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官是兵部職方司的侍郎封無,有一些拙見希望諸位大人給參謀參謀。”
一個偏瘦弱的年輕人站了出來,他叫封無,是三年前那一屆科舉的謀人狀元,為人有些鋒芒,不太討喜,但死忠大明,這三年頗得朱墨的賞識。
“今日就是集思廣益,封老弟但說無妨。”沈康笑嗬嗬的示意封無。
“好,那下官獻醜了!”封無也不客氣,得到沈康的示意後,大大方方的走到眾人麵前,開始自己的匯報。
“下官身處兵部,對當今戰事有些不一樣的理解,不過小小拙見,還望各位大人指點。”
封無伸手作揖後,繼續道:
“先說一直沒有傳來消息的東南戰場,也就是宋國方麵。那邊是由衛將軍白大人負責的,根據兵部可靠的統計,現在白大人手下兵力應該在五十萬左右,其中十萬是原韋陽軍,二十萬白大人帶的新兵,以及二十萬前去投軍的愛國誌士。
但是宋國呢?由宋國兵神,恆王趙元佐親率的五萬狂牛軍!以及二十萬騎兵,二十五萬百戰精兵,共計五十萬大軍!
正常來講,攻守雙方兵力一比一,而且雙方都隻有一位至尊將領,守方應該是占優勢的,但是!
韋陽城那邊是平原地帶,十分適合敵軍騎兵的發揮,而且韋陽城附近沒有關卡,不能據城死守,再加上白大人手下新兵足足四十萬左右,所以,總體來看,東南戰場已成敗局。”
封無是個耿直男孩,所以這話剛一說完,就被禮部的尚書餘啟大人給噴了:“無知小兒,膽敢在此擾亂軍心!”
聽到有人怒懟自己,封無也不急,淡定的看了一眼餘啟後,慢悠悠的開口迴懟。
“餘大人,下官還以為諸位大人是想通了才敢在此說些真話的,既然大人仍願意自欺欺人,那下官甘願領罪!”
在官場打磨三年的封無早就有了一套屬於自己的處事方式,早就不會像初入官場時那般鋒芒畢露。
大人們說什麽都好,都對,我不跟你吵,但你也別試圖影響我。
雖然封無的這一套在官場上不太吃香,但是他狀元的身份,加上朱墨的賞識,也讓他能在這大明的深水中勉強混得下去。
“餘尚書,稍安勿躁嘛,今日是大家在一起討論問題,聽聽封老弟給我們說說目前的戰局,也是很有必要的,來來來,先坐。”
沈康趕緊安撫餘啟坐下,而後給封無個眼神示意繼續。
封無麵無表情的點點頭,繼續道:
“咳咳,然後是北方戰場,肅王殿下對秦國,根據統計,現在的拒敵關有衡平鐵騎二十萬,卞崖軍十萬,新兵三十萬,共六十萬左右的軍隊。
而秦軍的第二次進攻,保守估計約有百萬大軍!
秦國是貴族階級統治的國家,平民地位低下,招兵很容易,而且軍隊普遍戰鬥素養不強,戰鬥力不高。
不過,即便秦國有百萬大軍,但隻要拒敵關還在,秦軍想進入我大明的境內就絕不會太容易!
所以北方應該是目前比較穩妥的一個戰場。”
封無整理一下思路,繼續道:
“東方,陛下所在的戰場,保守估計新兵至少五十萬,護國軍五十萬,技擊之士兩百萬,共三百萬左右的軍隊。
但是,這也是最危險的一個戰場。
上一戰,陛下剿滅九十餘萬的周軍,這些士兵武器裝備配備齊全,至少是周國兩年的心血,可以說,我國與周國這一戰,是結下死仇了。
所以周國的報複絕對會十分猛烈。
但是陛下手中隻有薑統領一位九階武將,再無其他將領。可以說,在高端戰力和低端戰力方麵,陛下都是處於絕對劣勢。
所以這東方的戰場,局勢堪憂,但不到最後,誰都不能輕下結論。”
這次沒人在反駁封無的話了,在座的都不是傻瓜,既然把話聊開了,也就沒人再繼續裝傻充愣,都安靜的等著封無的下文。
“這種情況下,作為朝廷官員,我們要提前做好一些打算。而下官建議,當今局勢,我們這些做臣子的要給陛下鋪好一條路。
一旦烏江城戰敗,我們將如何收場,無論是民間的恐慌還是下一步的防禦,都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
再有,東南方向的幾座巨城,下官以為,應該舍棄。
與其分散資源在臨夢城,澤水城布下防禦,不如徹底舍棄這幾個巨城,而後在上京城積蓄力量,孤注一擲,與敵軍做最後一戰的打算,
東方的百鳥城亦是如此,一旦烏江城戰事有變,百鳥城也是必須放棄的,因為我們根本沒有任何能力去布防。
至於反擊的策略,下官也曾思考,當今大明被三國聯合討伐,可以說是孤立無援,但還是有一個辦法的。
那就是聯絡西方的蠻夷,借兵守國。
這也是目前唯一的辦法了,因為我們不接受滅國,而敵方三國也不接受投降。”
封無說完,所有人陷入了沉思,是啊,一旦局勢如此發展,該如何行事?大明是否還能有救?
林敬看眾人開始思考,便沒有開口打擾他們的思路,而是靜靜的迴味著封無剛才的話,林敬覺得大明不一定會敗,他對皇帝陛下總有一種盲目的信任。
“所以封侍郎的意思是,當今的局麵,東南方向白將軍必敗,我等應該做好放棄臨夢,澤水二城的準備,提前轉移百姓,以及提前收割糧食?”
“對。”
“那百鳥城這邊,是否就不用大動幹戈?畢竟一個巨城周圍大城中城十幾個,如此勞民傷財也是不太好的。”
“這個可以暫時保留,但是相關的心裏準備我們一定要提前做好,免得事發突然。其實下官,也希望陛下可以凱旋而歸啊!”
“好,老夫迴去便準備相關事宜。”林敬說完,禮部的尚書沈墨韓開口問道:“那封侍郎說的聯絡蠻夷,可有具體想法?”
封無答道:“有,但是這個計劃最好還是不要去實施。”
“是啊,就怕是借著蠻夷送走猛虎,結果卻引狼入室啊!”一位禦史大夫也是開口道,但是他想了想又問:
“若是我等提前打探一下蠻夷的消息,若真的是不可為之時,或許……”
自古中原各國內鬥,無論打的多麽慘烈,卻從沒有過招引蠻夷進駐中原的行為,因為這是自家人打架,打到最後地盤還是在自家人手裏。
所以,豈能有招引外人來自家地盤的道理?
最後,這位禦史大夫也沒能說完自己的想法,因為他自己也不認同這個計劃。
ps:真的真的超級感謝各位書友的支持,每天的推薦票小七都看到了!
qq閱讀這邊收藏過千立刻加更送上!!!
感謝各位支持,書友群正在籌備,大家稍等幾日!
一個偏瘦弱的年輕人站了出來,他叫封無,是三年前那一屆科舉的謀人狀元,為人有些鋒芒,不太討喜,但死忠大明,這三年頗得朱墨的賞識。
“今日就是集思廣益,封老弟但說無妨。”沈康笑嗬嗬的示意封無。
“好,那下官獻醜了!”封無也不客氣,得到沈康的示意後,大大方方的走到眾人麵前,開始自己的匯報。
“下官身處兵部,對當今戰事有些不一樣的理解,不過小小拙見,還望各位大人指點。”
封無伸手作揖後,繼續道:
“先說一直沒有傳來消息的東南戰場,也就是宋國方麵。那邊是由衛將軍白大人負責的,根據兵部可靠的統計,現在白大人手下兵力應該在五十萬左右,其中十萬是原韋陽軍,二十萬白大人帶的新兵,以及二十萬前去投軍的愛國誌士。
但是宋國呢?由宋國兵神,恆王趙元佐親率的五萬狂牛軍!以及二十萬騎兵,二十五萬百戰精兵,共計五十萬大軍!
正常來講,攻守雙方兵力一比一,而且雙方都隻有一位至尊將領,守方應該是占優勢的,但是!
韋陽城那邊是平原地帶,十分適合敵軍騎兵的發揮,而且韋陽城附近沒有關卡,不能據城死守,再加上白大人手下新兵足足四十萬左右,所以,總體來看,東南戰場已成敗局。”
封無是個耿直男孩,所以這話剛一說完,就被禮部的尚書餘啟大人給噴了:“無知小兒,膽敢在此擾亂軍心!”
聽到有人怒懟自己,封無也不急,淡定的看了一眼餘啟後,慢悠悠的開口迴懟。
“餘大人,下官還以為諸位大人是想通了才敢在此說些真話的,既然大人仍願意自欺欺人,那下官甘願領罪!”
在官場打磨三年的封無早就有了一套屬於自己的處事方式,早就不會像初入官場時那般鋒芒畢露。
大人們說什麽都好,都對,我不跟你吵,但你也別試圖影響我。
雖然封無的這一套在官場上不太吃香,但是他狀元的身份,加上朱墨的賞識,也讓他能在這大明的深水中勉強混得下去。
“餘尚書,稍安勿躁嘛,今日是大家在一起討論問題,聽聽封老弟給我們說說目前的戰局,也是很有必要的,來來來,先坐。”
沈康趕緊安撫餘啟坐下,而後給封無個眼神示意繼續。
封無麵無表情的點點頭,繼續道:
“咳咳,然後是北方戰場,肅王殿下對秦國,根據統計,現在的拒敵關有衡平鐵騎二十萬,卞崖軍十萬,新兵三十萬,共六十萬左右的軍隊。
而秦軍的第二次進攻,保守估計約有百萬大軍!
秦國是貴族階級統治的國家,平民地位低下,招兵很容易,而且軍隊普遍戰鬥素養不強,戰鬥力不高。
不過,即便秦國有百萬大軍,但隻要拒敵關還在,秦軍想進入我大明的境內就絕不會太容易!
所以北方應該是目前比較穩妥的一個戰場。”
封無整理一下思路,繼續道:
“東方,陛下所在的戰場,保守估計新兵至少五十萬,護國軍五十萬,技擊之士兩百萬,共三百萬左右的軍隊。
但是,這也是最危險的一個戰場。
上一戰,陛下剿滅九十餘萬的周軍,這些士兵武器裝備配備齊全,至少是周國兩年的心血,可以說,我國與周國這一戰,是結下死仇了。
所以周國的報複絕對會十分猛烈。
但是陛下手中隻有薑統領一位九階武將,再無其他將領。可以說,在高端戰力和低端戰力方麵,陛下都是處於絕對劣勢。
所以這東方的戰場,局勢堪憂,但不到最後,誰都不能輕下結論。”
這次沒人在反駁封無的話了,在座的都不是傻瓜,既然把話聊開了,也就沒人再繼續裝傻充愣,都安靜的等著封無的下文。
“這種情況下,作為朝廷官員,我們要提前做好一些打算。而下官建議,當今局勢,我們這些做臣子的要給陛下鋪好一條路。
一旦烏江城戰敗,我們將如何收場,無論是民間的恐慌還是下一步的防禦,都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
再有,東南方向的幾座巨城,下官以為,應該舍棄。
與其分散資源在臨夢城,澤水城布下防禦,不如徹底舍棄這幾個巨城,而後在上京城積蓄力量,孤注一擲,與敵軍做最後一戰的打算,
東方的百鳥城亦是如此,一旦烏江城戰事有變,百鳥城也是必須放棄的,因為我們根本沒有任何能力去布防。
至於反擊的策略,下官也曾思考,當今大明被三國聯合討伐,可以說是孤立無援,但還是有一個辦法的。
那就是聯絡西方的蠻夷,借兵守國。
這也是目前唯一的辦法了,因為我們不接受滅國,而敵方三國也不接受投降。”
封無說完,所有人陷入了沉思,是啊,一旦局勢如此發展,該如何行事?大明是否還能有救?
林敬看眾人開始思考,便沒有開口打擾他們的思路,而是靜靜的迴味著封無剛才的話,林敬覺得大明不一定會敗,他對皇帝陛下總有一種盲目的信任。
“所以封侍郎的意思是,當今的局麵,東南方向白將軍必敗,我等應該做好放棄臨夢,澤水二城的準備,提前轉移百姓,以及提前收割糧食?”
“對。”
“那百鳥城這邊,是否就不用大動幹戈?畢竟一個巨城周圍大城中城十幾個,如此勞民傷財也是不太好的。”
“這個可以暫時保留,但是相關的心裏準備我們一定要提前做好,免得事發突然。其實下官,也希望陛下可以凱旋而歸啊!”
“好,老夫迴去便準備相關事宜。”林敬說完,禮部的尚書沈墨韓開口問道:“那封侍郎說的聯絡蠻夷,可有具體想法?”
封無答道:“有,但是這個計劃最好還是不要去實施。”
“是啊,就怕是借著蠻夷送走猛虎,結果卻引狼入室啊!”一位禦史大夫也是開口道,但是他想了想又問:
“若是我等提前打探一下蠻夷的消息,若真的是不可為之時,或許……”
自古中原各國內鬥,無論打的多麽慘烈,卻從沒有過招引蠻夷進駐中原的行為,因為這是自家人打架,打到最後地盤還是在自家人手裏。
所以,豈能有招引外人來自家地盤的道理?
最後,這位禦史大夫也沒能說完自己的想法,因為他自己也不認同這個計劃。
ps:真的真的超級感謝各位書友的支持,每天的推薦票小七都看到了!
qq閱讀這邊收藏過千立刻加更送上!!!
感謝各位支持,書友群正在籌備,大家稍等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