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這個吳三桂,眼下他的目標是劉體純麾下的八萬明軍。寫到這裏連您也會猜的到這場戰鬥會有一場什麽樣的結局。是的,這應該會是一場屠殺吧,兩萬人的明軍輕步兵組成的矩形陣正在抵抗著一波又一波關寧重騎兵的攻擊。但是劉體純卻發現了,現在的關寧鐵騎和當年與大順軍在山海關大戰過的,並且後來還一路追殺過自己的那支關寧鐵騎已經大有不同。劉體純曾聽說過這樣的戰法,如今這支關寧鐵騎正如波濤一般隨波逐流的衝陣、試探。繼而他們總會發現到對方軍陣的某處或者是幾處薄弱環節,然後再集兵力猛攻這些個節點。


    這樣的戰法其實更加地像成吉思汗的蒙古騎兵的戰法。當劉體純發現到關寧軍戰法的變化後,他連忙一麵焦急的來迴摩挲擦拭著自己手握著的盤龍棍,一邊與身邊的幾位裨將和千總分析戰況,劉體純說:“當年成吉思汗教育過自己手下的戰將們,攻擊步兵軍陣時騎兵要像波浪一樣,一波一波的觸及敵人,發現弱點、尋找突破口。然後全軍再乘勢鑽進這個突破口,再然後是一場屠殺了。如今這種屠殺正在等待著我們,吳三桂現在正是在用這種戰術來對付我們的。”


    幾個裨將和千總們問道:“二虎哥,如此一來我們將如何應敵?”劉體純迴答:“關於蒙古重騎兵的戰法,聖曾經和秦翼明將軍一起研究過。而我在校練營受訓時,秦將軍也跟我和其他將領講過這種騎兵作戰的方式,大致是提前準備,避免突破口被敵人撕扯開。”


    馬蹄聲、喊殺聲、長槍入肉的噗噗聲,箭頭入甲的錚錚聲,還有火槍的聲聲巨響。這些聲音早已掩蓋了樹林裏沙沙的背景音,將主旋律定格在抗爭的題目。這場戰鬥通過許多生命的消失,完成著它最後的華彩。關寧軍的第六波衝鋒剛剛退去,第七波衝鋒又再次襲來。兩千多重裝騎兵、萬餘隻馬蹄向後掀起了高高飛揚的塵土。心的自信和身的護甲,以及如飛的馬速是這些騎士的本錢。


    在距離明軍前沿隻有百步的時候,一聲聲的驚弦響起,明軍的弓箭像靈蛇吐信,掠起惡毒的風聲刺向它們準備了結的性命。伴隨著萬箭起飛的舞步,關寧軍很多將士竟然迅速消逝在明軍的視線、躲藏到了馬腹的一旁甚至是馬腹下麵去了。有些馬的騎兵還搪飛了射向自己的箭,那迅疾的手眼令人稱。可還是有一些不幸運的騎兵應聲箭,這些轟然倒地的身軀立刻便平複在了如鑿的馬蹄之下。


    又是一連三四波箭雨的洗滌,能夠在此後依然幸存下來的人,不單單靠的是運氣,還有他們多年練的鐙裏藏身和手疾眼快的真本事。衝到軍陣前方的騎兵手裏拿出了關寧軍標誌性的武器——三眼火銃。隨著引信的點燃、火銃的擊發,前排很多的明軍被射殺了。沒有被擊的明軍也迅速遭受到這種武器的錘擊,除了可以開火,三眼火銃本身還是一把鐵錘。


    但是騎兵再向裏衝鋒還將繼續麵對後排明軍鋒利的槍尖。有許多關寧軍被透甲槍刺了戰馬,再向軍陣內衝去一段路後,又有很多騎士被穿透了身的鎧甲。不久後,關寧軍還是堅持不住並再一次撤退下來,且扔下了三兩百具屍體。可是又過了一陣之後,號角再一次響起,衝鋒也又一次開始。


    通過吳三桂一波又一波的試探性攻擊,終於還是有一些處在陣型最前沿的明軍士兵再也經受不住 你現在所看的《南明偉業》 380.第380章 西北再烽煙(4)隻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請百度搜:香滿路言情 m.bookxml. 進去後再搜:南明偉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明偉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漄行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漄行知並收藏南明偉業最新章節