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國沒有時間同他談心,虎頭簪金槍在天空劃出一道又一道優美的弧線,弧線之鮮血迸流。兩員大將一左一右來到李定國的麵前,一個抖槍便刺,一個揮刀便砍。李定國單臂彈開了鋼刀,反手奪過了長槍。丟了槍的敵將也不含糊,將頭向馬背一埋,向前沒頭沒腦的衝去。李定國卻將奪來的長槍向後抽去,‘啪’的一聲,馬腿折斷,敵將隨著戰馬唏律律的倒地,隨即被後隊戰馬踩做肉泥。馬尾交錯,持刀的敵將也想在李定國的身後弄影。李定國鬆開抽斷馬腿的一槍,迴臂向前抓起自己的虎頭簪金槍的前端已槍攥向後捅去。弄影的敵將高舉長刀,腋下也便暴露了出來。‘噗’的一聲,虎頭簪金槍從敵將護腋的端捅入,再一用力便是‘哢吧’一聲,敵將的肩胛骨和肋骨應聲碎裂。那敵將在劇痛之下眼前一黑,正要栽落下馬,卻又被身後的高承恩一刀結果了性命,嗚唿哀哉。
李定國從清軍的西南又殺向了東北,見人便殺,毫不留情。一路之,清軍的戰旗被紛紛被他砍倒,丟棄的遍地都是。馬進忠此時也被鬆了綁,拿起了他在馬慣用的兵器——鏈子錘,舞舞炫炫了起來。流星一般的鏈子錘舞動著,馬進忠的眼淚撲簌簌地流淌著。眼淚飛向了身後,那是他心的記憶;鏈子錘砸向了麵前的敵人,他們是大明的絆腳石。忽然迎麵劈來一把巨斧,馬進忠抖起鏈子錘向巨斧纏繞而去,並且將纏繞住巨斧的鏈子錘拉向了側身。那敵將也想反方向較力,並意圖在二馬交錯後將馬進忠拽落下馬。馬進忠見已經得逞,便放出鏈子錘。敵將以為得計,卻忽然亮光一閃,再一看竟然找不到自己的手。馬進忠的左手多了一把虎天鉤,虎天鉤還多了一隻手。巨斧墜地,敵將慘嚎,可那員敵將還是千鈞一發之際避開了明軍後隊,閃向了一旁。
濟爾哈朗的軍又向西北方向派出了增援,前方清軍也再次下馬列陣。西麵清軍的身後是一條河,北麵又是德州的護城河阻攔著明軍的退路。李定國便又再一次調轉馬頭,向正南的敵陣殺去。申時已過,落日的霞光披在了他們的肩。銀色的槍、紅色的血、綠色的草、黃色的沙,在藏藍色的天空之下繪織成五色雲彩。入夜前的血戰,為的是想要一個黎明。
幾杆投槍從身後一直追殺的清軍大將們的手投擲了過來,剛剛的十幾員大將,如今已剩下不到十員。然而他們依然不依不饒,死死咬住不放。李定國勒馬轉身,與他們再一次相撞,飛來的投槍讓李定國避無可避。他迅疾藏蹬入身,一把蒙古鈍刀砍向了李定國躲在馬腹旁的身體。李定國卻將懸空的一條腿掃了出去,這一腿不是對人,而是要和鈍刀騎士戰馬的馬腿對撞。‘砰’的一聲!仿佛大地都搖晃了一下。戰馬腿斷,‘唿隆隆’翻滾了起來,騎士和翻滾的戰馬一起發出驚嚎。李定國卻借著與馬腿對撞的反作用力跳迴到了馬鞍之,挺近虎頭簪金槍將一個正在張大嘴巴呆看的麵孔刺得麵目全非。山高路遠溝深,大軍縱橫馳奔。誰敢橫刀立馬,今日且看李大將軍!幾十萬軍七進七出,踢斷鐵駒,挑翻戰旗。
太陽西墜、月東天,定國、進忠身後的明軍騎兵已不足三百,卻依然在清軍陣縱橫肆虐。濟爾哈朗沒有耐性了,他不想讓李定國馬進忠趁夜逃跑。正當濟爾哈朗命令四麵槍陣全體向內壓迫的時候,又是西南角的軍陣出現了嘈雜的聲音。“怎麽迴事?”濟爾哈朗問道,可是此時已經入夜,西南角的斥候沒那麽快找到他們的軍。勒克德渾猜疑道:“稟叔王,孫兒以為應該是敵襲。”“我們的側翼居然還有敵人?”濟爾哈朗倒抽了一口冷氣,又道:“命令,如果李定國馬進忠衝破圍堵,各部不予追究。若真事不可為,便放他們去吧!”
“叔王,為什麽要放棄追擊?”碩塞顯然有些不滿濟爾哈朗的命令。濟爾哈朗道:“我們的目標是濟南的朱由郎,而馬進忠卻一直在這裏死守,為得是不讓我們接近朱由郎。如果他們跑了,我們未必追的。何況算追了,追兵太少了也拿不下他們。如此一來卻又要分兵追擊,何益矣?如果說今日差一點消滅馬進忠和李定國,是我們在濟南斬獲朱由郎的前奏的話,有南蠻皇帝的頭不去摘,我們還惦記著兩個國公幹什麽?”
當李定國聽到西南嘈雜的聲音後,便知道那一定是自己留在陣外的五百騎兵在趁夜開始接應了。李定國便率領眾人殺奔而去,來了一個內外夾擊。這一下清軍可亂了套了,騎兵已經下馬列陣,卻挨了明軍的背後一刀。隊伍衝散,人找不到馬,馬找不到人,簡直像迷途的羔羊一般到處亂撞,任人宰割。一襲白袍的李定國在夜空之下猶如厲鬼,虎頭簪金槍閃著神光、破風而動。金槍所到之處真乃是‘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他身穿如雪的戰衣,更像是應了當年人送陳慶之的那一句:‘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
殺透了西南清軍的大陣,馬進忠還迴頭對敵人挑釁道:“孩兒們,快跟著爺爺來呀,爺爺這裏有熱饅頭等著喂你們!”清軍卻無人追擊,並不是因為濟爾哈朗的命令。混亂之,濟爾哈朗的命令根本還沒傳達到這裏,他們是不敢也更是無法追擊。李定國像是拆遷隊長,帶領五百明軍把濟爾哈朗的違章建築砸了個稀巴爛,順帶還拐走了清軍的千餘匹戰馬。清軍不但丟了戰馬,還一時找不到那些沒丟的戰馬。想找到戰馬後再來追擊,李定國難道會等著他們?
眼睜睜的看著李定國踏遍了自己二十萬大軍,十裏聯營,而後揚長而去,濟爾哈朗氣得頓足捶胸。他用一雙已經開始滴血的眼睛望天長歎,卻欲哭無淚。次日清點大軍,兩千精銳慘死,三十多員驍將命沉黃沙。鄭王爺隻有化悲痛為牢騷,一路罵著娘的去找兵圍濟南的朱四玩兒命。
李定國以五百騎兵闖入二十萬八旗主力的包圍圈裏翻江倒海,救出了馬進忠。雖不兩漢之交的昆陽之戰時,劉秀親帥十三騎大破王莽軍三十萬圍城之兵的懸殊之勢。德州一戰也沒有做到顧亭林評價昆陽之戰的那句:‘一戰摧大敵,頓使河宇平。’但是畢竟昆陽王莽軍,帥無良謀,兵無戰心。可是德州城下的八旗主力卻驍勇異常,即使這樣,卻還是對那位銀甲白袍的李定國避之不及。
正所謂:
士為知己闖敵陣,金槍孤膽踏連營。三十敵酋魂魄喪,銀甲白袍不染塵。
一捧黃沙一碗酒,揚鞭斷水逝東風。誰人使得千軍避,看我皇明李如靖。
李定國從清軍的西南又殺向了東北,見人便殺,毫不留情。一路之,清軍的戰旗被紛紛被他砍倒,丟棄的遍地都是。馬進忠此時也被鬆了綁,拿起了他在馬慣用的兵器——鏈子錘,舞舞炫炫了起來。流星一般的鏈子錘舞動著,馬進忠的眼淚撲簌簌地流淌著。眼淚飛向了身後,那是他心的記憶;鏈子錘砸向了麵前的敵人,他們是大明的絆腳石。忽然迎麵劈來一把巨斧,馬進忠抖起鏈子錘向巨斧纏繞而去,並且將纏繞住巨斧的鏈子錘拉向了側身。那敵將也想反方向較力,並意圖在二馬交錯後將馬進忠拽落下馬。馬進忠見已經得逞,便放出鏈子錘。敵將以為得計,卻忽然亮光一閃,再一看竟然找不到自己的手。馬進忠的左手多了一把虎天鉤,虎天鉤還多了一隻手。巨斧墜地,敵將慘嚎,可那員敵將還是千鈞一發之際避開了明軍後隊,閃向了一旁。
濟爾哈朗的軍又向西北方向派出了增援,前方清軍也再次下馬列陣。西麵清軍的身後是一條河,北麵又是德州的護城河阻攔著明軍的退路。李定國便又再一次調轉馬頭,向正南的敵陣殺去。申時已過,落日的霞光披在了他們的肩。銀色的槍、紅色的血、綠色的草、黃色的沙,在藏藍色的天空之下繪織成五色雲彩。入夜前的血戰,為的是想要一個黎明。
幾杆投槍從身後一直追殺的清軍大將們的手投擲了過來,剛剛的十幾員大將,如今已剩下不到十員。然而他們依然不依不饒,死死咬住不放。李定國勒馬轉身,與他們再一次相撞,飛來的投槍讓李定國避無可避。他迅疾藏蹬入身,一把蒙古鈍刀砍向了李定國躲在馬腹旁的身體。李定國卻將懸空的一條腿掃了出去,這一腿不是對人,而是要和鈍刀騎士戰馬的馬腿對撞。‘砰’的一聲!仿佛大地都搖晃了一下。戰馬腿斷,‘唿隆隆’翻滾了起來,騎士和翻滾的戰馬一起發出驚嚎。李定國卻借著與馬腿對撞的反作用力跳迴到了馬鞍之,挺近虎頭簪金槍將一個正在張大嘴巴呆看的麵孔刺得麵目全非。山高路遠溝深,大軍縱橫馳奔。誰敢橫刀立馬,今日且看李大將軍!幾十萬軍七進七出,踢斷鐵駒,挑翻戰旗。
太陽西墜、月東天,定國、進忠身後的明軍騎兵已不足三百,卻依然在清軍陣縱橫肆虐。濟爾哈朗沒有耐性了,他不想讓李定國馬進忠趁夜逃跑。正當濟爾哈朗命令四麵槍陣全體向內壓迫的時候,又是西南角的軍陣出現了嘈雜的聲音。“怎麽迴事?”濟爾哈朗問道,可是此時已經入夜,西南角的斥候沒那麽快找到他們的軍。勒克德渾猜疑道:“稟叔王,孫兒以為應該是敵襲。”“我們的側翼居然還有敵人?”濟爾哈朗倒抽了一口冷氣,又道:“命令,如果李定國馬進忠衝破圍堵,各部不予追究。若真事不可為,便放他們去吧!”
“叔王,為什麽要放棄追擊?”碩塞顯然有些不滿濟爾哈朗的命令。濟爾哈朗道:“我們的目標是濟南的朱由郎,而馬進忠卻一直在這裏死守,為得是不讓我們接近朱由郎。如果他們跑了,我們未必追的。何況算追了,追兵太少了也拿不下他們。如此一來卻又要分兵追擊,何益矣?如果說今日差一點消滅馬進忠和李定國,是我們在濟南斬獲朱由郎的前奏的話,有南蠻皇帝的頭不去摘,我們還惦記著兩個國公幹什麽?”
當李定國聽到西南嘈雜的聲音後,便知道那一定是自己留在陣外的五百騎兵在趁夜開始接應了。李定國便率領眾人殺奔而去,來了一個內外夾擊。這一下清軍可亂了套了,騎兵已經下馬列陣,卻挨了明軍的背後一刀。隊伍衝散,人找不到馬,馬找不到人,簡直像迷途的羔羊一般到處亂撞,任人宰割。一襲白袍的李定國在夜空之下猶如厲鬼,虎頭簪金槍閃著神光、破風而動。金槍所到之處真乃是‘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他身穿如雪的戰衣,更像是應了當年人送陳慶之的那一句:‘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
殺透了西南清軍的大陣,馬進忠還迴頭對敵人挑釁道:“孩兒們,快跟著爺爺來呀,爺爺這裏有熱饅頭等著喂你們!”清軍卻無人追擊,並不是因為濟爾哈朗的命令。混亂之,濟爾哈朗的命令根本還沒傳達到這裏,他們是不敢也更是無法追擊。李定國像是拆遷隊長,帶領五百明軍把濟爾哈朗的違章建築砸了個稀巴爛,順帶還拐走了清軍的千餘匹戰馬。清軍不但丟了戰馬,還一時找不到那些沒丟的戰馬。想找到戰馬後再來追擊,李定國難道會等著他們?
眼睜睜的看著李定國踏遍了自己二十萬大軍,十裏聯營,而後揚長而去,濟爾哈朗氣得頓足捶胸。他用一雙已經開始滴血的眼睛望天長歎,卻欲哭無淚。次日清點大軍,兩千精銳慘死,三十多員驍將命沉黃沙。鄭王爺隻有化悲痛為牢騷,一路罵著娘的去找兵圍濟南的朱四玩兒命。
李定國以五百騎兵闖入二十萬八旗主力的包圍圈裏翻江倒海,救出了馬進忠。雖不兩漢之交的昆陽之戰時,劉秀親帥十三騎大破王莽軍三十萬圍城之兵的懸殊之勢。德州一戰也沒有做到顧亭林評價昆陽之戰的那句:‘一戰摧大敵,頓使河宇平。’但是畢竟昆陽王莽軍,帥無良謀,兵無戰心。可是德州城下的八旗主力卻驍勇異常,即使這樣,卻還是對那位銀甲白袍的李定國避之不及。
正所謂:
士為知己闖敵陣,金槍孤膽踏連營。三十敵酋魂魄喪,銀甲白袍不染塵。
一捧黃沙一碗酒,揚鞭斷水逝東風。誰人使得千軍避,看我皇明李如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