。
一座門戶分兩邊,上求清源妙道,下歸紅塵人間。”
真正的清源觀恬靜怡然,唯有鳥雀啼鳴、風吹葉動之聲相互交映。
途經幾座亭台,穿過高低起伏的山道,周元很快抵達了一處道院,其名為常靜山舍。
“將軍,至常道長於此靜修,您可自行入內請教。
掌教真人言您與至玄道長關係匪淺,隻要不打擾觀中道人清修,可隨意遊覽觀中之景。”
周元與清源觀到底有一份傳承關係,他剛上山便獲得了隨意行走的權力,算是得到了掌教真人的認可。
送別兩位引路道人後,他敲響了靜舍的木門。
“至常道長可在,晚輩周元特來請教淨心咒與五行遁術。”
“門無栓、路暢通,將軍請進。”
周元推開精舍木門,看到一位須發皆白的老道人盤坐蒲團,伏於低矮桌案上記錄文書。
“將軍請坐,我年歲大了、身軀衰退,無精力下山迎接,還望將軍海涵。”
“至常道長太過客氣,我來求教自然要誠心尋路,怎能讓長者下山迎接。”
“至宏、至玄兩位師弟皆對將軍讚賞有加,言將軍福緣深厚、行而有德,是天生成道之人。
我原以為,他們因將軍名旺而心生偏愛。
今日將軍不請自來,求得還是淨心之術,恰恰映照了他們的說法。”
至常道長見周元坐下後,便停下書寫文書,轉身麵向周元道。
“我等不引將軍入道、將軍自來尋東道,當是緣法深厚、道蘊天成。
不過大道萬全、遁走一線,將軍能不能習得清源妙法,還需看自身秉性。
瘋魔、執念兩院之景將軍當有所感,成與不成、非苦心可求,乃機緣心觸、竅門自開。”
“道長不必多慮,我道路頗多,不會執迷一物。”
周元的迴複令至常道長心有所悟,原來氣運深厚的福緣還能如此顯化。
求道隻是其一選擇,而非唯一出路,如此自有取舍之心常駐,不會被執念所困。
“善,你修的五行遁術屬道法之列,但你從未接觸過道法基礎修行,又憑借天資卓著事事順暢。
為此,遇到疑難之處,才會心生煩躁、無法梳理。
我今日為你補全道法之基,傳你心、口、身三淨咒,使你能調解心中積鬱。”
經過至常道長解釋,周元才明白三淨咒為何是道法之基。
此三咒形如凡技,初不顯精妙,唯有大成才能從凡中窺見不凡,化凡心見常靜。
為此,修煉三靜咒是對心性、耐心、悟性的共同磨練。
清源觀的道童開蒙後便習武消磨心中躁動之氣、頌經安撫雜亂之念,最終求一份淨咒大成,授籙入道。
至常道長認為周元天資不凡,唯缺常靜之心,為此還特意給他抄錄了一本常清靜經。
“口濁由心起、身濁由口生,為此淨心為首,可見道途。”
因此,他們對進入觀中秘境得以授籙,持一種玄學態度。
在他們看來,若是福緣不至,即便頌咒一生也難有所得。
若是福緣深厚、有道脈根骨,淨得心口身,定可入道門。
最好的實例便是觀中道童,有人蹉跎歲月終是無果,有人自然而然入門修道。
這種成者不難、不成難求的情況,造成不少慘烈之事,使清源觀中多出了一座瘋魔院。
離開山腰處的香火道觀後,在兩位引路道人的帶領下,周元經過的第一處山院便是瘋魔院。
此院建在登山的必經之路上,外部有手持棍棒繩索的黑衣道人巡守。
其內不時傳出陣陣雜亂唿喊,我成了、我乃天上真仙,爾等凡人還不快快叩拜。
山上住著妖魔鬼怪,人間滿是烏煙瘴氣,這世間沒有道,入門求道不過是獻出皮囊、換一尊妖邪入世。
騙子,都是騙子,那名額既已早早注定,修道還有何用。
淨口淨身有清水,淨心該如何淨,無心之人得常靜,山上的道人皆是無心妖魔,不要上山啊。
······
哀怨之聲、憤恨之言、癲狂之語,層層疊疊、亂亂糟糟。
值守的幾名黑衣道人麵色沉靜、不急不躁,仿佛早已習慣了這些癲狂之言。
“將軍,此乃入道第一關,癡怨之心不自解、執念之恨不舍棄,這求道之路便走不通。”
“自第二代掌教真人廣收童子、擴充道脈以來,此等癲狂之事便驅之不絕。
不少人認為自己的三淨咒水平不比他人差,卻見他人入門授籙,得身份、學道法,自己卻始終一無所得。
因此,執怨日久、心性瘋癲。”
“二代掌教真人擔憂他們下山後,傷害周邊百姓、拖累各個俗家,又被外人嫌棄、吃不上一口雜糧。
所以命人建了這座瘋魔院,使他們有吃有穿、有個遮風擋雨之所。
自此所有準備入道的童子,皆要自己爬一次山。
不聽不理也好、鄙夷反罵也罷,隻有求道心堅、不因雜言而自亂者,方可登山求道。”
清源觀發展至今已經到了道童數量過多,需要篩選心性、悟性、膽氣的階段。
瘋魔院之後是執信堂,其內道人看起來較為正常,但周邊同樣有黑衣道人持棍駐守。
他們一見到周元登山,便連聲唿喚。
“那位將軍莫再向上走了,山上沒有道途,皆是他們自編自演的騙局,還是盡早下山求一世自在為好。
莫要執意上山,否則被困在這山脊荒野之中,既見不得親眷、又修不得道法。”
“我等有一顆清明心,妖魔無法迷惑我們,隻能將我們困在此處。
將軍若繼續上山恐被迷惑,待入了那妖魔巢穴悔之晚矣。”
執念堂的道人比瘋魔院好多了,隻是宣傳自己想法,並不會胡亂咒罵。
其實,無論是執念堂、還是瘋魔院,都是對心存疑慮者的考驗手段。
也能對成功授籙的道人起到警醒作用,使他們明白求道不執、方得安寧之理。
過了執念、瘋魔兩關後,再行進兩刻鍾,便到了一座石木牌坊之下,上書妙道清源四個大字。
“將軍此地便是妙道清源觀所在,之下為偃山清源觀。
一座門戶分兩邊,上求清源妙道,下歸紅塵人間。”
真正的清源觀恬靜怡然,唯有鳥雀啼鳴、風吹葉動之聲相互交映。
途經幾座亭台,穿過高低起伏的山道,周元很快抵達了一處道院,其名為常靜山舍。
“將軍,至常道長於此靜修,您可自行入內請教。
掌教真人言您與至玄道長關係匪淺,隻要不打擾觀中道人清修,可隨意遊覽觀中之景。”
周元與清源觀到底有一份傳承關係,他剛上山便獲得了隨意行走的權力,算是得到了掌教真人的認可。
送別兩位引路道人後,他敲響了靜舍的木門。
“至常道長可在,晚輩周元特來請教淨心咒與五行遁術。”
“門無栓、路暢通,將軍請進。”
周元推開精舍木門,看到一位須發皆白的老道人盤坐蒲團,伏於低矮桌案上記錄文書。
“將軍請坐,我年歲大了、身軀衰退,無精力下山迎接,還望將軍海涵。”
“至常道長太過客氣,我來求教自然要誠心尋路,怎能讓長者下山迎接。”
“至宏、至玄兩位師弟皆對將軍讚賞有加,言將軍福緣深厚、行而有德,是天生成道之人。
我原以為,他們因將軍名旺而心生偏愛。
今日將軍不請自來,求得還是淨心之術,恰恰映照了他們的說法。”
至常道長見周元坐下後,便停下書寫文書,轉身麵向周元道。
“我等不引將軍入道、將軍自來尋東道,當是緣法深厚、道蘊天成。
不過大道萬全、遁走一線,將軍能不能習得清源妙法,還需看自身秉性。
瘋魔、執念兩院之景將軍當有所感,成與不成、非苦心可求,乃機緣心觸、竅門自開。”
“道長不必多慮,我道路頗多,不會執迷一物。”
周元的迴複令至常道長心有所悟,原來氣運深厚的福緣還能如此顯化。
求道隻是其一選擇,而非唯一出路,如此自有取舍之心常駐,不會被執念所困。
“善,你修的五行遁術屬道法之列,但你從未接觸過道法基礎修行,又憑借天資卓著事事順暢。
為此,遇到疑難之處,才會心生煩躁、無法梳理。
我今日為你補全道法之基,傳你心、口、身三淨咒,使你能調解心中積鬱。”
經過至常道長解釋,周元才明白三淨咒為何是道法之基。
此三咒形如凡技,初不顯精妙,唯有大成才能從凡中窺見不凡,化凡心見常靜。
為此,修煉三靜咒是對心性、耐心、悟性的共同磨練。
清源觀的道童開蒙後便習武消磨心中躁動之氣、頌經安撫雜亂之念,最終求一份淨咒大成,授籙入道。
至常道長認為周元天資不凡,唯缺常靜之心,為此還特意給他抄錄了一本常清靜經。
“口濁由心起、身濁由口生,為此淨心為首,可見道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